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今天的推送之前,請各位小夥伴們先回想一下,自己的身邊是不是被各種「法式」所包圍?
去逛街,店裡最熱門的是碎花的法式連衣裙;畫個美美的裝,塗上口紅,這叫法式大紅唇;去做美甲,店員都會告訴你:我們最近法式美甲很受歡迎哦……
似乎「法式」成為了時尚、精緻和風情萬種的代名詞。
無論是什麼,只要加上「法式」二字就對了。
這樣天天「法式」示威遊行的「法式」法國人們怎麼想……
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一起看一下,那些雖然被冠上「法式」之名,卻並不來源自法國的東西吧!
薯條
(Les frites / French fries)
小時候上英語課做對話,小編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I like French fries and hamburger!」
雖然名字叫作「French fries」(法式炸薯條),但是說起薯條的起源地,比利時和法國爭得不可開交。
比利時堅持認為自己才是薯條發源地:從18世紀起,住在海邊的比利時人面對冬季海洋中物產匱乏時,開始用油炸土豆替代炸魚,由此創造了這一風靡全球的美食。
法國不甘示弱:法國大革命期間,新橋(Pont Neuf)附近出現了售賣炸薯條的小攤販,這些我們都是有明確記載的!
不過,在兩個國家為發源地爭得頭破血流的同時,美國人早已默默通過美式快餐把「美國」和「薯條」牢牢捆綁在了一起;英國人則通過「國菜」炸魚薯條把薯條進一步發揚光大。
和英美兩國相比,反倒是比利時和法國的薯條錯過「出圈」的好時機,光芒被漸漸掩蓋了。
法國鬥牛犬
(Bouledogue français / French Bulldog)
法國鬥牛犬外形蠢萌、性格淘氣,是頗受歡迎的犬種。
不過,法鬥實際上是英國鬥牛犬的後裔。
1850年左右,住在英國諾丁漢的蕾絲工人移居到法國諾曼第,並把自己餵養的鬥牛犬帶去了法國,鬥牛犬立刻與當地其它品種犬進行雜交,最終變成了如今我們熟知的形象。
法式美甲
(French manucure)
熱愛美甲的小夥伴對法式美甲肯定並不陌生。
與造型誇張、顏色鮮豔的美甲不同,這種美甲的特點是利用白色指甲油,在指甲前端畫出的圓弧,自然又精緻。
對美甲一竅不通的小編第一次見到法式美甲的時候愚蠢發問:這個人的指甲為什麼這麼白啊?
實際上,這種備受歡迎的美甲造型是來自美國人的創意:20世紀70年代,化妝師為好萊塢的影星們發明了這種別具一格的造型。當時「法式風尚」正流行,為了讓這款美甲「蹭熱度」,它也被冠上了「法式美甲」的名字。
法式吐司
(Pain perdu / French Toast)
法式吐司絕對是小編早餐最愛之一:浸過蛋液的麵包經油煎之後仿佛被重新注入靈魂,變得金黃柔軟,散發著黃油的香氣。
早上吃一塊法式吐司,一上午都像打了雞血一樣。
有這麼好吃的吐司,要感謝的人應該是羅馬人。因為在公元4世紀的羅馬帝國時期,羅馬人就開始製作這種吐司了。他們把吃剩的麵包用雞蛋和牛奶處理後放入鍋中油炸,再配上蜂蜜食用。
這讓小編想到了蛋炒飯,同樣是用隔夜飯製作,給剩飯重新注入靈魂。看來在處理剩飯上,無論東方西方,大家都花了不少心思。
牛角麵包
(Croissant)
說牛角麵包是法式早餐的靈魂之一,不過分吧?
早上來不及吃飯,在路邊的麵包店買一個剛出爐的牛角麵包,再來一杯咖啡,這個場景在法國再日常不過了。
牛角麵包更是被法國人奉為法國經典美食。漢堡王之前推出過一篇可頌漢堡:用牛角包代替麵包,裡面夾芝士和培根。消息傳到法國之後,被法國網友一頓臭罵。
然而!事實上,牛角面包起源於奧地利維也納的一家糕點店。為了慶祝1683年維也納之戰的勝利以及奧斯曼帝國的撤軍,當地的糕點店開發了這種麵包,外形還特地模仿了奧斯曼帝國國旗上的新月。Croissant在法語中還有「新月」的含義,牛角麵包的法語名正是因此而來。
1770年,奧地利公主瑪麗·安託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嫁給路易十六,這才把牛角麵包正式帶入法國。隨後牛角包在法國生根發芽,成了法國的傳統早點。
法式長吻
(French Kiss)
除了吃,法國還能讓人想到什麼?
還有浪漫?
法式浪漫的代表作之一,那肯定就是法式長吻了。張開嘴巴利用舌頭的深吻,性感又刺激。
不過,「拿舌頭狂甩對方嘴唇」這件事情,實際上並不是法國人的發明哦。
公元前15世紀左右,張開嘴巴接吻就出現在了梵文書籍裡,公元3世紀,古印度的「愛情寶典」《愛經》(Kama Sutra)也詳細描述了舌吻的過程,說明在當時,古印度人民早已在摸索之中掌握這項技巧了。
舌吻又是怎麼和法國人聯繫在一起的呢?
這就又要說到美國人了。
一戰期間,在法國的美國軍人和英國軍人注意到一個現象:法蘭西的小姐姐們都好直接、好主動、好開放哦!
因此,儘管舌吻在此之前就已經存在了,但是他們還是把這種熱情的吻稱作「法式長吻」(French Kiss)。
儘管「法式長吻」這一說法在過去的幾十年裡被傳到了世界各地,但是在法國卻一直沒有一專有名詞來形容這種吻。一直到2014年,法語詞典《Le Petit Robert》才收錄了「galocher」一詞來專門指代法式長吻。
大家如果還有補充的話,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們呀!
作者:想法哥
審編:想法哥&享法妹
圖片:來自網絡
參考資料:
http://www.topito.com/top-trucs-etrangers-croient-francais-faux
https://people.howstuffworks.com/culture-traditions/cultural-traditions/did-french-kissing-start-in-france.htm
http://www.slate.fr/lien/73209/french-kiss-galocher-dictionnaire-robert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