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老齡化催生武漢養老新行當:陪散步15元/小時

2020-12-27 網易財經

圖為:為老人提供膳食服務

  楚天都市報訊 記者姚德春 通訊員江克松 周鋼 攝影:記者王永勝

  幫老人取錢每次15元,陪散步每小時收費15元……武昌區今年剛上線運營的「智能化養老平臺」上,將陪護、膳食服務、代領代購等10個居家養老服務新項目納入其中,並與150餘家家政、養老機構籤訂了服務協議。隨著武漢人口老齡化腳步的加快,越來越多的「養老新行當」陸續走入市民的生活圈。

  陪伴散步

  幫著找廁所 確保路上安全舒適

  14日上午9點多鐘,在武昌天華新村小區內,50歲的劉臘姣正攙扶著79歲的楊福容,在小區裡散步。這對看上去好似母女的兩個人,其實是僱傭關係:劉臘姣是楊福容從家政公司請來專門陪自己散步的。

  在老伴去世後,楊福容獨自一人生活。四個孩子有的在外地、有的忙於工作,平時無暇陪伴她。閒不住的楊福容每天都會搬個凳子,坐在家門口,看小區的人來人往。

  「我這個人一輩子都喜歡熱鬧。」楊福容說,因為上了年紀,每次出門都需要有人陪護。

  為此,楊福容的兒子與中南路街愛心老年公寓預定了護理業務。楊福容可以直接打電話請護理人員上門服務,包括做飯、散步等。費用由其兒子按月支付。其中,陪老人外出散步,按照每小時15元收費。

  「楊奶奶很喜歡熱鬧,我們的活動半徑不限於小區內,最遠的時候,要走兩三站路。」劉臘姣每次陪楊福容出門,都會帶上拐杖、板凳或者推著輪椅,確保老人出門安全舒適,在路上找廁所有時令她十分頭疼。每次出遠門,劉還會與老人家屬協商。

  代領代購

  紙筆隨身帶 列清每一分錢開支

  幫人代領退休工資、低保金,代為買米買菜,這是55歲的黃國群幾乎每天都要做的事情。為了給服務對象買到最便宜最實惠的青菜,她常常騎電瓶車到武泰閘的蔬菜批發市場去買。

  黃國群說,「代買代購,在居家養老的服務中是最容易扯皮的。」因此,每次代購,她都是自己先行墊付,再拎著東西到服務對象家中收取「跑路」佣金。

  有一次,黃國群為一位太婆買了草魚,等她拎著這條5斤重的魚來到對方家裡時,對方卻反覆念叨「魚太大了,吃不了」。無奈之下,黃國群只好自己留下。為了打消服務對象擔心自己從代購中賺取差價的疑慮,每一次外出購物時,黃國群身上都揣著紙筆,一旦對方不能提供發票,就讓對方現場記錄,列清每一分錢的開支。幫人代領工資一次或購物一回,她可拿到15元錢的佣金。

  武昌區智能化養老平臺部分價格

  (不含交通、手續費的參考價)

  代領代購 15元/小時

  膳食服務 10元/次

  洗理服務 15元/小時

  閱讀交流 8元/小時

  外出陪護 15元/小時

  武漢市老齡辦:

  養老服務多元化是趨勢

  「目前,武漢市60歲以上的老人已經達到137萬人。隨著城市老齡化程度的加快,養老服務及項目的多元化將是一個新趨勢。」武漢市老齡辦相關負責人說,從2006年開始,該市開始推出居家養老護理服務政策。居家養老服務,有的是居民自掏腰包,有的則是政府出錢,將養老機構的護理人員「請進門」為老人服務。

  根據老人的情況不同,分為「免費服務」和「補償服務」。符合「免費服務」條件的老年人,可享受每年由政府購買的養老護理服務365小時;符合「補償服務」條件的老年人,在自願購買居家養老護理服務時,每年可享受政府365小時的購時護理服務費補貼,補貼標準是服務費的50%。

  截至去年年底,武漢市享受居家養老護理對象為7527人,其中,免費服務的6983人,補償服務的544人,每位老人全年護理費在 3650元至6570元之間。養老服務內容包括膳食服務、清潔服務、協助服務、陪同服務、醫療康復、心理支持等。

