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奶茶店也好,咖啡店也好,都像一個圍城,裡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好多裡面的人在等著外面的人進來解救自己,我曾經也是其中一個。我開過一家失敗的奶茶店,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時間,但是最後仍然以轉讓告終。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這次失敗的奶茶店經歷。
店鋪是親戚店面隔出來的一間,房租成本很低,店面大概格局是在樓梯間的一樓,在戶外和過道之間隔出來的,屬於違章建築,因為跟物業打好了關係,所以能夠保證正常營業,但是當時沒想到要上外賣平臺,也錯過了辦理營業執照的最佳時間。在剛開業的時候辦理營業執照是歸工商部門管,後來由食品監督管理局管,最大的區別在於工商部門是不上門檢查就可以審批營業執照,但是食品監督管理局是要上門檢查才審批辦理營業執照。為了辦理營業執照,我準備了所有能準備的材料,小到吸管打包杯的檢測報告,大到買消毒櫃。但是等到監管部門上門檢查後,定性為違章建築,不予批覆。沒有營業執照,外賣平臺這條路就斷掉了。
外賣平臺上不了,但是外賣這條路得走,因為親戚做的是醫療行業,也需要宣傳。我就印了外賣卡片夾在他們的宣傳單裡一起發出去了,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為什麼一定要走外賣這條路,原因很簡單,沒有消費人流,店鋪的位置在一個小區的後門,後門的商家主要是網吧,快遞公司,飯店,早餐店,裝修公司,藥店,賓館。經過我的觀察,我連隔壁早餐店的生意都做不過。小區後門的人流高峰是在早上和晚上,上下班時間段,上學放學時間段,買早餐是剛需,但是也要早餐速度快,味道好。前門有菜市場,商家眾多,商業環境成熟,有一家連鎖奶茶店,外賣平臺一個月1000-2000單,所以在這種錯誤的選址前提下求生存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情。
在搞完一波買一送一的促銷活動後,日營業額200元不到,但是房租忽略不計還能維持,陸續又增加了雞排,雞米花,薯條等小吃,營業額最高達到500,但也是曇花一現。買奶茶和小吃的都是散客,固定客戶是裝修公司的年輕員工,所以營業額又回到100左右。無奈之下又想到了做早餐,豆漿和手抓餅,因為早餐除了包子,饅頭,飯糰之類的,沒有手抓餅,早晨5點就開始準備,手抓餅要現做才好吃,上班族和學生又不願意等,時間上來不及。折騰的人筋疲力盡,但是仍然沒有放棄,又換了新的思路,打造環境,加桌椅,在本來就不大的地方硬塞進了2套桌椅,增加了咖啡,可想而知,只是在錯誤的路上又繞了一圈而已。根本就沒有這類消費人群。
選址和消費人群是開店之前最重要的事情,最需要去考察的事情。去其他商家吃個飯,去超市買瓶水你可能就會得到你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