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何意?有借鑑意義

2020-12-20 風蕭品史

《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古人在經過各種社會實踐後,將一些道理總結成俗語,流傳至今。有些俗語聽起來是一些非常顯而易見的道理,而有些俗語或者一些習俗,則需要我們細細體會,才能明白其背後的含義。比如民間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何意?有借鑑意義。

寧可借屋停喪

古人非常注重規矩,強調該在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許多規矩往往都是約定俗成的。這些規矩可能仔細來看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卻流傳了上百年,我們來看一下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這句話。這話的意思就說,寧可把屋子借給別人辦喪事,也不能把屋子借給別人當婚房生孩子。大家都知道,對於人生來說,婚喪嫁娶都是必須要經歷的事情,也是人生的大事。過去的人非常重視這件事情,也非常注重這些事情上的一些細節,強調各種講究。按照正常的思維來思思考這件事情的話,辦婚禮其實在客觀意義上來說是比辦葬禮要好的,因為結婚生子是喜慶的事情,但是辦葬禮是相對來說比較晦氣的事情,那麼為什麼以前的人們寧願把房子借給人們辦喪事,也不願意把房子借給人們當婚房呢?

以前的農村辦喪事的時候,一般都是家裡老人過世,會放一串鞭炮來提醒別人。全村的人們在聽到了這個鞭炮的聲音之後,就知道村裡有老人過世了。然後他們便開始準備和葬禮有關的東西,過世者的靈堂要擺上好幾天,這幾天就是讓全村的男女老少以及一些外地的子女前來弔唁的。如果去世的人比較有名望,那麼這場葬禮可能規模就更加的大,而來的人也就更加的多。

除了時間之外,辦喪禮還需要場地,雖然農村家家戶戶都會有自己的院子,但有時候即便院子再大,也容不下那麼多參加葬禮的人。並且院子裡除了放人之外,還要放各種器物,並且還要擺酒席。所以主人會和鄰居商量,借一個屋子來放一些東西,一般主人提這個要求的時候,鄰居是非常樂意幫助人這個忙的。農村人非常樸實,鄰居相互幫助。而去世的人,一般情況下都是老人長輩,這些老人長輩在之前對於他們也有些照顧,所以他們也非常願意去幫助要辦葬禮的主人。鄰居非常願意借屋子來給主人家辦喪事,但是結婚生孩子,人們是一般不會和鄰居借房子的。

不可借屋成雙

鄰居一般不會把房子借給別人辦婚房,因為結婚是一件非常讓人高興的事情,在這種高興的氛圍下,在新婚之夜新郎新娘也要幹一些高興的事情。這可謂是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但房子的主人卻覺得這件事情發生在自己的房子裡,有一些膈應。所以人們即便會把房子借給別人去辦喪事,也不會把房子借給別人做婚房。

而除了婚房之外,人們也不願意把房子借給別人生產。因為古人認為,產房是不乾淨的,這種不乾淨並不是產房裡的一些生產所帶來的汙血或者其他物品,而是說產房有一些看不見的,不乾淨的東西。生產孕育著新生命的誕生,但古人認為生與死是輪迴的,有生那麼就有死,所以一般人是不願意把房子借給別人做產房的。

除了結婚生子之外,一般房子的主人也不願意讓夫妻兩個人睡在一張床。在一些地區並不允許女兒和女婿在回娘家的時候睡在一張床,因為按照他們的說法,女兒和女婿已經組建了其他一個家庭,但回娘家再睡在一張床的話,會吸走娘家的運氣,所以他們並不允許人們睡在這張床上。

很多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這些習俗都有其道理,也有一些關於人情世故或者其他科學的道理。比如說人們說的在過年的時候,大年初一女兒不能去娘家拜年,又或者說在大年30的時候,要點篝火捎走前一年黴運。這些都有一些科學依據,或者一些對於美好未來的祝福,以及對於美好的嚮往。

