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互動課程首次走進雪梨校園

2020-12-15 央廣網

北京故宮博物院互動課程21日首次走進澳大利亞雪梨市小學,為澳大利亞學生提供了一個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的獨特機會,也進一步推動了中澳兩國間的文化藝術交流。

本次互動課程為期兩天,在雪梨4所小學進行。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康熙與西學」以及「清代皇家服飾」。

在「康熙與西學」的課堂上,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工作人員不僅為學生講授康熙學習西方科學的歷史故事,還帶領大家動手製作萬花筒。在學習「清代皇家服飾」的歷史知識後,學生們進行了摺紙龍袍或彩繪龍袍的活動。學生們在課堂上十分活躍,不時提出問題,作品完成後更是迫不及待地到處展示。

授課教師之一、北京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的姜倩倩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我沒想到學生們對故宮文化、對中國文化這麼感興趣,他們在課堂上特別活躍,可見故宮文化和中國文化是有國際性的。」

自2016年來,北京故宮博物院已先後在馬爾他、新加坡和泰國進行過類似活動。

相關焦點

  • 啟發:STEAM教育走進臺灣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做出一次可貴的嘗試——和STEAM課程設計合作,研發出一套題材「古典」的國寶文物創意課程。臺北故宮博物院今日開展了一期教學活動,主題為《故宮丨數位教學應用工作坊》。STEAM教育走進故宮博物院在海峽對岸,故宮博物院在科普文物知識上一直不太「正經」,從Virtual Reality(VR)展示到《嘻哈故宮》,不遺餘力地用時下年輕人最熱衷的新潮話題來吸引他們進館學習。
  • 「太和殿上的小精靈」走進雪梨中小學
    人民網雪梨6月14日電 由雪梨中國文化中心舉辦的「發現紫禁城-故宮互動體驗活動」13日在雪梨阿伯茨利私立女子學校舉行。來自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的兩位老師以故宮太和殿屋簷上的脊獸為載體,通過課程講解、圖片展示、手工製作等多種方式向澳大利亞學生宣傳推廣了中國傳統文化,促進了澳大利亞學生對中國的了解。
  • 扎什倫布寺280件精品文物走進故宮博物院,乾隆還設計過無量壽佛
    觀展亮點扎什倫布寺文物第一次進博物館這場拉開了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系列活動序幕的展覽,是故宮博物院建院以來首次舉辦以歷代班禪及宮廷佛教藝術為主題的專題展覽。同時,這也是扎什倫布寺的文物第一次走出寺院,進入博物館。
  • 臺北故宮博物院首次免費釋出三寶翠玉白菜等圖像供商業使用
    新華社臺北7月11日電(記者 何自力 齊湘輝)臺北故宮博物院11日表示,將首次免費釋出典藏文物的圖像供商業使用。這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一大突破性舉措。  即日起臺北故宮Open Data專區「文物查詢下載」及「精選圖像下載」中的圖像,無需申請,不限用途,不需付費,大眾可直接下載使用。「文物查詢下載」中書畫類及器物類多達70000張圖檔可供下載;「精選圖像下載」中則有1640張圖檔可供下載,且每季將增加500張。
  • 2020年故宮博物院首次直播觀看指南(時間+平臺+視頻地址)
    2020年故宮博物院首次直播觀看指南  直播將是故宮在美好春日,帶給大家的最好奉獻,也會讓更多人了解並愛上故宮。待到春花爛漫時,我們網上約起來!  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故宮博物院主辦,中信出版集團協辦,聯合新華社、新華網、人民日報、人民網、百家號、騰訊網、抖音等多個平臺,首次對閉館的故宮博物院進行直播,讓全國的觀眾在家就能感受故宮的春意之美,建築之美、空靈之美。
  • 故宮博物院迎來2020年首次直播!
    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故宮博物院主辦,中信出版集團協辦,聯合新華社、新華網、人民日報、人民網、百度APP、騰訊網、抖音等多個平臺,首次對閉館的故宮博物院進行直播,讓全國的觀眾在家就能感受故宮的春意之美,建築之美、空靈之美。
  • 故宮博物院新增慈寧宮等四大開放區域(圖)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攝   10月,故宮裡的棗子熟了,銀杏葉泛起點點黃色,紅彤彤的柿子壓彎了枝頭。在這個豐收的季節,故宮博物院迎來了建院90周年。從10月10日起,開放4大區域、推出8大展覽,這是故宮博物院慶祝誕辰日的獨特方式。雁翅樓、慈寧宮、壽康宮、寶蘊樓……走進這些被影視劇一次次演繹的宮殿樓閣,仿佛揭開了一層層大清後宮的神秘面紗。
  • 金秋九月 故宮博物院舉辦多項展覽活動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精彩紛呈的文化內容將讓觀眾在金秋時節欣賞到更多更好的院藏珍貴文物,了解故宮博物院以及國寶的歷史,隨著「原狀陳列是重點、專館展覽是特點、臨時展覽是亮點、年度大展是熱點」的展覽特色的深化,故宮博物院將以更加豐富多元的形式向社會公眾傳遞故宮文化信息。
  • 走進《故宮博物院》,了解舉世聞名的皇家宮殿
    在北京市中心有一個東方最大的宮殿-故宮。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一座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也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第2自然段:本段大筆勾勒故宮的整體布局,指出故宮的的特點。第一部分(1-2)介紹故宮的整體布局及其獨特風格。第3自然段:本段主要寫午門的位置以及午門內外的景色,側面表現出午門景色的美麗壯觀。第4自然段:總體介紹三大殿的情況。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原標題: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新華網臺北12月28日電(記者傅雙琪、姜克紅)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28日開館試營運,該館耗資109.34億新臺幣,歷時11年完工。,以及臺北故宮博物院知名展品「翠玉白菜」特展。
