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現如今的中國仍舊是發展中國家,雖然GDP在全球的排行並不低,但總體來說,中國仍舊是個需要繼續上升的國家。
之所以有這樣的現狀和晚清時期是分不開的,當時清政府主張的是「閉關鎖國」,這個政策讓西方列強不自覺地以為,中國是好欺負的國家,所以一個又一個地對我們發動戰爭。但是,實際上在光緒年間,中國的經濟水平並不比西方列強差,只是受到思想觀念的影響,才會受制於人。
西方的一些國家,尤其是英國,原本也是殖民地,但經過了工業革命之後,資產階級開始壯大,整體的經濟實力開始上升。在當時那個年代,這樣的經濟實力完全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老大」。中國在他們眼裡是美味可口的肉,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瓜分,這也就造成了一系列的侵華戰爭。
戰爭過後,雖然中國人民完全抵抗也取得了勝利,但無論是政治制度還是經濟發展都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可是在幾十年前,一位叫做李光耀的先生預測:中國在30年後的經濟發展肯定會不一樣。那麼,屆時美國的經濟又處於怎樣的位置?
「頑劣孩童」到「一國之父」的蛻變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這是後人對於李光耀的評價。的確,李光耀的一生都在為了他的信念熱血奮鬥著。
雖然李光耀現在給人的印象是非常嚴肅的老爺爺,是說一不二的政治家,但他小時候卻非常頑皮,與現在真是天差地別。幼年時期的李光耀是個妥妥的頑童,不僅經常的爬樹摸魚,還會和玩伴一起滾泥潭,常常把自己的衣服弄得髒兮兮的。
李光耀的父親在李光耀小時候就對他抱著很大的期望,他希望李光耀的光宗耀祖,所以他的名字也是由此而來,但李光耀就好像是天生要和他父親對著幹的那個,不僅不聽話,還時常和玩伴打打鬧鬧,回家也免不了被父親一頓胖揍。
在親戚朋友和鄰居的眼中,李光耀就是那個「壞小孩」。然而,李光耀看似頑皮,實則非常的聰明。
李光耀即使再調皮搗蛋,也沒有鬆懈過學習,他的學習成績非常突出,老師也都對他讚不絕口,而且李光耀小小年紀就非常有主見,常常能夠獨立思考和判斷,表現出了與同齡人不同的氣質。
曾經有一位老師說過:「像李光耀這樣有思想,有才華的人,將來肯定會身居要職。」結果還真被這位老師說中了,李光耀成年之後,便開始了他的政治抱負。
當時李光耀因為學習成績優異還打算到英國深造,但是恰逢日本軍隊侵略新加坡,而新加坡的英國軍隊又無比的懦弱,甚至可以說是不戰而敗了,所以新加坡就這樣落入了日本人的手裡,新加坡開始了被日本統治的時期。李光耀被眼前的景象觸動了,他立誓要改變新加坡人民的生活慘狀。
如果被日本統治就會使得人民生活得水深火熱,那麼想要擺脫現狀就要脫離日本的統治。「要獨立才能自由,只有自由才能富強」,這樣的念頭在李光耀的心中深種。他知道單憑自己現在的能力根本就不足夠帶領新加坡走向獨立,所以他毅然決然的決定去英國劍橋學習。
「不去不知道,一去嚇一跳」英國街頭的無人售賣機震撼到了李光耀,他心想:「英國人民為什麼這麼自覺?」歸根結底還是國家經濟實力強大,人民富裕,根本不會為了蠅頭小利做一些偷雞摸狗的事情。
「掃地出門」到「涅槃重生」的轉變
新加坡其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也是英國殖民地中的一個,它的地理位置極其優越,是英國和其他國家貿易的重要港口,經濟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
但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得新加坡的經濟實力大幅度被破壞,讓新加坡一夜之間成了「任人欺負」的弱國。後來因為政治時局改變,新加坡再一次成了眾多國家的拋橄欖枝的對象,他們意圖和新加坡一起組建馬來西亞。
當時新加坡的統治者想都沒想就答應了這個請求,因為以新加坡當時的實力,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盟友做支撐,新加坡還會受欺負。但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新加坡的華人成為了眾矢之的,成為了眾人猜測和懷疑的對象,他們認為華人都是好欺負的,給點甜頭就會背叛朋友。所以通過一系列對新加坡的打壓,使得新加坡最終退出了馬來西亞,也可以說是被「掃地出門」了。
新加坡內部的民族有很多,以華人為主體,馬來人、印度人等多個族群共存,這就導致新加坡的內部矛盾不斷的激化。李光耀身為華裔,想要解決這樣的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統一語言。
李光耀將英語作為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以強制性、強硬的手段推行,雖然在當時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反對,但是李光耀說,如果想要新加坡越來越好,就必須要統一語言,不能再出現民族歧視這樣類似的情況。
「中國強大」和「美國衰退」的預測
李光耀留下的最後一部大作《李光耀觀天下》,一經發行便備受矚目,其中關於當下世界各個國家的預測更是令人震撼萬分。他表示:中國會逐漸走向強大,美國會陷入困境而走向衰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各個國家都進入了新格局、新階段。李光耀說日本在不久的將來會變得越來越平庸,嚴重的老齡化會讓日本失去原有的活力,經濟也會進入緩慢增長甚至是負增長。
除此之外,歐洲各個國家也會變得互相扯皮。表面看似團結,實則內裡鬥爭。因為內部利益分配不均,使得歐洲各個國家為了利益不斷的爭吵,矛盾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被激化,最後歐洲的結局也是可想而知。反觀英國脫離歐盟的事件,已經有足夠的理由猜測歐盟內部不團結的事實了。
再看中國,自從世界大戰之後,中國就開始了逐漸恢復的進程,從核武器到航空母艦,每一件事都代表了中國的發展速度,再加上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發展一定會超過美國。
而美國相比較中國,它不是以共產黨的領導為主,而是多黨共治,這樣的狀態註定了在未來,美國會陷入困境,久而久之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社會發展都遠不及中國了。
結語:
其實,世界未來到底會怎樣,我們誰都不知道,單憑李光耀的預測也不能肯定未來的狀況。世界各個國家在未來到底會不會像李光耀所說的那樣,還有待考察。李光耀當初預測也不是百分之百的肯定未來就會如此,只是按照當時各個國家的發展狀況來做一個評估。
但唯一肯定的是,目前為止,李光耀的某些預測還是說中了,一些國家的確正在按照當初的軌跡發展。如果是好的方向那還值得慶幸,如若是不好的方向就要及時的反思了。
就像李光耀說的那樣:「這個世界,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回到過去了。」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握當下,冷靜的分析並且接受世界帶給我們的各種挑戰。同時還要緊緊地跟上社會前進的腳步,一旦偷懶停止,被拉下的就只有自己。「落後就要挨打」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