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自控力?

2020-12-14 澎湃新聞

原創 韓焱精選 湛廬文化

你好,這裡是韓焱精選。今天,我要為你推薦的是《棉花糖實驗:自控力養成聖經》這本書。

寫在前面:

有這麼一項能力,對於大人和孩子來講,都非常重要,那就是自控力。

這期音頻,我就想來說說,怎麼提高自控力?

提到自控力,大多數人都會想到一個最著名的實驗,「棉花糖實驗」。這個實驗的設計者是「自控力之父」沃爾特·米歇爾,他也是最早提出了延遲滿足能力和自控力密切相關的那個人。他在自己的著作《棉花糖實驗:自控力養成聖經》裡指出,所有人都可以通過有意識的訓練來培養和提升自己的自控力。

我想和你說說其中的3個具體方法。

《棉花糖實驗:自控力養成聖經》

作者:(美)沃爾特·米歇爾

譯者:任俊 閆歡

1

使用「如果—那麼」造句

這個方法很簡單,你可以在「如果」的後面,填上你想抵抗的某種誘惑,在「那麼」的後面,填上你遇到誘惑的時候就要做出的舉動。

20世紀70年代的早期,米歇爾教授設計了這樣一個實驗,他讓孩子們完成一些任務,但是他給孩子們設計了一個幹擾因素,就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小丑先生箱,這個小丑先生箱用五顏六色的燈光裝飾著,裡面裝滿了孩子們喜歡的小玩具和糖果,而且,這個小丑先生還是個「話癆」,每隔一分半鐘就開始「說話」,吸引著孩子們過去跟它玩兒。孩子們必須要想辦法抵擋住小丑先生箱的誘惑,完成手頭的任務,這樣才可以得到獎勵。

研究者把孩子們分成了兩組,一組是控制組,研究者並沒有給孩子們特別的指示;另外一組是實驗組,研究者會事先訓練孩子們運用「如果-那麼」造句來抵抗誘惑,比如說,如果小丑先生箱讓你看它並且跟它一起玩兒的時候,那麼你就把身體背對著它,並且對自己說:「不,我不會看小丑先生箱,我要工作,我要專心工作!」

結果表明,控制組被小丑先生分散注意力的平均時長是24秒,而實驗組卻不到5秒;除此之外,在任務完成方面,實驗組的成果也比控制組高出了42%。你會發現,用「如果-那麼」造句這個方法操作起來簡單、直接,對於提高自控力非常有效。

你也可以多多嘗試在生活裡使用這個方法。比如,你想減肥,就可以這樣造句:如果餐桌上有甜點,那麼我就喝一杯紅茶佔住嘴;又比如,你想戒菸,就可以這樣造句:如果看到有人抽菸,那麼我就會馬上離開。

再比如,你很喜歡吃火鍋,但是又想讓自己的飲食習慣變得更健康,就可以這樣造句:如果有「麻辣鍋底」,那麼我會選「清湯鍋底」;如果蘸料有香油、麻醬,那麼我要選辣椒、蒜泥和醋。

總之,這個方法的目的就是幫你事先想好行動方案,不要等誘惑來了再臨時去想。這樣一來,事先的設計就變成了一種心理暗示,執行多了,行動就會變得自動化,需要付出的額外努力也就會越來越少。

2

培養自控力的第二個方法,是轉變時間觀

這個方法就是讓你把自己的關注點從「現在」移到「未來」,讓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可怕的、消極的結果,生動清晰地浮現在你的腦海裡,幫助你有效控制眼前的誘惑。

《棉花糖實驗》這本書的作者米歇爾教授,曾經菸癮很大,一天要抽三包煙。他嘗試過很多戒菸的方法,結果都不太理想。

有一次,他在醫院碰到一個因為吸菸患上肺癌的人,那個人身上塗滿了方便化療的綠色記號,眼睛瞪得大大的,死死盯著天花板,樣子特別痛苦。

從那之後,每次想抽菸的時候,米歇爾教授就會刻意回想那個畫面,告訴自己,吸菸過量很可能就會患上肺癌,變成那副可怕的樣子,於是就能忍住不抽了。就這樣,他最終成功戒了煙。

