前幾天朋友說她的困惑,失眠,急躁,有時候總想哭。而事情的起因是,孩子才四個月大,不能吃西瓜,橘子,但家裡老人趁她不在的時候偷偷餵孩子吃,孩子肚子不舒服。
後來被發現還不承認,和老人又不能吵,只能在心裡憋著,但越憋越委屈,越生氣,有時候一晚上都睡不著,慢慢的就看誰幫著帶娃都不相信,凡事儘量自己親力親為,但焦慮,晚上失眠的毛病越來越嚴重了,影響到了身體健康,』帶寶寶也沒有質量。
這是由於情緒積壓導致的焦慮,失眠,也是產後媽媽最常見的問題。
最重要的還是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和自己和解。
請注意,這種方法是需要自己去不斷練習的,慢慢地把自己心中積壓的小情緒一點一點消除掉。
首先需要對自己進行心理疏通,可以分幾個步驟。
意識、注意到自己的情緒。
明白我不能生氣,不能著急,也不能上火,照顧孩子本身就很累了,身體很需要休息,如果心情不好,就會讓身體吃不消,這樣孩子就得不到很好的照顧,會很可憐。
現在我就需要做出調整。
也就是說此時此刻需要自己意識到情緒的問題,願意去改變。
接下來,接納自己的情緒。
想想此刻自己的情緒是生氣,怨恨,還是焦慮,擔心......。
比如朋友這件事,當下會有怨,不滿,有焦慮,同時也很生氣。要想想我的內心做出這樣反應的原因是什麼?是出於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的本能保護,還是對老人看孩子本來就是不放心,還是自己平時就挑剔,不夠寬容,沒有做好溝通。
也就是說,要承認接納自己的情緒,因為每個情緒都是在提醒我們什麼,都是有用的,就像報警一樣。我們要找出背後的真相。
然後從各個角度分析。
再想一下我生氣,焦慮有什麼意義?能讓事情變好嗎?肯定不能。老人家是不是很愛孩子,只是方式不同,幫助帶孩子本身就不是老人的事,是我自己的責任,老人的體力不夠,哄孩子又是非常辛苦的事,那本身是應該感謝她,至於這件事即使是老人做的,怕我說她,不承認也是情有可原,可能是我平時就不夠寬容,她不敢說。我自己也有錯,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大家都是家人,需要相互體諒。
再想想這件事的發生對我有什麼好處,需要我內在提升什麼?
是感恩,寬容?還是需要放鬆、信任他人慢慢想,你發現自己內在的境界又提升了,幸福感也會增強,身心又是一體的,心情好了,沒有垃圾,陽光透明,身體自然輕快健康。
家人對你也會很坦誠很放鬆,沒有壓力感了。
當把這些事情想清楚後,你就發現內心的情緒就像一點點卸貨一樣,慢慢的消失不見了。人會變得非常輕鬆,然後再配上具體的有助於睡眠的養生方法,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有些產後媽媽失眠是氣血不足,元氣太弱導致的。
我自己也有這樣的體會。
眼睛酸痛,頭疼,大腦清醒,在床上翻來覆去,失眠有多難受,這也是我在懷上寶寶以後才體驗到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伴隨著睡眠差,氣血不足,陽氣低下,最嚴重的時候嘴,齒發冷發麻,腿發沉,腳發冷。
在印象中,生孩子以前我幾乎不會失眠,但生完孩子就不一樣了,當天晚上就一夜沒睡,大腦特別清醒。
吃了補氣養血的藥,效果也沒有太大改善。
因為小孩大了,看到艾灸就愛搗亂,所以只能見縫插針,做的不到位。
後來發現,產後元氣比較虛弱,護好腰腹,更有利用恢復體型,還能改善睡眠。
經歷過懷孕,生產的過程後,腹直肌是分離的,對於腹部來說就少了一層保護,也會影響氣血的正常運行,脾胃虛弱的人更容易著涼,特別是晚上,容易脹氣,睡不著。
