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老師說的話家長都會當成聖旨去執行,但是最近卻發現老師與家長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老師指責家長對孩子不關心,沒有做好家長應該做的事情;而家長覺得老師布置作業太多,題太難,孩子不會家長也不會,增加了家長的負擔。
家長都不會的題應該怎麼辦呢?只能尋求老師的幫助了,但是這件事情發生以後很多家長再想還要不要求助老師了呢?
一位五年級的孩子由於家庭作業中的一道題不會做,父母看了以後也不會,於是,這位家長便把這個情況給老師進行了反應,原話是:「老師,今天有一道題,我也不會做。」,
而老師卻回答道:「那是你沒有盡到家長的責任,這是藉口,居然連小學五年級的作業都不會做,誰會信?」。
家長聽到老師的話,非常生氣反駁道:「你倒是會,可是你不肯教呀,你把該你做的工作分配給我們這些家長,我們幫你工作,可是從來沒有問你收過一分錢。」。
老師與家長你一言我一語的就吵起來了,使他們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最後還是有校長出面解決的。其實當老師與家長之間產生矛盾的時候最為難的就是自己的孩子,
孩子不知道該聽誰的,在學校孩子還需要學習上課,回家還要跟自己的爸爸媽媽相處,如果家長和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孩子就會很混亂,從而影響學習。
1、老師應該充分尊重家長
老師與家長進行互動時,一定要尊重家長,以一種平等的關係、友好的方式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
2、應該注意語氣
老師與家長進行交談時,不能以一種高高在上的語氣說話,而應該是溫柔、體貼、委婉地進行溝通。同時,不能自顧自地說,而且要多聽取家長的意見和觀點。這樣,更有利於了解學生的學習背景。
3、要有耐心
家長中,難免有一些會比較挑剔。這時,為了避免小矛盾、小衝突的發生,老師一定要耐得住性子,認真聽取家長的意見,首先從自身找不足,然後耐心地為家長解答疑惑。
4、經常保持聯繫
老師要保持經常聯繫家長,而不是等學生出了問題才想到告知家長。在此,老師可以把學生平日裡學習、生活、成長等各方面的情況做下總結,和家長定期進行匯報,並一起探討讓孩子更好發展的方法等等。
在孩子的學習之路上,老師和家長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家長和老師應該和平相處,讓孩子學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