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腿、培根一類致癌物!究竟還能吃嗎?

2020-12-24 快科技

今天,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紅肉及加工肉製品評估報告,並在報告中將加工肉製品評定為1類致癌物,紅肉則為2A類致癌物。

而就在這幾天,一篇題為《世界衛生組織:火腿培根為致癌物,與砒霜同列》的報導就已經在微博、微信引起了極大轟動,報導中說「世界衛生組織將宣布火腿、培根等加工肉製品為1類「致癌物,即致癌程度最高的物質」,「與香菸、砒霜為伍」。

火腿培根真的跟砒霜一樣有毒嗎?我們還能吃火腿和培根嗎?

致癌性≠毒性

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機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的致癌物分級是世界上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癌症和致癌參考指標,所以不少人看到IARC說「火腿培根為1類致癌物」、國內媒體還解讀為「與砒霜同一級別」就特別擔心。火腿和培根真的如此有毒嗎?

事實並非如此。

國內媒體所說的「與砒霜同列」其實是一句極具誤導性的解讀,大家看到就會認為和砒霜一樣有毒。

但其實,這說的是IARC的致癌性分級,而致癌性和毒性完全是兩回事。

砒霜的確是很強的致癌物,但砒霜更令人擔心的其實是它的急性毒性,很小量都可以毒死人。如果你吃砒霜,在得癌症之前就已經被毒死了。

火腿、培根這類加工肉類,並沒有急性毒性。

致癌物等級≠致癌強度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IARC的致癌分級依據是致癌證據的確鑿程度,和致癌強度或對人類的實際威脅程度沒有任何必然聯繫。

IARC的致癌物分級共分5級:

1類致癌物:明確對人體有致癌作用的物質;

2A類致癌物:可能性較高致癌的物質,即動物實驗已證實有明確的致癌作用,但人體作用尚不明確;

2B類致癌物:可能性較低致癌的物質,在動物實驗和人體實驗的致癌證據都不充分;

3類致癌物:不明確是否能導致人類癌症;

4類致癌物:不太可能導致人類癌症的物質。

培根、火腿所在的等級最高的1類致癌物,所說的「明確對人體有致癌作用」,指的是有很確鑿的證據,顯示該物質能增加人的癌症風險,但與致癌能力——每天吃多少會得癌症——沒有直接聯繫。

就像你問我怎麼樣可以去美國,我說坐飛機和坐船都可以去,但是並不表示它倆速度是一樣快的。

在這類1類致癌物中,很多是人們已經熟知的,比如黃麴黴毒素、苯並芘、香菸、檳榔,還有如砷、鎘、苯、甲醇、氡、煤焦油、X射線、二噁英。

不過,還有很多是人們意想不到的,比如酒精和酒精飲料、中式鹹魚、太陽輻射、紫外線、室內燒煤、橡膠工業等。就拿酒精和酒精飲料來說,大量證據顯示它會增加各種疾病和癌症的風險,但人們依然開懷暢飲。

加工肉製品的確增加癌症風險

其實,加工肉製品會增加癌症風險,這在食品營養學界並不是個新鮮事。

加工肉製品,通常是指使用煙燻、醃漬、添加化學物等方式處理過的肉製品,常見的主要有火腿腸、培根、香腸等。已有大量研究證實,即使是少量吃火腿、培根等加工肉製品,大腸癌的風險也會增加。

比如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認為,每天吃1.7盎司(約50克左右)培根,會增加大約21%的大腸癌風險;而且,吃得越多,風險也會增加更多。

歐洲的研究結果也類似。例如,英國癌症研究中心認為每天吃25~50克加工肉製品會增加10%~50%的腸道癌症風險,50克大約是1塊臘腸或者兩片培根。

此次IARC的報告也為加工肉製品的致癌風險增加了證據。在這個報告裡,IARC稱,每天吃50克加工肉製品會使大腸癌的風險增加18%。

為何加工肉製品會有這樣的問題呢?

