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患癌風險!吃「辣」原來有這麼多好處!

2020-12-24 上海普陀發布

對於辣椒,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辣。畢竟一口辣吃下去,就好像火山爆發,火紅的漿液從嘴裡噴出來,感覺腦袋猶如炸了一般。

辣椒雖然讓人痛不欲生,但還是有很多人對它欲罷不能,尤其在川蜀之地,大家更是「無辣不歡」。

這麼惹人愛的辣椒,不僅在味蕾上帶給了刺激,而且最近一項研究表明,辣椒還具有防癌作用。

辣椒素可以降低患癌風險

大腸癌是一種惡性腫瘤,引起的原因十分多,和飲食、遺傳、慢性炎症有關,如果不及時做好預防,嚴重時會危及性命。

而來自美國加州大學醫學院的報導,常吃辣椒可以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

他們用小鼠作為研究對象,發現辣椒中有一種叫做辣椒素的成分,可以使小鼠腸道內皮細胞上的一個受體出現慢性活化作用,從而發生觸發反應,降低患上大腸癌的風險。

研究人員用辣椒素給患有多種腸道腫瘤的老鼠餵食,證實了辣椒素可以減少腫瘤對身體的負擔,延長生存壽命。

不僅如此,《英國醫學期刊》也發表了吃辣食與降低死亡風險存在關聯:相比每周吃辣少於一次的人,每一兩天吃一頓辣的人,死亡率低了14%。

他們認為,辣椒素能刺激身體產生的一些活性酶,有助於心臟跳動,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也有一定作用。

辣椒是維生素之王

很多人認為辣椒是個調味料,事實上,辣椒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蔬菜界的「維生素C之王」。

100克的辣椒就含有144毫克維生素C,相當於4個橙子或者32個蘋果的維生素C含量。

除此之外,辣椒還作為日常膳食中胡蘿蔔素的主要來源。100克辣椒含有1360毫克胡蘿蔔素,而胡蘿蔔素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幫助消滅體內的自由基,提高視力,改善夜盲等作用。

不過辣椒加熱後,維生素、胡蘿蔔素會在高溫中流失,和生辣椒相比營養價值下降,而且也不會有人每天可以吃下100克辣椒。

在這裡,小編就要推薦辣椒的「近親」——彩椒了。

彩椒的維生素和胡蘿蔔素含量與辣椒相近,而且口感不會那麼辛辣,容易被大多數人接受,每天吃100克也不是什麼問題。

吃辣會不會長痘?

答案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吃辣椒並不會直接導致長痘痘

有人不服,為啥我一吃麻辣的食物,第二天臉上就開始冒痘痘了。

先不要急,我們一起看看長痘的原因是什麼:

當皮膚中的毛囊皮脂腺過度分泌皮脂時,若排不出來,加上細菌感染,就會形成痘痘。

日常飲食中高糖、高鹽、高脂都會導致皮脂腺分泌旺盛。回想一下,平時吃的食物除了有辣椒之外,是不是也大口大口地喝著飲料,吃著各種甜食、動物內臟等。

這種情況下就會誘發痘痘出現了!愛長痘的朋友們,其實最該戒掉的不是辣椒,而是油膩、甜味食物。

不過這裡要提醒一下,如果你的皮膚本身有輕微炎症的話,近段時間最好不要吃辣椒。因為辣椒裡的辣椒素會促進血液循環,導致炎症嚴重,形成痘痘。

吃辣是傷胃還是護胃?

辣椒一直是一種有爭議的蔬菜,喜歡它的人認為它可以保護胃部,討厭它的人卻反駁對胃不好。

事實上,辣椒素對腸胃的刺激表現為雙重效果

好的一面是增進食慾、促進消化,還能輔助治胃寒、胃脹等慢性胃病;壞的一面則是加重某些消化道疾病如口腔潰瘍、便秘、痔瘡等。

所以,辣椒雖好,但還是要把握好「度」,適量攝入有護胃作用,但一旦過量則對身體無益。

4個辣招,不怕副作用

吃辣好處多多,可有的人就是不習慣,那怎麼辦呢?

