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謊是壞事?心理學家:說謊是心理理論和自我控制的健康發展

2020-12-15 格林媽媽

孩子的說謊行為必然會讓每一位父母勃然大怒,說謊的孩子雖然不會像匹諾曹一樣鼻子變長,但是無論是在父母還是他人的眼裡,他們顯然都不能歸於好孩子一類,甚至有的人還會上綱上線,把撒謊和孩子的品性相結合,認為這樣的孩子是最失敗的。

心理學家海因茨●維默爾和約瑟夫●佩納做了一個著名的兒童心理理論實驗:他們給幼兒園的孩子看了一則視頻。

視頻裡的小男孩將自己喜歡吃的巧克力放在廚房的A廚櫃中,然後小男孩離開了,母親又把巧克力拿到了B櫥櫃中。

看完視頻後,研究員問被實驗幼兒:"小男孩回廚房後,會到哪裡去拿自己的巧克力呢?"

3歲的孩子和4歲的孩子給出了不同的答案,3歲的孩子認為會在壁B櫥櫃找,因為他們覺得巧克力就在B櫥櫃,而4歲的孩子則會在A櫥櫃找。

雖然他們通過視頻知道巧克力在B櫥櫃,但是視頻裡的小男生卻不知道,所以他們還是會到A櫥櫃尋找,因為在離開之前,這塊巧克力被他們放到了那裡。

不難看出,孩子從四歲開始,會逐漸形成一些重要的技能,知道自己可以撒謊,也知道別人可以欺騙他們。

這也就是表明撒謊並不是孤立存在孩子身上的缺陷,它其實是每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而且還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孩子的年齡越大,他們越喜歡撒謊。

因為孩子的心智在不斷的發育,當孩子年齡比較小的時候,他們對自己說謊的成功率並不抱有希望,所以很快就會承認自己的謊言。

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在說謊之前他們會充分考慮謊言的可行度以及可行性,當他們有了判斷謊言的能力時,撒謊的機率也就會越來越高。

實驗證明:說謊是孩子的心理理論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健康發展

01孩子的說謊分為哪幾種?

1、無法區分現實和想像而撒謊

孩子在三歲左右的時候,他們對於現實和想像是沒有明確區分的,他們會把想像中的一切轉化為現實,是為了滿足自己需求的一種表現。

比如當孩子看到其他的孩子買了一件他最喜歡的玩具時,便會手痒痒的也想玩一會,當被對方拒絕之後,孩子會做出一幅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表情,說這個玩具自己也有。

這也許只是孩子的一種美好想像,但是由於他們無法很好的區分想像和現實,所以經常會出現一些狀況,也就是所謂的謊言。

當然這樣的狀況不會持續,等到孩子漸漸長大之後,他們就能夠清楚的分清理想和現實,自然不會讓自己重蹈覆轍。

2、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當父母不停的稱讚自己時,孩子的虛榮心就能夠得到極大的滿足。

但是如何得到父母的認可,肯定是孩子足夠優秀,這就使得那些表現一般的孩子,只有通過謊言的方式讓父母開心,認可他們。

他們經常會把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情安插在自己身上,比如老師表揚了某個小朋友,孩子便會在回家後對父母說今天老師表揚了自己。

父母聽後當然是非常開心,但這並不是事實,但是對孩子來說就能達到他們想要的效果。

3、為了逃避而說謊

這裡的逃避包括很多種,比如逃避責罵,逃避處罰等等。

當孩子最初因為誠實被父母責罵之後,他們便會用謊言去逃避承擔責任,比如孩子打破了家裡父母最愛的那個花瓶,但是卻會對父母說花瓶是自己掉下來。

這聽上去就很可笑,然而孩子只是單純的為了躲避父母對自己的責任。

孩子的說謊技巧越來越高,他們不僅有不在場證據,而且會表現得極盡委屈,讓父母根本沒有不相信他們的理由。

隨著孩子心理理論和自控能力的增強,他們的說謊很容易被父母當真,成為他們逃避處罰的保護傘。

多倫多大學兒童研究機構主任李強認為,兒童能否告別說謊的分水嶺在8歲。如果在7、8歲時孩子仍然持續說謊,那麼他很可能會一直說謊下去。

02父母應該如何引導孩子不再說謊?

