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濱江高教城擁有6所高校,其中3所本科高等院校介紹

2020-12-16 寒夜吹笛

濱江區是浙江省杭州市下轄區,位於錢塘江南岸,由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與濱江區行政城區合二為一而成。杭州高新區始建於1990年,是國務院批准的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濱江區設立於1996年12月,面積72.22平方千米。 [2] 2002年6月兩區管理體制調整,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

本科: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警察學院、杭州醫學院 。

專科: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01浙江中醫藥大學

浙江中醫藥大學是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學校始創於1953年6月,時名為浙江省中醫進修學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醫學院,校址位於杭州市慶春街原浙江大學舊址;1998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3月整體遷至杭州市濱江高教園區辦學;2006年2月更名為浙江中醫藥大學;2015年9月富春校區(濱江學院遷建工程)投入使用,開啟兩校區辦學模式。學校佔地千畝,總建築面積逾47萬平方米。

學校是全國首批招收和培養中醫藥研究生、在浙江省屬高校中首批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院校。現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以及中醫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護理學、藥學、醫學技術、基礎醫學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建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學校是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自主培養了中國工程院院士、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等一批高層次人才。

學校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立身之本,著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開設了中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口腔醫學、中藥學、藥學等醫類及相關本科專業32個,其中中醫學、中藥學、護理學、聽力與言語康復學等4個專業為國家一流建設專業,中醫學、臨床醫學、中藥學3個專業通過教育部專業認證。

學校全力推進學科建設,不斷提升科技創新和服務能力。在浙江省屬高校中首批獲得國家重點學科(中醫臨床基礎);中醫學、中藥學入選浙江省第二批重點建設高校優勢特色學科;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獲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學科建設項目A類3個、B類6個。

學校發揮中醫中藥特色優勢,積極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已與美國、英國、捷克等30餘個國家及地區的90餘個教育、科研、醫療單位建立合作關係,先後聘請50餘位外國專家學者為客座教授,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南非西開普大學建立孔子學院,在羅馬尼亞、以色列、白俄羅斯建立海外中醫中心。

02浙江警察學院

浙江警察學院是一所培養公安高等應用人才,實行警務化管理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前身為浙江省公安幹部學校;1978年開始中專學歷教育;1982年中專學歷教育單獨劃出,建立浙江省人民警察學校;1985年創辦大專學歷教育,建立浙江公安專科學校;1994年更名為浙江公安高等專科學校。2000年,浙江省人民警察學校併入浙江公安高等專科學校,並遷址濱江校區辦學;2007年升格更名為浙江警察學院;2011年獲學士學位授權單位資格。學校同時承擔了浙江省的教育援藏任務。

目前,學校是公安部全國縣市公安局長培訓基地,公安部警務實戰訓練基地,公安部科技信息化教育訓練基地,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教育訓練基地,公安部、商務部援外(外警)培訓點,公安部中歐警務培訓項目承辦基地。

學校現有教職工477人(其中專任教師247人),正高職33人,副高職92人,博士學位80人。全日制在校生近4000人,年均民警培訓量近8000人次,援外培訓500人次。學校設有偵查學、刑事科學技術、治安學、交通管理工程、法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經濟犯罪偵查、警務指揮與戰術、涉外警務、網絡安全與執法、公安管理學等11個本科專業和偵查學(預審監管方向)、治安學(公安法制方向)、治安學(公安輿情管理方向)和警務指揮與戰術(反恐怖方向)等4個專業方向。

學校現有濱江和臨安兩個校區。建有2個省級本科院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點、6個校級實驗中心(下設45個實驗分室)及多功能室內射擊靶場等29個實訓教學場所。圖書館館藏紙質文獻近80萬冊,在線包庫電子圖書230餘萬冊,本地鏡像電子圖書60餘萬冊,資料庫15個,為浙江省首批數字校園示範建設學校。

2003年起學校每年舉辦「警察與科學」國際講壇,2004年起定期舉辦「浙江公安論壇」,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來校講學交流,為公安機關開展高層次警務交流協作和學校師生參與學習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臺。2009年,學校被列為公安部引進外國專家項目執行單位。

03杭州醫學院(濱江校區)

杭州醫學院坐落於享有「人間天堂」美譽的杭州,是由浙江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公辦普通本科高等醫學院校,也是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唯一一所直屬的醫學本科高校。