結語

所以我們在面對這些習俗的時候,不要一致予以摒棄的態度,而是理性的去看待這些習俗,並且從這些習俗中領略到一些中國文化。

參考資料:《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民間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何意?有借鑑意義
    古人在經過各種社會實踐後,將一些道理總結成俗語,流傳至今。有些俗語聽起來是一些非常顯而易見的道理,而有些俗語或者一些習俗,則需要我們細細體會,才能明白其背後的含義。比如民間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何意?有借鑑意義。
  • 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什麼意思?
    文/炒米視角有些俗語,真的非要講出點什麼必然因果,其實也未必。但是它的的確確根深蒂固地影響著我們的傳統生活成百上千年。就比如說,「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現在人看來,借屋停喪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誰會把自己住的房子借給別人去停怕你呢?
  • 民間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究竟是啥意思?
    接下來介紹的這句俗語,也與婚喪嫁娶有關,那就是「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究竟是啥意思呢? 一、寧可借屋停喪 所謂「借屋停喪」,是指可以把自家的房間,暫時借給鄰居置辦喪事使用。
  • 俗話說:「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啥意思?
    俗話說:「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啥意思?文丨蟈蟈論長期以來,我國老一輩人口口相傳留下來的很多說法在農村地區形成了不成文的規定。他們對人們的吃,穿等等各方面施加了某些限制。它已成為農村老年人口中經常念叨的的俗語。對於農村的眾多規矩和講究,很多人雖然都知道並且一直遵守著,但是卻一直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是什麼,甚至有些人只是認為這是一種迷信的講究而已。然而實際上,農村的一些講究雖然是迷信造成的,但是大多數都是有著一定的現實依據的,比如咱們今天說的「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
  • 農村俗話說:「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啥意思?
    在過去的農村,有很多不成文的規矩,對人們的衣食住行都做出了一定的約束,這些規矩不會出現在書本裡,但是通過世世代代的口耳相傳,也就逐漸地流傳了下來,成了農村老人常念叨的俗語。最遵守這些俗語的,莫過於上了年紀的農村老人,雖然現在的年輕人大多都不會在意這些俗語,但是回到了農村還得老老實實地聽老人的教誨。其中有一句「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在年輕人帶男女朋友回家的時候被提及的次數最多,這是什麼意思呢?一、寧可借屋停喪在農村,紅白喜事是非常重要的大事。
  •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到底是啥意思?細思恐極!
    俗語是勞動人民創造的通俗短句,大部分俗語都是人們對生活經驗的總結,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但是有些卻讓人感覺匪夷所思,難以理解,比如今天咱們要說的這句「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這句話大概意思就是,寧可把房子借給別人辦喪事,也不能讓情侶或者夫妻住宿!很明顯,誰也不會願意把自己的房子借給別人辦喪事,畢竟是個晦氣的事啊!可是人們寧願攤上這種晦氣的事,也不願意讓情侶或者夫妻住宿,可見人們對於男女留宿有多忌諱!
  •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切莫借屋留雙」啥意思
    如 有 侵 權 , 請 在 後 臺 留 言 區 聯 系 我 們 進 行 刪 除 , 謝 謝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禮儀之邦,而規範人們行為的就是規矩。正如老祖宗說的那般,沒有規矩是難以成方圓的,所以規矩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尤其是在我國的農村地區,更是傳承著許多老祖宗的規矩。
  • 「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這句話啥意思?令古人如此忌諱
    比如,流傳了千百年的民間俗語,這些俗語是俗語是老祖宗靠著自己的實踐經驗積累下來給後人起到借鑑的作用。農村是一個非常講究禮節的地方,因為很多文化傳統就這樣一輩輩的傳承了下來。比如,老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 生活智慧「寧可借屋停喪,切莫借屋留雙」啥意思?先人的金玉良言
