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年代:中山大學在梅州辦學的日子

2021-03-01 中山大學校友會

注釋:

[1]香翰屏,餘漢謀部屬,閩粵贛邊區總司令部總司令。該司令部成立於1940年7月,為廣東綏靖主任公署,是專司粵東地區綏靖工作的重要機構,但其轄區甚廣,計有三州二十四市,整個粵東區行政軍事統歸其掌管。

[2]1937年落成,位於梅江區文保路,後改為梅縣博物館,現改造為金山公園。

[3]學藝中學始建於1924年春,前身為「廣益中學進步青年學生互助社」「梅縣學生互助社中學」,後在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建議下改名為「學藝中學」。1925年在東校場背興建校舍,1982年復辦遷到梅江區江南。其辦學舊址今為廣東漢劇院宿舍。

[4]中華文化學院原名國文專科學校,1942秋創開於粵北坪石,由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吳康兼任院長。1943年設立梅縣分院,租用梅城大浪口張七凹的華僑大洋房為校址,由梅州籍中大教授章導任分院主任。

[5]大覺寺,始建於公元522年,是梅縣最古老的寺廟,1905年改為「城西學堂」,後校名屢易,今為梅州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址在梅州市梅江區城西蘿蔔坪。

[6]文福公學創辦於1921年,位於蕉嶺縣文福鎮路亭崗文福古塔之下,後校名屢易,今為路亭中學。

[7]1941年省政府決定成立廣東省立興寧高級工業學校,校址設在興寧嶺湖鄉望江獅,首任校長為時任中山大學工學院院長的羅雄才。

[8]《教育新聞 中大》,《中山日報》,1945年3月30日,第3版。

[9]1902年由梅縣人黃墨村、吳登初與德、瑞、法基督教巴色差會傳教士合作創辦,是梅州市創辦最早的中學之一。樂育中學採用德文教學,大批學生畢業後升學到上海同濟大學。現名為梅州樂育中學,位於梅江區江北黃塘路。

[10]1896年由瑞士巴色教會創辦,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西醫醫院之一。現名為梅州市人民醫院(黃塘醫院、中山大學附屬梅州醫院),位於梅江區江北黃塘路。

[11]1935年6月1日,國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山大學設立研究院,該三所大學成為國內最早設立研究院的高校。

[12]益智小學由華僑捐款建,後為梅縣華僑中學分教處校址,後劃歸到無線電廠。

[13]華南中學是上世紀30年代末梅州籍中大校友郭兆華在香港創辦,香港淪陷後,郭兆華將華南中學遷到梅縣大浪口。

說明:本文的歷史圖片除特殊註明外,皆出自中山大學檔案館。(作者單位:中山大學檔案館)

