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縣石家寨村「東土山」距今有3000多年歷史!

2021-01-13 微觀大名

東土山 沙丘堰和五鹿城的一部分

大名縣的土山即歷史記載中的沙麓山。相傳,「這裡位於黃河、漳河、淇水等河流的衝積區,河網縱橫,氣候溫溼,草木繁盛,野獸出沒,易於漁獵、農耕。很早就有人居住,有莘氏一族在這裡「逐水草而居」、「漁獵而生」;炎帝、黃帝也曾在此活動;黃帝之後,此地為黃帝二兒子昌意的活動區;昌意之後,為其子顓頊高陽畿內區。帝堯時,共工族在黃河中遊填土造地,造成黃河河面減小、水流湍急,下遊洪水滔天,泛濫成災,波及這裡。百姓們只好挖土築山,居住在上面躲避水患,通稱菹臺,取用土和草阻擋水患的意思。因為築山的用料多為沙土,又稱沙麓山或土山。在今大名縣境內,按方位劃分,共有三座土山,今沙圪塔鎮儒家寨村一帶為西土山、大名鎮牛谷村一帶為中土山,金灘鎮石家寨村一帶為東土山,這三個村均有一座泰山廟,其中以金灘鎮石家寨村的東土山泰山廟。

酈道元《水經注》載:河之故瀆又東北,經元城縣故城西而至沙丘堰是也。大名城正東二十裡,曰東土山。」

民國23年(1934)《大名縣誌》卷二十一古蹟志載:「沙丘堰在今城東二十餘裡,第九區石家寨村西,黃河東岸。

同時,據史籍和志書相關記載分析,石家寨是五鹿城的一部分,而且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歷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大多數發生在這裡。《穆天子傳》卷六載:「天子東徵,含於五鹿。」《後漢書.郡國志二)記載:元城,五鹿墟,故沙麓。《太平寰宇記》卷五十四元城縣條記載:「五鹿墟,在縣東。」《元和郡縣圖志》卷十六元城縣條記載:「五鹿墟,在縣東十二裡。」《方輿紀要》卷十六大名府條記載:「五鹿城,在府東南。春秋時衛地,亦與齊、晉接境」。《國語》記載:「齊桓公築五鹿,以衛諸侯」。《管子二十·小匡》:「齊桓公二十八年(前658),築五鹿、中牟(今鶴壁市西)、鄴(今臨漳西南)、蓋興(今山東沂源縣東南)、杜丘(今聊城)以衛諸夏之地。」這是史籍中記載的五鹿城築城之始。《左傳》載:「晉公子重耳出亡過衛,出於五鹿,乞食於野人」,即此處也。僖公二十八年(前632),晉伐衛,取五鹿。其後仍屬衛。襄公二十五年(前548),衛獻公自齊還國,齊執政崔杆止其帑,以求五鹿。後復入於晉。哀公元年(前494年),齊侯、衛候救邯鄲午之子稷於邯鄲,圍五鹿;四年(前491),齊、衛救範氏,圍五鹿,皆此城也。杜預曰:「元城縣東有五鹿。」是矣。

張守節《史記正義》記載:「五鹿在魏州元城縣東十二裡。」張守節為唐開元年間人,元城縣治所已由王莽城遷至今大名縣大街鎮雙臺村。《春秋公羊傳·僖公十四年》載:「沙麓者何?河上之邑也。」今石家寨村就處於沙丘堰南端,古黃河東側,正是「河上之邑」。據此分析,齊桓公為抵禦北方少數民族入侵而修築的五鹿,應是對依沙麓山地勢而修建的城池,東至今金灘鎮北沙窩廟村、孫甘店鎮南沙窩廟村,西至石家寨村、程莊村一帶,石家寨村應是五鹿城的一部分,或者是五鹿城的西門所在地。

秦統一六國後,壞城郭,平毀原諸侯國間長城巨塹和城郭要塞,剷除交通障礙,減少割據稱雄的屏障。五鹿城在秦以後史籍中不再出現,大約在此時平毀成村落,但東土山泰山廟卻依舊香火旺盛。後世石姓人遷居此地,在原地建寨牆保村,故名石家寨,現今,昔日寨牆垣、四寨門遺址村內老人尚可說清,並能指出準確的位置。