除此之外,你在生活中也可以常常使用「轉變時間觀」這種方法。

比如,看到觸手可及的美食,你就在腦海裡浮現出自己胖得走形的身材;又比如,已經12點了,你還在看抖音刷劇玩遊戲,就想想同學聚會的時候,你比別人看上去老了10歲的樣子;再比如,公司年會微醺的夜晚,年輕漂亮的女同事邀請你到她房間坐坐,你就想想自己不慎出軌,妻離子散的下場。

這些生動的想像,會有效幫助你抵禦形形色色的誘惑。

3

啟動「自我疏離」狀態

「自我疏離」指的是用第三者的視角客觀冷靜地看待事情。說白了,你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一隻黏在牆上的蒼蠅」,俯視身邊發生的一切,包括自己在內。你可以想像現實中的自己是個演員,而「牆上的蒼蠅」是個觀眾。

米歇爾教授邀請了一些曾經遭遇過情感背叛的人參與實驗,他把這些參與者分成了「自我沉浸組」和「自我疏離組」。「自我沉浸組」的參與者完全沉浸在回憶裡,回想當時發生了什麼,對方說了什麼、做了什麼,自己那時候的感受是什麼樣的;而「自我疏離組」的參與者呢,要把自己看成是「一隻黏在牆上的蒼蠅」,用第三者的視角來回憶曾經發生的事情,也要以旁觀者的立場來評價這些事情。

結果顯示,「自我沉浸組」的大部分人都再一次感受到了傷心、失望、痛苦,因為,自我沉浸這種方式,再次打開了他們血淋淋的傷口,激活了痛苦的情緒,加劇了憤怒;而「自我疏離」這種狀態,有效地拉開了一個人和他自己情感之間的距離,所以,這一組的參與者普遍表現得更加客觀和冷靜,甚至還能反省自己,從過往的經歷裡總結出有價值的經驗和教訓。

你也可以試試啟動自己的「自我疏離」狀態。比如,開會的時候,你覺得同事嘲笑你的提議很糟糕,這讓你覺得又生氣又尷尬,這個時候,如果你啟動「自我疏離」狀態,站在觀眾的視角,就會看到,會議已經開了快2個小時了,大家都已經疲憊又煩躁,而且不同意你的建議的那位同事,對其他人的提議也給出了比較刻薄的評價,並不是只有你一個人感到不舒服。

如此一來,你也就釋然了。這樣的「自我疏離」可以幫助你更加冷靜、客觀、全面地審視自己,防止你的情緒或者行為失控。

總而言之,培養自控力的方法很多,你既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來改變感受和行為;也可以通過改變行為,來促使思維方式發生改變。你只要記住:自控力是可以培養出來的,你的命運和未來是可以靠自己改變的。

《棉花糖實驗:自控力養成聖經》

作者:(美)沃爾特·米歇爾

譯者:任俊 閆歡

好,以上就是我為你分享的內容,我在閱讀資料裡為你準備了本期音頻的金句卡片,歡迎你保存和轉發,也歡迎你閱讀《棉花糖實驗:自控力養成聖經》完整版電子書,在湛廬閱讀App上可以找到。當然也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精彩觀點。更希望你能把咱們的專欄轉發給自己的朋友。

韓焱精選,明天見!