其實,除了辣椒,蔥、花椒、蒜、生薑也是辛辣食物,除了擔當調味料,它們還有不同的養生功效。

生薑:活血驅寒

平時炒菜、煮湯、泡茶,都能見到生薑的身影,它的味道不如辣椒那麼刺激,非常適合大眾的口味。

中醫認為生薑有活血驅寒、增進食慾、開胃健脾、溫胃止嘔等作用,對於體質偏寒、胃寒、食欲不振的人來說,食用生薑有不錯的效果。

大蒜:溫中健胃

大蒜最早出現於《本草經集注》中,具有解毒消腫、暖脾胃等功效,是藥食兩用藥物。飲食積滯、脘腹冷痛的人,可以通過煎湯,煮食或製成糖漿服用。

食用大蒜時候,一般重量控制在9~15克,相當於3~5枚,不能太多,否則會刺激脾胃。

花椒:祛溼散寒

花椒是廚房必備的調料品之一,從中醫角度來看,它更是一味出眾的藥物。

花椒其藥性辛熱,歸脾、胃、腎經,具有芳香健脾、溫中散寒、除溼止痛、殺蟲解毒、止癢等功效,溼氣過重、寒氣過多的人都可以適當吃些花椒。

蔥:治療風寒性的感冒

蔥是常見的蔬菜,味道辛辣,具有很好的調味作用。大蔥辛溫,入脾肺經,可以顯著解表散寒,預防和治療風寒性的感冒。

另外,大蔥的辛辣溫熱之性能通陽,也可以宣通鼻竅,改善鼻部的血液循環,防治鼻炎。

吃辣椒的3點注意事項

1

這幾類人不要常吃辣椒

腎不好的人、胃病患者如果經常吃辣,會刺激腎臟細胞、加速腸胃蠕動,從而引起身體不適。而北方人在春秋乾燥時節,也要少吃。

2

酸辣的比麻辣的好

酸辣口味的剁椒由於加了醋,可減少上火機率;麻辣口味的花椒辛熱,使人更易上火,要少吃。

3

搭配食辣更健康

吃辣時可以佐以甜和酸的食物,甜能遮蓋辣味,酸能中和辣椒素;

鴨肉、蝦、鯽魚、苦瓜、絲瓜、黃瓜等滋陰、降燥、瀉熱的食物搭配辣椒,可以起到敗火的作用;

餐後宜多吃含鞣酸、纖維素等物質的酸味水果,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腸胃蠕動,滋陰潤燥。

