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覺察,情緒波動

2020-12-22 愛得情感

很多找到我的來訪者都會很著急的問,老師我該怎麼辦,ta要和我分手,ta要和我離婚,相信很多學員,這個分手離婚肯定對方和你提過很多次,甚至是無數次,但你如果當時能意識到這背後的情緒反應,你們就不會被動到這個局面,今天主要是想要分享情緒覺察這個版塊。

通俗的講就是情緒波動,你們針對某件事而進行的一系列情緒反應,比如,開心,痛苦,哭泣,沉默,吶喊,掙扎等,這些都是情緒比較激動的詞語,情緒波動越大是,證明對方越在乎,如果在ta認為最在乎的事情上得不到足夠的回應或者重視的話,其實ta會降低期待值,有些會繼續妥協,有些是慢慢的考慮這段關係,彼此是否合適,但這個時候的情緒變化,很多都是負面的,因為ta最在意的事情在愛人的眼裡竟然是一文不值甚至是不值得一提,這肯定會是你們接下來感情發生變化的轉折點。

可是很多來訪者當時肯定是不會特別重視的,其實對待親密關係,我們最好就是把ta當初普通關係經營,也就是說,你的立場比較公立,並不會說你們戀愛了結婚了,你就佔有對方,你就可以控制對方,甚至是你想要去改造對方,特別是親密的關係,更加需要注重分寸感,當然並不是說不能有過多的親密舉動,而是說不能總是要求對方為自己付出,為自己妥協,凡是總是把自己放在首位上,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思考和定義對方,更多的時候,你應該引導對方懂得如何更加愛自己,同時利用愛的語言去引導和激勵對方,讓對方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感和價值以及想要更多的為你付出和投資。

愛的鼓勵偶很多,相信你們剛剛一開始的時候,很多都是彼此尊重,理解和欣賞的,可是慢慢的,你們都習慣對方為自己付出,希望對方更多的去表達愛和在乎自己,其實在感情裡面,人都是自私的,誰都希望在親密關係裡面有話語權,希望對方更加愛自己,這齣發點沒有錯的呢,為了更好的讓你們的感情能長久下去,想要感情濃度持續保持的話,需要這樣:

當對方為自己做自己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的時候,你的態度應該是鼓勵和支持和表達你的感受,比如:愛人從來不會下廚房,你說你很喜歡自家飯,ta願意為你做羹湯,儘管做的沒有你想要的味道,你只需要說:親愛的,我感覺到很幸福,下次我給你做,我感覺你很愛我,我也需要向你表達我愛的方式。當對方在你朋友面前不給你面子時,你需要的不是當場和ta爭對錯,而是回到你們的二人世界時,你可以和ta交流感受,親愛的,我今天不是很開心,再加些撒嬌和示弱,相信對方會招架不住軟硬兼施的法子呢,當然,ta感受到你的心情之後,而不是講道理,自然ta也會為你考慮的,很多來訪者說ta永遠不會考慮到這些的,親愛的,那只是你認為的而已,你真的做到這些了,你再對比,效果肯定是有的,就看的時機和方法是否用到位了3.當ta和前任曖昧的時候,你需要的不是去爭對錯,說你怎麼是為ta潔身自好的,你只需要和ta交流感受,我覺得你不夠尊重我們的關係,如果說我們現在分手,我有了新歡,我這樣通知你,你覺得你的感受會怎麼樣呢,試著這樣去交流感受,而不是講道理,講對錯,甚至是指責,抱怨和翻舊帳,更加不要是一副你要贏的姿態。沒有一段親密關係靠強勢壓制對方能長久的呢