相關焦點

  • 梅州舉行華南教育辦學紀念儀式,中山大學臨時辦事處辦學紀念柱...
    活動由林勇軍主持,介紹了粵北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活化利用工作情況,隨後領導嘉賓共同為中山大學臨時辦事處辦學紀念柱、紀念牌揭幕,並參加人員參觀了辦學紀念地圖文展及原國立中山大學臨時辦事處。據了解,抗戰時期搬遷至梅州的共有國立中山大學等8所院校,目前梅江區保留較好的辦學舊址有5處,即金山頂博物館、安善廬、大覺寺、僑建樓、守成居。
  • 中山大學與梅州- 梅州日報數字報
    肖勝文 謝明杏/文 張建宇/圖 2019年11月18日至20日,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曹天忠、副教授李欣榮率領中大抗戰校史考察團一行9人赴梅州進行田野調查、史料搜集與口述訪談,力圖從田野和文獻中尋找中山大學與梅州的淵源,挖掘出許多令人驚喜的線索和材料,彌補了中山大學校史研究以及中大與梅州關係認知的薄弱環節與不足。
  • 活化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辦學舊址,助力梅州鄉村振興
    活化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辦學舊址,助力梅州鄉村振興 梅州電臺新聞臺 梅州電臺新聞臺微信號 mzdt948 功能介紹 聽眾可以在這裡參與節目、新聞報料、提出意見和建議,也可接收到節目預告信息等內容。收錄於話題抗戰時期搬遷至梅州的學校包括中山大學、香港南華學院、私立廣州大學、嶺南大學等8所高校,以及廣東省立仲元中學、華南中學、廣州私立國光中學3所中學,共計18處辦學舊址。
  • 中大梅州情脈相通 弦歌不輟影響深遠
    受訪者供圖●南方日報記者 張柳青梅州老城區裡,標誌性的建築有許多,但若問起哪裡是童年回憶,那麼大部分人會告訴你是金山頂。金山頂曾是縣立圖書館,1945年,中山大學遷往梅州辦學時,把這裡作為臨時辦事處,為來梅州的師生接洽住宿地點。金山頂、東較場、曾龍岃守成居、張七凹……這些地方都曾留下中山大學遷校梅州辦學的印記。
  • 「紅色文化」梅州3個旅遊點列入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歷史文化遊徑
    抗日戰爭時期,華南地區一批高等院校受戰火影響,遷往粵北的縣區繼續辦學興教,留下了「文化抗戰」的佳話和一批辦學遺址。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歷史文化遊徑就串聯起梅州、韶關、清遠、雲浮多個地級市。金山頂—望杏坊大覺寺—古洲村守成居3個旅遊資源點,位於梅江區轄區,均與中山大學遷址辦學有關。
  • 故紙·故地·故人——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校史粵東考察團在梅州
    抗戰時私立廣州大學曾遷往此處辦學,近年來經饒氏理事會捐資修繕,整體保存完好。蕉嶺縣文福鎮路亭街的路亭中學、丘氏宗祠與羅氏宗祠,是國立中山大學法學院辦學與生活舊址,羅氏宗祠保存良好,而丘氏宗祠卻破敗不堪。在梅江區三角鎮灣下村和三龍村,當年法學院擬遷的安國高級小學已經成為機場的草坪。
  • 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在興寧東壩朱屋
    2020年11月3日至7日,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曹天忠、中山大學檔案館實體檔案部副主任李敏玲及歷史學系碩博研究生一行9人到梅州地區進行田野調查、文獻搜集與口述訪談,以此挖掘遺落在民間的校史資料。4日下午,考察團到達興寧縣葉塘鎮甘塘村,考察1945年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的辦學舊址東壩朱屋。一段久被湮沒的歷史逐漸浮出水面。
  • 中山大學創校校長,校歌作者,竟然是梅州人
    1926年定名為 「國立中山大學」。上世紀30年代發展成為具備文、法、理、農、醫科學院的綜合性大學。1935年,設立研究院,開始招收研究生。在中山大學走過90個春秋的日子,記者沿著鄒魯當年的足跡,到大埔和廣州實地採訪,感受這位政治家和教育家從事革命的風雲之氣,探尋他致力中國現代教育的「樹木樹人兼樹谷」的百年心。在大埔縣的茶陽鎮,有座著名的「父子進士牌坊」,拾級而上是大埔中學,這裡原是大埔縣學宮舊址,日後成為中大校長的鄒魯,於1885年出生在學宮旁的一所普通民居裡。
  • 「銘記烽火歷史 傳承紅色基因」我市舉辦走進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梅州分會場系列活動
