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生氣、容易衝動、愛哭怎麼辦?這套繪本教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2020-08-29 暖果果

&34;蔣方舟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自曝自己曾是一個討好型人格的人。蔣方舟說自己從年少成名開始,就有意無意的逢迎別人,為了讓別人開心,隱藏自己真實的感受。

甚至曾經在一段戀愛經歷中,男朋友在電話中責罵她,她一直道歉了2個小時,可對方認為這個道歉很敷衍,掛了電話後還一直打。但那時候的她不敢跟對方說&34;這樣的話。她不敢跟別人說不,更不敢跟別人發生衝突。

直到2016年,蔣方舟才意識到自己的這個問題,並且用一年的時間在東京生活,切斷自己所有的社交網絡,才從這種&34;的姿態裡解脫出來。而那時,她已經28歲了。

可見,因為負面情緒積累而成的不健康的人格,對一個人的傷害和影響是多麼巨大和深遠。那麼該怎樣讓孩子從小就認識自己的情緒,並且從容應對呢?

西班牙著名童書作家米雷婭·卡納爾斯(文字)和桑德拉·阿吉拉爾(圖片)合作的《兒童情緒認知與管理繪本》,基於兒童精神病理學最新研究成果,精選了兒童常見的9種情緒——害怕、傷心、生氣、平靜、衝動、擔心、快樂、果斷和面對死亡,編成了9個故事繪本。讓小讀者在閱讀故事的同時,跟隨著故事主人公一起經歷每一種情緒的產生和變化過程。再結合每一冊的最後一頁的互動環節,讓孩子們在故事和活動中學會理解、表達和控制情緒,做情緒的主人!



01 將抽象的情緒具象化,讓孩子更容易認識自己的情緒

其實很多大人都有一道難題,那就是——很難給孩子解釋一些比較抽象的詞語。而本書的作者把頭頂的烏雲比作擔心;把肩上的沙袋比作壓抑的傷心;把恐龍尾巴比作生氣的情緒;把彩色的星星比作快樂的心情等等。

這些形象的比喻,讓複雜抽象的情緒學習變得簡單易懂,讓孩子們可以很直觀的認識自己的情緒。家長也可以學習這個方法,引導孩子探索新世界。

02 暗示家長不要急著拯救困境中孩子,要讓孩子充分地感受情緒

在這套繪本中,在孩子陷於情緒困境的第一時間,家長總是給他們充分的信任和自由,而不是迫不及待地主動幹預和出手相救。

比如在《我的恐龍尾巴: 生氣》這一冊中,哈維爾因為媽媽拒絕給他買橡皮而生氣,因為爸爸讓他把弄亂的墊子放回原處更加生氣。

生氣的哈維爾握住拳頭,咬緊牙齒、跺腳、臉漲得通紅通紅、損壞玩具,在地板上翻滾折騰,手腳並用地敲打地板,還大嚷大叫。將本來一個小事情擴大嚴重化。

忽然間,房間變成了黑暗的山洞,哈維爾長出了一條恐龍尾巴,而且聽到了被他損壞的玩具們的談話。

玩具們的傷心對話讓哈維爾意識到因為自己亂發脾氣,給玩具們造成了這麼多傷害,他心懷愧疚地修好了玩具。此時的哈維爾已經不生氣了,恐龍尾巴也不知不覺中神奇地消失了。

整個過程都是孩子自己在感受情緒的變化,沒有爸爸媽媽責備和訓斥,沒有任何幹擾,只有愛和自由,情緒在孩子的身體裡自由地舒展開來。

《正面管教A-Z》一書中寫道:要相信你的孩子最終能處理自己的感受。當我們總是試圖解救孩子或為他們解決所有問題時,我們就剝奪了他們形成信念的機會——他們相信自己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要讓孩子擁有自己的感受,不要認為你需要阻止或者改變他們的感受。也不要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作出讓步——別試圖在這個時候取悅你的孩子。

03 解決家長的難以疏導的情緒難題,讓孩子學會正確地表達情緒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裡,死亡是一個敏感而忌諱的話題。當孩子問起和死亡相關的問題時,家長通常用&34;或者&34;來回應,希望給孩子淡化死亡的恐怖和悲痛氣息,同時也希望儘快結束這個話題。但這樣的回答使得孩子很難對死亡有一個健康正確的理解和看法。和孩子談死亡,很有挑戰性,但卻是養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作者在《隱形的朋友:死亡》這一冊中,非常從容地講了一個和死亡相關的故事。安娜放學回家,發現媽媽變成了黑白色,這是因為外婆去世了,媽媽很傷心難過。安娜聽到這個消息也很難過,她自己也變成了黑白色。而這時,出現了一個隱形的朋友——彩色的安娜,她說她要幫安娜變回彩色。她把傷心的黑白色安娜帶到了廣場上,那裡有一個男孩,在想念去世的朋友,當他回憶起和朋友一起在廣場上踢球的美好時光,心裡覺得好受一些的時候,他身上的一些黑白色逐漸變成了彩色。