相關焦點

  • 老齡化社會催生健康需求 君康人壽助陣養老健康保障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預測,2030年之後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或超過20%,屆時中國將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將繼續不斷延長。作為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人身險企,君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君康人壽)從產品、服務等多方面支持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建設。
  • 老齡化將催生百億級養老市場 遠程監測前景最好
    政府和商界領袖認為,新興產業將成為國家經濟騰飛的新引擎,必將為高齡產業帶來福祉。近日,GE和MIT AgeLab等組成的科技助老聯盟與麻薩諸塞州政府,揭開了全球創新挑戰賽,尋求技術助老新思路的新篇章。馬塞諸塞州州長查理·貝克(Charlie Baker)認為,這是一個「大機遇」。「我們要從新的角度看待變老。」
  • 女大學生課餘陪運動月賺5000元 APP催生新工種
    手機支付,手機淘寶,手機導航……全民APP時代,連找工作的方式也發生了改變:近來,一些專業「兼職類」APP興起,由此也催生了一些新的兼職方式,比如陪人逛街,陪人遊泳,陪空巢老人說話。  兼職類APP催生新工作種類  在不少大學生們固定拿著家裡給的千元左右的生活費時,駐濟女大二學生王寧寧(化名)成了他們中的「富人」:不是上班族,靠兼職卻能月入5000元。  王寧寧說,她的家庭條件不好,為了能不伸手問家裡要錢,就希望能利用課餘時間做做兼職。她去商場做過促銷,但不善言辭的她覺得不是她的專長。
  • 旅居養老成新養老方式,「旅遊+養老」爆發活力
    其中, 「旅遊+養老」的新消費模式逐漸興起,旅居養老正在成為一種新型養老方式。   目前,我國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約有2億,其中近一半處於「空巢」狀態。而老年服務遠遠跟不上:市場上既缺乏專業的管理公司,又缺乏大批專業的護理員,養老護理缺口近千萬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日趨加重以及「四二一」家庭、「空巢」家庭的不斷增多,傳統的家庭養老已經不能滿足社會養老的需求。
  • 養老產業解讀:日本如何應對人口老齡化
    日本進入老齡社會比中國早近三十年,且老齡化負擔仍在不斷加重。截止2014年底,日本總人口為1.27億人,其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為3190萬人,佔總人數的25%;15-64歲的勞動人口為7901萬人,是老年人數量的2.3倍;然而,預計到2060年,勞動人口數量將降至老年人數量的1.3倍,撫養比升至前所未有的高位。
  • 老齡化程度加劇,國民對養老已有憂慮?
    2020-12-07 17:15:14 來源: 今日說保 舉報
  • 養老機構的新增長點——智能旅居養老
    背景最新統計顯示,中國正經歷全球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人口老齡化進程。2015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己突破2.12億人,佔總人口比重達15%以上,預計2050年將達到峰值4.87億,由此將催生出一個354萬億元的巨大市場。
  • 探索健康養老新模式 努力實現幸福老齡化---《中國人口老齡化時代...
    即:由消極性老齡化轉化為積極性老齡化、由消費性老齡化轉化為生產性老齡化、由困苦性老齡化轉化為幸福性老齡化。「五個結合」:政企結合(政府和企業)、公商結合(公益性與商業性結合)、集散結合(集中機構與居家分散服務結合)、「三網結合」(政府行政網絡、社會機構網絡和網際網路、物聯網的結合)、「醫養結合」(醫療結構和養老機構相互結合,醫中有養,養中有醫)。
  • 卓永嶽:醫養融合催生養老產業新「風口」
    ,養老服務業的產業新風口已經形成。」國家衛計委於今年5月份發布的《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5》披露,中國有26.7%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沒有得到相應照料,城鄉養老照護和醫養結合需求較大。對此,在11月28日的健康中國論壇上,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研究秘書組副組長黨俊武直言:「老齡產業正在成為最熱門的產業。」
  • 養老特色小鎮:旅居養老新模式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傳統養老模式再也不能滿足健康活力型老年人的多元化養老需求。市場上針對老年人的旅遊產品以傳統的走馬觀花式觀光團為主,不能滿足老年人休閒養生、精神文化、心理慰藉等多元化需求。而作為健康旅遊時代的一個新概念,旅居養老追求旅遊目的、旅遊行為、旅遊效果的健康、環保和舒適,已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
  • 全國各省養老床位數量排名,山東老齡化嚴重