  • 臺北故宮博物院——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位於臺灣省臺北市郊陽明山腳下雙溪至善路2段221號,始建於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1965年落成,1966年啟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
  • 故宮博物院大規模「院外展」亮相山西太原
    新華社太原10月1日電(記者王學濤)「2018太原·故宮文物展」1日在山西太原博物館開幕,故宮博物院1000餘件文物與觀眾見面。這是太原博物館開館後的首展,也是故宮博物院一次大規模的院外展覽。本次展覽從2018年10月1日開始,至2019年3月31日結束,共有壽慶、宮廷琺瑯器、御窯瓷器、名家書畫、明清官式建築、老照片、數字故宮7個專題展。「數字故宮·萬象紫禁」數字展示廳吸引了不少觀眾,它以專題片、互動體驗等方式,從古建築、歷史事件、文物珍藏等多個角度,生動講解故宮蘊含的豐富信息和背後故事。
  • VIPKID走進故宮 推出傳統文化英語課
    VIPKID學員與外教走進故宮感受中華傳統文化中新網7月12日電 7月11日,在線英語教育品牌VIPKID正式開啟「中華傳統文化季」,同時行業首創故宮文化中英文線下體驗課,讓更多人以全新視角認識故宮,愛上傳統文化。
  • 走進臺灣,打卡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太現代——101大樓長期保持世界第一高度的美譽臺北太熱鬧——西門町無論白天黑夜都是人頭攢動臺北太前衛——臺灣青年的穿著總是那麼時尚靚麗臺北太文藝——誠品書店裡各種文創產品令人流連忘返臺北太美味——饒河街觀光夜市從餓死吃到撐死;半筋半肉的牛肉麵,麵條勁道,牛筋入口即化,牛肉讓人大快朵頤;小火鍋精緻而美味;滷肉飯做法簡單,但令人齒頰留香臺北太歷史——臺北故宮博物院裡面的藏品
  • 每日佳軟:穿越千年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之外,遠在寶島臺灣也設立有國立故宮博物院,一南一北一脈相承的兩館藏品豐富,其中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擁有1949年運入臺灣60萬餘件,體量龐大。 如今硝煙散盡,兩館均積極參與館藏電子化,我們之前對北京故宮博物院推出了多款App讚譽有加,臺北國立博物院也不甘示弱,推出了這款叫做「故宮常設展 NPM InSight」的手機客戶端,讓沒有機會實地觀賞的網友在家也能瀏覽珍寶。
  • 漫步臺北故宮博物院
    中國的藝術瑰寶在20世紀前,多集中於皇宮內府,20世紀初集中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在20世紀中葉,一宮國寶紛飛兩岸,「故宮博物院」也隨之有了兩個: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分別庋藏著中華民族的國寶。  國寶遷往海島  故宮,顧名思義,舊王朝的宮殿,指的是坐落在北京的紫禁城。1924年,愛國將領馮玉祥發動北平事變,強令「皇帝」溥儀出宮。
  • 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 時間:2009-08-28 14:4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名稱】「國立」故宮博物院,原名中山博物院   【地址】臺北市士林區外雙溪   【成立時間】1962年   【藏品數量
  • 媲美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玉器珍品名錄
    臺北故宮博物院,成立於1948年,前身是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一年可接待超過614萬人次參訪旅客,曾位列2015年全球參觀人數第六多的藝術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近70萬件冊的藝術品和文物(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105萬件),大部分是原先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機構所藏來自紫禁城、盛京行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皇家舊藏;另有部分是編列預算購置,接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歸還文物,以及透過各界捐贈和徵集而來
  • 故宮博物院院長為基輔大學師生講述「故宮的世界」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將博大精深的故宮文化介紹給烏克蘭青年學子。 人民網基輔4月19日電(記者 譚武軍)4月19日,正在烏克蘭訪問的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應邀為基輔國立大學師生舉辦題為「故宮的世界,世界的故宮」專題講座,將博大精深的故宮文化介紹給烏克蘭青年學子。 講座中,單霽翔回顧了故宮輝煌的歷史,介紹了故宮的現狀及「故宮人」為發揚光大故宮文化而付出的努力。
  • 臺北故宮博物院簡介
    【新館建設】1948年底,解放戰爭勝利在即,國民政府令故宮博物院挑選貴重文物以軍艦轉運臺灣。原故宮博物院文物分3批運走2972箱。一起運臺的還有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文物852箱及其他單位文物。新址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百歲誕辰,命名為中山博物院。臺灣「行政院」公布了《國立故宮博物院臨時組織規程》,規定設置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文物由故宮博物院保管使用,將來國家統一後,遷臺文物仍交回原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