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一個月,同樣檢查孕婦做了五次,醫生:不做不能保證胎兒健康

2020-12-22 叮麻育兒

導讀:孕期檢查:有些項目檢查沒問題,為什麼還要重複檢查?合理嗎?

孕期檢查,是否有過這種疑惑?

孕中期開始,每個月至少檢查一次,但是很多檢查項目都是重複的,之前檢查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下次檢查還得繼續做。為什麼會這樣?真的合理嗎?

產前一個月,同樣檢查孕婦做了五次,醫生:不做不能保證胎兒健康

結婚3年的同事蓁蓁終於懷孕生娃了,前幾天剛出月子,今天就跟幾個同事去他家裡探望。去的時候孩子剛睡下,近距離瞅了一會兒,就去客廳裡聊起了天,有了嘮嗑的人,蓁蓁趕緊把孕期的各種問題都吐槽了個遍。

就拿孕期檢查來說,蓁蓁預產期第三天生產的,據說她在產前一個月,也就是從孕36周開始,一共做了五次檢查,而且很多檢查都是重複進行的,比如胎心監護和基礎檢查,孕36-40周,每周一次,一共做了五次,而且每次的順序內容基本相同。

對此,蓁蓁非常疑惑,曾經問過一位熟識的醫生,醫生表示:越是臨近預產期問題越多,不做的話不能保證胎兒的健康。

孕期為什麼很多檢查都是重複進行,合理嗎?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孕期每個階段的檢查都有一定的意義,是保證胎兒健康的必要手段,孕婦需要按照醫囑定期檢查。

至於原因,無非是這兩個:

1.胎兒的發育是不斷進行的

懷孕本身就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胎兒從一個小小的受精卵,逐漸發育成為一個六七斤的胎兒,經過分娩來到這個世界。不管是懷孕初期的受精卵,還是孕中期的胎兒,或者是分娩前的足月兒,他們的變化速度非常快,幾乎每天都在不停的發育。

既然胎兒的發育是不斷進行的,那麼之前的檢查根本就不適用於後期的檢查,比如B超檢查和胎心監護。

B超檢查:孕早期的B檢查是為了排除宮外孕、先兆流產、胎停育;孕中期的B超檢查是為了確認胎兒的發育情況,雙頂徑、股骨長、頭臀長是否符合標準要求,有無臍帶繞頸等問題。

雖然都是B超檢查,但是檢查孕周、檢查目的和結果都不相同,自然是無法替代的。

胎心監護:產前一個月,每周都得進行一次胎心監護。其目的都是為了檢測胎兒的胎動情況,判斷是否存在缺氧問題。每周的檢查目的、內容和結果基本相同,但是胎兒不斷的發育,遇到的危險也不相同,可能孕36周發育良好,但是孕37周突然遭遇宮內缺氧,如果不能按照要求及時檢測,後面的危險發現不了,不能及時幹預,就會讓胎兒陷入危險中。

所以說,即使是同樣的檢查項目,也不能一次就確保胎兒整個孕期的健康,必須根據胎兒的發育需求,進行不同次數的檢查。

2.孕婦的身體也在不斷改變

隨著胎兒的發育,孕婦的身體也在不斷改變。

孕早期,胎兒還屬於胚胎狀態,非常的小,孕婦也沒有顯懷。除了一些不適的早孕反應外,基本不會出現什麼異常。這個階段,孕婦根據需求做次基礎檢查,或者在孕12周建檔時,再做基礎檢查都可以。

但是到了孕中期,隨著胎兒的快速發育,孕婦的變化越來越大。她們可能會缺鈣,然後小腿抽筋;她們可能會缺鐵,然後頭暈目眩;她們可能會缺氧,然後呼吸不暢;她們的血壓可能會偏高,然後腿腳浮腫;她們可能會肥胖,然後高血糖、糖尿病……這些都是經常發生的問題,對孕婦的健康和胎兒的發育,都有一定的影響。

