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困頓乏力、小病不斷?老中醫:溼氣重惹的禍,分享2個祛溼方

2020-12-20 中醫科趙曉峰

一場雨衝刷了城市的灰塵,也可能加速了人體的溼氣堆積。最近老天爺估計很愛哭,動不動就打雷下雨,空氣中的水分越來越多。晚上睡覺被子裡都有雨滴的味道,瀰漫在空氣中的水分也許就是健康的隱患。

秋天健康最大的敵人就是溼氣。很多人為了抵抗溼氣困擾,尤其是南方人多會忙著補身體,形形色色的營養品吃進去依舊沒有作用,難道是身體吃不消嗎?還是溼氣導致的?

溼氣一重就會容易困,周末結束工作的精神狀態一直恢復不過來,疲倦乏力只想睡覺。桌子上長時間的放著藥,自己動不動就會感冒咳嗽,身體的免疫力非常差。有時候領導交代了事情,出了門就能忘記。

讓你小病不斷、困頓乏力的溼氣究竟是怎麼回事?溼氣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外溼,是生活環境引起的,想要改善最好的方法就是多通風多開窗,平時被子多曬太陽,減少水分的堆積。

內溼就是身體中的水液滯留,仿佛身體的各個器官發黴了。溼氣在身體中緩慢的流動著,反覆發作搗亂就會小病不斷。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不僅不幫忙,還一直在抗擊免疫系統,身體就容易乏力犯困。

早晨起床的時候,感覺一下自己的身體是不是仿佛被什麼東西籠罩住了,想要呼吸和行走都很困難。身上明明只穿了一件薄薄的睡衣,但是就像淋水的毛巾包裹著。唯一想做的就是不要離開自己的床,或許你體內的溼氣就不少。

經過了一系列的思想鬥爭,你站在了洗漱臺前。刷完牙伸出舌苔不禁嚇了一跳,怎麼回事,自己的舌苔如同一條厚膩的毛毛蟲,顏色也不怎麼好看。或許就是體內有溼氣的徵兆。

體內溼氣重,便便也不會好看。口腔愛吃的食物不代表腸胃就能適應,腸胃消化停滯,食物中的水氣慢慢的推向了肛門,糞便就會出現黏稠狀,沾在馬桶上遲遲不肯下去。

想要祛除溼氣,不妨問問老中醫,教你兩個簡單的祛溼方

第一個就是黑芝麻丸。溼氣重說明脾胃不好,就得食用一些補氣的食物。家中若是常備黑芝麻做佐料的,可以起鍋小火炒熟,加入蜂蜜或者冰糖,熬至粘稠不滴下來的狀態時,倒入容器等待凝固成丸狀。

平時無聊的時候吃上一兩個,黑芝麻擁有豐富的油脂蛋白和礦物質,能夠加速體內的消化吸收能力,食物能夠得到快速分解,就能少擔心溼氣的問題了。脾器健康,溼氣就難堆積。

第二個祛溼方就是薏仁粥。這個方法非常簡單,煮粥的時候撒上一把薏仁,熟了就能食用。薏仁能夠提升腎臟排水的功能,身體的水分少了,自然就不會再有睏倦乏力的困擾。

老中醫對於溼氣的看法很簡單,想要精神充沛活力十足,最好的辦法就是祛溼。如果發現自己的身體水分過多,不如試試黑芝麻丸和薏仁粥,口感不錯還能健脾祛溼,讓你的身體越來越健康。

