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 讀 本 文 前 , 請 您 先 點 擊 上 面 的 藍 色 字 體 , 再 點 擊 「 關 注 」, 這 樣 您 就 可 以 繼 續 免 費 收 到 最 新 文 章 了 。每 天 都 有 分 享 。完 全 是 免 費 訂 閱 ,請 放 心 關 注。
注 :本 文 轉 載 自 網 絡 , 不 代 表 本 平 臺 立 場 ,僅 供 讀 者 參 考 , 著 作 權 屬 歸 原 創 作 者 所 有 。我 們 分 享 此 文 出 於 傳 播 更 多 資 訊 之 目 的 。如 有 侵 權 , 請 在 後 臺 留 言 區 聯 系 我 們 進 行 刪 除 , 謝 謝 !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禮儀之邦,而規範人們行為的就是規矩。正如老祖宗說的那般,沒有規矩是難以成方圓的,所以規矩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尤其是在我國的農村地區,更是傳承著許多老祖宗的規矩。比如農村在酒桌上吃飯的時候,就有著「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的規矩,就算是給人敬煙,也同樣有著「三人不點菸」的規矩。
農村流傳著許多意境深遠的俗語,它們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一定的生活百態。在眾多俗語當中,有兩句俗語讓我印象深刻,一句是「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另一句則是「寧可借屋停喪,切莫借屋成雙」。
這兩句俗語都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可惜的卻是很少有人知道,今天筆者就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下,這兩句俗語所蘊含人生哲理。
一、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道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那麼俗語為什麼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呢?那是因為家中老人生病的話,自己的子女需要承擔贍養的責任,但是子女同樣有自己的事業和家庭,不可能一直守在病人身前。如果病人一直需要子女照應,子女的生活就會受到影響,長此以往下去的話,再孝順的子女都會覺得累贅,對待父母的態度也就會發生改變,這也是久病床前無孝子的由來。
俗語的下半句久貧家中無賢妻,和上半句的理解大差不差,一個賢惠的女人嫁到貧寒人家,她長期要為了柴米油鹽斤斤計較,也會慢慢地刻薄起來。所以那些抱怨自己妻子不夠賢惠的,不如好好思考自己做得夠不夠。這句俗語雖然很簡單,但卻是說得非常現實,字裡行間都透露著生活的不易。
二、寧可借屋停喪,切莫借屋留雙
農村的喪葬文化是很有講究的,這裡的「停喪」其實就是留棺的意思。古人認為棺材有著「升官發財」的寓意,所以留棺是一個很好的寓意,農民也都很樂意留棺。再者,中國人認祖的思想根深蒂固,很多人都認為自己的長輩去世,也會在天上保佑著自己。自己將長輩的棺材留著,祖宗的在天之靈也會保佑自己的。
再加上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的說法,古人認為幫助死去的人,會給家庭帶來很好的運勢,所以對於「停喪」一事,古人還是非常樂意的。那麼古人既然不介意「停喪」,為什麼卻那麼介意「留雙」呢?這是因為古人認為一家的運勢,都是冥冥之中就註定的,「借屋留雙」是別人得了好運,那自己家的好運就沒了,所以說很多家庭都很介意「留雙」。
對於以上兩個俗語,我認為前者是很有現實意義的,這句俗語也值得我們去反思其中的深意,後者就比較有局限性,但是對於研究古人的生活也是很有用的,不過俗語文化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兩句俗語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了。
注 :本 文 轉 載 自 網 絡 , 不 代 表 本 平 臺 立 場 ,僅 供 讀 者 參 考 , 著 作 權 屬 歸 原 創 作 者 所 有 。我 們 分 享 此 文 出 於 傳 播 更 多 資 訊 之 目 的 。如 有 侵 權 , 請 在 後 臺 留 言 區 聯 系 我 們 進 行 刪 除 , 謝 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