相關焦點

  • 金灘鎮石家寨村——一座因泰山廟而聞名的古村
    東土山 沙丘堰和五鹿城的一部分大名縣的土山即歷史記載中的沙麓山。相傳,「這裡位於黃河、漳河、淇水等河流的衝積區,河網縱橫,氣候溫溼,草木繁盛,野獸出沒,易於漁獵、農耕。很早就有人居住,有莘氏一族在這裡「逐水草而居」、「漁獵而生」;炎帝、黃帝也曾在此活動;黃帝之後,此地為黃帝二兒子昌意的活動區;昌意之後,為其子顓頊高陽畿內區。
  • 【大名歷史文化】尋訪沙麓山
    直到2014年配合市政協做歷史文化資源的調研,「沙麓山」、「五鹿城」等字眼頻頻躍入眼帘,才發現沙麓山竟然承載著大名近三千年的歷史。作為一個地道的大名人,我也算是後知後覺了。大名縣城東南部的沙麓山是座沙土山,原名菹臺,它的盛名遠揚與皇家有關。西周穆王週遊天下,多次遊歷菹臺。
  • 大名縣城中村改造項目表中有這幾個村...
    >32357冀南新區529302205222200永年區1103大名縣959225094.002柳林橋村1075322522.733叢臺新村18624興盛村3159458.7725糧市村46818728.1626大名縣
  • 麻城市九龍山上柏子塔始建於唐代,距今有1200多年歷史
    楚天都市報9月21日訊(記者董淑健 通訊員魏學建)麻城市區東北10公裡有座九龍山,山上矗立著一座古塔——柏子塔,近日,由麻城籍本土音樂人作詞、作曲、演唱並拍攝的MV作品《九龍山上柏子塔》,在鄂東一帶火了。柏子塔始建於唐代,距今有1200多年歷史,雖飽經滄桑依然挺立,目前已成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 嘉陵江畔的千年古鎮,司馬相如的故裡,距今1400多年歷史
    隨著這幾年旅遊業的發展我們國內也出現了很多景點, 其中許多與歷史有關, 例如,過去寺廟宮殿的建築,以及一些古老的城鎮和村莊, 這幾年,「復古之流」也在發展, 所以,很多遊客開始在這些景點打卡。位於嘉陵江畔的千年古鎮,過去也是非常重要的港口,現在也被開發為觀光地, 每年有幾個遊客去旅行打卡,這個千年古鎮——周子古鎮,位於四川省蓬安縣領土,為臨江建設,除了四川當地的特殊地形外,這個古鎮也保存完好,建於唐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古鎮中現存的建築物全部,其中有3000多所清代民居住院。
  • 藍田發現中國最早的磚 距今已有5000多年(圖)
    近日,經過專業機構檢測,在藍田出土的5塊殘磚塊,被確認為中國最早的磚,距今已有5000年,堪稱「中華第一磚」,這將會把我國用磚歷史提前2000多年,為我國磚類建材的起源研究提供了實物依據。  1 怎麼發現的?
  • 河北欒城周家莊墓地驚現商代古墓,距今3000多年!
    近日在河北石家莊市欒城縣周家莊墓地發現了一座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墓葬群。這次考古發現讓石家莊的歷史變得更加綿長和深厚。欒城縣隸屬於河北省石家莊市(目前縣改區叫做欒城區),欒城縣下轄的一個村叫做周家莊,這個商代墓穴就是在這個村子發現。2019年底,省市縣各級的考古專家聯合對對周家莊墓地進行發掘工作,到目前為止累計發掘面積約一千五百平方米,勘探面積約四十萬平方米。這個墓穴遺址的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分為兩個部分,墓葬部分以及遺址部分。
  • 浙江有一原生態古村落,距今有1100多年歷史,這裡祥和像世外桃源
    古村落總是給人一種對時間的追憶,讓人仿佛回到了昨天,記憶猶新,浙江縉雲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古村落,靜靜地矗立在厚厚的大地上,安靜而靜謐,很少有人打擾,今天說的是浙江有一原生態古村落,距今有1100多年歷史,這裡祥和像世外桃源。
  • 彌印寺是阜陽派的祖庭,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這裡山清水秀有豐富的植被。綠樹成蔭,鬱鬱蔥蔥。樓臺亭閣是個美麗的地方。彌印寺是阜陽派的祖庭,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米印寺已經建立了一千多年,他經歷了朝代更迭,屢遭戰亂,多次重建。現有建築有山門、正廳(10000佛殿)、後廳、側廳、禪宗廳和祖堂,面積9000多平方米。萬佛殿是米印廟中最著名的建築,他是仿照南嶽廟的正殿建造的,他高九丈,雙簷歇山頂,內外38根柱子,全白色,花崗石,頂部金色琉璃瓦。
  • 與日本天皇有關,距今一千多年的歷史,住一夜要2600元
    對很多喜歡旅行的夥伴來說,酒店的好壞也往往是影響其觀光體驗的關鍵,好的酒店不僅讓遊客們放鬆身心,而且其豐富的觀光價值也會讓人們忘記, 今天分享世界上「最古老」的酒店: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住了一晚2600元!
  • 梅城 被遺忘的千年古鎮,距今1700多年歷史 少有人知它在杭州境內
