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STEAM教育走進臺灣故宮博物院

2020-12-12 少兒編程之家

Kidcodehome導語:百駿圖、象牙球、金魚轉心瓶...這些珍貴的館藏和STEAM教育到底有什麼聯繫?臺北故宮博物院做出一次可貴的嘗試——和STEAM課程設計合作,研發出一套題材「古典」的國寶文物創意課程。

臺北故宮博物院今日開展了一期教學活動,主題為《故宮丨數位教學應用工作坊》。

STEAM教育走進故宮博物院

在海峽對岸,故宮博物院在科普文物知識上一直不太「正經」,從Virtual Reality(VR)展示到《嘻哈故宮》,不遺餘力地用時下年輕人最熱衷的新潮話題來吸引他們進館學習。作為STEAM 教育進入臺灣中小學課堂的第一次嘗試,故宮博物院挑選了包括橄欖核舟、鏤雕象牙球、乾隆霽青描金遊魚轉心瓶和毛公鼎等10件具有代表性的館藏為主題,與編程相結合,同時融入3D列印、鐳射切割一系列新型技術,務求把動手操作與歷史文化做到無縫結合。

課程設計完成後,故宮博物院將舉辦教學應用工作坊,為中小學校是提供培訓,並以示範課巡演為載體,目標是將這套課程送到全臺灣中小學的講臺之上。

故宮博物院跨界嘻哈文化,讓人大跌眼鏡

作為臺灣省最重要的文化部門之一,臺北故宮博物院此次開展的國寶創意課程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乃是推動STEAM教育普及的其中一環。除文化部門外,科技部門、產業部門等同樣加入到這次的STEAM教育推廣中來。近年來臺灣省教育部門力推的108課綱,在STEAM教育上亦有明顯側重。

增加實際操作課程學分的佔重,以及讓跨學科領域課程項目式教學(PBL)進入正式課表等,都是鼓勵STEAM教育繼續健康發展的有效手段。新課綱注重動手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重視培養學生對科技的敏感度和藝術涵養,在程式設計、科學與工程方面的知識掌握有明確指導,甚至連micro:bit一類的教具平臺也收納在課綱當中。

有官方背書的STEAM教育,在進入課堂的過程中自然順風順水,學校的執行也會相應流暢自然。教育部門鼓勵教師因材施教,在提高實操課程學分的同時,下調了必修學分比例,以求改變以往「百校一面」的情況,讓每所學校都能依據自己的教學特色辦出不同的風格。

從校園中培養出創客

臺灣中小學探索STEAM教育的道路,其實可以追溯到108課綱之前。創客文化進入臺灣校園已經有相當一段時間,例如編程、3D列印等創客類課程,已經比較普及。

在學科教育的基礎上,每所學校會根據自身強項來著重推廣一些特色學科,像信息學競賽、機器人競賽、藝術創作和體育項目等為驅動,建立自己的口碑,在臺北市範圍乃至全臺灣省內打造自己的專屬IP。

3D列印技術已經走進很多臺灣中小學

舉個例子,鶯歌城是臺灣的陶瓷重鎮,而鎮中的昌福國小正是創客特色教育的踐行者。校務部門對於故宮文物創意課程有濃厚興趣,原因在於本期展品之一的乾隆轉心瓶題材非常貼合學生的實際狀況。因為許多學生的家庭以製作陶瓷工藝品為生,所以轉心瓶的3D列印與瓷器歷史知識聯合課程,能容易令學生產生對課程的好感。

而在臺北市的日新國小,則聞名於創客教育多年,校園中濃厚的創客氛圍來源於大部分學生對編程和3D列印技術良好的技能基礎。日新國小的側重點放在了文物的歷史知識融合上,例如使用Augmented Reality(AR)技術為毛公鼎建模,將毛公鼎上的銘文譯文通過AR方式呈現在平板電腦上。

VR技術在課堂上的應用

出於對動手能力的重視,臺灣大多中小學開設的編程課都會將編程與硬體製作相結合,單純的電腦代碼編程更多存在於信息學方面。校外培訓市場同樣印證了這一點,相較於目前國內的線上編程百家齊放,臺灣採取的途徑在我們看來會相對求穩,鼓勵學生線上學習與線下動手兩駕馬車並駕齊驅。

課程內容:開源,分享,共同進步

伴隨著PBL教學模式的引入,以及多元、差異化教學的需求,教師在專案題材上的創新也迎來了新的挑戰。保持對新鮮科技關注的同時,基礎學科的老師也開啟了如何將新技術與學科進行有機結合的新旅程。參加創意課程工作坊巡演的,除科技資訊學科的教師外,還有大量的國文歷史藝術學科教師,負責本次故宮文物創意課程設計的易心科技公司,汲取了來自這些非科技資訊學科教師的大量反饋和建議,反覆修改調整,讓課程能夠拆解成模塊單元,從而靈活地應用到不同的教學環境中。