為了確認孕婦的身體狀況,保證胎兒的健康發育,醫生需要經常對孕婦進行一些最基礎的檢查,比如體重、血壓、宮高、腹圍、胎心率、血常規、尿常規等等。

看到這裡,是不是對檢查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其實,孕期的每一次檢查都具有一定的意義,根本就不存在不合理的說法。

這些檢查都是重複進行的

當然, 並非所有的檢查都是可以重複。比如NT檢查,唐氏篩查,無創DNA,三維/四維彩超,糖耐篩查,只要胎兒願意配合,基本檢查一次就可以了。

但是下面這幾個檢查,需要重複檢查,有些可能每次檢查都得做。

1.基礎檢查。基本上每次檢查都得做,包括但不限於:體重、血壓、宮高、腹圍、胎心率、血常規、尿常規等等。

2.B超檢查:B超檢查次數也不少,孕早期至少1次,孕中期1-2次,孕晚期2-3次,具體因人而異。

3.胎心監護:胎心監護通常出現在孕晚期,有的孕36周開始,有的孕32周開始。有的每周檢查一次,有的兩周檢查一次。具體需要看醫院的要求和孕婦的情況。

叮麻寄語:

胎兒發育是一個動態過程,他們每天都在不停的發育,孕婦的身體也會隨之改變,前一次的檢查正常,不代表後面一定沒問題。為了明確孕婦的身體狀況,確保胎兒的健康發育,孕婦必須遵照醫囑定期產檢,即便是之前檢查過的項目,該檢查的時候也得檢查。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胎兒有缺陷,產前超聲檢查查不出?
    1案例:做了兩次彩超,均未查出胎兒異常  看著4個多月大的兒子嘴唇發青、呼吸急促、小臉憋得通紅,王薇(化名)心裡充滿了內疚和痛苦。王薇家住伊川縣,今年3月,懷孕6個月的她到縣城一家醫院做四維彩超,被醫生告知未見胎兒發育異常。
  • 醫生:產前檢查有做嗎?高齡孕婦:我不想做!這位寶媽「心真大」
    導讀:醫生:產前檢查都有做?高齡孕婦:我不想做!這位寶媽「心真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醫生:產前檢查都有做?高齡孕婦:我不想做!這位寶媽「心真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孕期最後一個月,孕婦遵循「三做二不做」,胎兒出生更順利
    01、孕37-40周,孕婦常見問題醫學上,整個孕期是按照40周來計算的,孕40周就是預產期,孕期最後一個月指的就是孕37-40周。孕37周,胎兒已經足月,隨時都有分娩的可能,孕婦不僅要保護好自己、關注胎兒的宮內發育,還要注意自身變化,尤其是對產前徵兆的了解,一定要充足!
  • 產前檢查,哪些孕婦需要做羊水穿刺?
    產前檢查,哪些孕婦需要做羊水穿刺?「羊穿」,別名羊水穿刺,也叫羊膜腔穿刺,是目前產前診斷的重要檢查技術,也是染色體異常的診斷「金標準」。羊水穿刺屬於有創性檢查,因此引起了不少媽媽的恐慌,甚至有的媽媽因此而拒絕檢查。本文將給大家帶來一些「羊穿」的小知識,讓大家更好的了解「羊穿」。01什麼是「羊穿」?「羊穿」是指抽取羊膜腔內的羊水標本,分離羊水中的胎兒細胞進行體外細胞培養,來獲得有關胎兒健康和發育情況的信息。
  • 做好產前檢查 生個健康寶寶
    產前檢查是預防出生缺陷的重要途徑彭主任說,產前檢查與孕期保健包括對孕婦進行規範的產前檢查、健康教育與指導、胎兒健康的監護與評估、孕期營養及體重管理和用藥指導等,是降低孕產婦和圍產兒病發症的發生率及死亡率、減少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
  • 孕婦做胎兒心臟彩超最佳時間