    收錄於話題為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傳承愛國主義精神,今天(9月3日),我市舉辦「銘記烽火歷史 傳承紅色基因」——走進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梅州分會場系列活動,通過圖片展、採風行、「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辦學紀念儀式及研學座談會等進一步挖掘和整理華南教育歷史,活化利用抗戰時期嶺南高校遷址粵北辦學遺蹟,講好梅州紅色歷史文化故事。
  • 梅州有哪些研學基地?「走進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系列活動即將啟幕
    近日,記者從市文廣旅局獲悉,在9月3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我省將以韶關市為主會場,梅州、清遠、雲浮三市為分會場,四市聯動共同舉辦「銘記烽火歷史、傳承紅色基因」——走進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系列活動。
  • 梅州教育局通知:梅州師生員工無特殊情況勿離開梅州市
    近日,梅州教育局發通知:在梅州的師生員工無特殊情況勿離開梅州,在外地的儘早返回梅州!為確保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安全、平穩、有序,梅州市教育局向各縣和市直各學校發出通知要求:第一、目前在梅的師生員工,自8月15日起無特殊情況請勿離梅(或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尚在外地的師生員工,建議儘早安排好返梅時間。
  • 中山大學MPA辦學二十周年慶暨第一屆中山大學MPA學術節成功舉辦
    2020年11月28日下午,中山大學MPA辦學二十周年慶暨第一屆中山大學MPA學術節在政務學院大樓順利舉辦。本次慶典活動包括開幕儀式、紀念講座、校友講座、圓桌論壇及夜聚環節。活動形式新穎,精彩紛呈。校友嘉賓、學院師生懷著對MPA教育事業的摯愛之情齊聚一堂,共同傳承這份「善政天下,良治中國」的家國情懷。
  • 吳三立與同鄉友人的 詩歌酬唱 - 梅州網 - 梅州新聞|梅州民生|客家...
    1933年夏,受聘南返,擔任廣東勷勤大學教育學院(後改為文理學院)教授、中山大學文學院教授和中文系主任,並先後兼教於南華大學、文化學院、廣州大學等院校。1951年秋調往華南師範學院中文系任副主任、教授。吳三立前後致力高等教育60多年,直至80歲高齡,在退休後仍復出擔任中文系漢語史研究生導師,為教育事業貢獻了畢業精力。1989年8月14日,吳三立在廣州逝世,享年92歲。
  • 中山大學95周年校慶晚會舉行,4個篇章回首近百年辦學史
    中山大學95周年校慶晚會舉行,4個篇章回首近百年辦學史金羊網  作者:張璐瑤 鄭紫薇  2019-11-13 11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親手創辦中山大學
  • 走進高雄中山大學 探尋兩岸中大的特殊情緣
    南方日報記者 王輝 攝  「淡淡的三月天,杜鵑花開在山坡上……」12日晚,中山大學90周年校慶交響音樂會在康樂園中區草坪奏響,抗戰名曲《杜鵑花》仿佛讓人回到烽火連天的七十多年前。交響樂的演奏者分別來自兩岸中山大學的學生樂團,因為共同的校慶日,他們跨越海峽,共奏一曲。
  • 山區梅州的學位「攻堅戰」
    原標題:山區梅州的學位「攻堅戰」□今秋新增3.7萬個學位 □實施集團化辦學模式 □城鄉教育資源進一步優化「這是我的新學校!」欠發達的山區城市梅州給出了答案:把教育擺在優先位置,捨得花精力抓好教育、捨得用資源辦好教育。9月1日,新學期開學的第一天,位於興寧南部新城毅德片區新建成的錦繡學校實現如期辦學招生。近年來,興寧南部新城居住人口日益增多,學生人數也不斷增加。鑑於此,去年,興寧市委、市政府決定在毅德片區新規劃建設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並向全市人民承諾2020年秋季實現辦學招生。
  • 梅州百年老校來PK!哪裡的韻味最迷人?
    梅州市一級學校樂育中學源於1902年,是梅州地區最早創辦的中學之一,她融合了中國式的平民教育和歐洲的辦學理念,成為梅州第一間以自然科學教育為主的中學。位於官井頭的呂祖廟先賢們無私辦學的奉獻精神,是金山小學走過百年最堅實的根基,百年來從這裡不知道飛出了多少的金鳳凰。
  • 神奇的「顛倒屋」來來來來,來梅州啦!
    中國地產龍頭,品質實力保障,買的安心放心 ►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公司(上市編號:2777)►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房地產企業之一►榮登「2017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綜合實力榜第8名」 集千億市政配套為一身 項目周邊匯聚梅州國家稅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