目前來說,具體的原因科學家也沒有明確,但是可能的原因有多個方面,如亞硝基化合物、雜環胺、多環芳烴、血紅素鐵、飽和脂肪等多種因素。

不必過於擔憂

看到「癌症風險增加18%、21%」這麼高的數字,很多人就嚇得不敢再吃火腿培根了。其實,大家不必過於擔憂。這裡的「風險增加18%」,並不是有18%的風險得大腸癌。

舉個例子,如果一點不吃火腿、培根,你的患癌風險可能是1%,那吃了後你的風險增加,也就變成1.18%。

實際上,IARC的報告也指出,對於個人來說,吃加工肉製品患大腸癌的風險依然很小,但是,隨著加工肉製品食用量的增加,風險也會增加。

從公共健康來說,由於全球食肉量的增加,這種風險就值得注意,IARC認為還是應該儘量控制加工肉製品的食用量。

到底吃多少才合適?

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是:到底吃多少才合適呢?

實際上,IARC目前也不知道具體多少才是安全的。IARC在公開問答裡稱,吃加工肉類越多,癌症的風險也越大,但是目前的研究證據無法得出究竟吃多少才是安全的。

紅肉是人體必需的鐵、鋅、維生素B12和蛋白質的重要來源,某種意義上說是人體所不可或缺的,我們也不必完全摒棄。我國膳食寶塔推薦平均每人每天吃畜禽肉的量大約是50克至75克,即一兩到一兩半。

其實,癌症是一種典型的多因素慢性疾病,除了致癌物是重要誘因外,自身基因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所以,建議吃的時候儘量選擇新鮮的肉類,避免使用煙燻、醃漬等烹調方法,因為高溫煎炸、燒烤等均可產生較多的致癌物。如果你真的很愛培根火腿,少量吃點也無妨,但最好不要長期、大量地吃;如果只是偶爾吃吃,並無大礙;如果你擔心,當然可以不吃。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偶爾吃一次培根、火腿帶來的風險依然小於美味帶來的愉悅。畢竟,口腹之慾乃人生一大幸事。當然,最後的選擇還是在你自己。

