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線上「故宮知識課堂」看新時期博物館線上教育

2021-12-28 文博在線平臺

「故宮知識課堂」是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的品牌教育項目,至今已延續17年。2020年暑假不同於以往,受疫情防控影響,很多中小學生不能來到故宮上課,而線上直播課程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式,讓他們足不出戶就能看到故宮教育精品課程。線上教育課程為博物館的宣傳教育開闢了新的方式和思路,為越來越多的博物館愛好者、學生群體以及潛在的觀眾輸送博物館信息和教育資源。

每年的暑期是故宮參觀最熱鬧的時候,也是一年之中開展博物館教育課程實施最集中的時段。通常情況下,「故宮知識課堂」主要在故宮教育中心舉行,部分課程還會採取室內講授和路線參觀相結合的形式,每個暑期約有上千人參與。因新冠疫情防控要求,為延續「故宮知識課堂」這一品牌教育項目,繼續為廣大中小學生推出優質的博物館課程,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在快手App推出線上直播課程。課程連續十天,每天推出兩場不同系列的直播課程,上午是「精品主題課」,下午是「建築歷史課」,每場直播課的前一天均有短視頻進行線上預熱推廣。此次線上的20節課程,有《宮中好乘涼》《清代宮廷服飾》《乾隆五璽刻章》《探秘三大殿》等,從宮廷用品、政治制度、古人智慧和建築歷史等多角度展示紫禁城蘊含的豐富知識。每場直播課程穿插兩次互動和抽獎,在講授故宮知識的同時也注重觀眾的參與度。此次線上直播,平均每場實時在線觀看人數達到3萬,10天共20節課總觀看次數超過五千萬,突破了以往任何時期的活動參與人數。

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推出了許多成熟且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課程,但受眾還是局限於當時活動指定的人群,如合作的院校、線上報名的觀眾等。而線上直播課程,公眾參與的門檻大大降低,不受年齡、地域限制,只需要下載應用軟體App即可。線上活動的開展使博物館教育資源的服務輻射範圍更加廣泛,也為很多因缺乏時間、出行不便的人群提供了學習博物館知識的機會。

博物館線上課程是中小學課外學習的有力補充,可以豐富學生的寒暑假生活,在非常時期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受疫情影響,國內中小學生今年上半年以居家網絡學習為主。據相關學者調查,居家學習課程內容存在文化課程比例偏重的問題,音體美和勞動、科技等綜合實踐課程的開設比例相對較低。博物館課程往往是多學科內容的融合。線上版的暑期「故宮知識課堂」中,如《日晷計時的奧秘》課程,除了介紹故宮裡現存的赤道式日晷外,還會帶領觀眾探索日晷計時的科學原理,學習認識古代十二時辰。其他課程還會視頻演示手工製作,如利用身邊的超輕黏土、木板製作平面如意,用橡皮和刻刀製作「乾隆五璽」橡皮章等,把文物知識和手工講解相結合,寓教於樂的同時豐富學生課外知識,拓展學科知識結構。

信息網絡的發展亦為博物館教育功能的延伸創造了良好的支撐環境。2018年國際博物館日「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的主題,如今看來非常具有實踐意義。「超級連接」一詞首次出現於2001年,以描述當今社會多渠道的溝通方式。在今天超級互聯的世界,博物館也融入了這一潮流,博物館線上課程逐漸成為博物館與公眾間的交流手段。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博物館可以吸引核心觀眾以外的群體,通過新的平臺手段找到新的觀眾,使之成為博物館「粉絲」,擴大博物館的影響範圍。

博物館獨特、豐富的館藏是吸引觀眾的主要因素,博物館教育也是觀眾獲取信息資料的重要途徑,包括歷史信息、藏品信息、文化信息等。線上直播課程可以供線上觀眾再次回味在博物館中的美好體驗,也讓感興趣的潛在觀眾在看完直播課程後有興趣走進博物館,並親身體驗博物館的魅力。

