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的翡翠白菜值1000億美元?天津博物館「凍白菜」毫不遜色

2021-01-18 文藝蜀黍看世界

蜀黍曾經去過三次中國臺灣省,也參觀了三次臺北故宮博物院,特別是在2019年5月的那次到訪,竟然被允許拍攝,因此蜀黍才有機會記錄下許多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的珍寶,並通過圖文和視頻把它們分享給了大家,這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翠玉白菜。

為何那棵翠玉白菜會堪稱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

這要從我國玉石雕刻用材的歷史說起,翡翠屬於「後起之秀」,而且其硬度極高,有「硬玉」之稱。用翡翠雕琢的器物,質地堅硬,色彩明快,在清朝宮廷裡迅速得到皇帝、后妃及達官貴族們的崇尚與喜愛。而且我國考古發掘或傳世珍寶中尚未發現明清以前的翡翠雕刻作品,所以它們更顯得珍貴,臺北故宮博物院這棵翠玉白菜是翡翠雕刻珍寶中的佼佼者。遺憾的是,這件國寶有一處硬傷,白菜葉片上的一隻蟈蟈的左須缺了一小截,如何造成的,也是一個未解之謎。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翠玉白菜,原是瑾妃永和宮的陳設器,據說是她隨嫁的嫁妝。也有傳聞稱其就是孫殿英從慈禧墓中盜得的那塊翠玉白菜,是否屬實,不得而知。過去曾有臺灣學者宣稱,這棵翠玉白菜價格在1000億美金以上。

後來蜀黍獲悉,目前根據史料及實物推斷,全世界有6顆「國寶級」的翡翠白菜。其中,臺北故宮館藏3棵,北京故宮館藏1棵,天津博物館館藏1棵,還有1棵下落不明。有專家稱,天津博物館收藏的那棵翡翠白菜精美度和價值甚至要超過臺北故宮博物院那一棵。

這一次蜀黍終於有幸到訪天津博物館,在《耀世奇珍》展廳裡,終於見到了這塊無價之寶—清代翡翠蟈蟈白菜。這件國寶,是在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在天津市財政局庫房中被無意中發現,1953年,翡翠蟈蟈白菜正式在天津市歷史博物館展出,從那時起吸引來無數的參觀者。

那麼為何有專家說,天津博物館館藏的這棵翡翠白菜的價值不遜於,甚至超過臺北故宮博物院那一棵?

這棵翡翠白菜高19.4釐米,寬14釐米,重約2公斤,比臺北故宮博物院那棵要大許多。翡翠質地雖然沒有臺北那棵純正,但是雕工卻更勝一籌。特別是質地中的褐斑被雕琢表現得恰當好處,堪稱畫龍點睛之筆。

我們來仔細看看它,除了栩栩如生的兩隻蟈蟈以外,菜葉上還多了一隻螳螂,螳螂和蟈蟈和諧共處,可謂妙趣橫生。

這塊翡翠的原料天然含有白、綠褐三種顏色,雕琢時工匠不但沒有迴避黃褐色的部分,反而巧奪天工般地將其保留在白菜幫上,形象逼真地表現出白菜遭遇霜凍後的質感,瞬間就讓這棵白菜更為生動起來,觀者親切地為這顆翡翠蟈蟈白菜起了個"凍白菜"的別名。

蜀黍個人感覺,無論造型還是工藝,天津博物館這棵翡翠蟈蟈白菜絕對不遜色於臺北故宮那棵,您怎麼看?