· 韓焱精選·

湛廬創始人韓焱老師將用專業出版人的視角,每天為你推薦一本好書。專欄將用一條音頻,一段文字,解開你的閱讀困擾。和你一起親自閱讀,與最聰明的人共同進化。

End

新媒體編輯/Eurus

//湛廬文化//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疫情期間,學生如何提高自控力,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
    今天,鴻雁老師從三個大方面為大家解讀如何提高自控力,最後會為大家奉上居家學習的自控秘籍。一、什麼是自控力以及關於自控力的科學真相自控力,即自我控制的能力,指對一個人自身的衝動、感情、欲望,面對一些事物、突發事件、感情問題、面對金錢權利等等一系列的情感進行的自我控制。
  • 即將成為高三黨,但是發現自己的自控力很差,如何提高自控力?
    「現在的我是一個準高三的同學,但是我覺得我的自控力和高一、高二的時候一樣,還是很差,應該如何提高自控力?」一位同學告訴我。高三的學生所面臨的競爭對手是非常多的,有幾十萬的考生,要想在這幾十萬考生當中脫穎而出,必定需要比較強大的自控力,只有擁有了比較強大的自控力,同學們才能有夠更好地拒絕外界的誘惑,才可以提高學習成績。那麼,如何提高自控力呢?一起來看看。
  • 提高自控力的14條有效方法(讀書筆記)
    《自控力》一書給我們提供了一種訓練大腦的方法,可以讓我們的意志力變得更強健。下面是我閱讀《自控力》之後,以我的理解整理的14條重要知識點(自控力的方法)。1、觀察、認識自我①增強自我意識。放慢呼吸能激活前額皮質、提高心率變異度,有助於你的身心從壓力狀態調整到自控力狀態。這樣訓練幾分鐘後,你就會感到平靜、有控制感,能夠克制欲望、迎接挑戰。(記住:不要憋氣,憋氣只會讓你更緊張)③5分鐘「綠色鍛鍊」。也就是走到室外,回到大自然懷抱中的活動,哪怕只是隨便轉轉、呼吸新鮮空氣、做些簡單的伸展活動都可以。
  • 自控力極差的人如何自救?6個快速提高自控力的小方法
    古今中外的集大成者,都有一種優秀的品質,它叫自控力或者克己自律。這種優秀的品質並非生來就有的,而是後天訓練來的。生活中自控力差的人如何自我拯救?你要做的就是找到自我訓練的方法,並持之以恆地訓練,只有這樣,你的意志力、自控力才會被開發出來。那麼,什麼是自控力?
  • 如何提高自控力?你需要這四個建議
    這些就是自控力不足的原因,而且,長此以往,會越來越沒自信,對人生也會喪失追求。那麼,我們該如何提高自控力呢?第一、明確自己的不足。很多人是不願意承認自己做得不好,而往往會怪罪於運氣、外界環境等因素,於是,問題就會一直存在。
  •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控力?父母一定要清楚的幾點......
    這幾個孩子有一個共同點:缺少自控力,讓壞習慣成了他們的主人。自控力,即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在人生當中,有很多煩惱很多誘惑。對於孩子而言,他們的年齡尚小,還不足以抵抗外界的各種誘惑,更不知道如何去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控力?不妨試試「棉花糖實驗」,培養自律寶寶
    「為啥別人家的孩子都能安靜地寫作業,我家這個就老是扭來扭去,怎麼一點自控力就都沒有呢?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呢?」這是一位朋友在後臺的留言。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博士1966年起在幼兒園進行有關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學經典實驗——棉花糖實驗,然後提出了延遲滿足這一理論,並發現,自控力和延遲滿足影響孩子未來的成功,這一發現對教育學和心理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自控力是什麼?源自何處?如何提升自己的自控力?
    這本書涵蓋了神經科學、心理學等眾多學科的知識,不僅幫助我們從源頭上了解什麼是自控力、自控力從何而來,更針對自控力提升的問題,給出了解決方案。這本書告訴我們,關於自控力,你需要了解的四個要點。第一,自控力是天生的,人人都有抵禦誘惑的本能。
  • 大學生如何提高自控力,規劃目標,堅持是王道
    那麼大學生如何提高自控力?一,每天堅持做一件事自控力也是需要後天鍛鍊的,通過每天定時做一件事,比如被十個單詞,看半小時書,做半小時運動,堅持一兩個月,看看自己的表現。我的一個老師說過,每天強迫自己做同一件事,是非常有用的,哪怕是寫日記或在睡前想想寫一句話。
  • 自控力太差?因為沒有找對方式,做到這4點幫你提高自控力
