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朋友們好,有段時間沒更文了,很是抱歉,前段時間,由於工作任務有些繁忙,我暫緩了寫文,這一緩就是幾個月,有時也會看看粉絲們給我的留言,看完越是愧疚,愧疚的是自己沒能給我的粉絲們持續帶來新的文章,感覺自己辜負了大家的期待,因此,趁著最近調整一下狀態,重新走回原來的軌道,希望可以繼續和大家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最近讀了一本書,該書是《超級演說家》第二季總冠軍,北京大學法律系研究生劉媛媛於2017年出版的作品《我不懼怕成為這樣「強硬」的姑娘》,其中有篇文章讓喜歡心理學的我印象比較深刻,文章名叫《克服懶癌:如何讓勤奮小人打敗懶惰小人》,在這篇文章中,劉媛媛分享了幾個關於提高自控力的方法。
也許你們會問什麼是自控力,在解釋這個名詞之前,讓我先舉幾個情景給你們看看。
明明想著要減肥,但卻忍不住想大吃特吃;
知道熬夜對身體不好,卻總是煲劇,玩手機,不願睡去;
明明知道要考試了,卻還是拿著手機刷,最後什麼都沒複習到。
類似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很多,我們在面對眼前誘惑時候,似乎總是容易控制不住自己,容易做出背離我們初衷的行為和選擇;在這個時候,我們會覺得我們不夠自律,我們意志力弱,我們自制力差,是的,今天我們要說的自控力其實就是和這幾個是同樣的意思。
我們做一件事之所以堅持不下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動力不足,不要依賴動力,因為動力不是持續不斷的,我們也不可能365天,天天都充滿激情,像打了雞血一般。
那你肯定會問,那我們怎麼和懶惰鬥爭呢?
其實,在我們的大腦中,有一個勤奮小人也有懶惰小人,就像《自控力》這邊書裡提到的,前額皮質就是勤奮小人;這說明我們天生就有自控力,不是只有懶的天性的。
那到底什麼是自控力?
其實,自控力指的是自我控制的能力,指對一個人自身的衝動,感情,欲望,面對一些事物、突發事件、感情問題、面對金錢權利等等一系列的誘惑,進行的自我控制。廣義的自控力指對自己的周圍事件、對自己生活和事業的控制感。它是能否支配自我的一種能力。你能否支配自己成功或者失敗,你能否支配你的人際關係,你能否支配你的人生走向。
在劉媛媛的《克服懶癌:如何讓勤奮小人打敗懶惰小人》,她提出了幾個她自己覺得適用且有效的方法,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1.要找到實現目標的明確途徑,清楚每一個行動的作用和效果,這樣才會願意行動起來
不是有了目標就有動力,如果不知道怎麼做可以實現目標,不知道怎麼拆解目標,那你的努力就是漫無邊際的,看不到終點。
在我們讀書的時候,父母和老師經常對我們說,只要努力,只要好好學習,就可以考上好大學。
但是,努力,好好學習和考上好大學的聯繫並不強。
我們要做的是細化目標,而且要把實現目標的途徑給找出來,清楚每一個任務的作用。這樣當我們在努力的時候,就不會是像是螞蟻在大海遊泳一樣,沒有方向,沒有目的地,總想放棄;而是像千米賽跑,即使耐力很差,即使有停留,但是我們知道我們進行到哪一步了,知道我們離目標還有多少距離,知道終點在哪裡。
而且,當我們手頭有多個目標時,最有動力的一般是已經找出實現方法的那個目標。
比如:寫完這本書,減肥,學習心理學。那在這三個目標裡,最有動力完成的目標就是:寫完這本書。寫完這本書目標是12萬字,每完成一篇,看到字數的增加,心裡又充滿了幹勁。而少吃一頓飯和鍛鍊十分鐘,對於最終體重的作用很難看到;學習心理學的話,心理學的範圍太過廣泛,學習起來頭緒不夠清楚;
2.從想做的事情開始做
為什麼我們明明都知此時應該去寫論文,時間也很緊張,但卻為什麼忍不住想去刷微博。
因為寫論文是無趣的,麻煩的,刷微博是簡單的,有趣的。
每次到了圖書館想好好坐下來學習,想完成論文,卻總坐不住,總想打開手機,那怎麼辦呢?