    對所有的孕婦來說,在中孕期有必要進行一次胎兒系統產前超聲檢查,即Ⅲ級產前超聲診斷,該項檢查尤其適用於一般產前超聲檢查(Ⅰ級)或常規產前超聲檢查(Ⅱ級)發現或疑診有胎兒畸形或有胎兒畸形高危因素的患者。胎兒系統超聲檢查會對胎兒的心臟進行篩查以便發現是否存在心臟發育畸形。對懷疑胎兒心臟大血管結構畸形者,我們會建議進行針對性的胎兒心臟彩超專項檢查,從而進行進一步的確診。
  • 孕婦產檢的時候,哪些要必須檢查?哪些是醫生可能忽悠你檢查的?
    孕期的一切檢查其實都是出於為孕婦和胎兒的安全考慮,整個孕期大概需要檢查12-15次,不同的產婦也會根據不同的情況需要增減產檢的次數。如果一切非常正常,只要常規檢查就可以了,醫生則不會忽悠你去做沒有必要檢查的,希望孕媽們七萬不要隨便聽信別人的謠言,耽誤了檢查,沒有很重視自己和胎兒的健康問題。
  • 孕期五次B超,一個都不能少
    超聲檢查是產檢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項目之一,有些孕媽媽對孕期需要進行幾次超聲檢查一頭霧水,有些孕媽媽則擔心超聲檢查是否會影響到胎兒的健康……其實,超聲檢查沒有那麼複雜,也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可怕。  孕期超聲檢查安全嗎?  超聲檢查是一種無創傷性影像檢查技術,適用於診斷妊娠、監測胎兒生長發育、檢出部分胎兒結構畸形、了解胎盤及羊水情況。
  • 胎兒心臟超聲檢查有必要做嗎?
    先天性心臟病是一種很常見的先天性發育畸形,很多孕婦在大排畸檢查後,醫生懷疑胎兒心臟有問題,會建議孕婦再做一次胎兒心臟彩超。 那麼,什麼是胎兒心臟超聲檢查呢?做了大排畸還有必要做心臟超聲檢查嗎?什麼情況下要做這項檢查呢?
  • 有了無創DNA產前檢測,那些穿刺檢查就不用做了?
    想要生一個健康的寶寶,孕期檢查豈能少? 只有做好孕期檢查,才能將先天缺陷患兒出生的機率降到最低。 今天就來介紹一項非常重要的產前檢查——無創DNA產前檢測。
  • 孕婦第一次產前檢查很重要,為啥要做NT檢查?這個原因要搞清楚
    導讀:孕婦的第一次產前篩查很重要,為啥要做NT篩查?何時做NT篩查?懷孕以後,孕婦需要做很多次的孕期產檢,其中包括普通檢查,以及排畸檢查,其中最早的一種排畸檢查就是NT檢查,孕11-13周+6天的時候做,一般孕婦都會做,但是並非強制性的,具體還得看孕婦自己的選擇。孕期為什麼要做NT檢查?
  • 產檢大全 | 產前檢查和篩查,一項都不能少!
    作者:寶寶知道 孕育加油站產科醫生最想告訴孕婦的是,產前檢查和篩查絕非可做可不做——它們是為了預防和治療妊娠期母體、胎兒的相關疾病,降低孕產婦疾病發生率、新生兒出生缺陷而產生的重要工作,是產科工作的重點,也是孕婦能生下一個健康寶寶的關鍵。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所有女性都應當了解產前檢查和篩查的必要性,切不可諱疾忌醫或滿不在乎!
  • 產前親子鑑定在駐馬店可以做,產前DNA親子鑑定
    核心提示:產前親子鑑定在駐馬店可以做,產前DNA親子鑑定,無創dna親子鑑定是一種新興的親子鑑定方法,比起傳統的胎兒親子鑑定抽取羊水的方法優勢要多很多。其中大的優勢就是無創dna親子鑑定取樣是直接抽取孕婦的血液做檢測樣本,非侵入式取樣,所以能百分之百保證胎兒的安全,不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
  • 高齡孕婦必做六項產前檢查
