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世界認識中國的領路人

2021-02-08 央廣網

點擊標題下方「央廣網」即可訂閱微信號

2015年3月23日凌晨3點18分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因病逝世

享年91歲

李光耀是新加坡首任總理,也是現任總理李顯龍的父親,他曾任新加坡國務資政和內閣資政,被譽為「新加坡國父」。

這不僅因為他是新加坡「建國」元勳,更是新加坡「立國」功臣。論面積和人口,新加坡都屬於小國,但在亞洲乃至世界上又獨具影響,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李光耀。

新加坡本是彈丸之地,資源自然十分貧乏,別說礦產能源資源,連淡水都無法自給自足。獨立之初,新加坡經濟基礎非常薄弱,李光耀一再告誡政府和國民,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在李光耀的領導下,新加坡在短短一代人的時間裡,就在經濟上迅速崛起,取得備受世界矚目的成就。新加坡也因此成為中國改革開放30年中唯一由國家領導人明確表示要向之學習的國家。


作為世界政壇舉足輕重的人物,或許也是獨一無二的政治家、思想家,沒有哪個觀察家能忽視他的存在。

這不僅是因為他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治國時間內,把新加坡從人均GDP200美元,發展到富裕程度超過美國;

還在於他為世界創造了一種獨一無二的政治模式,即以威權政治為基礎,推動整個國家走向繁榮和現代化,並在群雄環伺的世界格局內,維持著一個城市國家的尊嚴和周全。

他學成於英國,但拒絕英美式議會民主;

他比任何西方領導人都更早預見中國的強大,但同時又警覺中國不斷提高的國際地位;