歷史沿革:學校於2016年升格為醫學本科院校,2019年省委省政府又決策,將浙江省醫學科學院與杭州醫學院整體合併組建新杭州醫學院。杭州醫學院的前身為創建於1925年的浙江省立女子產科學校,歷經浙江省衛生學校、浙江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等,2016年升格為杭州醫學院,至今已有90多年辦學歷史,是省內開設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及健康產業相關專業最多的醫學院校之一。

辦學條件:現有臨安、濱江兩個校區和黃龍、青山湖、濱康三個科教中心。學校佔地754畝,校舍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現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66億元,現有省級重點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3個。

師資隊伍:學校在職教職員工800餘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國家衛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

學科專業:現有全日制在校專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共8698人。有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三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建有臨床護理學1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4個省級一流學科(B類);微創外科、生物醫藥等2個浙江省醫學重點學科群;病原分子生物學、勞動衛生學、營養學、實驗動物基因工程學、藥學、臨床病理學、普通外科學(肝膽胰)、實驗診斷學等17個廳局級重點學科(支撐學科、創新學科)。

相關焦點

  • 江蘇省共有高校167所,其中本科公辦高校48所,本科民辦高校28所
    江蘇省高等院校名單江蘇省下轄的13個設區市,全部進入全國百強,是唯一所有地級市都躋身百強的省份。江蘇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居全國前列,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與上海、浙江、安徽共同構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成為國際六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
  • 盤點杭州高等教育地圖:杭州又一座大學城蔚然崛起
    根據統計,包括中法航空大學在內,杭州將共有19所全日制公辦本科高校,8所全日制民辦本科高校。 此外,國科大、北航兩所外地高校也將在杭州設立二級學院或研究生院。 「杭州城市圖鑑」梳理杭州高校名單,製作了一份杭州高等教育地圖。
  • 貴陽市南明區三所本科高等院校介紹
    學校擁有「國家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國家級科技服務平臺5個;有教育部國別研究中心1個;有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普通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5個。
  • 蘇州擁有25所高等院校,其中這4所院校遠近聞名
    蘇州有25個大學,其中本科8所,大專17所。本科分別是蘇州大學、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校區、西交利物浦大學、蘇州科技大學、常熟理工學院、崑山杜克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崑山校區、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高等教育毛入學率69.1%。推動教育均衡優質發展。
  • 中國25個大學城,其中有一個世界著名
    北京有3個大學城,分別是昌平區沙河高教園區和北京房山區良鄉高教園區在中關村,有以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為代表的41所高等院校,也有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所屬院所為代表的206所科研機構,大量一流人才齊聚中關村。
  • 這8所二本師範類高校分數線,高三家長記得收藏保存!
    學校設有20個教學系,24個本科專業,18個高職(專科)專業。建有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和3個湖北省優勢、特色學科,5個省級重點學科,6個省級品牌專業,10門省級精品課程,8門省級優質課程。湖北師範大學文理學院2020錄取分數線-理科:477分;文科:418分。
  • 四大科教城市之一,合肥擁有60所高等院校,這6所是重點大學
    2016年末,合肥市有各類高等院校60所,在校學生62.86萬人;其中普通高校50所,在校學生54.55萬人。截至2020年3月,學校佔地總面積5千餘畝,在合肥市設有屯溪路校區、翡翠湖校區、六安路校區和合肥工業大學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在宣城市設有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下設23個學院(部),94個本科專業;擁有1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專業學位博士點;38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9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專任教師2100餘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6萬餘人
  • 中國大學城及大學簡介
    :常州大學城位於武進文教區,進城院校6所,其中本科院校1所,高職院校5所,學生規模5.4萬人。長安大學城分西區、南區、北區,其中西區位於秦嶺北麓的東大街道、灤鎮街道等境內,規劃面積9.1平方公裡,包括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四所院校;南區位於神禾塬畔,規劃面積10平方公裡,包括西安財經大學、陝西教育學院、西京學院等九所院校;北區位於西長安街南側,規劃面積6平方公裡,包括西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安郵電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等五所院校。
  • 河南省共有153所大學,其中本科院校71所,大專院校82所