    隨著婦產醫學的不斷發展,使得高齡孕婦可能面臨的各種危險逐漸降低,健康的身體,加之科學的檢測技術的不斷成熟,會使高齡孕產婦如願得到一個健康的寶寶。羊膜腔穿刺術:隨著女性年齡的增加,胎兒出現染色體異常的機率也增加,所以高齡孕媽咪應該做羊膜腔穿刺,檢測胎兒有無染色體異常。血糖篩查試驗:高齡孕媽咪出現妊娠期糖尿病的概率也較高。
  • 產前7次B超沒看出寶寶缺左耳 胎兒耳朵是B超盲區
    而就在唐女士致電本報之前幾天,剛剛做媽媽的監利女子胡潔卻向本報投訴:產前按時做了7次B超,所有檢查結果都顯示胎兒發育一切正常,孩子出生後,卻發現先天左耳缺失。武漢晚報記者走訪了江城多家醫院發現,一邊是醫院的彩超室滿負荷運轉,孕婦和家屬因排不上號著急上火;另一方面,很多產婦不知道三維四維彩超也有「盲區」。
  • 6次產前B超檢查都很正常 為何出生的兒子會是畸形
    去年11月,夏女士懷孕了。之後,她去醫院做產前檢查,於今年3月21日至7月17日依次做了6次B超檢查。其中5次在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做的是收費68元的常規檢查。在她懷孕24周後,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讓她去市中心醫院做了一次收費200多元的系統檢查。「這6次B超檢查,醫生看過後都說正常,等我生下兒子才發現有問題。為什麼這麼多次檢查都沒有發現孩子畸形呢?」
  • 「唐氏兒」3歲時患了白血病,孕婦產前這項檢查不能少
    各位孕婦都知道,在懷孕以後要經過十個月的懷胎,並且在這十個月裡面,除了要注意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外,還要注意胎兒的護理,並且要定期去醫院做產檢,才能保證寶寶的發育健康,很多人都認為自己的身體素質比較好,於是在孕期也常常會跳過一些檢查,但是產檢的很多項目都是不能忽略的,很多人因為這樣卻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 準媽必學 產前檢查不可忽視的「必修課」
    準媽媽順利懷孕後都在祈求孕產過程能夠順順利利、平平安安,可她們往往容易忽視一個更加重要的環節,那便是產前檢查。產前檢查就是指在妊娠期對孕婦和胎兒定期進行全面系統的臨床檢查,以期及早發現胎兒是否有先天畸形、遺傳病,監測孕婦的健康狀況及胎兒生長發育 情況,制定分娩計劃,進行優生指導。可以說,它對孕婦和胎兒起著「保駕護航」的作用,一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 產前檢查、產前篩查與產前診斷的區別是什麼?
    [摘要]在門診經常需要和準媽媽解釋的一個問題就是「產前檢查、產前篩查與產前診斷」的區別。在懷孕以後去產檢的時候,醫生可能會和你說很多的名詞,但是你根本不知道醫生在說什麼。在門診經常需要和準媽媽解釋的一個問題就是「產前檢查、產前篩查與產前診斷」的區別。 什麼是產前檢查(Prenatal Checkups)?
  • 準爸媽與胎兒第一次「見面」!「產前系統超聲檢查」與「四維彩超」開展線上預約
    但需要注意的是產前系統超聲檢查不是「萬能」的,並不能檢查出所有的先天性缺陷。權威文獻報導,產前超聲檢查能發現70%以上的胎兒結構異常。每位孕婦檢查時間至少在30~40分鐘,有些胎兒體位不佳,需要活動後再次檢查。  系統超聲檢查適宜時間為24~28周,最佳時間為25~26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