資料:健康圈

編輯:劉佳豪

相關焦點

  • 常吃辣椒,可以降低患癌風險!吃「辣」原來有這麼多好處
    辣椒素可以降低患癌風險大腸癌是一種惡性腫瘤,引起的原因十分多,和飲食、遺傳、慢性炎症有關,如果不及時做好預防,嚴重時會危及性命。而來自美國加州大學醫學院的報導,常吃辣椒可以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他們用小鼠作為研究對象,發現辣椒中有一種叫做辣椒素的成分,可以使小鼠腸道內皮細胞上的一個受體出現慢性活化作用,從而發生觸發反應,降低患上大腸癌的風險。
  • 每天吃20克它 輕鬆降低患癌風險!
    研究者對當前很多研究堅果攝入和疾病風險之間關係的文章進行分析發現,每天20克(相當於一把)堅果就能夠降低個體將近30%患冠心病的風險,15%的患癌風險以及22%的早死風險。 同時,每天至少20克的堅果攝入還能夠降低個體大約50%的因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的風險,以及大約40%患糖尿病的風險,當然研究者指出,目前還缺乏大量數據來闡明這些疾病和堅果攝入之間的關聯。
  • 吃辣的好處竟有這麼多
    辣椒可以炒著吃 燒著吃,剁著吃 做成辣椒麵或辣椒醬吃…… 那麼,吃辣 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好處呢?
  • 想要不得癌症 調整飲食可降低患癌風險
    全球每年有1200萬新發癌症病例,其中高達四成原本可以在生活中預防。一份刊登在在美國《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科學報告顯示:調整飲食可降低患癌風險!癌症多半都是吃出來的,當然也能吃回去!
  • 揭秘:為什麼辣越吃越上癮
    而川菜最大的招牌就是辣,而辣就像會魔法一樣,讓人越吃越上癮。文:小人物當鋪前幾天帶小侄女一起去吃火鍋,服務員問她要什麼鍋底的時候,她想都沒想地說了一句:辣,越辣越好。「現在這麼能吃辣嗎?」「對,辣才舒服!」看著小侄女對辣的渴望,也就沒有阻止。但是在吃的過程中,小侄女有好幾次都辣的直吐舌頭,呼喊著要水。本以為她喝完水後就不會再繼續吃了,但是小侄女還是繼續吃,似乎越辣越歡快。
  • 每天堅持吃紅薯,時間久了,身體會收穫3個好處,有必要了解一下
    作為非常普遍的美食,紅薯是非常不錯的粗糧,它對人們的身體有諸多好處,然而很多人只知道吃紅薯可以對胃腸有好處,而且吃紅薯不會長胖。但是,對於紅薯存在的其他好處,可能很多人並不知曉,所以為了更好地利用紅薯,大家有必要去認真學習一下,從而真正學會利用好紅薯。若是每天都將紅薯當早餐吃,時間久了以後,身體會悄悄收穫這3個好處,第一個經常被人們忽視,有必要了解一下。
  • 愛吃「辣」,原來有這麼多好處!但有4類人,最好一口都別碰
    老話說,「四川人不怕辣,貴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對於愛吃辣的人來說,辣椒那可謂是下飯神器,怎麼吃怎麼爽,少吃一頓都覺得不過癮,真正是無辣不歡。為啥吃辣會上癮?當我們吃辣時,身體到底發生了什麼?適當吃辣,竟有5個好處1、開胃消食辣椒中存在的辣椒素和二氫辣椒素,能夠刺激口腔和腸胃分泌消化液,增強消化酶的活性,從而幫助增進食慾、健胃消食。
  • 兩千萬人研究數據:個子越高患癌風險越大,你是癌症高危人群嗎?
    原來癌症的發生與我們人類的身高也有關係! 身高越高,越容易得癌症? 一項由韓國的學者主導,發表在2019年《英國癌症雜誌》學術期刊上的研究,揭示了身高和癌症發病風險的關係。
  • 多吃有機食物真能降低癌症風險?
    ;研究者指出,這項研究首次分析了攝入有機食物和個體患癌風險之間的關聯,在有機食物被作為有效抵禦人群患癌的預防性策略之前,研究人員還需要進行其它研究來證實本文的研究結果。此前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大量攝入水果、蔬菜和全穀類食物、較少攝入加工食品和紅肉能夠明顯降低個體患癌的風險;因此,如果你不想買有機食物或者買不起的話,可以嘗試購買常規種植的植物性食物,特別是多吃水果和蔬菜。這項研究是如何進行的?
  • 原來這種血型的人患癌風險最高
    都市裡一直流行著一種說法:通過你的血型,就可以預測你的患癌風險。不少小夥伴一聽肯定狐疑,這種說法靠譜嗎?有科學依據嗎?  癌症和血型之間到底有沒有聯繫?什麼樣的血型容易得什麼樣的疾病?今天,我們就通過一些研究成果來提前給自己「算個命」。  哪種血型患癌風險更高   目前,我們常見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O型,不同血型的人在性格上有所差異,同樣在疾病發生方面,也有著不一樣的概率。
  • 經常吃花生有哪些好處?可能降低癌症風險