蜀黍在這裡寫了很多的文章、拍攝了很多的視頻,但是仍然覺得不過癮,依然想用更直接的方式跟你交談,蜀黍願意蹲坐在溫暖陽光下的一處牆角兒,坐在小板凳上,慢條斯理地再給你講講最新的旅行故事,也許這一講,就是一生!請你關注我吧,我們路上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翠玉白菜在臺灣?國內這個博物館還有一顆精美的翡翠蟈蟈白菜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墨上桑,很高興在#百家文瀾:博物館探秘#活動中給大家分享一些博物館館藏國寶的故事,今天是第八期,今天我們聊一下中國民間知名度最高的文物之一:翡翠白菜的故事。在祖國的寶島臺灣有一家著名的博物館,叫做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 臺北故宮內的翠玉白菜造型精美,天津博物館的白菜同樣價值連城
    大家好,我是大咖說史工作室的大慧,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民間非常有名氣的「蟈蟈白菜」和「翠玉白菜」。在臺北最有名的博物館內放著一件寶貝,雖說這件寶貝並不見得價值有多高,但是在民間卻有非常高的知名度。這件寶貝就是翠玉白菜,是晚清光緒皇帝其中一個妃子的陪嫁品。其實這顆白菜本身的價值並不是很高,至少無法與國寶級的寶貝相比。但是這顆玉白菜的雕刻手法卻非常精緻,表面上看起來就像真正的白菜一樣。工匠在製作這顆白菜的時候,根據材質特定工藝,用白玉雕刻成白菜的菜身,再把翠玉雕刻成白菜的菜葉,而且菜葉上還有兩隻昆蟲。
  • 清代翡翠白菜漫談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代翡翠白菜今天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有六十餘萬件館藏文物,其中人氣最高、名氣最大的當屬清宮舊藏的翡翠白菜。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代翡翠白菜臺北故宮博物館的這顆翡翠白菜,又稱「翠玉白菜」,其材質為緬甸翡翠玉,是比較有代表性的清晚期翡翠製品。
  • 大陸這件翡翠蟈蟈白菜,造型精美不遜於臺北故宮的翠玉白菜
    大陸這件翡翠蟈蟈白菜,造型精美不遜於臺北故宮的翠玉白菜現代很多家庭裡面都會看到一些工藝品,其中最多的是玉雕工藝品,有的時候我們可以在別人的家裡面看到一個大大的玉佛,或者是玉白菜,其中翠玉白菜比較多,那麼這個其實也是有含義的
  •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一道不錯的菜:「東坡肉」炒「翠玉白菜」
    一講到臺北,首先大家都會想到那裡的小清新、文藝範,還有就是夜市裡的美食。臺北並不算大,101作為地標有時候不經意抬頭就可能出現前方。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韻味,然而來到臺北,一定要去臺北故宮博物院打卡,看看這些國寶,在中國的四大故宮中,臺北故宮算是最年輕的後起之秀,但是知名度卻毫不遜色,這和他的歷史成因有很大的關係。
  • 最年輕的故宮——臺北故宮
    去臺灣一定要去臺北故宮博物院看看這些國寶,中國的四大故宮中,臺北故宮算是最年輕的後起之秀了,但是知名度卻毫不遜色,這和他的歷史成因有很大的關係。在臺灣,和大陸一樣也有一個故宮,裡面有很多的奇珍異寶,非常受人追捧,甚至民間傳言臺北故宮的文物數量和價值可以媲美北京故宮。
  • 靠文創產品一年能多賺幾個億?臺北故宮"前掌門"來鄭傳經
    周功鑫曾兩度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工作,其中2008年至2012年受聘為院長,任內不僅促成了《富春山居圖》在臺北的合璧展出,也用全新的文創和展覽理念將臺北故宮帶到了一個新高度,該館不僅躋身全球最受歡迎博物館的前十名,「朕知道了膠帶」、「翡翠白菜雨傘」等文創產品也聞名世界。 講座結束後,周功鑫接受了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的採訪。
  • 臺北旅遊該去哪 故宮博物館值得一覽
    臺北故宮,又叫故宮博物館。始建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距今已有九十多年的歷史。整個建築模仿中國古代宮殿式風格,不僅有眾多珍貴的藏品,它還賣許多有意思的紀念品。臺北故宮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館內藏品總量雖然不法與北京故宮相提並論,但是它也珍藏了許多世間珍寶。1.散氏盤。
  • 臺北故宮博物館三大鎮館之寶,兩件人氣遠高另一件,卻飽受爭議
    歡迎來到溜溜達達看世界,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兩大鎮館之寶:肉形石和翠玉白菜。這兩件文物一直是臺北故宮博物館的人氣國寶,許多國內外遊客來這裡專門就為看它們,在對外宣傳的時候,」東坡肉形石、翠玉白菜和毛公鼎」也一直被列為三大鎮館之寶,但卻引起了很大爭議,毛公鼎實至名歸,但肉形石和翠玉白菜就藝術價值而言並不足以擔當鎮館之寶的重任。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翠玉白菜,到底是誰的陪嫁?
