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不愛運動」,並非孩子懶,而是家長沒給孩子選對項目

2020-09-05 雙魚媽咪

在上篇文章《》中,我曾分享了帶孩子這些年,我為了提高自己孩子的抵抗力,所嘗試過的許多方法。

嘗試到最後,我才發現,提高孩子抵抗力最簡單快捷的方法其實就是運動。

國外許多國家,尤其是歐美國家,從小就十分注重兒童運動能力的培養,運動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因為在他們看來,運動=免疫力。

美國的孩子從小跟著爸爸一起打棒球、籃球、跑步、健身等,常年的戶外運動,讓他們運動能力強,身體結實強壯。

英國學校學生每周平均運動時間長達5-6小時,平均下來每天將近1個小時運動量,不僅時間長,運動項目還多,高達40多種。除此之外,還有各種體育俱樂部和周末比賽。

日本小學裡的體育課也是最受重視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日本孩子的「冬季耐寒訓練」。

運動雖然重要,但並非所有的運動都能夠起到提高孩子抵抗力,鍛鍊孩子綜合素質的作用。

小區裡有個女孩,性格十分男孩子氣。從小到大,特別好動。幾乎是一天到晚不停歇的那種。

在小區裡爬杆子、爬樹、騎自行車、溜冰各種運動項目都樣樣在行,按照她媽媽的說法,我家女兒這個運動量足夠了。

去年,媽媽還給她報了一個拉丁舞培訓班。拉丁舞扭起來,運動量也不小。

可是,孩子長得卻十分瘦小,一年到頭不長個兒,體質也不太好,時常生病。

運動雖好,但也要合適孩子。選擇合孩子的運動項目,才能讓孩子的身體素質得到提高。

一、運動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好處?

到目前為止,我家孩子學習羽毛球已經將近2年時間。在這兩年裡,孩子的抵抗力不但飛速發展,而且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孩子開始變得積極、主動,遇到困難,不再輕言放棄,反而更容易堅持到底。

時常聽到很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說:「做事要有毅力,別輕言放棄,堅持到底才能有所收穫」。可是,無論說多少遍,孩子可能根本無法理解家長口中所說的毅力、堅持和收穫。

體育運動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載體,讓孩子通過較高強度的體育鍛鍊中,不知不覺中培養出了這些可貴的品質。

好處一:促進心智與身體發育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可見,適量的運動對人類的身體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孩子來說,合適的運動項目,不僅讓孩子的體格更加強健,增強孩子的免疫力,幫助孩子抵禦疾病入侵,還能促進孩子身體各個器官的生長發育。

因為運動,孩子心臟動力更強勁;因為運動,孩子脾胃消化得更好;因為運動,孩子神經系統發育更完善,反應更敏捷。縱向性的運動還能促進孩子骨骼增長,幫助孩子長高。

好處二:鍛鍊孩子的專注力

專注力的訓練,運動也能實現。比如許多球類運動,需要孩子集中精力注意球的運動方向,隨時準備迎接球的到來,這就需要孩子高度的專注力。且有科學研究表明,大量科學的、系統的運動,還會讓孩子的思維能力與記憶力長期處於積極的狀態,並不斷增強。專注力強的孩子,學習上也不會太差。

好處三:培養孩子優秀品質

大多的運動項目都重複性極高,時間長了,不僅讓孩子感覺到累,還會讓孩子覺得枯燥無趣。長期堅持運動的孩子,都被磨練出了堅強的意志力,懂得堅持,不輕言放棄。

二、為孩子選擇運動的原則:

在學習羽毛球的過程中,時常會遇到許多前來試課的家長。在不經意之間聊起,發現大多數的家長對究竟該給孩子選擇哪種合適的運動,都是盲目的。

家長為孩子選擇體育運動的目的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鍛鍊身體,像我當初的選擇一樣,孩子體質不好,需要通過運動來改善孩子體質。

2、減肥,如今的孩子最不缺的就是營養,營養的過剩滋生出了許多小胖墩。孩子體重超標、肚子大,引起的過度肥胖,可是會對健康造成很大的傷害的。因此許多家長帶孩子來鍛鍊,希望孩子能夠通過運動減肥或控制體重。

3、長高,運動是孩子長高的法寶之一,為了自家的孩子不輸在身高上,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前來運動,希望能夠通過運動來改善孩子的身高。

4、升學考試,近年來,教育部對孩子的綜合素質測評中,體育所佔的比例越來越高。而對孩子來說,平時忙於學習,壓根無暇運動。因此只能寄希望於培訓班,針對性強,提升速度快。