    花生是一種很好吃的堅果,富含必需營養素,對健康有很多好處。花生熱量很高,能增加飽腹感,將花生作為零食可以減少卡路裡的攝入。花生還含有精氨酸,有助於促進免疫系統,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花生有哪些潛在的健康益處?
  • 原來糯玉米有這麼多好處,很多人都吃了說好!
    原來糯玉米有這麼多好處,很多人都吃了說好!很多人喜歡吃糯玉米,它吃起來的口感之所以與普通玉米不一樣,主要是因為它的澱粉結構與普通玉米不一樣,使得它吃起來黏黏糯糯的。研究數據證明,糯玉米的綜合營養價值比普通玉米高,那麼,常吃糯玉米有什麼好處呢?糯玉米和普通玉米吃起來區別就在於它又香又糯,口感軟爛,因為它含有蠟質狀的胚乳,胚乳中100%的澱粉都是支鏈澱粉。
  • 衛報:多吃水果蔬菜不會降低癌症風險?
    對過去10年針對超過100萬人進行的研究進行總結後,有科學家認為,食用大量果蔬不會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相比而言,保持合理體重、戒菸戒酒更有防癌作用。不過,有其他科研機構認為,這個綜述並沒有發現什麼特別新穎的東西,吃果蔬確實對預防某些特定癌症有效果,儘管證據不是特別明顯。11月30日,英國牛津大學流行病學家Tim Key在《英國癌症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上發表了一篇 綜述文章 。他說「科學證據表明,除了吸菸外,肥胖超重和過度飲酒是兩個最大的致癌風險。」
  • 原來青椒還有這麼多好處
    青椒菜市場最常見的蔬菜之一,常吃青椒好處還是很多的,分享一下青椒的幾大好處。一、健胃消食、預防感冒,青椒微辣常吃可以促進腸胃的蠕動,幫助腸胃對食物的消化,還可以促進人體血液的流通冬天寒冷吃青椒可以很好的預防感冒。
  • 孕婦吃巧克力好處多能降低患子癲前症風險
    孕婦可以考慮吃點巧克力,無論是對自己、對胎兒都很有好處。一項雙盲、隨機臨床研究發現,孕婦食用富含黃烷醇的巧克力,有助於改善胎盤功能,並降低患子癲前症的風險。發表在近日由美國亞特蘭大舉辦的母胎醫學會年會上的這份研究報告稱,過去研究對於孕婦吃巧克力有何好處、是否能降低子癲前症風險等議題一直沒有定論,研究結果分歧很大。
  • 吃杏仁有多少好處?《美國心臟協會雜誌》:有助降低心血管病風險
    如果把你常吃的薯片換成杏仁,會怎麼樣?英國一項研究發現,用杏仁代替餅乾、薯片等零食,可以改善血管健康的關鍵指標——內皮功能,降低「壞」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並將相對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32%。杏仁究竟有什麼好處?
  • 原來女性吃魚油,對身體有這麼多好處!
    由於現在人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脂肪超標的人也越來越多。因此,有很多商家陸續開發此類補品。對於女性來說,吃魚油有以下這些好處: 1、可以降低甘油三酯 魚油中含有的EPA和DHA可以有效降低甘油三酯,防止血脂升高、預防動脈硬化。
  • 胃癌家族史患者接受幽門螺桿菌治療可降低患癌風險
    胃癌家族史患者接受幽門螺桿菌治療可降低患癌風險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0 9:10:45 韓國國立癌症中心Il Ju Choi研究小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孫燕院士研究癌症60餘年,總結:易患癌的人,3種致癌食物吃多了
    如果是一袋大米當中,有部分發黴,剩下來的也不會再吃,並不是浪費,而是發黴的大米會含有黃麴黴毒素,吃得太多,會增加患癌的風險。日常生活中,水果、五穀雜糧等等,如果保存不當,就可能會發黴,然後當中會滋生黃麴黴毒素。這種物質具有很強的毒性,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若是攝入量超標,或會導致人當場死亡。
  • 經常吃辣椒,對身體有好處還是有害處?愛吃辣的人,最後會怎樣?
    曾有一項研究,選擇了兩萬多人,隨訪了8.2年的時間,結果發現,與從不吃辣或極少吃辣的人相比,愛吃辣椒的人心腦血管出問題的機率降低了34%。 辣椒中的辣椒素,能促使食慾,改善消化。辣椒還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經常吃點辣椒,有助於提高免疫力。辣椒能使局部血管起反射性擴張,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排汗,對皮膚健康有益。辣椒還可以促進鈉的排洩,促使血壓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