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櫥窗裡靜靜躺著的國寶文物與STEAM有何聯繫?海峽對岸的臺北故宮做了一次嘗試——與STEAM課程設計公司合作,開發出一套題材新穎的國寶文物創意課程。
第一期課程挑選了包括毛公鼎,乾隆霽青描金遊魚轉心瓶,橄欖核舟,鏤雕象牙球等10件故宮代表性文物為主題,結合編程,3D列印和鐳射切割等科技創客技術,將歷史文化與動手實作完美融合。課程設計完成後,臺北故宮一方面舉辦面向中小學老師培訓的教學應用工作坊,同時以示範課巡演的方式將課程送到全臺灣中小學的課堂上。
(臺北故宮文物STEAM課程)
做為文化部門,臺北故宮此次的國寶創意課程是臺灣政府推動STEAM教育的一項具體活動。不僅文化部門,科技及產業等其他部門也都參與了STEAM教育的推廣。而最重要的教育部在近年推動的108課綱明顯偏向STEAM教育。除了增加實作課程學分,還讓跨學科領域課程PBL式教學進入正式課表。新課綱注重知識與動手結合,重視科技資訊,藝術涵養,多元文化等綜合素質培養,對於科學,工程,程序設計等知識學習有明確綱領指導,甚至將micro:bit這樣的教具平臺寫入課綱。這樣STEAM教育進入課堂就有了官方的背書,學校執行起來更加有動力。同時教育部門也鼓勵因材施教,降低必修學分比例,讓每個學校辦出自己的特色,從過去「每所學校都一樣」,變成「每個學校都不一樣」。
創客文化進入臺灣校園
其實在108課綱之前,臺灣的學校就已經開始探索STEAM教育,加上創客文化很早進入校園,編程3D列印這些創客技能課程在臺灣的校園裡已經很普及,而且各個學校會在基本教學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情況著力推動一些特色方向,比如機器人,生活科技,藝術手工等,為自己在家長學生中打造一張專屬名片。
位於臺灣陶瓷重鎮鶯歌城的昌福國小,對於故宮文物創意課程中的乾隆轉心瓶題材非常感興趣,因為他們的學生中很多家中是製作陶瓷工藝品的,轉心瓶這樣將瓷器與3D列印結合的課程很貼近學生的生活。另外一間,臺北市日新國小,則是以創客教育出名的學校,校園內創客maker的氛圍相當濃厚,學生的編程3D列印技能基礎很好,他們的重心則放在了國寶的文化歷史知識融合上,比如毛公鼎的歷史,鼎上銘文的意義,方勝盒的用途等,鼓勵學生完成自己的「文物」作品後,將創意擴展到那其他的文物國寶上。因為重視動手實作,臺灣中小學開設的編程課基本都是編程和硬體製作結合,很少有單一電腦代碼課程。這一點在校外培訓市場也得到同樣印證,在臺灣單純做線上編程教學的機構很少,都需要線上線下與動手結合。
臺灣老師分享開源課程內容
隨著PBL項目主題探索式教學進入課堂,多元化差異化教學的要求,老師也需要不斷在專案題材上創新,保持對新科技的關注。不僅僅是科學資訊學科,其他學科的老師也在摸索如何將新技術與傳統學科結合。在故宮文物創意課程的工作坊和學校巡演中,很多參加的老師並非科技資訊學科,而是國文歷史藝術學科的。負責故宮文物創意課程設計的易心科技公司在教案的設計過程中,聽取了很多這些學科老師的意見。經過多次修改調整,這個課程可以靈活拆解成模塊單元,很多國文歷史藝術學科的老師都在計劃整套或部分採用到他們的日常教學中。
在不斷追求課堂內容創新的同時,一個有趣的現象在臺灣老師群體中,有不少老師會將他們設計的專案內容以及教學經驗網上,博客臉書社區等,出現了創客老師這個群體,令臺灣的社群交流相當活躍。Micro:bit的CEO在訪問臺灣時就曾提到micro:bit網上社區的活躍度臺灣地區可以排進全球前三。有的老師因為在網上的分享而成為知名大咖,不僅被同行看作標杆,而且在家長圈創客圈都有眾多粉絲。同時臺灣的老師與科技行業也保持著緊密互動,除了臺灣本地的半導體硬體公司,與國際知名的科技公司開源硬體組織,微軟,谷歌,樹莓派RaspberryPi, Arduino, MIT Scratch實驗室等都交流頻繁。這讓臺灣的STEAM課程內容緊緊跟著當前科技發展的步伐。
營造STEAM教育的社會氛圍
在學校之外,臺灣的家長對於STEAM教育也是歡迎多過疑問。很多家長自己從小就是玩樂高積木長大,加上臺灣與歐美的文化交流一直比較密切,機器人,少兒編程,PBL式教學這些STEAM的理念很容易被家長社會接受。這對STEAM教育的推廣也是不小的助力。
臺灣的STEAM教育在校園內課堂發展的速度很快,這離不開政府教育部門學校管理層的支持,老師在內容上的創新,以及家長社會的接納。而且,在政府單位,文化科技產業等部門與教育部以外的部門也都主動配合參與;在校園內,不僅僅是科技資訊科老師,國文歷史藝術這些傳統學科的老師也在努力摸索將STEAM教育引入他們的課堂。
本文系作者投稿,不代表芥末堆觀點。
1、本文是芥末堆網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芥末堆內容合作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