無論家長出於怎樣的目的讓孩子參與到體育訓練當中來,在為孩子選擇運動項目時,都應遵循幾個原則。

1、循序漸進的原則,孩子的健康體魄並不是一天練成的,運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爸爸媽媽切不可過於急躁,應該根據孩子的特點,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孩子的運動能力。剛開始,運動時間短一點,待孩子適應後再逐步增加。

2、持之以恆的原則,孩子一旦開始體育運動後,很可能會因為勞累或身體疼痛而產生抗拒心理,此時,家長應陪在孩子身邊,引導他們平穩讀過這段抗拒期。

3、多樣化的原則,每項運動都有其局限性,比如從小隻打桌球的孩子,容易出現駝背或屁股一邊大一邊小的問題。每個孩子運動的目的大多都是健康,從健康的角度出發,進行多方面的訓練,有利於鍛鍊孩子的身體綜合素質。例如籃球、跆拳道之類的特長訓練後,加入一些衝刺訓練或跳遠訓練,彌補孩子速度訓練上的不足。

三、家長該如何給孩子選擇合適的運動?

運動項目那麼多,究竟該給孩子選擇哪種運動呢?什麼運動才能讓孩子越來越聰明,什麼運動才能磨練孩子的意志,又有哪種運動可以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其實,不同的運動,會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和作用。

1. 有氧運動提高孩子的記憶力

有研究表明,人體大腦中的海馬體(又稱為海馬回)負責長時記憶的存儲轉換和定向等功能。而曾有芬蘭心理學家研究後表示:持續性的中強度有氧耐力運動,會明顯增加海馬回細胞的增生,幫助人體記憶。

中強度有氧耐力運動包括:慢跑、快走、踩單車、遊泳。

2、球類運動增加孩子專注力

曾有人說,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智商和出身,而是專注力。可見,專注力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起著舉足輕重的位置。

而在人體的大腦中,專注力由許多大腦區域協同合作,因此需要同時對大腦的這些區域進行刺激。而球類運動就是十分合適刺激大腦多個區域的一項運動,比如排球、足球、羽毛球、籃球、擊劍運動中,就包含跑步、跳躍、協調、反應、平衡等多種技能的同時配合。

3、肌肉訓練提升孩子思考力

肌肉訓練大多屬於力量型運動,它可以提升孩子的肌肉力量,提高肌肉神經的傳導功能,鍛鍊孩子的柔韌度和速度,還能增進孩子大腦的運行功能,提高前額葉(負責思考)的發展。對於肥胖的孩子,就十分合適多進行肌肉訓練。

常見的肌肉訓練運動包括:攀爬類運動、單槓、仰臥起坐等。

4、跳躍運動讓孩子長高

從1歲到青春期,人體主要的生長部位就在於腿。人體中最長的骨頭也是大腿骨,它佔了整個人體高度的27%,因此,如果想要孩子長高,那就應多促進孩子大腿骨骼的生長。

跳躍和拉伸型運動,就是養出孩子大長腿最合適的運動。它能夠拉伸孩子的韌帶,刺激軟骨,有助於骨骼生長。而且運動後人體的生長激素分泌會明顯增加,想要長高的孩子,應多進行跳躍性運動。比如籃球、跳繩、遊泳等。

想要長高,一定要讓孩子跳起來。

5、間歇性有氧運動促進食慾

並非所有的運動都是能夠促進孩子食慾的。長時間持續性的有氧運動,不僅不會提高食慾,反而還會降低食慾。

要想孩子吃得多,就應該在低溫環境下進行運動,比如遊泳。人體在水中為了維持體溫需要消耗更多的血糖和肝糖原,因此當身體周圍環境降低時,人為了維持體溫消耗的血糖就越多,飢餓感就越強。

所以想增肥的孩子,應多進行遊泳運動。

結語:

運動雖好,也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堅持得越久,所帶來的正面影響就越大。家長為孩子選擇好合適的運動項目後,應該為孩子建立起規律的運動計劃表。

一個好身體,勝過萬兩黃金。從小讓孩子吃得了運動的苦,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和頑強的適應能力,是惠澤孩子一生的事。

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歡迎您關注、評論、轉發、點讚和收藏,您的每一個小小動作都是對我的支持和鼓勵,幫助我在育兒的道路上更好地走下去,為大家提供更多的優質作品!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刪除)