他願意接受一切有利於新加坡的務實合作,但拒絕任何不利的政治條件。

他就是李光耀。



來源:中國之聲

編輯:柴婧、夏文

相關焦點

  • 李光耀:西方認識中國的領路人_大參考_鳳凰網
    在新中的經濟往來中,大陸受益於新加坡的投資和管理,特別是在中國改革早期,新加坡是中國聯繫世界的一條重要通道。新加坡則受益於大陸廣闊的市場。但這只是事情的一面,李光耀加強與中國的聯繫,還隱含著另一個目的或意圖,就是藉助大陸改革開放,向世界證明新加坡發展模式和治理方式的成功,蘇州工業園即是只這一意圖下的產物。
  • 李光耀「被死亡」 何以如此牽動世界神經?
    新加坡政府表示,截至目前,李光耀仍然處於病重狀態。今年2月起,李光耀因重度肺疾入院醫治,世界各大媒體即開始滾動播報其病情進展。李光耀在病危時刻「被死亡」事件讓人唏噓,但這位91歲的老師為何如此牽動世界神經呢?在中國人的印象裡,新加坡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的發達國家。而在50年前,這個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曾經也被貧困、無序所困擾,改變這一切的正是李光耀。
  •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為什麼掀起「去中國化」運動,廢除漢字教育?
    然而,漢字在新加坡的繁榮景象,也僅僅維持了短暫的十年,但在之後的「去中國化」運動中,陷入了低迷期。 新加坡「去中國化」運動,發起人正是當時的總統,「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李光耀是新加坡華人,祖籍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正是這樣一位華人總統,在新加坡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去中國化」運動,這場運動直切要害,從漢字教育入手,直接廢除了新加坡課堂漢字教育。
  • 從童年讀懂李光耀
    日前,新加坡前總理、內閣資政李光耀逝世,享年91歲。為什麼新加坡這樣一個「沒有天然資源的彈丸小國」(李光耀語)當年會在「東南亞民族新興國家的冷酷世界裡求存成功」?又是為什麼只用短短30年的光景,新加坡便成為了世界發達國家,並對東南亞乃至整個華人世界產生重大影響?其實,國人一直對李光耀情感複雜內心矛盾,因為這位「新加坡國父」時而力挺中國,時而又曝出「中國威脅」……究竟該怎樣讀懂李光耀?我又從書架取下《李光耀回憶錄》(兩冊,以時間分為1923-1965、1965-2000,臺灣世界書局版)。
  • 李光耀訪華細節:同中國高層談賓館水龍頭漏水
    在大連,李光耀入住國賓館,他所關心的是像「水龍頭有點漏水」,「窗戶能不能關嚴」這樣的細節問題。後來,他在向中國高層領導人會談時,直言中國改革開放中面臨的問題與不足,甚至還談到了賓館水龍頭漏水這樣的細節。他認為,中國雖然剛剛開始發展旅遊業沒多久,但旅遊服務設施就應該有高標準,中國在服務領域還有很多不足。李光耀說,「我住的肯定是最好的房間,也存在這麼多問題,說明給別人住的房間更要改進。」
  • 走完輝煌一生的李光耀:享譽世界的華人政治家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3月23日去世,享年91歲。  中新社北京3月23日電 題:走完輝煌一生的李光耀:享譽世界的華人政治家  中新社記者 李洋  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因患重病醫治無效,於3月23日凌晨與世長辭,終年91歲。在李光耀病重期間,新加坡各界人士為他祈福,許多民眾表示,希望他能夠戰勝病魔,親眼看到新加坡50周年金禧慶典,然而這一心願未能實現,令人們頗為遺憾。
  • 黃靖:李光耀的政治遺產核心在制度化
    李光耀先生去世,舉世哀悼。李光耀之所以受世人敬重,在於其領導下的新加坡獲得成功。新加坡1965年建國後,迅速從東南亞最大的「貧民窟」發展為亞洲最先進、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國家。回望歷史,實現這樣的巨變原因何在?新加坡立國之初,冷戰正酣。隨著越戰的不斷升級,意識形態主導的中美對立,影響著亞太發展的戰略格局。
  • 訪華貼身翻譯追憶李光耀:同中國高層談水龍頭漏水
    後來,他在向中國高層領導人會談時,直言中國改革開放中面臨的問題與不足,甚至還談到了賓館水龍頭漏水這樣的細節。他認為,中國雖然剛剛開始發展旅遊業沒多久,但旅遊服務設施就應該有高標準,中國在服務領域還有很多不足。李光耀說,「我住的肯定是最好的房間,也存在這麼多問題,說明給別人住的房間更要改進。」
  • 李光耀評價習近平:曼德拉級別人物 有鋼鐵般意志
    澎湃新聞摘錄《李光耀傳》一書中他與毛澤東、鄧小平和江澤民的故事,並摘錄媒體關於他與胡錦濤和習近平會面的報導,以及《李光耀論世界與中國》和《李光耀觀天下》中對習近平的評價。《李光耀傳》:1976年5月,應中國領導人的邀請,李光耀首次訪問中國。
  • 新華社記者講述李光耀:新加坡現代史開宗定調之人
    不少中國代表團到訪,受到李光耀和新加坡方面熱情接待。朱昌都說,李光耀了解中國,釋放善意,但並非一些人口中的「親華派」,他所思所想仍是新加坡的國家利益。    朱昌都感嘆,如果沒有李光耀,新加坡確實不可能從夕日的彈丸小國成為今日的東南亞強國。不論在大國之間左右逢源,折衝樽俎,還是在國內推行法治,肅清吏治,李光耀孜孜不倦畢其一生,「最終都為了維護國家利益」。