1、幫助孩子享受誠實的愉悅

父母對孩子都是有期待的,一旦孩子做的事情超出父母的接受範圍,那麼父母就會生氣,會憤怒,自然而然的就會指責孩子甚至打罵孩子。

為了逃避嚴厲的懲罰孩子在做錯事後往往會用謊言去遮掩,如果被他們僥倖逃脫一次,那麼謊言便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

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犯錯沒有關係,重要的是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勇於做一個誠實的孩子,這樣他們反而會得到認可和尊重。

當孩子享受到誠實的愉悅之後,就會和父母建立彼此信任的誠實環境,對孩子誠實能力的培養很有幫助。

2、不要隨便給孩子貼上愛撒謊的負面標籤

孩子說謊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他們很多時候的謊言其實是無意識的。

父母不能因為孩子的一次說謊就總是批評孩子,給孩子貼上不誠實、愛撒謊的負面標籤,這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人,甚至主動向負面標籤靠攏。

多給孩子一點正面的鼓勵,多認可孩子,看到他們身上的優點,這樣才能讓孩子產生自信,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和包容,所以會努力的做到更好,遠離撒謊的不良習慣。

3、及時制止孩子的謊言

如何父母發現孩子的謊言是頻繁性的,而且是有意識的,甚至觸犯原則的謊言,那麼一定要第一時間制止,讓孩子意識到撒謊是錯誤的行為。

告訴他們誠實才應該是孩子必備的品質,對孩子做出正確的引導,而不是單純的打罵吼叫孩子。

孩子其實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聰明,在正確的引導下,孩子能夠很快的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所以父母要對孩子有一些耐心。