相關焦點

  • 溼氣重很難受,老中醫:一個動作,一杯水,排空溼氣
    有些人老是感覺身體特別疲憊,做什麼都提不起精神,每天很累,總是想睡覺,這可能是體內溼氣重導致的。溼氣其實就潛伏在我們身邊,一定要注意祛溼。
  • 溼氣不除 減肥無功?名老中醫推薦祛溼減肥良方
    生活中總會有一些人在嚴格控制飲食的情況下,體重仍不斷增加,他們時常抱怨「喝水都長肉。」「喝水真的能長肉?」當然不是! 這是因為體內有溼。 體內的溼主要有兩種,一個是自然界的溼邪(即外溼),另一個是身體自己產生的溼邪(即內溼)。
  • 溼氣重就要拔火罐?老中醫巧用雞蛋,輕鬆去溼氣,快來學學
    如果長時間被體內的溼氣困擾怎麼辦呢?我們平時正常能夠想到的可能就是找個專業的護理的地方去拔個火罐,祛個毒什麼的。而人們所說的拔火罐其實也只是其中的一種調理方法,它是通過熱氣來刺激身體上的穴位來排出體內多餘的毒素。那麼溼氣重,拔火罐就可以了嗎?
  • 怎麼判斷溼氣重不重
    比如溼疹重的人群,舌苔的顏色通常會有些白,如果覆蓋的面積很廣,且還很厚則可能是比較嚴重的。建議大家平常要多花點時間去調養。 不少人都知道溼氣,同時也知道一旦自己的溼氣重,身體就容易出現一些小毛病。因此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會尋找一些有效的去溼方法。
  • 溼氣太重怎麼辦?牢記:「多做2事,常喝1水」,溼氣輕鬆排空
    中醫有句話叫:「溼氣重百病生」,意思就是,體內溼氣太重,不但難以祛除,而且對人體的傷害非常大。而尤其是夏天,溼氣最為囂張,很容易形成暑溼的氣候,體內有溼氣,很容易讓我們在整個夏天昏昏欲睡,疲勞乏力,四肢沉重,肚子長贅肉等等。
  • 為什麼中醫總愛說病人溼氣重?如何去除體內溼氣?
    先看完再說吧中醫將大便溏稀不成形,滿臉油膩,嗜睡,睏乏無力等等這種狀態稱為溼氣重。溼氣是風、寒、暑、溼、燥、火六種病邪之一,是健康的剋星,很多疾病的誘因和幫兇。溼氣的典型特徵就是黏濁,所以大便糖稀,難以衝掉正是溼氣重最顯著的特徵。
  • 溼氣不除百病生,為什麼溼氣越來越重?如何快速逼出體內溼氣?
    每個人的體內其實都有一定的溼氣,只是多與少的區別,少點無礙,但若是溼氣太多的話,就容易影響到健康了,它雖然不是所謂的病,但時間久了,卻會誘發一系列的問題。所謂千寒易去,一溼難除,那麼,為什麼體內會有那麼多的溼氣呢?哪些行為會加重體內的溼氣?如何判斷自己體內溼氣多不多呢?
  • 身體溼氣重怎麼調理好?分享一個「祛溼小方」,利水去溼樣樣強!
    而溼氣越重,就越容易影響到人體的健康,人也會非常的難受和不適。你有沒有溼呢?這三項,如果出現一項,代表溼氣已經存在了,三項都有,溼氣就比較重了 。兩招幫你排溼毒,更健康第一招:每天一杯祛溼茶用具有健脾祛溼效果的食材,做杯茶飲,每天喝,是既簡單又有效的祛溼方法之一。
  • 溼氣一重,從頭到腳都是毛病?常用2豆泡水喝,溼氣或悄悄溜走
    入秋後,雨水增多,天氣潮溼悶熱,到處溼漉漉,讓人體內溼氣加重,身體沉重、疲乏。溼氣加重,令手腳感覺沉重,無精打採,非常影響生活和工作,那麼,到底時期是怎麼來的?怎麼判斷自己的溼氣重不重呢?該怎麼祛溼?下面帶大家一起看看。溼氣到底是怎麼來的?
  • 大便不成形、舌苔厚膩是溼氣重引起的嗎?3個方法能幫你祛溼
    溼氣一旦加重,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很多時候,觀察身體的變化,能夠知道身體溼氣的變化情況,例如舌苔厚膩、大便不成形。的確,這樣的情況,是最常見的溼氣重表現,也是大家廣泛關注的,需要注意保健的方式,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就顯明你體內的溼氣很重,為何這樣說呢? 為何說舌苔厚膩、大便不成形是溼氣重的表現?
  • 韓國回蓉的他發熱、咳嗽、乏力……排除新冠肺炎,原來是肺結核惹的禍
    四川在線消息(曹一莎 記者 石小宏)韓國回蓉人員陳某發熱、咳嗽、乏力,曾一度被人誤傳得了新冠肺炎……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生查出真相,竟然是肺結核惹的禍!3月19日,距韓國首爾回蓉人員陳某排除新冠肺炎已十多天,一封來自陳某兒子的感謝信發到了診療醫生手機上。