相關焦點

  • 愛運動和不愛運動的孩子,不用十年差距就會很大,家長要重視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現象: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喜歡宅在家裡不愛運動,開始像大人一樣成日抱著個手機待在家裡一動不動。殊不知,若長此以往,不用十年,這些愛宅在家裡不運動的孩子,與從小經常運動的孩子之間的差距會變得越來越大。
  • 如果愛孩子就做70分的懶家長
    顯然沒有,觀察周圍的家長,他們給孩子盛飯、餵飯,全然沒想到養成了小傢伙懶得動手甚至懶得咀嚼的習慣;因為家長過於細心,孩子也因此稍不如意就撇起嘴來哭;因為事事替孩子考慮好了,他一遇事就會指望家長;因為家長從小就是孩子最親密的玩伴,他慢慢變得自私、膽小、霸道,也不合群…… 2.
  • 孩子不愛運動怎麼辦?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做,你呢?
    前幾天有家長問小編,為什麼孩子三歲了,總是趴著都不愛運動的,看著別人家的孩子蹦蹦跳跳的,自己真的很擔心。小編問有沒有經常的帶孩子出去運動,這個家長說,以前很少會帶孩子出去,因為要上班,都是家裡的老人在帶,老人體力不是很好,住得又高,住的地方沒有電梯,所以孩子三歲之前都不怎麼出去運動和接觸其他的小朋友。孩子去幼兒園之後,老師反饋說孩子很懶,很抗拒運動,也不喜歡和其他的小朋友玩,總是一個人。這位家長才意識到孩子的問題。
  • 孩子愛不愛運動,幾年後差別巨大,家長別因心大耽誤娃
    文|秘籍君記得我家孩子剛上小班時晚上睡覺總打呼嚕,還會被憋醒說呼不上來氣,帶著去醫院檢查說是鼻炎加腺樣體肥大三度,還建議做手術。但我怎麼甘心,各種求醫問藥,還在網絡上聯繫到一位症狀明顯消除的家長。向她請教經驗,她僅說了四個字——帶娃運動。
  • 家長別再說:「我的孩子不笨,就是懶」,再不重視會影響孩子一生
    作為高中班主任,在辦公室與家長聊天,聽到的頻率很高的一句話就是:「我家這孩子也不笨,就是懶,還麻煩老師多盯著一點」有的時候,與親戚互相關心彼此的孩子,常常聽到安慰的話語:「你家這孩子也不笨,沒考好就是因為有點懶,多盯盯就好了"更有甚者,有時候問某個小孩考試為什麼沒考好,孩子會說:「其實我也都會,但是就是沒好好學。」
  • 孩子身體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維」也懶,家長千萬不能做錯3點
    但是,家長們過度幹預,長此以往,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就會越來越強。無論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包括大腦,都會對父母產生依賴。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精神上則變成巨嬰,孩子也變得不喜歡思考,懶得動腦。孩子缺少鍛鍊的機會,自然而然的就開始產生依賴,也缺乏動力,完全將自己活成了「寵物」。
  • 孩子不愛運動怎麼辦?不運動的生活,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這是因為壯壯小的時候就不愛運動,還特別喜歡吃炸雞、漢堡、可樂這些垃圾食品。日積月累下來,這些多餘的能量沒有得到釋放,堆積在孩子的身體裡,成為了贅肉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的壯壯,別說運動了,就是快走兩步都感覺自己累得不行,需要扶著牆大喘氣。
  • 家長越不捨得讓孩子做事,孩子就會越來越懶,難以改變
    什麼事都為孩子著想,還不是他自己不爭氣!」孩子們都是一張白紙,化成什麼形狀,關鍵在於家長對孩子的培養與早期引導。孩子習慣晚睡,不愛做家務,作業直到假期的最後一天才拼命完成,家長們這些都看在眼裡,卻只以為是孩子懶惰的緣故,但孩子年紀小,還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在他們的潛意識裡,更注重舒適而不是實用性。而用進廢退,孩子們的壞習慣一旦養成則很難更正。
  • 寫給父母的話:你的「懶」正在毀掉孩子
    1.家長太勤快,大包大攬這種家長通常都很能幹,習慣性把孩子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條,還沒等到孩子自己動手,她就已經代辦了。孩子總是被照顧的很好,時間長了,就會養成習慣性被照顧的習慣,自己懶得動手,獨立性自然就差了。
  • 對於不愛運動的孩子,家長要如何引導?
    並非所有的孩子都喜歡運動,並且由於各種因素的限制,現在很多孩子一天中多數時間都是坐著的。在學校裡坐著上課,回到家裡坐著看電視。長此以往,不利於孩子保持健康和活力。除了適量的運動,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充足的睡眠同樣至關重要。只要同時兼顧這三個要素,維持健康將變得輕而易舉。那麼對於不愛運動的孩子,家長要如何引導呢?
