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為老人提供膳食服務
楚天都市報訊 記者姚德春 通訊員江克松 周鋼 攝影:記者王永勝
幫老人取錢每次15元,陪散步每小時收費15元……武昌區今年剛上線運營的「智能化養老平臺」上,將陪護、膳食服務、代領代購等10個居家養老服務新項目納入其中,並與150餘家家政、養老機構籤訂了服務協議。隨著武漢人口老齡化腳步的加快,越來越多的「養老新行當」陸續走入市民的生活圈。
陪伴散步
幫著找廁所 確保路上安全舒適
14日上午9點多鐘,在武昌天華新村小區內,50歲的劉臘姣正攙扶著79歲的楊福容,在小區裡散步。這對看上去好似母女的兩個人,其實是僱傭關係:劉臘姣是楊福容從家政公司請來專門陪自己散步的。
在老伴去世後,楊福容獨自一人生活。四個孩子有的在外地、有的忙於工作,平時無暇陪伴她。閒不住的楊福容每天都會搬個凳子,坐在家門口,看小區的人來人往。
「我這個人一輩子都喜歡熱鬧。」楊福容說,因為上了年紀,每次出門都需要有人陪護。
為此,楊福容的兒子與中南路街愛心老年公寓預定了護理業務。楊福容可以直接打電話請護理人員上門服務,包括做飯、散步等。費用由其兒子按月支付。其中,陪老人外出散步,按照每小時15元收費。
「楊奶奶很喜歡熱鬧,我們的活動半徑不限於小區內,最遠的時候,要走兩三站路。」劉臘姣每次陪楊福容出門,都會帶上拐杖、板凳或者推著輪椅,確保老人出門安全舒適,在路上找廁所有時令她十分頭疼。每次出遠門,劉還會與老人家屬協商。
代領代購
紙筆隨身帶 列清每一分錢開支
幫人代領退休工資、低保金,代為買米買菜,這是55歲的黃國群幾乎每天都要做的事情。為了給服務對象買到最便宜最實惠的青菜,她常常騎電瓶車到武泰閘的蔬菜批發市場去買。
黃國群說,「代買代購,在居家養老的服務中是最容易扯皮的。」因此,每次代購,她都是自己先行墊付,再拎著東西到服務對象家中收取「跑路」佣金。
有一次,黃國群為一位太婆買了草魚,等她拎著這條5斤重的魚來到對方家裡時,對方卻反覆念叨「魚太大了,吃不了」。無奈之下,黃國群只好自己留下。為了打消服務對象擔心自己從代購中賺取差價的疑慮,每一次外出購物時,黃國群身上都揣著紙筆,一旦對方不能提供發票,就讓對方現場記錄,列清每一分錢的開支。幫人代領工資一次或購物一回,她可拿到15元錢的佣金。
武昌區智能化養老平臺部分價格
(不含交通、手續費的參考價)
代領代購 15元/小時
膳食服務 10元/次
洗理服務 15元/小時
閱讀交流 8元/小時
外出陪護 15元/小時
武漢市老齡辦:
養老服務多元化是趨勢
「目前,武漢市60歲以上的老人已經達到137萬人。隨著城市老齡化程度的加快,養老服務及項目的多元化將是一個新趨勢。」武漢市老齡辦相關負責人說,從2006年開始,該市開始推出居家養老護理服務政策。居家養老服務,有的是居民自掏腰包,有的則是政府出錢,將養老機構的護理人員「請進門」為老人服務。
根據老人的情況不同,分為「免費服務」和「補償服務」。符合「免費服務」條件的老年人,可享受每年由政府購買的養老護理服務365小時;符合「補償服務」條件的老年人,在自願購買居家養老護理服務時,每年可享受政府365小時的購時護理服務費補貼,補貼標準是服務費的50%。
截至去年年底,武漢市享受居家養老護理對象為7527人,其中,免費服務的6983人,補償服務的544人,每位老人全年護理費在 3650元至6570元之間。養老服務內容包括膳食服務、清潔服務、協助服務、陪同服務、醫療康復、心理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