    河南省共有153所大學,其中本科院校71所,大專院校82所。2019年6月17日,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國高等學校共計2956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688所(含獨立學院257所),成人高等學校268所。
  • 「高考志願填報」杭州下沙高教園區高校名單
    杭州作為浙江省省會城市,高等教育資源是省內第一的,並形成了諸多的高教園區(大學城),其中下沙高教園區是規模最大的,目前有14所高校本部入駐該高教園區。高教園西區1、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浙江理工大學3、中國計量大學4、浙江傳媒學院5、杭州職業技術學院6、浙江警官職業學院7、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以上均為學校的主校區)配套:
  • 長豐縣擁有兩所高等院校
    與愛爾蘭、英國、韓國、澳大利亞、德國、美國等國高校建立了合作培養關係。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連年保持在98%左右,被評為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全省就業先進單位和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首批進入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範校。
  • 嘉興市南湖區作為文化名城,擁有兩所本科高等院校
    01嘉興學院嘉興學院是2000年3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浙江經濟高等專科學校和嘉興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的普通本科高校為全國綠化模範單位、國家級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浙江省平安校園、浙江省高校文明校園。下設17個教學單位,全日制在校生16500餘人,成教在冊生8000餘人。舉辦有獨立學院——嘉興學院南湖學院,嘉興學院南湖學院全日制在校生近8000人。擁有附屬醫院6所,其中直屬附屬醫院1所。世界著名物理學家、香港科技大學原校長朱經武教授現為學校名譽校長。
  • 龍子湖區高教城,兩所「蚌埠」開頭的本科高等院校介紹
    01蚌埠學院蚌埠學院是一所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普通本科高校。學校堅持「以醫為本、以本為本、以生為本、以質為本」辦學理念,現擁有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4個學科門類,25個本科專業,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2780名,碩士研究生1223名(含留學生);有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臨床醫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第一附屬醫院獲批國家疑難病症診治能力提升工程;擁有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 西電這一成果獲國家級獎勵,全國多所高校借鑑,教育部高教司認可
    近日,軟科採用折合分數計算方法對各高校2018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以下簡稱:高教成果獎)的獲獎情況進行了匯總和比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以5項獲獎數,折合分數6分,排名全國高校第16位。作為國家在教學研究和實踐領域中頒授的最高獎項,高教成果獎被視為與國家科技成果三大獎並列的國家級獎勵,且被用作教育部學科評估的重要指標之一。該獎項每4年評選一次,從獎勵等級上又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個級別,其中一等獎和二等獎項目由教育部批准,特等獎需由國務院批准。這一獎項的設立體現了國家對高等教育教學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堅持科教興國的國家戰略。
  • 「廣州市北大門」,花都區三所本科高等院校介紹
    2005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本科層次高校並更為現名;2009年3月獲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是廣東省第一家獲得該證的民辦高校。2009年,被廣東省學士學位評定委員會批准為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12年5月,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並於當年12月接受廣東省本科高校國際化評價;2013年12月,作為發起單位之一加入非營利性民辦高校聯盟;2015年2月,被廣東省教育廳評為廣東省首批創新創業教育示範學校。
  • 全國各地的「大學城」都有哪些?
    並且相繼入駐大學城的高校有14所之多,其中本科院校有:重慶大學、第三軍醫大學、後勤工程學院、重慶醫科大學、重慶師範大學、四川美術學院、重慶科技學院等,眾多高校入駐此地,是一所在全國都非常有名的大學城之一。
  • 東部之星:下沙大學城旁 唯一現房LOFT 單價2w不到
    下沙目前已形成了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際先進研發製造基地、新世紀高校園區、花園式生態未來居住新城這四種形態為一體的城市副中心,並與臨平副城、江南副城(濱江+蕭山)共同組成了杭州的三大副城市中心,形成了杭州城區一主三副城的格局。
  • 重慶或將建第二座大學城,規劃面積70平方公裡,已入駐6所高校
    江津雙福新區,東接九龍坡工業園,北鄰西永綜合保稅區、重慶大學城,南倚江津濱江新城、西靠縉雲山,地處重慶西部新城核心版塊。是重慶正在建設的城市副中心之一,同時也是重慶除高新區大學城之外,擁有高等院校數量最多的城市開發新區之一,所以也被稱為重慶第二大學城。
  • 新建多所大學還是少,這個新區真的太缺大學了
    第一財經統計發現,高教力量強、擁有名校的城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往往更為靠前。在中西部地區中,高企數量超過2000家的共有6個城市,這6個城市都坐擁名校,擁有較為雄厚的科教力量,其中武漢以3527家位居榜首。
  • 塞外江南,雪城牡丹江市,擁有7所高等院校
    牡丹江市7所高等院校名單:本科院校:1、 牡丹江師範學院;2、 牡丹江醫學院。專科院校:1、 牡丹江大學 ;2、黑龍江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3、 黑龍江商業職業學院;4、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 ;5、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