相關焦點

  • 胡智鋒 樊小敏:藝術課堂打開線上新空間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保障春季學期課程不停課、不打折,為藝術教師提供技術培訓,課程採用校內外精選慕課(MOOC,即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資源,教師利用雨課堂、BB平臺、暢課平臺等進行課程直播或錄播、線上答疑,開展混合式教學「雲課堂」。社會機構也充分利用特色資源,為公眾提供豐富多彩的免費線上藝術「學堂」。
  • 藝術課堂打開線上新空間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給蓬勃發展的藝術教育帶來了不小的衝擊。課堂停課,言傳身教的藝術教學無法繼續。面對疫情,藝術教育行業「停課不停學」,紛紛開設「雲課堂」,海量教學資源線上共享,在挑戰中尋求新機。短短3個月,全國各地信息化藝術教學迅速鋪開,藝術教育正打開線上轉型升級的新空間。
  • 5.18博物館日 | 天津32家博物館展覽、活動線上線下齊開花,永不落幕!
    天津博物館特色展覽:「交融·肇興——遼金時期的天津」展覽探尋印加帝國的起源——安第斯文明特展耀世奇珍——館藏文物精品陳列(線上線下)天津人文的由來(線上線下)中華百年看天津(線上線下)——遼金時期的天津」主題線上直播活動。
  • 從臺北故宮博物館國寶創意課看臺灣STEAM教育進中小學課堂
    課程設計完成後,臺北故宮一方面舉辦面向中小學老師培訓的教學應用工作坊,同時以示範課巡演的方式將課程送到全臺灣中小學的課堂上。(臺北故宮文物STEAM課程)做為文化部門,臺北故宮此次的國寶創意課程是臺灣政府推動STEAM教育的一項具體活動。不僅文化部門,科技及產業等其他部門也都參與了STEAM教育的推廣。
  • 中文教育機構轉戰網絡 線上教學成「主課堂」
    線上教學成國際中文教育「主課堂」雲端中文課催生教學新模式本報記者 趙曉霞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中文教育的教學平臺由線下轉至線上。在線上教學成為中文教育「主課堂」的背景下,如何轉變思路,調整教學方法,中文教師們一直在思考並在不斷實踐探索。
  • 在線教學成新常態,如何優化線上教育效果?
    在線教學將成新常態線上教育在疫情期間有效地支撐了「停課不停學」工作,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教育部對此高度重視,要總結經驗,把做好線上教學工作作為推進「網際網路+教育」的戰略工程來看待,作為實現教育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抓手,也就是以教育信息化來引領、帶動教育現代化。
  • 改善教育公平,米樂英語嘗試線上線下「雙師課堂」
    一直以來,米樂英語致力於改變傳統填鴨式學習現狀,提倡「玩英語,看世界」理念,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手段,把遊戲和K12階段學習緊密結合起來。其推出的全新互動課件採用音頻、視頻、連線等形式大大增加了課堂的互動性與趣味性。在教學內容上,還將英語知識學習與歷史、節日、手工、音樂等文化相結合,增加趣味的同時培養孩子更多綜合能力。
  • 《上新了故宮》第三季開播,帶你探訪紫禁城的秘密
    每次看節目都有新的震撼和驚喜,不知不覺中也學到很多知識!主題曲上線「我是紫禁城上微風的悠然徜徉,輕拂秋波漣漪金水流觴」,近日,《上新了·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最新單曲《紫禁秋》和MV,在QQ音樂、節目官微驚喜上線。唯美的古風詞曲和鄧倫溫柔細膩的聲線相得益彰,獲得了網友的一致走心好評和轉發。
  • 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線上公益課堂(二)
    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線上公益課堂(二) 2020-02-28 10: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線上公益課堂
    特殊的時期特別的學習方式快樂學習 快樂成長特殊的時期特別的學習方式特別的成長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悉心呵護和照料恩施州婦女聯合會攜手紅黃藍恩施親子園開設網上家庭教育公益課堂幫助家長們緩解焦慮進行高質量科學陪伴改善親子關係、促進夫妻關係和大家一起學習成長今天讓我們跟著紅黃藍親子園的老師一起來探討01信任,孩子通向成功的基石紅黃藍親子園線上公益課堂
