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暢小裳
編輯 | 李奧
12月1日,伴隨著一份漂亮的業績報公布,諾亞財富(NOAH)持續一年的全面轉型已基本完成,也令這家國內最早在美股上市的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站在了新的起點上。
從2019年的第三季度開始,諾亞財富開始退出非標準化產品,全面轉向標準化產品。自此之後的兩個季度,諾亞財富的業績受到明顯的影響。淨利潤率出現下滑,但從第二季開始,其淨利潤率重回30%以上。而第三季度高達35%的利潤率進一步顯示了其轉型的完成。
2020年也是諾亞財富赴美上市10周年,數據顯示,上市之後的9份年報中,諾亞財富的淨收入、經營利潤、每股收入、淨利潤年複合增長都超過20%。不過,隨著產品結構發生深刻變化,過去多年的高速增長必將放緩。
但另一方面,轉型所帶來的合規風險降低和綜合性優勢加強有望令諾亞第三方財富市場龍頭優勢更加凸顯,從而增強投資者的信心。在三季度財報發布之後,諾亞財富12月1日大漲6.86%,收報31.63美元。投行JP摩根將目標股價由43美元上調至了45美元。
財報的三個關鍵詞
在諾亞第三季度的財報中,有三個關鍵詞非常值得關注,它們分別是標準化、高淨值客戶和數位化。
標準化:從2019年第三季度開始,諾亞放棄了「非標類固收」產品的投放,並加速存量「非標類固收」產品的退出,向標準化基金產品全面轉型。截至今年第三季度,諾亞財富的另類信貸產品存量從2019年轉型啟動時的289.1億持續壓縮至三季度的117.5億,募集量的缺口全部被標準化產品需求所替代。
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諾亞財富的標準化產品總募集量達208.4億元,同比增長180%,恢復到了2015年來的高位水平。其中境內外公募基金大漲206.3%至140億元,私募證券基金同比增長955%,達到63億元。
總體來看,第三季度諾亞財富募集額達288億元,同比增長122.2%。
高淨值客戶:財富管理業務是諾亞財富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佔比達到73%。根據諾亞財富的定義,財富管理主要是為國內外高淨值客戶提供理財產品及增值服務,主要發行以人民幣和其他貨幣計價的公開證券、私募股權、信貸和保險產品。第三季度,財富管理業務的營收增長了15.7%,運營利潤同比增長了197%。
而對於財富管理業務來說,註冊客戶數和活躍客戶數是其重要的業績指標,直接關係到其財富管理的資產配置規模。
財報顯示,第三季度諾亞財富註冊客戶數350409人,同比增長21.6%,環比上升5.5%。活躍客戶20509人,同比增長105.9%。其中,增長最快的是公募基金活躍客戶數,同比增長167%至17536人,傳統產品活躍客戶同比增長31%。
根據諾亞提供的最新數據,諾亞高淨值客戶中等級最高的黑卡客戶人數從6月30日前的900人升至了9月30日的944人,其人均存量資產規模達到了9106萬元。
高淨值客戶歷來都是財富管理公司的必爭之地。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高淨值人群正在增加。數據顯示,中國內地擁有億元資產的高淨值家庭數量達到了10.5萬戶。最近一份對於資產超過5億元人民幣的超高淨值人群調查顯示,36%的超高淨值個人選擇將「規避風險」作為當下資產管理的第一要務,同比增加了八成。
這說明安全性是高淨值人群最看重的因素。轉型後的諾亞財富也更能夠滿足高淨值人群的這一需求。
數位化:數位化是財富管理公司在轉型中不得不面臨的問題。如今,可能沒有多少人再跑到營業區去跟真人理財師交流,在新冠疫情期間更是如此。但是到目前為止,財富管理行業的數位化做的都不太好,哪怕是財富管理歷史悠久的美國做的也是如此。
近日,美國調研機構J.D. Power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新冠疫情期間,投資者對財富管理行動應用程式的使用有所增加,但是投資者對該行業的行動應用程式並不滿意。
諾亞財富也看到了這一趨勢,並將高淨值客戶的增長和服務與其數位化改造聯繫在一起。三季度財報發布的時候,諾亞財富已經將「全面推行數位化」定位為2021年的主要戰略基調,諾亞財富表示將在2021年秉持以客戶為中心,在渠道、產品、合規、平臺四大方面實現數位化改造。
「現在是諾亞面臨的關鍵轉折點,用更清晰的結構和方法論,構建流程性組織,通過數位化的改造,讓信息更加公開透明,通過3K(KYC、KYA、KYP),提升對理財師和客戶的服務品質,精準和效率,是兩個關鍵詞。」諾亞控股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汪靜波說。
諾亞的第二增長曲線在哪裡?