    全國各省養老床位數量排名:1、山東 669959張2、江蘇 663911張3、浙江 616195張4、四川 514972張5、廣東 467174張6、河北 462575張7、安徽 386348張8、湖北 377073張這是2018年全國各省市養老床位數量最多的8個省份,其中山東的養老總床位數最多,主要由老年人和殘疾人服務床位和社區養老床位兩部分構成
  • 老齡化催生老年護理巨大需求 易得康打通養老照護「最後一公裡」
    上海2017年7月28日電 /美通社/ -- 中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基數巨大的老年群體需要大量具備專業技能的養老從業人員。7月25日起,專業醫療照護連鎖機構易得康為國際公益學院親和源特訓營學員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老年高級護理課程培訓,積極參與為老服務行業輸送高級人才的培養。
  •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圖為雲南昆明官渡區養老綜合服務示範中心護理部工作人員陪老人聊天。在我國即將開啟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將是基本國情。這個趨勢與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歷程緊緊相隨,與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緊密相連,關係到我國代際和諧與社會活力,影響國家人口安全和國際競爭力。
  • 老齡化呼嘯而來,最全養老產業概念股梳理
    未來20年是中國人口加速老齡化時期,養老保障需求將持續提升。巨大的問題,帶來巨大的投資機會。養老地產被列入上實集團發展戰略中,上實發展與上實集團旗下公司於上海自貿區共同出資成立了養老產業平臺公司,上實發展佔其 38%權益,藉以參與養老產業的建設,涉足新型房地產開發領域,打造新盈利增長點。大股東上實集團合作開發上海崇明東灘幸福「長者社區」項目。
  • 應對人口老齡化 保險業怎麼做?
    圖集 新華網武漢12月7日電(遊蘇杭) 「十四五」時期保險行業怎麼幹?面對不斷加劇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保險業需如何應對?人身險數位化轉型應當怎麼轉?6日在武漢召開的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上,多位監管人士圍繞當前保險行業最受關注的話題予以發聲。
  • 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研究
    (見表1)該研究院指出,目前中國養老有三種基本模式——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其各有利弊;隨著老齡化程度加深,尋求新興的多元複合治理手段以解決老年人多層次需求正在成為趨勢。根據《財政藍皮書:中國財政政策報告(2018)》,2017年全年GDP 82.7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9%;財政赤字規模由1.2萬億元增加到2.38萬億元,財政赤字率2.88%(一直控制在3%以內)。報告預測,2018年財政收入將進一步增加,社會保障支出將增加15.5%。[14]這意味著,財政赤字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 學習日本,中國人去泰國養老?
    人不風流枉少年,單身的時候去玩玩不可厚非,但是,年老了,帶著自己的老伴去這個娛樂之都養老,會不會有點奇怪?   有一位日本網友,叫做藤○,就全力支持他的父母老藤○和夫人把東京的房子租出去,然後去曼谷養老,並且說這是對父母最大的愛。   其實這種情況,在日本還不是個例,都是被超老齡化給逼的。日本老齡化是除了名的,但有幾個現象還是讓人吃驚。
  • 介護保險:老齡化社會的重要保障
    1970年的日本成為最早進入老齡化的國家之一,當時其高齡化人口(65歲以上)超7%,人均GDP約為2037美元,日本實行高齡老人醫療費全額免費保險制度,但在養老機構被照護的費用需要自理,造成大量老年人長期住院不出,形成 「社會性住院」,造成醫療費劇增,使醫療保險瀕於崩潰。
  • 重陽節| 寺院養老,中國不能等!
    不少信眾慷慨捐資,比如香港商人陳昇隆先生,至今已捐300多萬元。 相比之下,一些老人的子女卻很摳門。有不少老人的子女都在外做生意,但只有一個老人的子女每月主動給養老院3000元,其他人沒給過分毫。這3000元,剛好夠養老院支付兩名專職護工的工資。有些兒女成家後把老人送到養老院,之後再也沒來見親生父母。
  • 2019年全國各省市人口老齡化數據分析:哪裡的老人最多?哪裡養老...
    中商情報網訊:近幾年,我國的老齡化步伐日益加快。1982年全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4991萬人,佔比僅4.9%。2005年全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1億人,2014年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突破10%。2019年65歲及以上人口17603萬人,佔比提高至12.6%。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擔憂之一是人口撫養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