  • 夏天溼氣重渾身潮溼難受嗎?幾個小妙招,去除溼氣,防止溼氣入侵
    只想馬上躺下又繼續睡覺,怎麼睡好像也睡不醒,努力起來之後一天都無精打採的,顯得特別乏力,就像好多天沒有睡覺,這種狀況如果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那就說明你的體內存在著溼氣,溼氣是很容易影響人的精神氣。二、這4個小妙招,讓你避免溼氣傷害一,少食油膩、生冷食物中醫認為病從口入,身體的許多毛病大多是我們吃出來的,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我們的身體百利無一害,現在許多人喜歡吃油膩、生冷食品,恰恰是這些食物不利於脾胃消化,造成體內溼氣的堆積,因此平時要多吃清淡食物
  • 南京大學醫科乏力引發的爭議:都是南京醫科大學不肯合併惹的禍?
    南京大學醫科乏力引發的爭議:都是南京醫科大學不肯合併惹的禍?對於南醫大來說,一旦合併之後,財政關係轉入南大,一切的經費都由南大統一調配。那麼問題來了,南大合併一定要向上級主管部門和南醫大,保證未來的醫學院經費水平不降嗎?
  • 7歲伢兒也患家庭主婦手病 溼氣重宜多運動多出汗
    體內溼氣重的人容易患上「家庭主婦手」病(醫學上叫指掌角化症),手指和手掌不停地脫皮。上周四,郎氏中醫提供了5個免費治療家庭主婦手病的名額,很快就被讀者預定。上周五,郎氏中醫派車把4位家庭主婦手病患者(其中一位臨時有事,改日去治療)接去免費治療。  在去郎氏中醫門診的路上,幾位同「病」中人的話題自然就圍繞著手。
  • 中醫師:溼氣太重時,身體會發出7個信號,符合2個就要祛溼了
    2、愛熬夜經常熬夜,總是半夜一兩點才入睡,白天又要早起上班,那麼睡眠就很容易不足,要是經常睡不夠,也會影響健康,而脾虛的人更容易睡眠不足,一旦脾虛,則是溼氣重引起的。3、愛久坐不動經常久坐不動,沒有體力消耗,身體代謝就會減弱,那麼身體的運化能力也會減弱,從而也易導致溼氣的入侵。
  • 萬病之源是寒溼,溼氣不除,身體難安!艾葉+喝茶輕鬆解決
    這就是文章開頭的三位患者為什麼感覺無力,久病不愈的癥結所在了。所以,如果你或者身邊親友有體虛乏力,噁心乾嘔,胃脘脹痛等症狀,吃了胃藥卻久久不見好轉,或者反覆發作的情況,別再盲目吃藥了,請先自檢下是不是被「溼邪」入侵了。
  • 溼氣是病邪的溫床!這個健脾食療方,輕鬆排出一身溼氣
    由於疫情的緣故,在家宅了快一個月,每天熬夜刷劇、零食不停、還不運動,體內真的滋生了不少溼氣:1、缺乏運動(不愛運動的人,體內淤積的溼氣越多)2、想得多,思慮重(憂思傷脾,脾運化水溼的效率就慢了)3、睡得晚(熬夜傷陽,陽氣不足容易溼邪侵體)
  • 生娃後經常冒虛汗,是「月子病」惹的禍?這樣坐月子避免著涼受風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都說坐月子門道多,一不小心就容易落下「月子病」。從古至今,女人坐月子就充滿講究,想吃的東西吃不得,想出門去散心更不行,要時時刻刻臥床休息。生娃後經常冒虛汗,是「月子病」惹的禍?曉琳生娃前身體健康,吃嘛嘛香,一年都不會打一次噴嚏,認識多年從沒見她感冒過。前幾天曉琳在閨蜜群裡發消息,吐槽坐月子給她帶來一身的小毛病。
  • 2歲男童近視兩千多度 原來是馬凡氏症候群惹的禍
    2歲男童近視兩千多度 原來是馬凡氏症候群惹的禍時間:2020-11-15 16:11   來源: 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歲男童近視兩千多度 原來是馬凡氏症候群惹的禍 深圳2歲半男童確診馬凡症候群 近日,深圳兩歲多的強仔經基因檢測確診為馬凡症候群。
  • 孩子皮膚黃,黃疸病?可能是蔬菜惹的禍
    #育兒微知識#寶媽燕燕抱著兩歲的女兒去看兒科醫生,只見她懷中的寶寶皮膚發黃,手心也泛黃,燕燕以為孩子得了黃疸病,原來啊,是黃色蔬菜惹的禍。最近孩子的奶奶從老家帶來了很多南瓜,而燕燕平時也有給孩子吃胡蘿蔔的習慣,所以最近這兩種蔬菜的確吃得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