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一般情況下什麼樣的孩子最讓父母討厭呢,那就是撒謊的孩子,不過對於孩子撒謊這件事情,每個父母的處理方法都是不一樣的。有的父母會耐心教育,但也有一些父母非打即罵。
其實孩子在成長階段不同的時期都有可能會出現撒謊的情況,而孩子們撒謊的原因也會有很多,當父母知道孩子撒謊時,也未必是件壞事,因為撒謊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典型的一部分,父母要正確看待。
孩子撒謊的原因
第一個:想要逃避責任。
有不少孩子撒謊是因為想要逃避責任,因為他們做錯事情害怕受到父母的責罰。也想要通過撒謊的方式來好好地保護自己,所以,謊言就成了孩子的盾牌,一般這樣的孩子,往往是經常遭受父母的訓斥,因此父母們應該自省一下。
第二個:豐富的想像力。
孩子們的想像力都是特別豐富的,尤其是在還沒有進入學堂之前,他們往往喜歡一些過家家的遊戲,還會讓自己扮演其中的角色。可是孩子還會把現實和遊戲混為一談,因此,在遇到問題的過程中,就會用撒謊的方式來告訴父母。
其實,父母在發現孩子撒謊的時候,首先要了解一下具體情況也不要太過緊張,看看是不是孩子因為想像力而導致的撒謊。
第三個:想要贏得父母的注意。
基本上孩子在6歲以前對於父母是特別依賴的,可是忙碌的父母有時甚至會忽略孩子的成長,所以他們為了贏得父母的注意,就會用撒謊的方式來獲得父母的關心。而當孩子得逞以後,還會反覆的重複說謊的行為。
因此,當父母發現孩子撒謊的時候,千萬不要著急訓斥,而是要觀察一下。因為孩子的不同年齡段,他們撒謊的方式和方法都是不一樣的。當然父母還要掌握一些處理的原則來杜絕孩子的撒謊現象的發生,慢慢地讓孩子變得誠實。
原則一:找到撒謊的原因。
想要改變孩子撒謊的行為,那麼父母首先要找到孩子撒謊的原因,而不是使用暴力的方法去對待,這樣只會讓孩子產生恐懼和害怕的心理,還會讓孩子繼續去撒謊,因此也會成為一個惡性的循環。
要知道成長過程中的孩子,因為年齡還尚小,有時甚至分不清故事和現實,所以找到撒謊原因以後才能針對性的來處理,也才能讓孩子在認知方面進一步的成長。
原則二: 父母要控制好情緒。
當發現孩子撒謊後,父母還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再大聲的責備,更不要動手打孩子,而一旦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還要給予鼓勵,並幫助孩子找回自信,和孩子一起討論撒謊帶來的後果。
父母使用這種開放式的交流方式會更能贏得孩子的尊重和信任,接下來再處理孩子撒謊的問題,孩子才能更好地去接受。
原則三:言傳身教很重要。
孩子其實是父母的影子,有時他們撒謊很可能是學習父母的行為,要知道言傳身教這個詞的重要性,孩子在生活中耳濡目染的就會效仿父母的做法。或許父母根本沒有在意自己所做的一切,但孩子卻都看在了眼裡,所以想讓孩子不撒謊,那麼父母就要行為正確,孩子才能更加誠實。
總結相信父母們對於小時候撒謊的事情還歷歷在目,所以更能理解孩子撒謊的情況。所以當發現自家孩子撒謊的時候,也不要過於著急,更不能嚴厲訓斥,因為孩子撒謊肯定是有原因的。
想讓他們變得誠實,那麼就要找到對應撒謊的因果關係,然後再採取正確的方法去教育,而不是選擇責罰和打罵,這樣只會讓孩子變得戰戰兢兢,還有可能導致孩子在撒謊的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