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記得以前在廣州上大學的時候,在街頭小食店吃過一次姜撞奶(一種當時非常流行的廣州廣式甜品小吃)。 光這個名字,就感覺非常的神奇:姜和牛奶,經過怎樣的化學作用,是如何撞出火花變成一道美食的呢?
時光流逝,20幾年後,我再次偶遇姜撞奶:2019年的3月9日,我和先生、孩子一家三口開車去順德的清暉園遊玩,午飯之後來到順德一個無名小鎮,感受那裡的風土人情。遊玩途中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剛好來到一家小吃店門口,門牌上「姜撞奶」三個大字一下子溝起了我的舊時的回憶。於是我們進去避雨,順便每人要了一碗小吃,姜撞奶。負責姜撞奶製作的那位大叔,在我們面前擺了三個小碗,碗裡盛有一些濃濃的薑汁,然後往碗裡快速倒滿熱牛奶並吩咐我們一分鐘之內不要攪動它。一分鐘之後大叔給了我們每人一個小勺子,我迫不及待的舀了一勺牛奶送進嘴裡,牛奶竟然像豆腐花一樣的香滑可口。真的是太神奇了!大叔告訴我們,用純的水牛奶(全脂的)做出來的姜撞奶口感比較好,而姜要用老薑,因為姜太嫩搾出來的薑汁不夠濃鬱,煮牛奶的時候加點糖,牛奶煮開後放置大約半分鐘_____冷卻至75至80攝氏度_____迅速倒進薑汁裡面,再靜置1分鐘(這個過程千萬不要攪動或搖晃),姜撞奶就做成了。
我還了解到關於姜撞奶的有趣的由來:相傳在廣東番禺沙灣鎮,一個年邁的老婆婆犯了咳嗽病,得知薑汁可以驅寒治咳嗽,於是讓兒媳婦做了薑汁,兒媳婦不小心把熱好的牛奶倒進裝了薑汁的碗裡,奇怪的是過了一陣子牛奶凝結了,婆婆喝了後頓覺滿口清香。第2天婆婆的咳嗽居然好了。姜撞奶從此就在沙灣鎮流傳開了。沙灣人方言「凝結」叫「埋」,「姜撞奶」在沙灣也叫做「姜埋奶」。
回到家後,我決定自己親自製作姜撞奶。於是上京東網購了一箱水牛奶(居同事介紹,買了摩拉菲爾水牛純牛奶。據說,如果沒有水牛奶,用全脂純牛奶代替也可以的)。
首先,準備以下材料:小黃姜(大約100克)
兩盒水牛奶(500毫升)
一勺白砂糖(大約30克,喜甜的朋友可以多放一些)
把姜洗淨去皮,切成小塊,用石杵剁碎(因為量比較少,沒用榨汁機),然後取出用紗布包好擠出薑汁備用:
把牛奶倒鍋裡,放砂糖,加熱,牛奶快煮開時馬上熄火,把鍋取出放置一小會(大概30秒),然後把牛奶迅速倒進備有薑汁的碗裡,不要攪動,靜置1分鐘:
香滑可口的姜撞奶做好了!
這次準備的姜比較稚嫩,榨出來的薑汁沒那麼濃稠,量不多,做出來的姜撞奶沒那麼結實,姜味不辣口,水嫩潤滑,適合不太能吃薑的朋友。喜歡結實質感,口味比較重的朋友,可選擇老薑,薑汁可以多一些。
喜歡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