數位教學應用工作坊的上課方式

在追求課堂創新的道路上,臺灣教學分享社區應運而生。從少數人將設計專案及教學經驗分享到社區上開始,逐漸引發大量教師甚至家長跟帖交流,在一眾博客、Facebook社區中萌芽的創客教師社群,在STEAM教育的風頭下迅速成長。

這個現象引起了Micro:bit CEO——Zach Shelby的注意,他提到Micro:bit網上社群的活躍度來說,來自臺灣地區的網民數量足以排進世界前三位。個別教師因在社群積極分享而成為大V,被同行視作標杆人物的同時也收穫了家長圈、創客圈的一眾粉絲。

臺灣的教師也和科技行業保持了緊密互動,不僅僅是臺灣本地的本道題硬體公司,還和眾多國際知名的科技公司、開源硬體組織保持聯繫,科技公司如微軟、谷歌,硬體製造公司如樹莓派、Arduino,甚至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Scratch Lab,都有相當深度的交流。正是如此,讓臺灣的STEAM課程內容可以緊隨科技發展的步伐,保證學生能接受到最純粹的創客教育。

來自各地區不同科目的教師在故宮博物院接受培訓

STEAM教育離不開優良的社會氛圍

離開校園,臺灣家長對STEAM教育的接受度也是相當之高。由於家長本身就是玩樂高積木長大,這本身就是一項自發性的STEAM教育行為,加之臺灣文化和歐美文化之間向來有較密切的聯繫,所以少兒編程、機器人、3D列印、Micro:bit這些STEAM教育項目很容易被家長和社會接受,這種狀況對於STEAM教育的推廣傳播來說是不小的助力。