    翡翠從緬甸傳入中國後,深受清朝王公貴族的喜愛,尤其是乾隆皇帝更是對翡翠愛不釋手。「翠玉白菜」是翡翠中的極品,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這件更是極品中的極品,它不僅是臺北故宮十大國寶之一,更是臺北故宮的「招牌」。這件「翠玉白菜」來自於清朝皇宮,據說出自於一名天才工匠之手,是其嘔心瀝血之作。
  • 慈禧喜歡的翡翠白菜,是誰送給她的?
    一些網店,特別是翡翠店鋪,早早就開始了打折促銷。買翡翠要趁早。今天,筆者介紹一下什麼叫好翡翠,照這個樣子沒,沒錯的。自古以來,中國人喜歡玉石,但是從各地博物館裡你會發現,出土的基本都是白玉,沒有翡翠。翡翠身價大漲,是從清朝末期,和一個女人有關,她就是慈禧。慈禧愛翡翠是出了名的,據說她有兩件從不離身的首飾,都是翡翠的。一件是翠荷玉佩,一件是翠靈芝佩,各種美好寓意和期盼。
  • 為何國人都鍾愛翡翠白菜?了解完它背後的美好寓意,你就知道了!
    相信大家對翡翠白菜都不陌生,它是市場上非常受歡迎的擺件和飾品,因為白菜象徵著「百財」,因此很多做生意的老闆,都喜歡在身上佩戴和白菜有關的翡翠飾品,或者在家中及辦公室擺放白菜擺件。歷史上最著名的翡翠白菜,要屬慈禧太后的那件了,如今已是無價之寶,還是臺北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 臺北故宮的三寶之一,翠玉白菜的傳奇故事
    1、翠玉白菜,臺北故宮的三寶之一。傳說是光緒皇帝一後二妃,排名第三的妃子,也是最不受「待見」的妃子、瑾妃娘娘的嫁妝。皇宮中不缺吃穿,但嫁妝卻是給自己的女兒裝點門面的東西,自然是不能少,長敘給自己二女兒準備了豐厚的嫁妝,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嫁妝就是翠玉白菜。
  • 臺北故宮博物院:中華五千年文化的魅力
    故宮內是不能拍照的,東西是輪番展示的,所以不可能在同一天內看到所有的寶物。如果想要看翡翠白菜需要和人群打個時間差還算我們好運排了20分鐘終於看到了。160門票+100語音講解器,記得要帶證件抵押。雖然不是在原來地方了,房屋也是新的,但完全無法掩蓋中華五千年的文化的魅力。布展做得相當棒,有很強互動性,很能增加知識。
  • 翠玉白菜稱不上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去臺北故宮參觀了幾次之後,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普通觀眾對臺北故宮的認識頗有偏差,大家把翠玉白菜和肉形石這種東西當成國寶,排大長隊參觀。清宮裡珍玩無數,以前從沒人特別關注過這棵白菜,在運送到臺北的過程中還把一條蟲子腿給磕壞了,品相也說不上特別完整。然而它在臺北故宮展出之後,聲名鵲起,因為它和真白菜的相似度太高了。其實清代有很多類似的珍玩,好比說河南博物院有象牙蘿蔔和象牙白菜,北京故宮有瓷器螃蟹,都和真的一樣,然而臺灣人沒見過類似的東西,便以為翠玉白菜是天下無雙的珍寶。
  • 臺北故宮鎮館之寶首離境選日本 何時赴大陸受關注
    翠玉白菜連同其他200多件文物將於6月24日在東京博物館借展。據悉,這是臺北故宮文物第一次外借到亞洲地區。「鎮館之寶」身世離奇 魅力可望勝蒙娜麗莎據報導,臺北故宮文物231組件文物,本月將到日本舉行特展,主題名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神品至寶」,6月24日至9月15日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10月7日至11月30日在九州島國立博物館展出。
  • 其實故宮裡面的文物比臺灣博物館裡面的好
    那些故宮博物院的產品也陸陸續續的回到了北京故宮博物院。那麼這些歷史我們綜合起來,看來今天單霽翔院長提出來的,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精品整體數量要高過臺北故宮博物院,這個說法是可信的。當然,我們可能很多人一提到臺北宮博物院,呢即使您沒去過,那也能說出那裡邊的一些寶貝。
  • 臺北故宮翠玉白菜將首度離臺赴日本展出(圖)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故宮策劃的「臺北故宮博物院神品至寶展」,將於6月24日至9月15日及10月7日至31日,分赴東京博物館、九州島博物館展出。翠玉白菜6月中旬赴東京博物館展出,肉形石9月底赴九州島博物館展出。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年底開館 翠玉白菜打頭陣(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12月28日日開館試營運,進入博物館前,參觀者須跨過長達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昨在故宮南院宣布,因應臺北故宮南院12月28日日開館試營運,人氣「國寶」翠玉白菜屆時將暫離「老家」臺北故宮北院,到「新家」臺北故宮南院展出10個月。
  • 寶島臺灣遊記之臺北故宮博物院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讓我感受到了兩岸文化是多麼的一脈相承,因為歷史和政治的原因又彼此被迫分離,這是多麼的讓人痛心,這對我們中華文明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多麼希望臺灣當局能夠早日回頭是岸,別只為了個人和團體利益而玷汙了整個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