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寶媽聊天,大家回憶起孕期最擔心的事,竟然出奇的一致,就是擔心胎寶寶的健康。對於父母來說,孕育一個健康的孩子比什麼都重要,可總有天不遂人願的時候。
陳女士和丈夫結婚的時候,生活條件不是太好,當時兩個人打算,不管男孩女孩,只生一個,因為養不起。一年後,女兒出生,夫妻兩特別高興,因為家裡有老人幫著帶孩子,所以兩個人一心撲在生意上,想賺錢叫女兒過上好生活。
夫妻兩吃苦耐勞,為人又很誠信,生意越做越好,家裡的條件和過去相比,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隨著經濟條件越來越好,夫妻兩個萌生了想要個兒子的想法。
可是因為身體原因,陳女士一直受孕不成功,後來經過醫生的調理,終於在37歲時候,成功懷孕了。雖然夫妻兩個知道高齡產婦分娩有很多風險,不過為了生個兒子,他們還是豁出去了。
夫妻兩個對二胎特別重視,除了按時做孕檢,丈夫還高薪僱傭了保姆照顧陳女士。在孕38周的時候,陳女士剖腹生下一個兒子,母子平安,全家都高興壞了。
兒女雙全本來是好事,可是隨著兒子漸漸長大,陳女士發現兒子有點和別的孩子不一樣。鼻梁扁平,兩個眼睛的距離特別寬,不僅如此,她感覺兒子的反應也很遲鈍。
在兒子出生兩個月後,夫妻兩抱著孩子去醫院檢查,醫生只看了一眼孩子,就告訴他們可能是「唐氏兒」,夫妻兩個不信,醫生就叫他們為孩子做了染色體檢查。一個月後檢查結果出來了,和醫生說的一樣,21三體症候群。
陳女士夫妻面對這個確診結果,還是抱懷疑態度。他們堅信自己的兒子沒問題,因為在懷孕期間,陳女士該做的檢查都做了,而且孕檢結果都正常,包括「唐氏篩查」,怎麼孩子就會是個唐氏兒呢。
聽他們說出原因,醫生表示理解他們作為父母的心情。可是,孕檢只是一種輔助手段,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的準確,這個風險評估是概率問題,對此醫生也很無奈。
其實,生活中唐氏兒並不少見,而造成唐氏兒的原因也很多,比如高齡產婦、家族遺傳……
醫學上對於孕期的唐氏兒篩查有3種手段。
第一個就是唐氏篩查
一般在懷孕的15周到20周,醫生會為孕婦安排唐氏篩查,這項檢查的優點是,經濟實惠,缺點是準確率低。
第二個是羊水穿刺
一般唐氏篩查高風險的話,醫生會建議孕婦進行羊水穿刺。羊水穿刺的優點是費用低,準確率高。缺點是雖然現在羊水穿刺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可還是有流產風險。
第三個無創DNA
無創DNA是取孕婦的血液進行檢測,準確率比唐氏篩查要高,但並不能保證百分之百準確。優點就是比唐氏篩查準確率提高很多,比羊水穿刺安全,缺點是費用高。
這3項檢查可以說各有利弊,雖然檢測不能達到百分之百準確,但是準媽媽還是要按時做孕檢,降低孕期風險。至於該選擇哪項檢查,一定要聽取醫生的建議。
另外,想要孕育一個健康的寶寶,夫妻要避免不良嗜好,合理飲食,多加運動,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