鼓勵孩子養成優秀的品質,為孩子提供可以借鑑的經驗,讓孩子得到真正的成長,成為一個有擔當有責任感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撒謊是壞事?心理學家:說謊是心理理論和自我控制的健康發展
    孩子的說謊行為必然會讓每一位父母勃然大怒,說謊的孩子雖然不會像匹諾曹一樣鼻子變長,但是無論是在父母還是他人的眼裡,他們顯然都不能歸於好孩子一類,甚至有的人還會上綱上線,把撒謊和孩子的品性相結合,認為這樣的孩子是最失敗的。
  • 「是弟弟打破的」戲精孩子愛說謊不是壞事,讀心能力和自控力強
    瑞士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說謊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關鍵性標誌,和兒童心理理論的發展水平息息相關。3歲以前的年幼兒童不具有隱藏信息或意圖欺騙的能力,他們根本不會撒謊,撒謊的話,也是無意識地撒謊。因為這個年齡階段的寶寶,還無法區分「想像」和「現實」的區別,說起話來常常天馬行空,把「想像」和「現實」混在一起。
  • 專家告訴你:寶寶開始說謊,並非是壞事
    說謊是心靈偏離正軌的心理表現,而且是一種最嚴重的錯誤。當孩子開始說謊時,父母們總是憂心忡忡,擔心孩子會成為一個滿嘴謊言的匹諾曹。但事實是,不管我們如何擔心,孩子終究是會說謊的,因為「欺騙是出現在兒童時期的一種智能現象。」
  • 孩子撒謊是高情商?四招幫家長找到孩子撒謊原因,糾正撒謊行為
    要冷靜地分析孩子撒謊的原因,然後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才能在不傷害孩子的情況下,真正的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一、撒謊的孩子情商更高撒謊也未必全是壞處,多倫多大學教授李康的一席演講《兒童為什麼撒謊》中提到:說謊越早、說謊越好的孩子,情商越高,自我控制能力越強。
  • 孩子撒謊怎麼辦?處理不好後患無窮!
    孩子是不是品行出現了問題?其實,撒謊,是人生道路的一個路標,是自我意識發展的體現。孩子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論著曾寫道,撒謊的傾向是一種成長的自然傾向,它是自發的、普遍的,是孩子自我中心思維的基本組成部分。孩子說謊並不意味著他們在走上歪路;正相反,說謊可能標誌著他們正在發展重要的心理技能。其中的一種技能,稱為「心理理論」。
  • 孩子說謊是一件壞事嗎?家長學會感情投資,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
    其實,小劉的孩子正處於一個自我意識獨立逐漸形成的年齡段,撒謊是這個階段常有的行為,家長如何正確的處理好孩子撒謊之後的結果,才是最為重要的事情。孩子為什麼會說謊?沒有人會跟愛說謊、沒有責任心的人一起玩,會失去小夥伴的信任,覺得孩子不可靠,避而遠之。孩子也慢慢變得孤僻起來,不願意和人交流,包括父母。自己心理也很清楚說謊是不對的,但根深蒂固的行為習慣致使了孩子內心的糾結不安,自卑心理也由此產生。
  • 孩子喜歡說謊,其實未必是壞事,家長要適當引導撒謊行為
    其實孩子在成長階段不同的時期都有可能會出現撒謊的情況,而孩子們撒謊的原因也會有很多,當父母知道孩子撒謊時,也未必是件壞事,因為撒謊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典型的一部分,父母要正確看待。孩子撒謊的原因第一個:想要逃避責任。
  • 孩子經常撒謊怎麼辦?不用太擔心,撒謊也是一項「技術活」
    於是,在發現孩子撒謊的時候,家長們的應對方式,除了批評,就是懲罰。從認知發展的研究來看,孩子撒謊並不絕對是一件壞事,它反而證明了孩子的心智發展趨近成熟。多倫多大學的兒童研究所主任李康教授,研究兒童撒謊行為二十幾年。
  • 研究表明:幾乎每個孩子都會說謊,當孩子說謊時,你的行為很重要
    孩子說謊未必是壞事多倫多大學的教授李康曾在《兒童為什麼撒謊》的演講中說:"越早開始說謊,並且把謊話說的越好的孩子,無論在情商還是自我控制方面都非常出色。"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其實孩子學會說謊,代表著孩子的認知能力以及情緒控制能力和語言組織表達能力的綜合提升。
  • 為什麼說孩子撒謊是好事?心理學研究表明:說謊早的孩子情商更高
    01 孩子撒謊是好事 國際知名兒童發展心理學家Kang Lee李康教授的研究證明: 大多數孩子在兩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學會了撒謊,這一時期是孩子自我意識的萌芽期,也是其心智和自我控制力發展的敏感時期。
  • 心理學:孩子撒謊就是品質差嗎?面對孩子撒謊究竟該怎麼做?
    2、關於撒謊,你需要了解這些真相據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理論,孩子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為適應環境而努力了,他會根據母親的坐姿和睡姿不斷調整自己的姿勢,來讓自己更舒服一些。研究表明:2歲幼兒中20%的比例會說謊;4歲孩子中說謊的比例高達90%;年紀越大,說謊的比例越高,到12歲,幾乎每個兒童都會說謊;但當孩子到16歲,說謊的比例開始快速下降。心理學家分析,愛撒謊的孩子普遍情商高,因為對小孩子而言,撒謊並不是一件容易事。