安娜回家以後,畫了一顆紅色的大大的心,心裏面畫了很多彩色的各種各樣的溫馨的小房子。安娜把這張畫貼在了床邊的牆上。

第二天早上,安娜想像著外婆一定喜歡她畫的開滿鮮花的那所房子,回味著以前和外婆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她漸漸變回了彩色。

這個故事讓我們對死亡有了更好的理解,也有了更容易的描述。人不能一味地沉浸在沉重和悲痛當中,用美好的回憶懷念逝者,可以溫暖人心。就像電影《尋夢環遊記》裡的那句話:死亡並不代表真正的告別,遺忘才是。

當孩子把難過的心情用鮮豔明亮的圖畫的方式表達出來的時候,意味著孩子正在恢復心情,同時也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希望。

04 鼓勵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價值,讓孩子學會獨立解決問題

蔣方舟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如果放棄追求自己的獨特,而去建造一個被人喜歡的人設,也是冒了非常大的風險。你吸引來的也並非你真正欣賞的人。

《學會說&34;——果斷》這一冊中,故事的主人公哈維爾就曾經迷失過自己。他在非常不情願的狀態下答應了別人的需求:他和小夥伴交換了他其實很不捨得的食物;還在踢球時擔當了他很不喜歡的守門員位置,結果比賽中對方球隊進了好幾個球,哈維爾受到了小夥伴們的埋怨。哈維爾自己也很生氣呀!因為他本來就不想當守門員呀!

哈維爾晚上在家看電視時,無意間看到一個廣告,廣告裡的小男孩吃了榛子後變成了小超人,哈維爾受到了啟發!第二天,他把一小袋榛子帶到了學校,當小夥伴要他的新橡皮的時候,哈維爾吃了兩顆榛子,仿佛賦予了自己勇氣和力量。他果斷地拒絕了小夥伴的非分之想,再也沒有像之前那樣委屈自己迎合別人。他的勇敢和果斷,獲得了另一位小夥伴的欣賞和肯定。

哈維爾終於明白:&34;

05 每冊故事後的親子互動環節,讓孩子清晰的認知情緒和應對情緒

作者在這套書的每一冊故事之後,都設置了親子互動環節,旨在讓孩子們將故事中感受到的信息和領悟,在實際生活中得以運用。


親子互動環節包含4個步驟:

1. 識別情緒:讓孩子說出故事中的人物有什麼樣的情緒,以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

2. 描繪情緒:讓孩子說出或者寫出、畫出自己曾經經歷過的關於情緒的故事。

3.學習理解情緒:比如:把一張紙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畫出非常傷心的自己,第二部分畫出有點傷心的自己,第三部分畫出開心的自己。

用色彩來表示傷心情緒:為剛才畫的畫塗上顏色——非常傷心、有點傷心、開心各是什麼顏色?

4. 應對情緒:讓孩子把自己想像成故事裡的人物,當他們遇到那些情況的時候,會怎樣應對自己的情緒?

這種練習可以讓孩子更加清晰地認知、評價和協調管理情緒,而這種能力就是我們常說的情商(EQ)。

05 和孩子一起習得高情商,讓孩子擁有快樂成功的人生

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戈爾曼認為,情商是人類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事實證明,情商高的孩子更容易獲得快樂,他們在挫折面前能更快地調整和駕馭自己的心態與情緒,一種健全的人格和自尊也會讓他們更快走向成功,並領悟和享受到生活本身的樂趣。

想要孩子高情商,家長需要先審視自己。因為家庭生活是孩子學習情緒管理的第一個學校。在這個鮮活的小世界裡,孩子們通過家長的言行舉止,學習如何感知自己的情緒,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如果家長每天上演&34;,從來不妥善處理負面情緒,而是肆意傳染給家人,那麼這樣的家長很難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米雷婭·卡納爾斯(文字)和桑德拉·阿吉拉爾(圖片)合作的這本《兒童情緒認知與管理繪本》,讓家長在和孩子親子閱讀的輕鬆過程中,和孩子一起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以及正確地表達自己,同時也引領孩子開啟高情商的智慧之門。