    自控力對於一個人很重要,它能決定人的未來。因此提高自控力非常重要,下面給大家分享如何提高自控力。上面只是一些關於提高自控力地方法,《自控力全四冊》包括《自控力》、《重複力》、《自制力》和《拒絕力》,這些書能夠幫您完全控制自我,抵制不良的誘惑,同時也可以幫助自己有效的拒絕別人的請求,別讓不好意思害了自己。
  • 心理學:如何提高自控力,克服懶散,可以做以下幾點
    最近讀了一本書,該書是《超級演說家》第二季總冠軍,北京大學法律系研究生劉媛媛於2017年出版的作品《我不懼怕成為這樣「強硬」的姑娘》,其中有篇文章讓喜歡心理學的我印象比較深刻,文章名叫《克服懶癌:如何讓勤奮小人打敗懶惰小人》,在這篇文章中,劉媛媛分享了幾個關於提高自控力的方法。
  • 敲黑板:孩子提高自控力、社交力的玩法,很多家長沒重視
    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說,要是有自控力就意味著我們能夠忍住衝動消費,把錢存下來做生活規劃。而對孩子意味著能忍住看電視,先完成家庭作業。其實每位父母都想有不用大人管的孩子,但科學研究發現,自控力的確受遺傳的影響,先天因素只佔到40%,越早開始幫孩子訓練自控力,他能夠發展這種能力的機會就越大。
  • 《自控力》:自控力差怎麼辦?這幾個方法,讓你有效提升自控力
    作者:弘禾師兄這是 「 弘禾師兄 」 的第 148 期分享有句話說的非常好:「胸中藏有大志的人,往往是一個很有自控力的人。」自控力對我們每個人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更是每一位成功人士必備的能力。提到自控力,就不得不提意志力。那麼到底什麼是意志力?
  • 處於網絡時代的孩子,最重要的是提高「自控力」
    但是2歲以下的孩子還不滿足擁有自控力的條件,但是在2歲過後,部分孩子可能會延遲到3歲時自控力開始有所萌芽。有研究表明,2歲以上的孩子在被允許接觸某件物品之前,能夠單獨等待4分鐘左右,從這個時候開始孩子就能不斷提升自身的邊界和規則意識。因此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沉迷手機並非是缺乏這種自控力,而是存在一定的自控力不足的狀況。
  • 4個方法,教你高效提高自控力
    而自控是指對外界誘惑及自身行為習慣的控制,缺少自控力,就不會形成良好的習慣行為,嚴重會因為抵擋不住外界誘惑而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我們要有很強的自控力。那麼,什麼是自控力?自控力是指人能夠自覺得自我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動。
  • 心理復原力:關鍵提高孩子的自控力
    同時因為人際圈子較小,他們不願意和他人交流,自然也就無法得到外界有效的支持。04想要孩子擁有強大的復原力,關鍵是提高孩子的自控力1、幫助孩子制定情緒管理流程,提升孩子的情商只有具備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孩子的自控力才能夠提高。
  • 如何提高寶寶的自控力?巧用這些誘惑方式,讓寶寶做事有動力
    人的自控力影響著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一件事情做不成,大到無法支配人生走向。爸爸媽媽已經嘗到無法自我控制的苦頭了,肯定是不願意自己的下一代重蹈覆轍。那麼,提高寶寶的自控力,讓寶寶能對自己身邊的事情有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 如何教出孩子自控力
    △如何教出孩子自控力(高清)△如何教出孩子自控力(高清)△如何教出孩子自控力(高清)如何教出孩子自控力(高清)獲取方式:1、轉發+關注+評論2、私信回覆:如何教出孩子自控力【根據文末顯示的轉發記錄發送連結】
  • 提高幼兒自控力的五個方法,從小學習一門外語最關鍵
    我們公號的讀者大部分孩子還在學齡前階段,可能最感興趣的是,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自控力,避免將來上學了還需要天天督促孩子,勞神勞力還是不能讓孩子自覺學習。今天給大家分享《提高幼兒自控力的五個方法》:1信守承諾,獎勵延遲享受著名的棉花糖實驗,後期有許多修改版的跟進實驗,其中一個比較有名的是Celeste Kidd的關於信任的實驗。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控力
    研究表明,自控力對孩子的學業成就有很強的預測性,小時候自控力好的孩子,他們上學後閱讀和數學成績也會很好,這種預測能力比智商對學業成績的影響還要大。想要提升孩子自控力,首先我們大人要清楚孩子的發展階段,理解他們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