  • 懶癌家長躺著等3歲孩子送飯:聰明的家長都很懶
    邊看邊感慨,故意表現得很懶,現在的家長真會玩。然後轉念一想,周圍孩子優秀的家庭,家長似乎都比較「懶」: 孩子能學會的東西,絕不輕易插手,即使走了彎路,也讓孩子自己體驗; 孩子有困難,不會立馬幫助,而是讓孩子自己先想辦法; 生活中更是不會大包大攬,而是提前讓他們學會生活自理。
  • 孩子不愛運動?老是腳疼?快來自測一下
    帶孩子出去玩,走了沒多遠,孩子就喊腳疼,很多家長都認為是孩子太懶太嬌氣,缺乏鍛鍊。事實上,很多時候都是扁平足在作怪,家長們一定要及時帶孩子進行檢測,及早幹預,通過科學穿鞋配合一些足部運動,是可以幫助足弓的發育的。
  •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偷這些懶!(轉給家長)
    成長應該是立體的,真實的,雖然不斷犯錯誤,但只要不出格,守住底線就行。」成長,就是要在不斷的試錯中完成的。如果父母不給孩子試錯的機會,無疑是親手斬斷了孩子成長的機會。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越來越沒自信,沒主見,甚至害怕犯錯。愛孩子,就要給他試錯的機會,因為每一次失敗都是成功的伏筆,這樣才能讓孩子慢慢成熟。
  • 孩子培養!在這3件事上偷不得懶!(轉給家長)
    父母愛孩子,本是最美好的感情。  只是很多時候,父母愛得太深,恨不得為孩子鋪好一生的道路,讓孩子無憂無慮地成長。但是,成長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是代替不了的。有遠見的父母,都帶點絕情,絕不會讓孩子偷以下這些懶。
  • 有多少家長,正在用自己的「懶」,把孩子推向「變笨」的道路
    作者:竹子歡迎點擊右上方「關注」竹子愛學習,私信回復「學習」,可獲得免費課程。天下父母,莫不一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願。然而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年級的升高,父母們剛開始看到孩子誕生的喜悅被焦慮、失望所取代。然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學習。
  • 孩子不愛閱讀?多半都是家長作的
    ,至少是沒有天生不愛看書的。放學回家,孩子想看會書,家長說先做作業吧。於是,孩子東摸摸西摸摸,終於做完作業了,一看時候不早了,趕緊洗洗睡吧。有的家長說我家裡太小了,放不下書,我說再小也可能沒我家小,我客廳裡除了一張沙發,都是書。
  • 孩子不愛運動?老是腳疼?快來自測一下是不是扁平足
    帶孩子出去玩,走了沒多遠,孩子就喊累,很多家長都認為是孩子太懶太嬌氣,缺乏鍛鍊。事實上,很多時候都是扁平足在作怪,家長們一定要及時帶孩子進行檢測,及早幹預,通過科學穿鞋配合一些足部運動,是可以幫助足弓發育的。
  • 不知道如何選書單,家長只要選對一套書,就能幫孩子提高語文成績
    希望孩子語文成績好,又想幫助孩子提高閱讀能力的家長,會從第一步選書單開始,不斷地問老師,哪些書目適合孩子看,哪些書能夠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老師也很苦惱,語文學習不光有閱讀啊,寫作也很重要,綜合文學素養更重要啊。所以,家長不知道如何選書單該怎麼辦呢?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家長們往往關注在試卷上的分數,試卷背後的學習能力體現是看不到的。
  • 孩子不愛學習,只愛玩手機?孩子手機成癮,都是家長的懶導致的
    孩子長大了,家長清閒夠了,才猛然發現孩子被手機耽誤了,再回頭來教育孩子,發現孩子根本不聽你的指揮,於是乎對孩子橫加指責、破口大罵,甚至武力威脅,不僅破壞親子關係,還會破壞孩子對家長的信任感。孩子不愛學習,只沉迷手機,跟父母早期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
  • 王菲自曝「帶孩子挺懶」,揭秘育兒真相:父母越「懶」孩子越出色
    媽媽也不是超人,要想孩子不懶,自己要首先學會「偷懶」。01「懶媽媽」懶在身,勤在心能夠培養出高分孩子的「懶媽媽」,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懶,而是懂得放手去培養孩子獨立生活,讓孩子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是根本沒機會做,大人們早就把所有事情大包大攬地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