另外,告訴你一個秘密:孩子們不需要全能型的家長,他們更需要能和自己共同成長的家長。

相關焦點

  • 情緒管理繪本《生氣王子》:孩子的壞情緒裡,藏著父母的影子
    為了更好的讓父母理解自己的情緒和管理自己的情緒,我用過很多方法,也給媽媽們推薦過很多情緒管理的書,我覺得既可以對父母有效,又對孩子非常有效的是賴馬的《生氣王子》。賴馬先生並非一個高產作家,絕對是一個高質作家,比如《帕拉帕拉山的妖怪》,《勇敢小火車》,《猜一猜我是誰》《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愛哭公主》,《生氣王子》、《慌張先生》.....這些我們熟知的繪本一經上市,立馬就會成為當年的暢銷繪本。
  • 情緒管理繪本《生氣王子》:孩子的壞情緒裡,藏著父母的影子
    為了更好的讓父母理解自己的情緒和管理自己的情緒,我用過很多方法,也給媽媽們推薦過很多情緒管理的書,我覺得既可以對父母有效,又對孩子非常有效的是賴馬的《生氣王子》。扉頁就是生氣的艾迪王子從控制情緒的廣告牌前走過,而廣告牌上全是教大人如何控制自己情緒、更好和孩子溝通和相處的信息。
  • 孩子生氣愛動手,缺乏情緒管理的孩子容易變成什麼樣?父母別忽視
    孩子缺乏情緒 管理能力可能或做出一些什麼事情?只有家長不敢想,沒有孩子不敢做。家長可以藉助一些簡單又富有哲理的繪本,幫助孩子培養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同時,這些繪本的故事都是從兒童的角度進行闡述,孩子看起來不會有難度,能夠更加地感同身受,同時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 只要記住這幾點,教孩子學會情緒管理很簡單,快來試試吧
    孩子是小小天使,一笑起來,父母心都要融化。可是孩子的心情就像六月的天,說變就變。哭起來怎麼也哄不好,全家人使勁渾身解數筋疲力盡,孩子最終也難得破涕為笑。不少家長會很納悶,這麼點小孩怎麼這麼大脾氣,怎麼才能幫他學會管理情緒。
  • 3-8歲書單推薦:5本情緒管理繪本,幫孩子成為情緒的小主人
    兒童情緒管理類繪本一直是家長們特別感興趣的主題繪本,因為這類書很適合親子共讀!情緒是抽象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孩子無法感知,而一套好的情緒繪本可以具象化地展現孩子的內心世界,把各種情緒躍然紙上,孩子可以從繪本裡主人公的故事中發現自我,而父母也能通過繪本故事更了解孩子內心是怎麼想的,繪本故事就是最好的示範。
  • 孩子易怒、愛哭、不吭聲怎麼辦?趕緊用這3招幫助孩子管理情緒!
    孩子往往很容易陷在內心的負面情緒中難以自拔。美國作家Lyman Abbott說過:與其讓孩子不要憤怒,不如教會孩子如何憤怒。其實,管理情緒能力是健康心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決定了孩子未來的生活和工作的的心境。
  • 孩子愛生氣易動手,缺乏情緒管理的孩子,長大後的樣子令人心疼
    孩子愛發脾氣,還總是動手打人怎麼辦?生活中有好多父母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有時候孩子的失控行為,令家長們真的很是無奈。在媽媽的威嚴下,孩子的情緒只是暫時被壓制,這會為孩子日後的成長埋下嚴重的隱患。一個無法控制情緒的孩子,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呢?一、缺乏情緒管理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1、容易做事衝動我們常說「衝動是魔鬼」,意思是太過衝動會使人變成惡魔。
  •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給你推薦幾本情緒管理繪本
    教授情緒表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過示範、遊戲互動、動畫等,繪本也是一個重要的教學方式。給大家推薦幾本情緒管理方面的繪本,在親子共讀的同時恰到好處地引導孩子學會認知、表達和調節自己的情緒。1 《生氣的亞瑟》本書曾獲第11屆日本繪本獎特別獎和英國鵝媽媽獎。
  • 別再說「別哭,別生氣」了!家長做到這幾點,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還有一位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出門玩耍時不小心摔了一跤,就立馬哭鬧不止,覺得現在的小男孩真的是越來越嬌氣了。其實,3-6歲是孩子情緒管理的黃金期,面對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長別再說「別哭,別生氣」了!家長做到這幾點,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 陪娃看這些情緒管理繪本,3步悅納孩子情緒