相關焦點

  • 火腿香腸培根被列為一類致癌物 吃貨的世界又少了幾樣東西
    重慶晨報記者 雷鍵 攝  據中新社電昨晚,世界衛生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表最新報告,把加工肉製品列為致癌物。BBC報導稱,世衛組織表示,加工類肉製品例如培根、香腸和火腿等會引發癌症。報告稱,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製品會使患結腸直腸癌的概率增加18%。報告還指出,另有有限的證據表明紅肉可能致癌。
  • 我們常吃的加工肉,為什麼是一類致癌物?
    我們常吃的加工肉,為什麼是一類致癌物? 2020-12-09 15: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香腸、火腿
  • 肉裡面含4大致癌物 你還敢多吃嗎
    說到這裡,不能不複習一下食品加工中最常產生的四大類致癌物:  最常產生的四大致癌物  (1)多環芳烴類,最耳熟能詳的是苯並芘,是油脂類物質加熱所產生的,炭火燻烤、長時間油炸等烹調中產生量最大。  (2)雜環胺類,是蛋白質加熱超過200度後產生的一類致癌物,所謂焦糊魚肉不能吃,就是因為這類物質的緣故。
  • 韓國空氣炸鍋四成檢出致癌物,還能用嗎?
    丙烯醯胺不可能從日常飲食中消失,不同國家、地區飲食習慣不同。要知道火腿、培根和酒精、檳榔、中式鹹魚都是1級致癌物,比2A級還高一級。
  • 火腿被列為致癌物 16種食物抗癌
    據英國《每日郵報》24日報導,世界衛生組織預計26日將宣布火腿、培根等加工肉製品為「致癌物」,即致癌程度最高的物質,使其與石棉、香菸、砒霜「為伍」。報導還說,新鮮紅肉可能被列為「較可能致癌物」。英國《每日郵報》從「消息靈通人士」處獲悉,來自10個國家的科學家評估各種已有證據後將加工肉製品歸入「致癌物」,使其與石棉、香菸、砒霜「為伍」。  加工肉製品指使用煙燻、醃漬、添加化學物等方式處理過的食物,除火腿和培根,還包括一些燻肉和香腸。報導還說,新鮮紅肉可能被列為「較可能致癌物」。  科學家相信,食用這些食品,「可能會增加」患腸癌的風險。
  • 這種食物,原來早已被列為一級致癌物,怎麼辦?它可好吃了!
    根據公布食藥總局公布的《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致癌物清單》,其中編號 為96的鹹魚Salted fish(還要強調是 chinese style)鹹魚也列在一類致癌物清單裡。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自成立以來每年都會發布權威資料,及時更新致癌物的信息。經過多年的努力研究,IARC 將致癌物分為了 4 類 5 級。
  • 世衛機構公布致癌等級 香腸火腿成「致癌物」
    中新社巴黎10月26日電 隸屬世衛組織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26日正式公布「評級結果」,將香腸、火腿、培根等加工肉製品列為「致癌物」,將新鮮牛羊肉等紅肉列為「較可能致癌物」。  按照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總部設在法國裡昂)的「評級標準」,致癌等級共分5級,從高到低為致癌、較可能致癌、可能致癌、致癌程度不定及可能不致癌。
  • 培根是什麼?培根是火腿腸嗎?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是特別喜歡吃培根,不管是炒著吃,燙火鍋或者是拿來燒烤,口感都是非常美麗的,雖然有很多人都愛吃這種食物,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培根是什麼肉。培根、火腿和香腸是西式肉製品的三大品種,今天詳細解說培根到底是用什麼肉製作而成的,以及它和火腿之間有什麼樣的區別。
  • 被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鹹魚,吃了會致癌?還能不能吃了?
    之間世衛組織有發布過致癌物的清單,上榜的食物有鹹魚、鹹菜一類的食物。鹹魚應該是不少人喜歡吃的食物,現在被列為一級致癌物,所以大家也不敢吃了,那到底還能不能吃?一起來了解一下。鹹魚還能吃嗎?現在的人吃鹹魚,主要因為鹹魚的口感比較好,但鹹魚被爆出是致癌物後,大家就不吃了。其實魚肉本身是不致癌,而且營養豐富,有利於身體。而經過醃製的魚,裡面含有的成分就發生的變化,鹽分的增多,裡面的亞硝酸鹽會增多,這是一級致癌物,攝入過多,對腸胃以及肝腎有直接的損害,會加重癌症上身的機率。
  • 官方提醒:中國式鹹魚是一級致癌物!還能吃嗎?