  • 北京地區博物館推出線上展覽,可實景逛展館、看展覽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北京市文物局新媒體「北京文博」近期匯總了北京地區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線上展覽資源,觀眾可以在各機構網站上觀看線上展覽、獲取數位化資源。為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今年春節各地博物館停止開放,多項原定推出的文化展覽臨時取消。國家文物局日前作出通知,鼓勵各地文物博物館機構因地制宜開展線上展覽展示。北京文物局匯總了一批北京地區博物館推出的系列線上展覽展示內容,旨在通過多種新媒體手段,滿足公眾足不出戶在線觀展的需求。
  • 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線上公益課堂(五十二)
    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線上公益課堂(五十二) 2020-04-08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線上教學成國際中文教育「主課堂」雲端中文課催生教學新模式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中文教育的教學平臺由線下轉至線上。在線上教學成為中文教育「主課堂」的背景下,如何轉變思路,調整教學方法,中文教師們一直在思考並在不斷實踐探索。正如西班牙巴塞隆納孔子文化學校適時做出改變一樣,各中文教育機構也逐漸轉戰網絡——各國孔子學院推出線上教學;網絡中文教育平臺「中文聯盟」推出了一系列示範課、精品課;海外中文學校推出了線上中文課。
  • 神獸開學丨在線教學成新常態,線上教育效果如何優化?
    在線教學將成新常態線上教育在疫情期間有效地支撐了「停課不停學」工作,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教育部對此高度重視,要總結經驗,把做好線上教學工作作為推進「網際網路+教育」的戰略工程來看待,作為實現教育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抓手,也就是以教育信息化來引領、帶動教育現代化。
  • 在博物館打烊的日子裡,這些線上博物館拯救你的好奇心
    2020年,這些線上博物館資料庫剛剛對公眾開放正倉院作為亞洲最著名的古代文物寶庫之一,正倉院建於公元八世紀中期的奈良時代,用來保管東大寺的財產,其收藏以聖武天皇的遺物為基礎構成,有服飾、家具、樂器、玩具、兵器等各式各樣的寶物,總數約達9000件之多。
  • 線上線下銜接緊 空中課堂形式新
    9月開始,各中小學的課程將在空中課堂同步上線,與線下課程同頻「共振」,保障在突發情況下,實現線上線下隨時切換、無縫銜接。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有序銜接,既是為「防疫」做好充分的準備,也是對「停課不停學」最堅實的承諾。小編在近日的探訪中發現,很多學校不僅延續了疫情期間的「空中課堂」,更是將「空中課堂」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
  • 嘟嘟教育公益線上課程開課啦!非常時期,與你同在……
    自疫情爆發以來嘟嘟教育一刻也沒有鬆懈過就像口罩都沒有想到自己變成年貨一樣嘟嘟教育的老師也沒想到自己會變成「直播網紅」為保證同學們的學習進度不受影響我們堅持「停課不停學」春節期間每一位熱血的嘟嘟人都在日夜奮戰只為線上課程順利展開備課
  • 北京地區100餘家博物館推出線上展覽
    央廣網北京1月30日消息(記者王子衿)全景虛擬遊覽帶領參觀者身臨其境遊覽故宮博物院、「雲看展」遍覽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精品……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匯總了一批北京地區博物館推出的系列線上展覽展示內容,旨在通過多種新媒體手段,實現文博愛好者足不出戶在線觀展。
  • 下周一是國際博物館日 故宮國博等多家博物館線上展覽直播別錯過
    50項雲展覽、15項雲直播……下周一是國際博物館日,北京地區博物館將推出94項慶祝活動。從現在開始到博物館日,幾乎每天都有博物館開直播。北京地區推出「打造博物館之城@北京文博」直播間,帶領觀眾「走進」名人故居紀念館。
  • 線上教學成「主課堂」 雲端中文課催生教學新模式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中文教育的教學平臺由線下轉至線上。在線上教學成為中文教育「主課堂」的背景下,如何轉變思路,調整教學方法,中文教師們一直在思考並在不斷實踐探索。   正如西班牙巴塞隆納孔子文化學校適時做出改變一樣,各中文教育機構也逐漸轉戰網絡——各國孔子學院推出線上教學;網絡中文教育平臺「中文聯盟」推出了一系列示範課、精品課;海外中文學校推出了線上中文課。   4月中旬,義大利教育部聯合媒體推出的電視網絡課程「電視學校」開播,任教於羅馬國立住讀學校的國際中文教師陳晨正是初級中文課程的設計者、策劃者,並參與了錄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