愛別人的前提先問問自己,你是否夠愛自己,因為只有自己在得到很多愛的時候,才不會這麼想從愛人身上得到更多或是彌補缺失的情感,我們首先要是好的戀人,其次才能做好戀人,我們的感情才會細水長流,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覺察情緒是控制情緒的第一步
    很多人是覺察不到自己的情緒的,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比如你和老公吵架,跟孩子發火。當時肯定是血往上湧,心都要從嗓子眼蹦出來了,很多人甚至氣的臉色發紫,嘴唇直顫,渾身哆嗦。這些都是覺察不到情緒,成為情緒的奴隸的表現。通過靜坐練習,我學會了覺察情緒,覺察情緒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對控制情緒有很大幫助。只有你發現了你在生氣或者陷入某種情緒,才會開始想要跳脫出來。剛開始可以坐幾分鐘,耐著性子練習,慢慢把靜坐的時間拉長。
  • 教育孩子要如何控制情緒?從「情緒覺察」開始
    而這個惡性循環根源便來源於家長沒有達到足夠自身情緒的覺知能力。要想擺脫這個惡性循環,家長必須要從"情緒覺察"開始。如果家長有迅速的"情緒覺察",就會第一時間知道,孩子即便犯錯也不至於被打罵。而當事情發生,再打罵也根本沒用,應該找到更好的教育方法才是。要想掌握"情緒察覺"能力,家長們首先必須要能夠正確認識情緒。
  • 情緒管理第一步:覺察
    這裡是《情緒管理核心課》的第二節:覺察的力量。在上一次的課程裡,我們聊到了情緒的概念,也聊到情緒與生命的關係,最後我們還留了一個小任務:找出平時最困擾您的一種情緒,並列出這種情緒來的時候,您習慣的做法。其實,完成這個任務的過程,是一個覺察的過程。
  • 覺察自己,覺察他人的情緒(散文 心理篇)
    文/怡心理(原創)覺察,是一種能力。覺察自己的身心處於什麼狀態,愉悅還是憤怒,沒有能力覺察自己的人,自然也沒有能力覺察他人處於什麼身心狀態,所以覺察自己是基礎,也是根本。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一些人會在一些特定的場合說一些不合時宜的話,別人的臉色都變了,已經陷入了尷尬的氛圍,ta仍然自顧自的眉飛色舞……這樣的場景,我想幾乎每個人都遇到過,對別人的言行,表情沒有覺察的能力,這樣的人我想沒有人會喜歡。我認識的一個女人,經常愛跟別人開玩笑,是一名老師,在大家的眼中屬於能說會道的那種類型。
  • 自我關懷從覺察情緒開始
    學會與情緒相處是一門學問,人一旦陷入負面情緒中出不來,便會加重自己的心理負擔,壓抑,憤怒,自卑,退縮,恐懼多種情緒交織,找不到正確釋放的出口,極易導致心理疾患。心理助人者幫助來訪者學會自我關懷,從覺察自己的情緒開始。
  • 對身體感覺的覺察是如何幫我們提高情緒調節能力的?
    #第10周答疑會現在開始#Q1:正念裡面有講到,任何情緒都有對應的身體感覺,那麼,通過對身體感覺的覺察是如何幫忙我們提高情緒調節能力的呢?是將對情緒的體驗轉移到身體感覺上來嗎?如果是,這是不是一種逃避?
  • 自我覺察,時刻覺察自己的情緒,成為自己的觀察者
    很重要的練習就是學習覺察。當我們不能覺察自己的念頭、自己如何思考,我們就沒有辦法找到解決方案。所以,當我充滿掙扎的時候,需要思考一下:我用了怎樣的語言,我是如何思考的? 快速回到自己的COACH(教練)狀態的三個重要方式:1、練習,它能帶來熟能生巧的感覺。
  • 覺察你內心的情緒,創造美好人生
    第一階段:自我覺察。覺察的對象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內心狀態在每一次情緒升起時,覺察自己正在害怕什麼,內心有著什麼擔憂。情緒背後,往往都指向一個最深的恐懼,是那個恐懼被他人觸發,使得我們開始害怕,開始延伸出許多憤怒、傷心、緊張的情緒,然後才會驅動我們做出某些行為,以預防我們害怕的事情發生。那份恐懼,多半源自過去的傷痛,是需要療愈的。也許是今生早期童年的;也許是前世的經驗,我們並不記得。無論是否記得恐懼的根源,都可以進行療愈,幫助恐懼釋放。
  • 情緒的波動
    我還不夠成熟,要試著給自己心裡建立一個新的宇宙,懦弱,是自己還不夠強大,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靠山,不知道為什麼,今天一來上班,情緒波動就有點大,起起伏伏的,好似有什麼事情發生一般,也可能是我多想了吧
  • 明明有情緒,卻總說「沒事」| 困境背後,是未經覺察的情緒