產後很多媽媽為了恢復腹部會用收腹帶或者塑型內衣,對腰腹進行管理。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用一下產後收腹帶,特別是睡覺的時候,注意不要太緊,影響氣血循環。
這也是我的一個偶然發現,推薦給適合的朋友。
因為本身就是愛好養生的,也願意不斷去學習。覺得這是一個利人利己的事,樂此不疲,所以遇到一個問題,就當是一個學習的機會,會嘗試,體驗很多方法,試完後第二天再反思總結。
下面是我常用又有效果的小方法。
推經絡,揉按酸痛點
女性陰柔,又敏感,心思細膩,容易腦子裡胡思亂想,越想越不開心,越想越難受,就容易肝鬱,出現乳腺增生,月經不調,頭疼,失眠等問題。
有人說這個調節太難了,有時候覺得自己快要受不了了。
可你再轉念一想,實際上現實的世界又什麼都沒發生,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不能自拔,除了折磨自己,讓自己身心受損,這是一件空無意義的事。
所以一旦覺察到自己有了小情緒,睡前先推一推腿上的肝經,膽經。從上到下,雙手交叉,拇指輪迴向下推,在推的過程中,感受一下哪裡最痛,就可能是淤堵不通的地方,多推揉,痛點散開。
還要按揉一下太衝穴,太衝穴是「消氣穴」,不論是發脾氣還是生悶氣,都可以揉一下。
而且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悶氣生不得,研究發現生悶氣,愛悶著這是典型的腫瘤體質特點,所以有話要說,有情緒沒有關係,直面內心,一點點去疏導和解決。
11~3點是肝膽排毒的時候,所以11 點前按摩,11點後一定要睡覺。
另外,產後媽媽的氣血比較虛弱,如果有時間還可以推一下脾經,胃經,按揉一下小腿。
睡前泡腳
在寶寶四個月的時候,和愛人帶著她出去玩,在小河邊看廣場舞,受了冷風,從那以後,膝蓋就非常容易疼痛,有時候會刺癢難忍,後來就想起泡腳應該會好用。
準備一個足浴桶,把煮好的艾草,生薑,花椒水倒進去,剛開始比較燙,先用蒸汽燻一燻。
等到有點燙,但能接受的時候就放進去。
泡了當晚,就感覺腿非常輕鬆了,晚上睡覺也很好。
腳底分布著人體的反射區,是經絡循行的重要之處。千萬不要小瞧泡腳,如果泡到合適,腰腿疼的小問題能得到很大改善。
艾灸五俞穴,湧泉
臨床研究發現艾灸背俞穴或者單獨艾灸湧泉穴對調理失眠效果都是非常好的。
五腧穴包括心俞,肝俞,脾俞,肺俞,腎俞。能調和五臟。
每個穴位艾灸15~20分鐘。
湧泉穴睡前灸效果比較好。
先閉眼,再收心
「肝主目」,用眼會耗費
肝血,睡覺前一個小時就要把手機關掉,閉目養神,如果有條件可以打打坐,半個小時就會有很好的效果,但要注意打坐的時候最好蓋好腿部,以免受涼。或者放點催眠、冥想放鬆的音樂,先讓眼睛得到休息,這樣大腦就不會活躍興奮,心神會收回來,腦波得到調整,很快進入睡眠狀態。
養兒方知父母恩,有了寶寶以後,我更知道發自內心地心疼和愛護自己的媽媽。
同時作為一個母親,也開始學習關愛產後媽媽的心理和健康,因為自己做了媽媽以後就明白做媽媽真的很不容易,這時候特別需要關心和養護。
自己在調整身體,學習健康養生育兒的同時也願意分享出來,希望或多或少能幫到需要的朋友。
最後祝福所有的產後媽媽,寶媽,全天下的媽媽,身心無雜染,內心安寧,長壽又健康,一直平安,喜樂又有福,和寶爸攜手一起享受最可愛的寶寶的幸福成長之旅。
作者簡介:85後全職媽媽,經濟學專業,從事過養生保健師,高級灸療師資質。喜歡中醫,育兒,熱愛學習,分享,歡迎關注,一起交流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