    在眾多俗語當中,有兩句俗語讓我印象深刻,一句是「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另一句則是「寧可借屋停喪,切莫借屋成雙」。這兩句俗語都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可惜的卻是很少有人知道,今天筆者就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下,這兩句俗語所蘊含人生哲理。
  • 老話說: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這話啥意思?你看懂了麼?
    熟讀歷史或者說家裡有老人的小夥伴,一定會聽過這樣一句話: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其實我們仔細考量一下,古人說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只不過我們把這個所謂的道理說之前,一定要把這句話給簡單翻譯一下。  一、做一個簡短的翻譯。
  • 俗語:寧可借屋落客,不可借屋落月,啥意思?有什麼說道?
    在農村,對於每個老人來說都會說一些關於生活方面的一些俗語,其中不乏一些天氣變化,農田耕種和鄰裡關係的。在農村,這些俗語構成簡單,多以白話文與方言組成,通俗易懂,這或許也是俗語在農村「風靡」的一種原因吧!
  • 農村俗語,「借屋可落客,落客不落月」,什麼意思?
    如今的農民不管是田間勞作還是日常生活,品質及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農村,隨著鄉村振興計劃的實施,很多地方的農民靠特色的旅遊帶動了自己的增收,真真正在的擺脫了貧困。小編土生的農村人,近日在田間澆地時,聽一大爺聊起了,關於農村留客的風俗,其中關於借屋落月的忌諱你們那裡有嗎?
  • 在農村,老人常說「寧可借屋落客,不可借屋落月」,啥意思?
    生活在農村,常聽老一輩們說到一些俗語老話,現今聽來能從其中領悟出一些道理,這些老話包括了生活中的各種習俗,生活,經驗總結,等等,都是勞動人民從生活或生產中總結出許多至理名言,一直流傳至今。這些老話你聽過沒?
  • 俗語「寧可借屋落客,不可借屋落月」,啥意思?老祖宗的待客之道
    提要:俗語「寧可借屋落客,不可借屋落月」,啥意思?今天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句俗語,就是關於農村的習俗和禁忌。俗語「寧可借屋落客,不可借屋落月」,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俗語「寧可借屋落客,不可借屋落月」,是什麼意思?
  • 俗話說:「寧可借屋落客,不可借屋落月」,「落月」指的是什麼?
    以前的農村交通很不方便,人們出門主要靠步行,特別是在山區居住的人們,有時候出門一趟要幾天才能回家,再加上以前的農村根本沒有旅店,外出的人就只能在村民家裡借宿了,但是有句農村俗語叫做:「寧可借屋落客,不可借屋落月」,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俗話說:「寧可借屋落客,不可借屋落月」,很多人不懂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歷經數百上千年的凝練,是人們智慧的結晶,很多俗語已經成了經典的語錄,指引著一代代農村人的生活,可謂是農村人的智慧寶典。有些俗語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有些俗語會有一些地方方言,所以對我們現在的理解帶來了頗多困難,這些俗語都是勞動人民從生活和生產中,實打實的總結出來的經驗。
  • 農村俗語「寧借炕辦喪,不借炕辦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不同的地區有著不一樣的風俗習慣,可以說有些地方的風俗有自己的說法,但是到了其它農村的話就不行了。而「寧借炕辦喪,不借炕辦喜」這句話適用的範圍也是不一樣的,有的農村可以接受,有的就不行了。農村俗語「寧借炕辦喪,不借炕辦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俗語「寧可給人停喪,不可給人成雙」,夫妻回娘家為何不能同房?
    尤其是在禮數方面,即使是現在這個社會,很多農村人老人不論是選擇媳婦還是女婿,首先要看的是對方是不是有禮數,做事是不是符合規矩,雖然在實踐證明在農村特別是偏遠的地區,很多所謂的禮數都是受封建思想的影響,但是如今在很多地方仍然在使用著。比如我們今天所說的這個,他是通過一句俗語,形成的規矩,叫做「寧可給人停喪,不可給人成雙」,那麼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話:「寧可給人停喪,不能給人成雙」,啥意思?
    然而,不管農民百姓有多淳樸,有些老一輩留下的忌諱,還是需要注意的,農村一句俗語:「寧可給人停喪,不能給人成雙」,有什麼講究?下面就來看看。前半句「寧可給人停喪」想要表達的就是,在農村人的心裡,喪事是要比婚事重要,誰家要是有婚事,但是在婚禮之前有家人過世的話,那婚事肯定需要為喪事讓路,起碼也要等到守孝的時間過去,太能夠進行喜事的辦理。
  • 農村俗語「可借屋落客,不可借屋落月」, 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至今流傳著許許多多的俗語,有關農作的,為人處世的,預示天氣的等等,幾乎是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有人說這農村俗語就是百科全書,能給後人指引方向的作用。俗語之所以能流傳至今,主要是這些都是過去人們根據自己千百年生活經驗總結來,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哲學道理,讓人們很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