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重慶樓
最近幾天在復盤,剛剛過去的這個小陽春,重慶房價到底漲了多少?
新房我不關心也不擔心漲幅了,肯定是漲了。
〡重慶二手房價6個月漲了0.2%
很在意的二手房,到底漲了多少呢?
看了看大家比較信任的冰山指數(數據來源於某知名中介):
半半年來,重慶房價幾乎走成了一條直線,一看數據:
漲了0.2%!
半年。
0.2%怎麼說呢?50萬的房子賺了1000塊,夠吃幾頓燒烤了。
上面說的是掛牌價,其實重慶二手房的成交價是漲了的,因為即使平均掛牌價不漲,但議價空間減少了,成交價大概漲了3個多點。可以安慰一下自己,雖然掛牌沒漲,但是成交漲了,二手的底被抬高了。
但往往一個小區掛牌最低的成交,成交的房源也少,看起來價格波動大。掛牌價格才反映了整體市場情緒。
重慶整體上漲0.2%,基本持平。那麼應該有些區域漲,有些區域跌。
猜猜看,是哪裡跌了,哪裡漲了?
我比較了一下核心區和郊區的價格,這兩天復盤,我才被驚到了:怎麼跟想像中的不一樣呀?
〡核心區次新房價大部分下跌
郊區沒有老破,拿核心區的老破去比較沒有意義,我們就拿核心區的次新去跟郊區的次新比較。
我選的樓盤都是有代表意義的大樓盤,一個樓盤大約要3000套房以上,掛牌100套以上,這樣才有足夠的樣本,讓均價不受單個房源的影響。
首先出場的是紫御江山。
紫御江山是網紅盤,代表江北嘴。
紫御江山紫峰 ,半年每平怒漲了200塊錢,幅度1.2%。
另一個組團紫御江山御灣,半年下跌200塊錢,正好抵消。
融景城和春森彼岸,曾經的當紅明星。
房價表現,一條直線,稍跌。
華潤中央公園(這個不在中央公園,在江北)和保利香雪,江北著名次新大盤,成交很活躍。
半年來,價格走低,降幅在100元左右。
來到重慶市中心大坪,萬科錦程,時代天街邊上,一號線出口,超級次新大盤,房價表現穩住不跌而已。
華潤二十四城,又一個商圈房,南區次新代表作品。
房價波瀾不驚。
其他的,比如南岸的和黃御峰就不列舉了,又是一個投資標杆,每平跌了100塊。
以上的小區都是在傳統的核心區,成熟到不能再成熟,全是少有的次新大盤,房價表現不盡如人意。
〡郊區次新房價格在上漲!
郊區的次新小區表現得如何呢?
萬達文旅城,在售409套,半年上漲1100元,大約11%。相當不錯。
中央公園泰山七號,每平漲了500塊。
金茂國際生態新城,每平漲500,成交價漲1000.
禮嘉華僑城因為學區房沒了,鬧得挺兇,但不妨礙房價每平米又漲400.
〡核心區老房房價大部分下跌
核心區老房在太多了,僅僅舉一個例子,上品十六。
重慶很出名的樓盤,也不算老舊,傳說有風水問題,有4800套房,目前在售150套。
風水並不妨礙它是重慶成交最活躍的樓盤,光鏈家都有485套成交記錄,成交火到什麼程度?鏈家每天一套成交。
但成交火,價格還是小跌。
重慶這是怎麼了?這個小陽春,郊區漲,核心區跌。
〡重慶房價更平均了
這樣一來,重慶房價變得更平了。
小陽春之前,截取了某家的二手房房價地圖。
2019年3月
最高的是江北,江北區是江景房、商圈房、二手房的最密集的區域,房價一萬六,現在回到一萬五了。
2019年7月
同樣是一萬五的是渝中和渝北。幾個區的房價差別不過3000塊,重慶沒有房價高地,就沒有像其他城市那種幾倍等級差。
〡核心區房價不漲,郊區漲的原因
核心區房價不動,郊區房價在追趕,重慶越來越平,我覺得有以下原因:
新區土拍利好不斷,核心區寂靜無聲
新區一直在拍地,拍地就有新聞,新區的曝光率太高了,拍一塊樓面價上萬的土地閱讀量都幾十萬,新區的二手房有對照有預期;反觀舉例的核心區,有一年沒有拍地了,一方面你可以說它土地稀缺,另一方面也可以說,在土拍上失去了話題,沒有辦法持續曝光。比如同樣是新區,今年龍興怎麼就沒有聲音了?龍興今年沒拍地。
外地投資者大幅萎縮,本地人喜歡開荒
一年來,外地購房者萎縮三分之二,重慶樓市已經是一個本地人為主的市場。兩江四岸、核心區,這是外地人推崇的。外地人一走,接盤俠少了,房價就有點疲軟;而本地人買房是不怕遠的;
本地人喜新厭舊,新房癌嚴重
喜新厭舊不單是只喜歡買新房,對於新區的次新的喜愛超過對老區次新的喜愛。一般老區的次新周圍還是老破,也給劃歸為喜新厭舊的「舊」了。
本地人容易被規劃和開發商引導
開發商當然不會引導買二手房,但哪裡有貨,就炒火哪裡。新區房子最多,新房賣得好,區域火熱,二手房也被帶火了。新規劃總是好過建成區,人們的想像總是好過現實。雖然,有時被忽悠,但我們就是相信。
現在你會發現,重慶購房者是對開發商極其友好的,雖然有維權,但那是在付款之後;重慶樓市對外地開發商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對今年這種奇特的現象該怎麼看呢?
只是說明重慶人在買房這件事情上極具冒險精神。
大學城房價曾經的腰斬並沒有阻止重慶人向外開拓的熱情,相反,外地投資者更注重安全性。
建設中的中央公園
郊區人影都見不到,租房沒人,商業沒有,全是塔吊,一切都在紙上。他們相信,即使郊區漲了,更體現了核心區的投資價值。
剛看了幾篇文章,大家都說,千萬要警惕郊區(新區)房價的風險。
重慶市場的表現估計讓他們覺得比較奇葩。在房價這件事情上,重慶往往有點特立獨行。
本地人的口味跟外地人處於兩個世界,鮮有交集。
你認為誰對誰錯?
市場沒錯。
或許是我錯了。
題目起錯了。因為重慶只有"新區",根本沒有"郊區"
往期好文
關注城市發展也是關注你自己
「川渝橫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