    雖然說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但是對於孩子的情緒管理,卻需要有幾點各位父母不容忽視的:1、共情——讓孩子體會到情緒被接納。「看到你哭,媽媽也覺得很難過」,這樣的話能夠很大程度上拉近孩子的距離,讓他體會到爸爸媽媽愛自己,接納自己的情緒,那麼哄娃就會容易得多。
  • 為什麼孩子生氣後就打媽媽?培養孩子情緒管理,才是最佳應對法寶
    家長如何培養和引導孩子學會情緒管理?1. 家長要以身作則家長要知道,自己的情緒以及情緒管理能力是對孩子最大的影響。記得兒子幼兒園有個小朋友,只要一生氣就打自己,後來聽老師說才知道,原來那名小朋友的爸媽一吵架就自虐。
  • 6歲前,請用這些繪本教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但歸根究底,還是因為孩子的情緒管理出現了問題,相較大人而言,小孩子並不善於處理情緒,不懂得表達情緒,不能很好地控制、調節情緒,由此而產生的各種問題,也讓家長們倍感頭疼。比如之前知乎的一個高贊回答:四年級的小孩,只是為了看是不是會像電視劇裡那樣流產,就從背後狠狠推一個懷有4個多月身孕的孕婦。
  • 娃易怒愛哭,與其管理孩子的情緒,不如教孩子做情緒的管理者
    是的,孩子易怒愛哭很常見,其實大部分是因為家長總是試圖去管理孩子的情緒,而不是去教孩子怎樣管理自己的情緒,二者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面對情緒失控的娃,家長常常不知所措3歲半的錚錚今年剛剛進入幼兒園,家長擔心他有所不適,所以一直和老師保持著頻繁的溝通。
  • 2-9歲情緒管理性格培養必入繪本推薦:輕鬆化解孩子負面情緒
    兒童心理學家說:3-6歲的孩子正處於「情緒腦」發展的關鍵期,一旦有任何的事,讓他感覺不舒服,他的內心立刻會被情緒腦打擾,由於孩子不會用言語來表達,因此便會用我們看到的負面情緒來表達。只有我們抓住孩子情緒管理的關鍵期,及時引導,孩子才會趕走負面情緒,擁有更多正面的情緒,孩子內心也將變得更加陽光。怎麼引導?通過繪本故事引導就是個好方法。
  • 從小不教孩子管理情緒,將來社會會狠狠教育他!這些繪本你該讀!
    情商的培養,可以通過教孩子認識情緒、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培養逆商思維、排解情緒等方面展開。媽媽可以通過繪本引導,讓孩子從故事學習。推薦以下繪本:一、教孩子認識情緒的繪本1、《我的感覺》這本書,主要教孩子認識情緒,讓孩子學會表達情緒。
  • 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很重要,小燈泡情緒管理繪本!教孩子處理壞情緒
    我們並不能隨時感知孩子內心的「暴風雨」,也不能永遠做他們的保護傘,但可以在孩子全心全意依賴我們的時候,引導他們感知我們無盡的愛慢慢學會內心強大,情緒穩定,更加豁達地認識這個世界。在孩子性格成長的關鍵期,情緒管理繪本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性格和習慣,因為繪本中每一個故事都有它的教育意義,可以讓孩子在故事中感受不同情緒,感受情緒的來源,以及情緒轉變的過程。
  • 0-6歲兒童情緒管理繪本推薦《我的情緒管理圖畫書》
    最近有很多客戶諮詢:寶寶自卑、脾氣暴躁怎麼辦?寶寶生氣怎麼辦? 有沒有兒童情緒管理類的圖書? 家長要重視孩子的情感要求並對孩子的情緒做出正確的引導,這就是Trace Moroney在她的 《我的情緒管理圖畫書》中想告訴每一個成年人的。
  • 孩子情緒管理的必備繪本!8種常見情緒問題不再煩惱
    所以,孩子的情緒管理培養也是需要從小就開始。之前給大家推薦過情緒管理的方法:理解情緒+表達情緒+調節情緒,具體可看《我用這三步,系統解決孩子「情緒」問題(內附繪本資源)》和《破解孩子的「情緒密碼」,幫你猜透孩子的小心思》。
  •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比起打罵,這5個小妙招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學會這5個小妙招,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1、共情:接納孩子的不良情緒四五歲的孩子,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們並不會無緣無故的發脾氣首先,要表達共情,對孩子說:這件事情確實挺令人生氣的,媽媽理解你。這樣孩子就知道,你是理解他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家長。
  • 孩子愛大喊大叫怎麼辦?5個睡前繪本故事,提升孩子情緒管理能力
    本周精選5本繪本,如果孩子遇到下面的情緒問題,反觀下你是怎麼做的?我很生氣!我真想打我弟弟可是,這是不對的行為喔!這本書雖然沒有直接講情緒但卻能讓孩子感受到豐富的情緒這麼一個關於愛與感恩的故事我們可以用繪本的方式幫助孩子認知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