    西湖傍杭州而盛,杭州則因西湖而盛名,自古以來,杭州西湖便有「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之美譽。也正是因為我們幾乎把所有的焦點都放在了西湖上,以至於忽略了杭州境內其他的風景,比如接下來說這座幾乎快被遺忘的距今已經有1700多年歷史的千年古鎮,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它位於屬於杭州市境內。
  • 大名縣3名學生考入清華北大
    2020年,大名縣高考再創歷史新佳績,李晴、董晴晴、趙暉3名學生分別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全縣高考成績實現首年清北名校錄取3人的歷史性跨越。李晴,大名一中581班學生,大名縣鋪上鄉豆莊村人。董晴晴,大名一中583班學生,大名縣張鐵集鄉固城村人。
  • 河北批覆42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規劃
    河北省政府批覆42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規劃9月10日,河北省政府批覆原則同意邯鄲市大名縣金灘鎮、石家莊市井陘縣南障城鎮小梁江村等42個河北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規劃。批覆要求,市、縣(市、區)政府應完善監管機制,依據保護規劃,對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傳統格局、歷史風貌、歷史建築與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觀和環境進行整體保護,不得擅自拆除和遷並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 鎮江發現吳國最早城池 距今已有近3000年歷史
    近日,江蘇省鎮江市新發現一處佔地面積達3.62萬平方米的吳國古城遺址,據考古人員介紹,該遺址距今已有近3000年歷史,是目前江南地區發現的吳國最早的一座城池。  「葛城」四面高牆,南北各有一個大門,四周有名為「鶴溪河」的護城河。考古人員推測,1976年之前,「葛城」仍舊有人居住,但由於四周城牆和護城河給外出農耕帶來了很大麻煩,居住在城內的人家便陸續遷出。為將空出來的城合理利用,居民們推倒了城牆,在裡面耕種,使得古城逐漸變成了農田。
  • 北宋四京之一的北京大名府,大名縣特色美食都有啥?
    大名縣屬於邯鄲市,位於河北省東南端,地處河北、山東、河南三省交界處。大名縣,在宋朝時是和都城開封相仿的「陪都」,被稱為「北京」。明朝時為「大名府」,悠久的歷史也孕育了多彩的「美食文化」。1、二毛燒雞「珍積成燒雞」原名「二毛燒雞」,由王德興創始於清朝仁宗嘉慶十四年(1809年)的直隸大名府(今河北大名縣老城內大十字街南邊路西,就是兩百多年的老店原址,現在還在經營著)。
  • 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土樓,有房室269間,距今有600多年歷史
    當下在我國的許多古建築發展中說,古建築的實際建設力度和保護難度也都是很高的,而在隨著歷史風雨的不斷侵蝕下,即使是有一些古建築抗住了一些艱難險阻,但在完整性卻不是很好的了,這也是導致了不少的城市都顯得很獨特和不同,當然,在對我國許多遊客看來,土樓建築卻是很例外的。
  • 距今300多年歷史的德州扒雞,肉嫩骨酥,味道香濃,你吃過嗎?
    距今300多年歷史的德州扒雞,肉嫩骨酥,味道香濃,你吃過嗎?中國四大燒雞品牌,一,德州扒雞,二,道口燒雞,三,符離集燒雞,四,溝幫子燒雞!德州扒雞是四大燒雞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雞」距今已經有300多年歷史了,不僅聞名全國,而且還遠銷海外,深受國內外朋友們的歡迎。德州扒雞,全稱「德州五香脫骨扒雞」魯菜經典菜餚,它選料上乘,製作精細,外形完整,品嘗時將雞身一抖,頃刻間肉骨分離,故得此名。
  • 國內4A級古鎮,距今1000多年歷史,當地民俗活動很有意思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想利用假期的時間去玩,欣賞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同時放鬆自己的心情,我們國內的旅遊資源也比較豐富,其中有很多去古鎮旅行的人。老城裡的建築物一般都是歷史遺蹟,有非常復古的氣氛,周圍的自然環境也非常美麗,地理位置也遠離城市,所以人們可以暫時安靜地找到,基本上所有的老城都是所屬地區的代表性景點,黃姚古鎮就是其中之一,位於廣西賀州昭平縣東北部,佔地3.6公裡,當地地形特徵也屬於喀斯特地形,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建於宋朝年之間,現在大家看到的建築是明清時期的建築。
  • 楠溪江「舴艋舟」距今歷史之考證
    那麼,依據《廣雅》成書的時間,即三國魏明帝太和年間(227-232)來計算考證,同時兼顧先有「舴艋舟」後有《廣雅》文字記載「舴艋舟」的邏輯推理,「舴艋舟」距今歷史在1800年左右。這裡要強調的是,三國時期的永嘉屬於吳國(東吳)地域,民風剽悍。楠溪江流域的地理環境適合「舴艋舟」穿梭,而不適合大船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