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髮業黑幕調查
小白報料——白先生28歲,小個子,眼神機靈,能說會道,從事美發行業已整整10年。他說喜歡別人叫他「小白」。
小白說,美髮店的洗髮水有貓膩似乎已不是秘密,問題是——美發行業的人心照不宣,來洗髮美發的顧客也往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有自己的頭髮被洗壞了、頭皮被洗麻了洗癢了,顧客才想到投訴。小白說他之所以想站出來揭露洗髮水的問題,就是想對那些麻木的顧客大喝一聲:在美髮店洗髮前,看清楚洗髮水,千萬別再讓人給忽悠了!
去美髮店洗頭,你是放心大膽地用店裡的洗髮水,還是自帶洗髮水,以免秀髮可能遭受劣質貨的摧殘?
年底將至,越來越多的美髮店打出「歲末洗剪吹打折大酬賓」之類的橫幅,招徠顧客。
在美發行業工作的白先生近日向本報報料,揭露洗髮水的種種貓膩。記者隨即暗訪了滬上的一些美髮店和洗髮水批發市場。香精+工業燒鹼
據小白說,一些中小型的美髮店為了節約成本,往往到廣東路美容美髮街上批發洗髮水。這些洗髮水質劣價廉,因此得到小老闆們的青睞。
小白先說了個自己的笑話。10年前他剛開美髮店時,店裡的洗髮水是去超市買來的。他的同行兄弟們知道後,都笑罵他「戇大」。他一開始還是堅持,但一段時間後發現,這樣下去成本高得嚇人,從此也無奈做了廣東路的常客。
他告訴記者,在廣東路,一桶5升裝的洗髮水價格一般在15元-35元。很多小老闆都開著車子到那裡去,一次採購百來桶,從來不看生產日期。有些美髮店買得多,5升裝的洗髮水每桶進價只有10元。這些洗髮水裝在白色塑料桶裡。
他透露說,這些小老闆們也有些「職業精神」,他們選購前會「一看二聞」——看顏色,是否貌似純正有光澤;聞氣味,是否好聞不刺鼻。那些擠出來形似果凍的洗髮水他們是堅決不買的,那些聞上去沒啥香味的也堅決不買。殊不知,那些香味特別濃的洗髮水可能含皂類物質少,洗髮去屑能力很差;還有些洗髮水顏色好看,白色、粉紅色、藍色,但含皂類物質特別多,長期用來洗髮,對頭髮和頭皮傷害很大。
小白說,這些劣質洗髮水大多是廣東一些地下作坊生產的,有的竟直接用香精、工業燒鹼等勾兌而成。「消費者哪裡會曉得洗髮水裡藏著這麼害人的東西呢!」
裝進名牌瓶子蒙人
批發來的「大桶洗髮水」,不可能直接上美髮店的貨架,那樣也太寒磣了。很多美髮店不約而同地學古人「掩耳盜鈴」的本事——用舊的名牌洗髮水的瓶子,裝批發而來的廉價貨,美其名曰「品牌洗髮水」。謊言說著說著,連說謊者自己似乎都相信了——小白說,你看那些給顧客洗頭的洗頭工,信誓旦旦,差點就沒拍胸脯地說:「我們的洗髮水質量很好的,是某某品牌的,洗後特別柔順……」
「顧客完全可以在洗頭前要求查看店家使用的洗髮水。」小白透露,有些所謂「品牌洗髮水」的瓶上字跡模糊,有的瓶子邊緣已經磨損,一看便知被反覆使用過。
還有些黑心的美髮店小老闆算盤打得精,不但煞有介事地用舊瓶裝「新酒」,矇騙顧客,還在這些瓶子裡兌水,增加洗髮水的使用次數。
索性穿上「海歸」衣
用穿著「品牌」外衣的洗髮水矇騙顧客,是美髮業公開的秘密,被顧客拆穿的頻率越來越高了,愛動腦筋騙人的小老闆們又想出了新的花樣。
小白透露,針對有些顧客崇洋媚外的心理,他們索性搞來一些全身都是英文的洗髮水瓶子,把批發來的洗髮水灌進去。這些洗髮水到了洗頭工的嘴裡,成了留過洋的「海歸派」,身價大漲,什麼德國進口的、富含植物精華或海藻精華、英國香薰型的等等。給你用了這樣高檔的進口洗髮水,你難道還不乖乖摸出鈔票來?那些輕信進口產品的顧客,在洗頭工巧舌如簧的推銷下,想想為了更好地呵護自己的秀髮,自然會摸出皮夾子。