  • 孩子撒謊可怕嗎?心理學研究會撒謊更聰明,三招重建信任擺脫謊言
    我們來看看撒謊背後的「真相」。 一、關於「撒謊」的心理學研究實驗。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發展心理學家李康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用20年時間對孩子撒謊的現象進行了研究。無論國籍、性別、道德觀念、家教等如何不同,孩子撒謊這個問題,是個普遍現象。李康教授說:「撒謊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是成長過程中典型的一部分。」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說謊是一種自然傾向,它是如此自發、如此普遍,它是兒童自我中心思維的基本組成部分。」
  • 孩子愛撒謊?家長不要急著打罵,弄清孩子說謊的原因,用7招解決
    孩子做錯事後,會害怕受到父母的責備或者打罵而選擇說謊。尤其是曾經因為犯錯被懲罰過的孩子,只要再犯錯就會用謊言來掩飾自己的錯誤。☆達到某種目的有的孩子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並達到某種目的而選擇說謊。比如有的孩子,不想上幼兒園,就說自己肚子疼來欺騙父母。比如有的孩子想吃雞腿和漢堡,就找藉口說自己餓來騙父母。
  • 孩子為什麼會撒謊呢?撒謊一定是壞事嗎?
    2-3歲的孩子,尚無法區分真實與個人想像的差別,他們可以滿嘴跑火車,會對著父母「瞪眼說瞎話」,比如:「我打死了一隻老虎」、「我開車上山了」等。3-4歲的孩子,能夠意識到別人的想法可能與自己的不同,但他們尚缺乏抽象和邏輯思維,對事物的因果關係理解極為簡單,且其行為多受本能情緒控制,因此他們通常會在情緒驅使下作出「撒謊」行為。
  • 如何讓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培養孩子的「心理理論」能力
    心理學家為了證明「心理理論」咋個體什麼階段出現,需要孩子通過「錯誤信念」的測試來進行一個分析判斷。需要通過這次的一個測試,孩子需要區分出自己的一個想法其實是和他人想法是不一樣的。在1983年,澳大利亞心理學家Wimmer和Perner開始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探討兒童心理理論的發展,通過研究發展並且創建了「錯誤信念」,這個研究在後來就成為了研究兒童心理理論的經典實驗。
  • 兒童心理學:當孩子開始說謊時,家長不要慌,說謊的孩子更聰明
    幾分鐘後,研究人員回來問孩子是否偷看了。這個實驗是由發展心理學家麥可劉易斯設計的,以各種形式對數百名兒童進行了實驗,得出了兩項一致的結論。第一,絕大多數孩子會在獨處的幾秒鐘內偷看玩具。第二天,他們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對此撒謊。
  • 孩子老說謊怎麼辦?撒謊不見得是壞事,4個方法幫助家長引導孩子
    孩子從小就很喜歡說謊?說謊是孩子成長中經常出現的問題之一,有些父母認為孩子說謊會導致以後經常撒謊,所以就會對孩子進行批評,有的家長甚至會動手打罵孩子。但是往往這樣做起不到作用,反而破壞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那麼應該怎麼避免孩子撒謊,教你4個辦法。
  • 「是爸爸尿的床」孩子說謊的後果可輕可重,全看家長如何回答
    01 學齡前孩子撒謊,並不是壞事《兒童行為心理學》一書指出:學齡前後的孩子沒有明確的道德觀,不知道什麼是真假對錯。大麥吉爾大學和多倫多大學一項聯合研究表明:孩子的撒謊行為,與管控功能和心智理論密切相關。管控功能,即大腦用來管理和控制記憶、決策等過程,一般由腦前額葉區域處理。
  • 越撒謊的孩子越聰明?為什麼說孩子撒謊是好事?如何正確引導?
    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你們的無奈和焦慮,我也有小時候撒謊被家長拆穿的經歷,也有過大亨向我撒謊手足無措的瞬間。但我想跟你們說的是——先別急著焦慮,你要知道,說謊越早說謊越好的孩子,情商越高!說謊可是一門技術活兒,因為要讓大家信服,前提就一定要知道對方的心理狀態和情緒,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才能說謊,所以情商很重要;其次呢,要把謊說好,一定要擁有很強的自我控制能力,孩子要把自己的臉部表情控制好,要把姿態控制好,而且還要把語言內容控制好。
  • 孩子愛撒謊,恭喜你,這是聰明和高情商的表現
    這麼下去可如何是好……」「幼兒園老師布置了作業,我家孩子卻說沒有,我該怎麼教育她不要說謊呢?」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你們的無奈和焦慮,我也有小時候撒謊被家長拆穿的經歷,也有過大亨向我撒謊手足無措的瞬間。說謊可是一門技術活兒,因為要讓大家信服,前提就一定要知道對方的心理狀態和情緒,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才能說謊,所以情商很重要;其次呢,要把謊說好,一定要擁有很強的自我控制能力,孩子要把自己的臉部表情控制好,要把姿態控制好,而且還要把語言內容控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