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堂筆記第十彈:人格權編重點問題解讀
課堂筆記第十彈:人格權編重點問題解讀 2020-09-19 14: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來了|潘傑:民法典人格權編理解與適用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在講座過程中,潘傑法官圍繞「民法典人格權編理解與適用中的重點難點」這個主題,分別從「人格權的法定性與人格權益的開放性」「人格權的專屬性與人格標識的使用」「人格權的延伸保護」「人格權保護的請求權與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區分與適用銜接」「侵害人格權的損害賠償」「其他需要注意的問題」六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授課,授課期間,潘傑法官列舉了大量審判實踐中遇到的案例,讓參會幹警對人格權編的相關內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
-
聽最高法院法官談民法典人格權編理解與適用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講座過程中,潘傑法官圍繞「民法典人格權編理解與適用中的重點難點其間,潘傑法官列舉了大量審判實踐中遇到的案例,讓參會幹警對人格權編的相關內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人格權法定性的意義在於,細化各項人格權的規則,使權利的內容和邊界更加清晰,有利於權利的正當行使和司法裁判的統一。與此同時,民法典規定的人格權又充分體現了開放性,例如,對於自然人而言,第1002條生命權的規定中,增加了「生命尊嚴」的內容,使已有人格權的內涵得到了發展。健康權的內容由過去強調身體健康,調整為身心健康,增加規定「身體權」。
-
課堂筆記第十彈:人格權編重點問題解讀
北京大學教授劉凱湘以「民法典人格權編的主要內容理解與適用」為題,為法院幹警授課。人格權在民法典的立法安排上如何演變?人格權有哪些法律性質與特徵?民法典中的人格權立法結構為何?人格權糾紛有哪些法律適用規則?
-
課堂筆記第四彈:王利明開講民法典人格權編
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王利明以「民法典人格權編的立法亮點、特色與適用」為題,為法院幹警授課。人格權獨立成編意義何在?民法典回應了哪些時代問題?動態系統論在人格權編中有哪些體現?下面,小編奉上課堂筆記第四彈,為你劃重點!
-
課堂筆記第四彈:王利明開講民法典人格權編
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王利明以「民法典人格權編的立法亮點、特色與適用」為題,為法院幹警授課。人格權獨立成編意義何在?民法典回應了哪些時代問題?動態系統論在人格權編中有哪些體現?
-
【聚焦】課堂筆記第四彈:王利明開講民法典人格權編
【聚焦】課堂筆記第四彈:王利明開講民法典人格權編 2020-08-02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律解讀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之人格權編
新編纂的民法典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今天跟著普法君一起學習《民法典》人格權編的法律規定以及特色亮點吧。什麼是「人格權編」?人格權是民事主體對其特定的人格利益享有的權利,關係到每個人的人格尊嚴,是民事主體最基本的權利。第四編「人格權」在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的基礎上,從民事法律規範的角度規定自然人和其他民事主體人格權的內容、邊界和保護方式,不涉及公民政治、社會等方面權利。「人格權編」有哪些主要內容?
-
王利明:民法典人格權編的亮點與創新
人格權編總則是關於人格權的一般規定,確立了人格權一般性、共通性的法律規則,人格權編分則則是對一般規定的細化以及結合各類具體人格權的特殊的規定。通過總分結構的設計安排,民法典人格權編構建了人格權制度的完整體系。
-
民法典人格權編 每個個體都是生機勃勃的生命
在當天下午的會議快結束時,主持人請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王利明就人格權編的問題暢談了自己的觀點。多年來,王利明一直是人格權獨立成編的支持者,他再次表示,人格權如果可以獨立成編最為理想。據多名參會學者回憶,王利明話音剛落,反對的聲音就出現了。
-
《民法典》丨人格權編之亮點解讀
此次頒布的《民法典》,人格權獨立成編是最大的亮點之一。與其他幾編不同,人格權編並沒有單行法作為基礎,而是在現行法律、行政法規和司法解釋基礎上進行編纂。人格權獨立成編,彰顯了我國在科技時代下對人文主義的弘揚和對人格權的重視。本文將從何為人格權,人格權編包含的內容以及人格權編的亮點條款等三個角度對此編進行介紹。
-
民法典編纂小組副組長王利明 詳談民法典人格權編各亮點
編纂項目領導小組副組長人格權獨立成編是我國民法典最重要的創新之一和最大亮點,也為世界各國有效應對人格權保護問題提供了中國經驗和中國方案。《民法典》第989條規定:「本編調整因人格權的享有和保護產生的民事關係。」所謂人格權的享有,是指民事主體因為法律的確認而享有各項人格權。人格權保護所產生的民事關係主要是指因人格權遭受侵害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係,民法典人格權編為人格權提供了豐富的保護手段。此外,人格權編還調整因人格權行使和限制而產生的關係。
-
《民法典》講堂第三十五期 | 人格權編究竟給「人」帶來了什麼?
人格權編與《民法總則》的邏輯關係 自2017年10月1日起率先施行的《民法總則》,是我國民法典編纂「兩步走」中的關鍵一步,在民法典體系中起到統領性作用,各分編要在總則的統領之下對各項民事制度做出更為具體的規定。
-
《法院大講堂之四:王利明講解民法典人格權編》聽課筆記
本公眾號已推送筆者聆聽王軼教授主講《民法典合同編理解與適用的重點問題》、劉貴祥專委主講《民法典適用的幾個重大問題》的聽課筆記。今天,推送的是聆聽王利明教授主講《民法典人格權編的立法亮點、特色及適用》的聽課筆記。以後會陸續推出其他幾場講座的聽課筆記。【序言】民法典共7編(1260條),從形式上看,好象比較散。
-
委員導讀|中國民法典最大的亮點:人格權獨立成編
今天,委員們帶你理解民法典人格權編。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一部好的民法典可以對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發揮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人格權關係到每個人的尊嚴,是民事主體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因此保護人格權、維護人格尊嚴是我國法治建設的重要任務。
-
《民法典》人格權編規則的解釋與適用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姚輝教授結合海澱法院一線審判人員提供的真實判例及實務問題,重點對人格權編的體系及功能、人格權編與侵權責任編的關係、人格權請求權、「動態系統論」、人格權定義、死者人格利益保護、違約精神損害賠償、禁止性騷擾等內容深入講解。
-
民法典學習丨手繪《民法典 • 人格權編》來啦!
民法典學習丨手繪《民法典 • 人格權編》來啦!所謂「民有所呼,法有所應」,人格權獨立成編是民法典的重大創新,彰顯了對人的全面保護,充分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突出人格權受尊重、受保護的法治理念。
-
【讀懂《民法典》】 五、人格權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人民民事權利的保護法典,分為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加上附則,共1260條,確立了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和綠色原則等基本原則,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人格權編究竟給「人」帶來了什麼?
新編纂的民法典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 民法典中人格權獨立成編,這不僅是我國民事立法的重大創新,更是注重人的精神本性與精神追求的更深層次的人文關懷,印證了民法典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
-
【法律貼士】最高院法官:《民法典》人格權編理解與適用中的6個重點難點問題
潘傑法官圍繞「民法典人格權編理解與適用中的重點難點」這個主題,分別從「人格權的法定性與人格權益的開放性」「人格權的專屬性與人格標識的使用」「人格權的延伸保護」「人格權保護的請求權與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區分與適用銜接」「侵害人格權的損害賠償」「其他需要注意的問題」六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授課,授課期間,潘傑法官列舉了大量審判實踐中遇到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