    很多時候,無法覺察自己的情緒 讓我們陷入偏見和衝動以為內心毫無波瀾,但就是看什麼都不順眼、想跟全世界幹架。到底是怎麼回事?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的情緒都處於這樣一種無覺察(mindless)的狀態。我們分辨不出自己有什麼情緒、不知道它從何而來,也理解不了自己當下產生的是什麼樣的感受。
  • 產後情緒波動大 情緒調整有方法
    產後的媽媽經常會出現情緒的波動,會影響到日常的生活,準媽媽們一定要學會調整心情。專家介紹,產後媽媽情緒波動是非常正常的,當然我們也要注意調理,下面就為準媽媽們介紹一下產後情緒調理的方法。
  • 你最需要的是「情緒覺察」
    凱叔說kaishushuo情緒,其實沒有好壞之分。重要的是能覺察到自己的情緒,保持對自己、對孩子狀況的清醒覺知。在這樣的基礎上去解決問題,我們和孩子之間還會有什麼問題呢?這樣一個惡性循環的根源是,我們對自己情緒的覺知力不夠。的確,情緒發展的速度非常快。我們往往還沒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情,情緒已經出閘。但如果有迅速的情緒覺察,我們就會知道:「對!孩子是犯錯了,但還不至於被打罵!」或者:「事情已經發生,打罵根本沒用。現在應該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 怎麼調節孕期情緒波動
    孕期情緒波動是正常的,不要苛責自己很多準媽媽在孕期可能都有崩潰的經歷首先,大家不要太過介懷,其實在孕期出現情緒變化並不一定是病,可能與以下兩種因素有關。一方面是生理上,激素水平波動和孕期的種種不適,都會影響準媽媽的情緒。另一方面是心理上,大家對於肚子裡寶寶的各種擔心,對於當媽媽後生活的焦慮,都會導致情緒不穩定。所以當你出現一些看似莫名的情緒時,不要太過苛責自己,這可能是正常的情緒反應。
  • 如何正確快速地覺察自己的真實情緒?|羅清軍
    什麼是情緒的覺察?通俗一點講,是自己當下情感的自我認識。此刻的你是快樂?還是悲傷?抑或是憤怒和恐懼。你是否能夠準確覺察自己的情緒呢?每個人都想要做到情緒管理,想要控制那些不好的情緒,想要培養良好的心情。
  • 情緒管理教你覺察、接納、表達、陶冶好心情
    (一)覺察情緒    要管理情緒,首先要能覺察到情緒。譬如你上山打老虎,如果你不知道老虎是啥樣的,可能你打到只兔子還大聲嚷嚷著打著老虎了。所以,情緒管理第一步,就是要能覺察自己的情緒是什麼,是憤怒?是焦慮?是憂傷?是委屈?是失落,等等。
  • 【家庭教育】陪伴 覺察 升華——共生共長的家庭情緒力量
    看來在家庭教育中,情緒是否穩定比掌握技巧更重要。沒有穩定的情緒,或者情緒來臨時不能覺察,即使學習再多家庭教育技巧可能也沒有什麼作用,知道而做不到。」一位謝姓家長在群裡發表自己的聽課感想。5月,江北區婦聯圍繞 「幸福家庭 共同成長」這一主題,邀請了各位教育專家在線上家庭教育微課。
  • 什麼叫情緒波動?
    情緒波動,即是情緒不穩定,會產生一些負面的情緒,憤怒、悲傷等。實際上,每個人都會經歷短暫的抑鬱情緒或者負性的情緒,這很正常。通過時間我們慢慢調節自我、調節好情緒問題,就像一些小感冒或上火一樣,我們也可以通過多喝水、保持飲食清淡、運動等方式進行自愈。可當情緒問題較為嚴重時,應該及時尋求醫院或者心理諮詢師的幫助,因為這些問題大多數是我們難以自愈的,就像生病看醫生一樣。
  • 又有情緒波動了,教你五步拆掉情緒「小炸彈」
    想要擁有健康的身心,必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有時候不知名的情緒就像炸彈一樣壓抑在心底,爆炸的那一刻傷了別人也傷了自己,想要拆掉情緒炸彈,可以用以下五個步驟的其中一個步驟或者幾個步驟:1、覺知帶著覺知去聆聽內心的聲音,去標註自己的負面情緒,是憤怒、悲傷、委屈、還是恐懼等等,只有知道了內心的情緒,才能知道如何應對。
  • 身處疫情,我們如何覺察和調節自身的情緒?
    不知道你有沒有覺察到,我們這些天出現了各種不同的情緒。與病毒一樣,情緒也可以傳染和感染。是的,根據上級協調理論,情緒就像一個總司令,統管了人的感覺、專注力、追求目標的過程和決心,以及能量與效率。如果我們能夠對自己情緒有所覺察,我們就明白了自己的行為背後的原因。下文在介紹身處疫情當中你我他可能產生的7個情緒的時候,也會更為具體地解釋這些情緒帶來的很具體的影響。
  • 愛情始於情緒的波動,情緒始於有效的推拉
    閒話不多說今天的主題是讓女人的情緒產生波動,技巧就是「推拉」推拉的原理:當你能夠一推接著一拉,一拉接著一推的時候女人的情緒將會變得非常波動。你每一個推的行為,都會為你下一個拉的行為預留空間,並製造拉力,女人會對這種不可預測性非常著迷。她們無法轉移注意力到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