【焦點提醒】
用劣質洗髮水洗髮,甚至會損傷肝腎
在美髮店洗頭,程序都是洗頭工往顧客頭上倒下一堆不知名的洗髮水,然後倒一點水,就這樣「乾洗」起來。
上海美發美容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石恆喜告訴記者,這樣「乾洗」,由於洗髮水未經稀釋,而且在顧客頭上停留的時間一般都要五六分鐘甚至十幾分鐘,如果使用的是質量不好甚至低劣的洗髮水,對頭皮和頭髮的刺激就會很強。
石恆喜說,頭髮和頭皮需要一定的油脂滋潤,如果讓鹼性很強的洗髮水在頭上停留的時間過長,就會把頭部皮膚的油脂洗掉,容易使頭皮過分乾燥而越洗越癢,甚至可能引起脫髮和斷髮。
據了解,由於濫用化學品勾兌,一些劣質洗髮液中的重金屬含量(鉛、砷)超標嚴重,消費者使用後容易引起頭皮過敏和掉發,長期使用可能引發皮炎甚至損傷肝腎。
如何判別洗髮水優劣?石恆喜說,最簡單的辦法是「動手」:優質的洗髮水比較黏稠,用手搓搓張開手指,可以扯出很多絲而不斷。劣質洗髮水的黏性差,拉不出絲。
【焦點關注】
洗髮水裡圈套多多
洗髮水瓶也是過期的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長壽路一家美髮店要求洗頭。洗頭工是個鬈髮的姑娘,她熱情地讓記者坐下,詢問用哪種洗髮水。
記者說:「一般性的洗髮水就行了。」
洗頭工說:「用一般性的洗髮水18元。不過你的發梢有些分叉,最好還是用好一些的修復型的洗髮水。」
記者問:「什麼地方產的?」
洗頭工(見記者有興趣,賣力地拿出一個全英文的深藍色瓶子來)說:「這是法國產的,有天然的薰衣草成分,很滋養頭髮的,只要再加10元錢。我們這裡很多女顧客都指定用這種洗髮水的。」
記者要求看看這瓶洗髮水,發現瓶口邊緣有電腦列印的生產日期字跡:保質期到2006年9月!另外,在瓶子底部還有被磨損的白邊。面對記者的質疑,洗頭工訕訕地說,可能送貨的人搞錯了。
出產日期居然是2009年
傍晚時分,記者來到廣東路。沿街有十幾家美發美容店,幾乎家家櫃檯前都一溜排著塑料桶。記者連訪了十來家店鋪,發現這些洗髮水大都是5升裝,老闆都自稱產地是廣州。有些桶上沒印廠名、廠址;有些桶底的生產日期是2003年的、2004年的,甚至還有2009年出產的;還有些桶上沒有生產日期。
在一家店裡,記者稱剛開了家美髮店,要進貨。操南方口音的女老闆介紹說,5升裝的,好一點的35元一桶,差一點的15元、25元。記者要求老闆倒一些「好一點」和「差一點」的洗髮水供比對查看。
隨後記者發現,單看這些所謂「好一點」的洗髮水,無論香型、黏度和色澤,似乎與我們日常使用的洗髮水差別不大;「差一點」的洗髮水,則容易辨別:香味有些刺鼻,黏度不夠,色澤灰暗。「你如果店開得比較大嘛,就買好一點的,店開得小嘛,買差一點的也沒關係,我這裡質量還是有保證的!」女老闆看似直爽、實際自相矛盾的話讓記者哭笑不得。
記者詢問老闆,為啥洗髮水桶上沒有生產日期和產地標籤,她說:「貼啥標籤啊!反正你買回去要往小瓶裡倒,不會直接用這個桶的,美髮店都這麼幹。」
記者問,如果買50桶,價錢能不能再便宜些,女老闆翻翻眼睛說:「我這裡已經很便宜啦,這麼一大桶才十幾塊錢,你去超市買買看,這個價錢只能買200毫升!」
(責任編輯: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