STEAM教育理念在臺灣的快速發展,與政府教育部門和學校管理層的支持密不可分,教師們的積極配合,推陳出新的舉動也令STEAM在臺灣得以順利成長。

相關焦點

  • 走進臺灣,打卡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太現代——101大樓長期保持世界第一高度的美譽臺北太熱鬧——西門町無論白天黑夜都是人頭攢動臺北太前衛——臺灣青年的穿著總是那麼時尚靚麗臺北太文藝——誠品書店裡各種文創產品令人流連忘返臺北太美味——饒河街觀光夜市從餓死吃到撐死;半筋半肉的牛肉麵,麵條勁道,牛筋入口即化,牛肉讓人大快朵頤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降格是臺灣文化失格
    臺灣報摘精選30 November 2020最近坊間對臺北故宮博物院是否更名,及改隸於臺文化部門成為三級機關一事,多所討論,本人初聞此消息,頗覺不可思議若說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名的政策目的是為區隔「北京故宮」,或是「去中國化」,那就更令人大惑不解了!臺北故宮博物院與「北京故宮」雖然原都屬於「故宮博物院」,但是藏品各異,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藏品在數量上雖僅佔原「故宮博物院」的五分之一,但是許多珍品卻是精中之精的重寶。如今一個亮晃晃的金字招牌卻要白白讓給大陸獨享,有何可昭告天下的道理呢?
  • 臺灣故宮博物院建立的來龍去脈(組圖)
    臺灣故宮博物院外景臺灣故宮博物院藏品:翡翠白菜臺灣故宮博物院藏品:琺瑯瓷器  1948年秋天,國民黨政府行政院(政府的行政機構)向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下達了一道緊急命令,要求後者為北平故宮博物院的文物精品編制一份名單並配以詳細說明,同時準備安排這些文物用飛機分批運往南京。
  • 寶島臺灣遊記之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灣行讓我深刻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讓我感受到了兩岸文化是多麼的一脈相承,因為歷史和政治的原因又彼此被迫分離,這是多麼的讓人痛心,這對我們中華文明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多麼希望臺灣當局能夠早日回頭是岸,別只為了個人和團體利益而玷汙了整個民族的文化信仰。
  • 臺灣故宮博物院之行
    國立故宮博物院,又稱臺北故宮,中山博物院。座落於臺北基隆河北岸士林區外雙溪,是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研究重鎮。臺北故宮博物院建造於1962年,1965年夏落成。佔地總面積約16公頃,依山傍水,氣勢宏偉。為中國宮殿式建築,主體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正院呈梅花形。
  • 故宮博物院互動課程首次走進雪梨校園
    北京故宮博物院互動課程21日首次走進澳大利亞雪梨市小學,為澳大利亞學生提供了一個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的獨特機會,也進一步推動了中澳兩國間的文化藝術交流。本次互動課程為期兩天,在雪梨4所小學進行。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康熙與西學」以及「清代皇家服飾」。
  • 漫步臺北故宮博物院
    中國的藝術瑰寶在20世紀前,多集中於皇宮內府,20世紀初集中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在20世紀中葉,一宮國寶紛飛兩岸,「故宮博物院」也隨之有了兩個: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分別庋藏著中華民族的國寶。  國寶遷往海島  故宮,顧名思義,舊王朝的宮殿,指的是坐落在北京的紫禁城。1924年,愛國將領馮玉祥發動北平事變,強令「皇帝」溥儀出宮。
  • 到臺灣,一定要去臺北故宮博物院,看看有多少故宮文物被運往臺灣
    有人說,去臺灣,一定要去臺北故宮博物院看看國寶。中國的四大故宮中,臺北故宮算是最年輕的後起之秀了,但是知名度卻毫不遜色,這和他的歷史成因有很大的關係。臺北故宮時刻提醒著我們的同胞,我們的根源在哪裡,根在哪裡?
  • 臺北故宮博物院簡介
    【新館建設】1948年底,解放戰爭勝利在即,國民政府令故宮博物院挑選貴重文物以軍艦轉運臺灣。原故宮博物院文物分3批運走2972箱。一起運臺的還有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文物852箱及其他單位文物。新址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百歲誕辰,命名為中山博物院。臺灣「行政院」公布了《國立故宮博物院臨時組織規程》,規定設置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文物由故宮博物院保管使用,將來國家統一後,遷臺文物仍交回原博物院。
  • 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 時間:2009-08-28 14:4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名稱】「國立」故宮博物院,原名中山博物院   【地址】臺北市士林區外雙溪   【成立時間】1962年   【藏品數量
  • 我國有兩個故宮博物院,一個在臺灣,臺北故宮有哪些「鎮館之寶」
    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巖松說:"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了海峽兩岸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著大量代表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奇珍異寶"。今天就來說說臺北故宮博物院。一、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前世今生。
  • 臺北故宮博物院宣布調整票價 臺北故宮博物院票價多少
    臺北故宮博物院27日宣布,從2018年1月1日起,位於臺北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普通參觀券價格由250元(新臺幣,下同)調高至350元,團體票價格由230元調高至320元;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南院)參觀券價格由250元調整為150元。
  • 臺北故宮博物院簡介與珍貴藏品
    博物館名稱臺北故宮博物院,英文名Taipei Palace Museum,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是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回溯歷史,其繼承了數千年華夏民族文化之珍稀,肩負了開物成務的重大使命。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文物主要來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處的皇家珍藏,成為了臺灣多元文化源流極重要一部分。
  • 臺灣"故宮博物院網站"竟連結色情網站 瀏覽人數上萬
    華夏經緯網3月2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舉世聞名的「故宮博物院網站」,竟然出現清涼的美女照片。「立法委員」曾燦燈日前表示,「故宮博物院」建置的「故宮e學園」,竟可以連結色情網站,簡直荒唐到極點,相關人員嚴重失職,他要求議處失職人員。
  • 瀋陽故宮博物院19日宣布珍貴文物赴臺灣展出計劃
    新華社瀋陽10月19日電(記者 魏運亨)瀋陽故宮博物院19日對外宣布,經各方商定:明年年底,臺灣歷史博物館將舉辦瀋陽故宮博物院院藏清代宮廷繪畫展覽;2011年和2012年,臺北故宮博物院將舉辦瀋陽故宮博物院院藏的有關康熙文物展覽和院藏清代宮廷珠寶展覽。    瀋陽故宮博物院院長武斌日前對臺灣進行了訪問。
  • 同屬中國三大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居然是親戚!
    我們都知道,南京有個南京博物院,臺北有個臺北故宮博物院。但關於這兩個博物院有什麼交集,卻少有人知道。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寫的便是與這兩個博物院相關的一個機構,叫中央博物院,它在當年是一個理想的時代產物。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民進黨當局給改名了嗎?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上的著名博物館之一,其中存放了大量歷史悠久的珍貴文物,臺北故宮博物院一直在臺灣享有崇高的地位。但最近,由於民進黨當局不斷在島內推進「臺獨」政策,臺北故宮博物院可能會面臨「改名以及降級」的風險,這令許多人士感到非常不滿。
  • 巔峰PK: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誰更厲害?
    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其實是一母同胎。抗戰爆發前夕,國民政府計劃將重要文物南遷。敗退臺灣之時,所運走的文物,便是其中的相當一部分。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對比,吵了許多年。紫禁城北京故宮,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殿宇重重,樓閣座座,千門萬戶,巍峨莊嚴。宮殿本身就是博物院的一大寶藏。
  • 每日佳軟:穿越千年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之外,遠在寶島臺灣也設立有國立故宮博物院,一南一北一脈相承的兩館藏品豐富,其中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擁有1949年運入臺灣60萬餘件,體量龐大。 每日佳軟:穿越千年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故宮博物院    App的開機動畫當然是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翡翠白菜,「故宮常設展 NPM
  • 臺北故宮博物院將閉館3年
    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預計在2020年起閉館三年,並將部分寶物南遷至故宮南院置放並展覽,此舉是故宮開館以來首見,也引發外界疑慮。(季志翔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牽動數百萬觀光人潮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預計在2020年起閉館3年,並將部分寶物南遷至故宮南院置放並展覽,此舉是故宮開館以來首見,也引發了外界疑慮,昨(12)日臺「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進行臺北故宮博物院業務報告,「藍委」柯志恩質詢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是否真有此事,陳其南表示內部朝此一方向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