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說謊行為必然會讓每一位父母勃然大怒,說謊的孩子雖然不會像匹諾曹一樣鼻子變長,但是無論是在父母還是他人的眼裡,他們顯然都不能歸於好孩子一類,甚至有的人還會上綱上線,把撒謊和孩子的品性相結合,認為這樣的孩子是最失敗的。
心理學家海因茨●維默爾和約瑟夫●佩納做了一個著名的兒童心理理論實驗:他們給幼兒園的孩子看了一則視頻。
視頻裡的小男孩將自己喜歡吃的巧克力放在廚房的A廚櫃中,然後小男孩離開了,母親又把巧克力拿到了B櫥櫃中。
看完視頻後,研究員問被實驗幼兒:"小男孩回廚房後,會到哪裡去拿自己的巧克力呢?"
3歲的孩子和4歲的孩子給出了不同的答案,3歲的孩子認為會在壁B櫥櫃找,因為他們覺得巧克力就在B櫥櫃,而4歲的孩子則會在A櫥櫃找。
雖然他們通過視頻知道巧克力在B櫥櫃,但是視頻裡的小男生卻不知道,所以他們還是會到A櫥櫃尋找,因為在離開之前,這塊巧克力被他們放到了那裡。
不難看出,孩子從四歲開始,會逐漸形成一些重要的技能,知道自己可以撒謊,也知道別人可以欺騙他們。
這也就是表明撒謊並不是孤立存在孩子身上的缺陷,它其實是每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而且還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孩子的年齡越大,他們越喜歡撒謊。
因為孩子的心智在不斷的發育,當孩子年齡比較小的時候,他們對自己說謊的成功率並不抱有希望,所以很快就會承認自己的謊言。
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在說謊之前他們會充分考慮謊言的可行度以及可行性,當他們有了判斷謊言的能力時,撒謊的機率也就會越來越高。
實驗證明:說謊是孩子的心理理論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健康發展。
01孩子的說謊分為哪幾種?
1、無法區分現實和想像而撒謊
孩子在三歲左右的時候,他們對於現實和想像是沒有明確區分的,他們會把想像中的一切轉化為現實,是為了滿足自己需求的一種表現。
比如當孩子看到其他的孩子買了一件他最喜歡的玩具時,便會手痒痒的也想玩一會,當被對方拒絕之後,孩子會做出一幅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表情,說這個玩具自己也有。
這也許只是孩子的一種美好想像,但是由於他們無法很好的區分想像和現實,所以經常會出現一些狀況,也就是所謂的謊言。
當然這樣的狀況不會持續,等到孩子漸漸長大之後,他們就能夠清楚的分清理想和現實,自然不會讓自己重蹈覆轍。
2、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當父母不停的稱讚自己時,孩子的虛榮心就能夠得到極大的滿足。
但是如何得到父母的認可,肯定是孩子足夠優秀,這就使得那些表現一般的孩子,只有通過謊言的方式讓父母開心,認可他們。
他們經常會把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情安插在自己身上,比如老師表揚了某個小朋友,孩子便會在回家後對父母說今天老師表揚了自己。
父母聽後當然是非常開心,但這並不是事實,但是對孩子來說就能達到他們想要的效果。
3、為了逃避而說謊
這裡的逃避包括很多種,比如逃避責罵,逃避處罰等等。
當孩子最初因為誠實被父母責罵之後,他們便會用謊言去逃避承擔責任,比如孩子打破了家裡父母最愛的那個花瓶,但是卻會對父母說花瓶是自己掉下來。
這聽上去就很可笑,然而孩子只是單純的為了躲避父母對自己的責任。
孩子的說謊技巧越來越高,他們不僅有不在場證據,而且會表現得極盡委屈,讓父母根本沒有不相信他們的理由。
隨著孩子心理理論和自控能力的增強,他們的說謊很容易被父母當真,成為他們逃避處罰的保護傘。
多倫多大學兒童研究機構主任李強認為,兒童能否告別說謊的分水嶺在8歲。如果在7、8歲時孩子仍然持續說謊,那麼他很可能會一直說謊下去。
02父母應該如何引導孩子不再說謊?
1、幫助孩子享受誠實的愉悅
父母對孩子都是有期待的,一旦孩子做的事情超出父母的接受範圍,那麼父母就會生氣,會憤怒,自然而然的就會指責孩子甚至打罵孩子。
為了逃避嚴厲的懲罰,孩子在做錯事後往往會用謊言去遮掩,如果被他們僥倖逃脫一次,那麼謊言便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
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犯錯沒有關係,重要的是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勇於做一個誠實的孩子,這樣他們反而會得到認可和尊重。
當孩子享受到誠實的愉悅之後,就會和父母建立彼此信任的誠實環境,對孩子誠實能力的培養很有幫助。
2、不要隨便給孩子貼上愛撒謊的負面標籤
孩子說謊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他們很多時候的謊言其實是無意識的。
父母不能因為孩子的一次說謊就總是批評孩子,給孩子貼上不誠實、愛撒謊的負面標籤,這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人,甚至主動向負面標籤靠攏。
多給孩子一點正面的鼓勵,多認可孩子,看到他們身上的優點,這樣才能讓孩子產生自信,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和包容,所以會努力的做到更好,遠離撒謊的不良習慣。
3、及時制止孩子的謊言
如何父母發現孩子的謊言是頻繁性的,而且是有意識的,甚至觸犯原則的謊言,那麼一定要第一時間制止,讓孩子意識到撒謊是錯誤的行為。
告訴他們誠實才應該是孩子必備的品質,對孩子做出正確的引導,而不是單純的打罵吼叫孩子。
孩子其實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聰明,在正確的引導下,孩子能夠很快的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所以父母要對孩子有一些耐心。
鼓勵孩子養成優秀的品質,為孩子提供可以借鑑的經驗,讓孩子得到真正的成長,成為一個有擔當有責任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