    但近日,在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官方版「致癌物」清單中,「Chinese-style中國式鹹魚」竟赫然在列,位列於第1類致癌物,編號為96號。那麼,鹹魚致癌,你還敢吃嗎?什麼是1類致癌物質?鹹魚還能吃嗎?正如之前提到的,1類致癌指的是有更多證據證明能致癌,並不是吃了就會致癌。
  • [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火腿腸+酸奶=致癌物?
    「看完後,我嚇了一跳,真的是這樣嗎?」為此,她給本報生活實驗室欄目撥打了熱線電話。記者經過查找,發現傳言是這樣的:「三明治中的火腿、培根和酸奶一起食用,容易致癌!因為在加工肉製品中硝酸鹽或亞硝酸鹽,碰上酸奶時,會轉變為一種致癌物質亞硝胺。所以在吃了加工肉製品前後1小時不宜飲用酸奶。」亞硝胺是已知的強致癌物。
  • 知名薯片檢出致癌物超標:還能讓孩子愉快地吃薯片嗎?
    丙烯醯胺究竟是個啥?今天這篇文章,和大家詳細說一說,丙烯醯胺是什麼?薯片還能不能吃?怎麼吃?一類致癌物:確定可致癌;二類致癌物:四類致癌物:很可能不致癌。還能愉快地吃薯片嗎很多網友最關心的問題就是:今後還能愉快地吃薯片嗎?
  • 一類致癌物鹹魚難翻身了?專家:一月吃兩三次影響不大
    不過最近,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了最新一批致癌物清單,鹹魚也在裡頭。這可把愛吃鹹魚的市民緊張得不得了。一類致癌物 鹹魚難翻身了?「 我是膠東人,從小就愛吃鹹魚,蒸著吃,油煎、炸。」濟南市民袁先生說,鹹魚,味道鮮美、易於儲存,是沿海地區,尤其是廣東一帶餐桌上的家常菜。將新鮮魚肉用鹽醃製曬乾,或蒸或炸,味道獨特。
  • 饑荒雞蛋火腿/培根煎蛋怎麼做 饑荒食譜介紹
    導 讀 饑荒雞蛋火腿/培根煎蛋怎麼做 饑荒食譜介紹。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我們還能好好吃肉嗎?
    加工肉致癌,醫學上公開的秘密近日,一則「火腿培根致癌堪比砒霜」的報導引爆輿論,有網友表示吃肉都能致癌,看到該新聞整個人都不好了。新聞介紹,據消息可靠人士透露(revealedto the Mail by a well-placed source),世界衛生組織將於10月26日周一宣布將培根、漢堡和香腸等(加工肉)列為與香菸一樣最有可能致癌的一類致癌物,同列一類致癌物的還有砷和石棉等。並進一步介紹說,新鮮紅肉將是下一個被入列的標的物。
  • 知名品牌的薯片被檢測出潛在致癌物,薯片還能吃嗎?
    知名品牌的薯片被檢測出潛在致癌物,薯片還能吃嗎?測評結果顯示,其中7款薯片的2A類致癌物丙烯醯胺含量高於歐盟設定的基準水平值(750μg/kg),而來自知名品牌三隻松鼠、鹽津鋪子和董小姐的3款薯片中,丙烯醯胺的含量都超過了2000μg/kg。薯片迷們是不是開始慌張了?
  • 白汁火腿培根意面,自己瞎搞的,沒想到味道還不錯
    白汁火腿培根意面By 阿琴嫂我很喜歡吃白汁意面,可是必勝客的好貴。如果自己做吧,白汁很難買到,貌似只有淘寶上才有,價格也不便宜啊。今天自己瞎搞,竟然發現調出來的味,跟必勝客的相差無幾,好開心啊,呵呵原料:意面、火腿、培根、洋蔥、胡蘿蔔、黃油、淡奶油、鮮奶、麵粉、香草、鹽。
  • 成本只需30元,自己在家就能做培根火腿披薩,比店裡賣的還好吃
    還在店裡吃披薩嗎?那你已經OUT了。曾幾何時披薩對於我們來說還是個高大上的食物,就像必勝客門口曾經的長隊。而且只需要花30元就能做培根火腿蝦仁披薩,做法簡單又好吃,超多芝士吃得太過癮,喜歡芝士的一定不能錯過。
  • 原來白酒和臘肉,存在致癌物?吃貨們注意了,這幾種美食都不健康
    因為患癌的人越來越多,所以大家對癌症的了解也越來越深,都知道要儘量少吃致癌物。而大家最害怕的致癌物,很可能就是1類致癌物,因為它們都被證明有明確的致癌作用。換句話說,它們都是致癌性比較強的物質。但是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要提醒大家一下,日常生活中其實就存在很多的1類致癌物,但是很可惜,大家都非常愛吃:1、酒精,是一類致癌物:儘管全世界的營養學家都在努力告訴大家——喝酒是一件百害無一利的事情。但是無論是在哪個國家,都有不少人不願意相信這一點,不管怎樣都捨不得戒酒。
  • 多個知名品牌薯片檢出潛在致癌物 薯片還能吃嗎?
    知名品牌薯片被檢出潛在致癌物是怎麼回事?都哪些薯片含有致癌物,薯片是否還能吃?不過,專家表示,對薯片檢測出丙烯醯胺不必恐慌,目前沒有足夠證據顯示它會導致人類癌症,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定為2A類致癌物,也就是可能使人致癌。食用薯片更需要擔心的是油與鹽的含量,日常生活也需要進行科學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