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中心有一個東方最大的宮殿-故宮。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一座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也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
1.故宮的歷史變遷
2.詞語預習
多音字
近義詞/反義詞
詞語搭配/拓展
詞語辨析
詞語解釋
2.課文解讀
(1)段落大意
材料一
第1自然段:簡單介紹故宮的位置、名稱、歷史。
第2自然段:本段大筆勾勒故宮的整體布局,指出故宮的的特點。
第一部分(1-2)介紹故宮的整體布局及其獨特風格。
第3自然段:本段主要寫午門的位置以及午門內外的景色,側面表現出午門景色的美麗壯觀。
第4自然段:總體介紹三大殿的情況。
第5自然段:介紹太和殿的外觀。
第6自然段:介紹太和殿的內景,包括朱漆方臺,蟠龍金柱和梁坊間彩畫。
第7自然段:介紹三大殿的建築位置。
第8自然段:介紹太和殿的用途以及舉行大典之時的宏大場面。
第9-自然段:介紹保和殿的位置及作用。
第11自然段:介紹小廣場是前朝和內廷的分界線。
第12自然段:介紹乾清宮的用途。
第13自然段:介紹坤寧宮的位置及用途。
第14自然段:介紹後三宮的裝飾特點。
第15自然段:介紹御花園的面積,布局和環境氛圍。
第二部分(3-15):具體介紹故宮各宮殿的位置和功能。
第三部分--第16自然段:介紹景山並記述從景山回望故宮全貌之所見。
材料二
第1自然段:介紹太和殿變成廢墟的原因幾時間。
第2自然段:介紹太和殿重建的時間及相關人物。
第一部分:寫重建太和殿的原因。
第3自然段:介紹修復太和殿的困難。
第4自然段:介紹梁九是如何解決太和殿修建難題的。
第二部分(3-4)寫太和殿修復的難度以及解決方法。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寫太和殿的落成。
(2)知識點解讀
材料一
第1自然段中,從「最大,最完整」「近六百年」可以看出紫禁城的規模宏達,歷史悠久,保存完整。
第2自然段中,第一句的列數字的說明方法,運用具體的數字,突出了紫禁城的佔地面積之廣,建築面積之大,宮殿房屋數量之多。
第3自然段中,第二句話「走進午門…」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金水河比喻成了一條玉帶,形象地寫出了金水河的美麗。
第4自然段中的細節描寫從「刻著龍鳳流雲」「一千多個圓雕鰲頭」「嘴裡都有一個小圓洞」可以看出三大殿的臺基建造得精巧。
第5自然段中第一句的列數字,運用了具體的數字,分別從高度、面積來介紹太和殿的外觀,具體說明了太和殿的大。
第6自然段的寫作順序是什麼?
第8自然段的場面描寫分析
第14自然段中最後一句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第16自然段中最後一句是雙重否定句。
材料二
第3自然段第二句可以看出什麼?(看出修復太和殿的難度比較大。)
第4自然段中的「嚴絲合縫」可以看出工部匠人梁九建築工藝的精湛、高超。
材料三
這幅圖向我們介紹了什麼,最後一段話為我們展示了哪些內容?
材料四
這幅圖你了解了什麼內容?你會怎麼設計故宮參觀路線圖?
(3)中心思想
(4)結構圖示
(5)寫作特點
本文圍繞「故宮博物院」這個中心,選取了四則不同的材料來說明,各有側重點,詳略得當,主次分明,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