轉型後的諾亞財富還能繼續高速增長麼?結合諾亞的財報和一系列轉型動作,我們看到藉助中國財富行業爆發飛速成長的諾亞,逐步成長為更加成熟的財富管理公司,而諾亞大刀闊斧的改革所希冀的第二增長曲線,是其未來能否繼續高速發展的關鍵。
第三季度,諾亞財富實現了3.01億元的非GAPP下歸屬普通股股東淨利潤。但仔細看來,這一數字中相當一部分來自於縮減開支。財報顯示,第三季度,諾亞財富的運營成本及支出為5.118億元,同比減少15.8%。也可以理解為,諾亞財富通過支出的減少,為3.01億元的淨利潤貢獻了6600萬。但是縮減開支並不是一件可持續性操作。
同時從業務結構來看,資產管理業務的運營利潤大幅高於財富管理業務,第三季度,資產管理的運營利潤率為51.1%,而財富管理的利潤率為39.6%。但是第三季度,資產管理業務規模正在下滑。資產管理業務營收同比下滑了7.5%,運營利潤下滑了22%。
這一結果也跟清理非標產品相關。諾亞財富的資產管理業務主要通過歌斐資產來實現。歌斐資產的業務範圍涉及一級市場的VC、PE,二級市場、房地產及其他另類投資項目。清理非標產品之後,諾亞財富資產管理的運營利潤同比出現明顯下滑。2019第三季度年諾亞財富的資產管理運營利潤為60%,高於2020年同期近10%。
截至9月30日,諾亞管理的資產為1557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第三季度下跌11.8%,較6月30日下跌2.3%,其原因是部分信貸產品需要償還。
由此看來,放棄非標後的諾亞財富要實現更高的利潤率並不容易,但這令諾亞的合規風險降低,運營更可持續。財報顯示,諾亞的負債在不斷下降,總負債從2019年三季度的15億元下降到2020年同期的14.3億人民幣。資產負債率從16.4%下滑至15.4%。同時,流動資產正在逐步增加,2019年三季度為60.8億元,2020年三季度為63.8億元,非流動資產有所下降從31億元下降到29.6億元。
在未來,以諾亞為代表的獨立三方財富公司想要實現第二曲線,需要全新的能力圖譜從企業底層驅動:從產品驅動到綜合服務驅動,從產品銷售驅動到投顧能力驅動,從銷售規模驅動到主動管理的投資能力驅動。
從整體財富市場的機會來看,2020年中國財富管理行業告別以「剛性兌付」為基礎和土壤的時代,行業經過調整以後會加速發展,存活下來的優秀機構,會得到更多的市場份額。中國個人及家庭存款高達100萬 億元,私行總規模達到14萬億元,高淨值私行客戶超80萬戶,但是仍然約有80%的可投資產還在儲蓄帳戶或者是尚未做過財富管理專業配置,在如此有深度和廣度的市場裡,競爭格局依然碎片化,充滿機會。
諾亞的財報數據給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從非標轉變是可行,而且蘊含著更大的發展動能,為了強勢啟動第二增長曲線,諾亞也宣布會在以下5個方面打造核心能力,包括:深度的客戶洞察,有說服力的投資業績,數位化能力建設(體系化能力),為客戶提供匹配度高的精選方案和情感共鳴。
強者恆強,投行上調目標價
諾亞財富2010年在美國上市,發行價12美元。
十年後的12月1日,也就是財報發布後的首日,諾亞財富收報31.63美元。雖然當天大漲6.86%,但相比發行價僅上漲160%左右,大幅落後於大盤。從三大股指來看,納斯達克指數已經從上市的2000多點上漲4倍多至於12000點以上;標普500指數從當時的1100點左右上漲220%至當前的3600點;即便是代表傳統行業的道瓊指數也從當時10000點出頭上漲近200%至當前近30000點。
特別是受2018年資管新規落地的影響,包括諾亞在內的第三方財富公司在資本市場普遍受到衝擊,在過去兩年股價持續低迷。但是,在這10年裡,諾亞財富的業績增長並不遜色。
根據諾亞財富提供的數據,自2011至2019年,諾亞財富淨收入的年複合增長率為24.8%,經營利潤年複合增長率為21.3%,非通用會計準則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22.5%。同時,這9年間的年均每股收益為9.0元,累計每股收益81.01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1%。
「財富行業大洗牌」終將導致「強者恆強」。具有合規、牌照、客戶、風控等方面綜合性優勢的中大型財富管理機構更具發展潛力。諾亞財富在財報發布會上表示,預計中國的財富管理行業在2025年將形成分水嶺,基於深度運營的數位化能力和基於行業研究的投資能力主導的行業變革將初步完成。
事實上,自第二季度公布了業績之後,包括野村、摩根大通等大行都在提升諾亞財富的目標價。野村給出的目標價是37.97美元,花旗為40.2美元。而在三季報發布後,摩根大通率先將目標價由43美元調高到了45美元。這些目標價較諾亞財富當前的股價分別高出20.0%、27.1%和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