我們可以試著和自己對話,和自己交流一下,是的,你覺得很麻煩,但是卻又必須要完成它,那能不能今天先做點簡單的,比如列個提綱,或者更簡單的,調整一下論文的格式。
學習對大部分人來說,是不愉快的,不想學習是正常的,人都喜歡簡單有趣的,但是你能不能試著從學習的任務中找出一兩件比較簡單的,不那麼討厭事來做。這樣,當你完成了那一兩件比較簡單的事情之後,在成就感的刺激下,能夠再接再厲地去做那件非常不想去做的事情了。
這個辦法我本人也覺得挺適用的,當我覺得寫文章很麻煩,我會試著告訴自己,這次不一定要寫完,先試著起個標題,試著寫一個段落也好,往往我這樣做了之後,發現不知不覺間我已經完成這篇文章的很多部分了。
我每周都會堅持跑步,有時候我也會犯懶,不想出門運動,那麼這時,我會告訴自己,不一定要去跑,但可以穿上跑鞋出門走走,散散步也好,但當我出門,到了那個環境,我又自然而然地開始跑起來了。在做不下去的時候,做一個簡單的任務,休息一下,回頭再去做那個難的,發現也可以做下去了。
3.如果能及時看到行動的反饋,堅持起來就會更加容易很多人喜歡玩遊戲,因為在玩遊戲的過程中,玩家可以得到反饋,好的和壞的反饋都有,積極的反饋讓玩家充滿信心和樂趣,想不斷地去挑戰下一個任務。不好的反饋,通關失敗,分數降低什麼的,也會激起玩家的好勝心,想繼續重新來過,去贏得更好的局面。
然而我們想完成的事,並不像遊戲一樣,會迎合我們的喜歡進行設定。
所以,我們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必然有很多無聊的部分,這個時候反饋這個辦法還是比較有用的。
當我們學習,做題的時候,每做完一道題,我們會看到自己是正確還是失敗,我們的分數是多少,這樣會讓我們持續堅持下去,因為我們想獲得更高的分數,想正確答對每一道題。
很多事情也是一樣的道理,好勝心會讓你在聽到差評的時候更加努力,成就感會讓你在聽到好評的時候進行努力。讓自己的堅持有回音,很多的堅持就不會那麼咬牙切齒。
4.周期性堅持
不要讓努力變成一件永無止境的事情,這樣你也會覺得很累。我們總是會說,明天開始怎麼怎麼樣。這讓我們覺得,一輩子好像都這樣,想想就覺得很難辦到了。
我們要學會給自己的堅持設計一個周期,要有盡頭。
比如學習,作者給自己定的是每周只學習六天,周日就用來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會安排工作。
七天一個周期,一個周期一個周期來,不要想太遠,多堅持幾個周期,一年就不知不覺過完了。
5.別去做一個你根本做不到的計劃
不要覺得自己不會制定這種不現實的計劃,很多人都是做了而不自知的。人在制定計劃的時候總是有種奇特的感受,仿佛自己已經完成了一半。
很多人喜歡把自己的一天安排的滿滿的,不給自己留餘地,其實,這樣的計劃幾乎是很難完成的。一旦中間有個環節被打亂,那當天的計劃也就亂了。即使咬咬牙堅持了一兩天,內心也是充滿挫敗感。
別去做自己根本完不成的計劃,要結合實際去做一個一定可以完成的計劃,在時間上留一點餘地,這樣,當你完成了計劃,還可以利用剩餘的時間去做其他事,這樣每天努力的也開心呀。
6.找到那些做出錯誤決定的瞬間,做好預防的措施
人荒廢自己的一天往往是毫無知覺的,就像你的目標被打亂也是毫無警惕的。
自控力這本書裡也有提到一個小辦法,記錄自己失控的瞬間,找到自己失控的原因。
在減肥的時候,你總是在不知不覺中胡吃海塞。那麼,從現在開始,刻意記錄一下,你看看自己是在那些時刻,開始吃東西,什麼時候吃的最多,是在什麼樣的情景下。
如果你發現,自己總是在晚上想吃零食,那麼你就可以開始警惕了。
當你知道有危險時,成功防備的機率就大了。
你開始想,你是在什麼情景下吃零食的,你發現,你在晚上喜歡看電視,看電視的時候就忍不住嘴饞想吃東西,冰箱裡,宿舍又都是那些高熱量的東西,那麼我們就想辦法把這個鏈條切斷,比如,晚上儘量不看電視,不行的話,把冰箱裡的高熱量的東西換成低熱量的蔬菜水果等。
另外,我們要善於使用「我想要」的力量,每當你想吃零食,你就問自己,你想要的是什麼,然後你就知道了,因為我們會告訴自己,真正想要的是苗條的身材,而不是巧克力,善於使用這個,我們就可以把自己想要的調到眼前,提醒自己。這也是個小辦法,可以試試。
以上六點就是劉媛媛在書中提出的關於提高自控力的6個辦法,最後,她還提到了兩個相關的因素。
睡眠和情緒。
睡眠對我們控制自己的意志力還是比較有影響的,當我們睡得好的時候,我們大腦比較清醒,自控能力也比較強,睡得好,第二天都是精力充沛的。
情緒低落會讓我們犯懶,心情好且不激動的時候,我們更容易控制自己,大家也可以觀察一下自己身上有沒有這個規律。
以上的方法,大家都可以嘗試一下,根據自己的情況,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