  • 新加坡華人眾多,李光耀為何將英語定為行政用語?
    在新加坡的快速發展中,李光耀功不可沒,而李光耀與中國之間還存在著不解之緣。李光耀是客家人,祖籍是廣東省。1862年,李光耀的曾祖父從中國移民到新加坡並在那裡紮下根來,李光耀家族便成為了新加坡華人。 因為李光耀出生於新加坡,而他接受的教育也都是西式教育,對中國並不親近。新加坡整個國家還有著眾多的華人華僑。相關統計顯示,截至2019年6月,新加坡人口的74%左右都是華人。
  • 先在新加坡廢漢語,後又扶持漢語學校發展,李光耀果然是老狐狸
    可是新加坡的「國父」李光耀,卻在上位初期就搞起了轟轟烈烈的「去中國化」,首當其衝的就是漢語。時至今日,不得不說李光耀的這一政策做得非常成功,如今漢語在新加坡已經從幾十年前的通用語言退居二線,很多新加坡的年輕人已經不太認識中文,張口便是英語。李光耀為什麼對漢語看不順眼,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
  • 基辛格寫給李光耀的最後一封信 中英文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3月23日的《華盛頓郵報》撰文悼念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稱能與這樣一名偉人成為至交是人生幸事,日漸混亂的世界將懷念他堅毅、理性的領導
  • 李光耀觀天下:美國三大優勢不除,世界「燈塔」地位難動搖!
    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以及近年來隨著世界各國家的不斷發展,許多大國的出現和世界級各組織的成立,美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不斷下降,許多國家開始懷疑美國的能力和發展前景。但是在《李光耀觀天下》一書中,李光耀卻直接表示,美國具有創新能力,美國的經濟威力不可能衰落。
  • 美報:如果新加坡沒有了李光耀
    例如,新加坡的國民將面臨沒有李光耀的未來。這位現年91歲的政治元老2月初因肺炎住院,需使用呼吸機。李光耀長子、總理李顯龍的辦公室17日表示,由於受到感染,李光耀病情惡化。18日,總理辦公室說李光耀病情繼續惡化,已進入重症監護室。雖然李光耀此前也曾在重病後恢復,但是人們感覺到這一次他的病情更加嚴重,新加坡有可能在獨立50周年之際遭逢另一個歷史時刻。
  • 李光耀的預測:30年後中國經濟將達到何種程度?美國處於什麼位置
    但是,實際上在光緒年間,中國的經濟水平並不比西方列強差,只是受到思想觀念的影響,才會受制於人。西方的一些國家,尤其是英國,原本也是殖民地,但經過了工業革命之後,資產階級開始壯大,整體的經濟實力開始上升。在當時那個年代,這樣的經濟實力完全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老大」。
  • 李光耀發文褒中抑美 分析稱新加坡外交轉向
    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近日在美國《福布斯》雜誌上刊登文章指出,在探尋成為世界強國的過程中,中國選擇了「和平崛起」的道路,突出了「可愛的熊貓形象」;而相反,美國卻是一副「兇狠的灰熊形象」。  近日李光耀在美國《福布斯》雜誌上撰文稱,在探尋成為世界強國的過程中,中國選擇了「和平崛起」的道路。區別於美國兇狠的灰熊形象,中國突出了可愛的熊貓形象。  新加坡在與中美兩國的交往中左右搖擺。
  • 外交部:中國領導人將出席李光耀葬禮和弔唁活動
    中新網3月23日電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外交部發言人洪磊23日主持例行記者會,就新一輪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談判、中國領導人將出席李光耀葬禮等答記者問。  以下是外交部網站公布的答問實錄:應國務院副總理馬凱邀請,希臘共和國副總理揚尼斯·茲拉加薩基斯將於3月25日至28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 李光耀為何定英語為新加坡官方語言
    李光耀有他的理由,夾縫中(馬來西亞、印度、中國與西方之間)生存的200多萬人口的小國,必須得與當時的主流世界接軌,而要避免淪落到周圍大國的附庸,而當時主導世界的無疑是英、美兩國。馬來語不能選擇,因為只佔人口少數,75%的漢語也不能選,一是會遭到其他少數民族的反對,二是可能陷入對中國的依附。
  • 李光耀談印度和中國 兩國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一直以來,不管是一些專家還是西方媒體,均喜歡將印度與中國相提並論,認為兩國在人口、經濟等多方面存在很多的相似性。但新加坡國父李光耀認為,印度和中國沒有可比性。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具體是怎麼談的。2013年出版的《李光耀觀天下》中,李光耀談到中國發展。他認為,不應該將中國與印度做對比,因為兩國根本沒有可比性。他說,從政治生態來看,兩國制度不一樣,印度所選擇的制度決定了該國基礎設施建設很差;從種姓制度來看,導致印度貧富差距甚大。李光耀認為,這種差距就導致印度人口資源難以完全發揮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