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端的指責 莫名的焦慮

2020-12-11 中國網

——評美國防部2020年度《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

美國國防部日前發布2020年度《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肆意歪曲中國共產黨和中國軍隊關係,曲解中國國防政策和軍事戰略,妄議中國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發展,在國防開支、核政策、臺灣等問題上無端指責,極力渲染所謂「中國軍事威脅」。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報告有三點引人關注。

一是焦慮中國軍隊在科技領域的快速發展。報告對中國軍隊在新興科技方面的進展充滿擔憂,特地將中國軍隊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設單列為一個專題。報告「憂心忡忡」地指出,「這些技術的發展顯著提高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作戰的靈活性和反應能力」。

二是妄評中國軍隊的大國擔當。報告無視客觀事實,極力「汙名化」中國軍隊開展的人道主義援助、亞丁灣護航、聯合國維和行動、軍售以及雙邊和多邊聯合軍演等正常軍事交流合作,指責中國意圖通過這些體現大國軍隊擔當的行動「擴大全球軍事存在」。

三是誣衊中國正常的核力量發展。中國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始終恪守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明確承諾無條件不對無核武器國家和無核武器區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報告罔顧事實,不僅無端指責中國核政策不透明,還對中國正常的核力量建設說三道四。此舉無非想要通過渲染中國核威脅,妄圖拉中國參加所謂的中、美、俄三方核裁軍談判,進而達到遏制並削弱中國核威懾能力、維護美國核霸權的目的。

總體來看,今年的這份「中國軍力報告」,一如既往地充斥著零和博弈的冷戰思維,其對中國正常的軍事發展大加指責,一來是為落實「大國競爭」理念,加大對中國的圍堵遏制力度、限制中國軍力發展;二來是妄圖通過鼓吹所謂「中國軍事威脅」,為擴張軍備和對外軍售尋找藉口,為維護美國全球霸權特別是在印太地區的主導權炮製理由。

與此同時,從報告和美軍近期所作所為不難看出,一直強調「大國競爭」的美國其實充滿著一種莫名的戰略焦慮。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最近指示美國防大學調整課程設置,將50%的課程聚焦中國,並要求其他軍事院校也要把中國作為主要威脅加以研究。美國防部還新成立了專門研究中國的國防政策辦公室。

中國多次向國際社會鄭重宣告,中國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永遠做維護和平的中堅力量。近年來,中國軍隊積極參與國際人道主義救援、聯合國維和以及亞丁灣護航等行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中國始終是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的堅定維護者。美國尋求將中國打造為對手是嚴重戰略誤判,是把自身戰略資源投入到了錯誤的方向。

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維護和穩定中美關係事關兩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福祉,也關乎世界和平、穩定、發展。我們奉勸美方,以冷靜和理智的態度正視中國的進步和中國軍隊的正常發展,少些無謂的焦慮,少些無端的指責,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致力於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作者單位:軍事科學院戰爭研究院)


相關焦點

  • ...停止對中國的無端指責攻擊,以建設性的態度對待同中國的關係...
    【中國駐日本使館回應蓬佩奧接受日媒採訪】10月6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接受日本媒體專訪,稱世界長期面臨中國威脅,對中國進行指責。中國駐日本使館發言人表示:希望有關國家多做有利於增進地區國家間相互理解與信任、促進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的事,而不是相反。
  • 不要無端指責提出延期考研的人
    此文一發,部分網友在評論區提出了將考試延期的想法,卻因此引來了很多考研人的指責以及辱罵。這確實讓筆者很不解:為什麼要去指責和辱罵別人?他們只是針對當下的情況發表了自己的想法,這有什麼錯?當下國內疫情情況並不樂觀,成都、大連等多地都先後發現了幾列本土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甚至還有環境傳人的可能。
  • 外交部:無端指責和惡意中傷改變不了智慧財產權的成績
    來源:央視原標題:外交部:無端指責和惡意中傷改變不了智慧財產權的成績  在今日(2月28日)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中國已經提名候選人競選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總幹事。趙立堅強調,我剛才向大家介紹了一系列數據和事實,事實勝於雄辯,是任何無端指責和惡意中傷都改變不了的。(總臺央視記者 朱若夢 靳丹妮)(編輯 單宏鑫)
  • 巴基斯坦駁斥美國在宗教事務方面的無端指責
    令人遺憾的是,儘管巴美兩國在宗教問題上有建設性接觸,但上述事實卻被美方無端忽視。聲明指出,為改變偏狹、歧視、仇外和「伊斯蘭恐懼症」上升的趨勢,全世界應在合作和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共同努力。巴基斯坦將繼續真誠地在這方面發揮作用。
  • 網友指責漢語拼音出錯,一年級教材總主編:拼音無誤不要無端攻擊
    網友指責漢語拼音出錯,一年級教材總主編:拼音無誤不要無端攻擊自從抖音等自媒體出現在了我們的生活之中,可以說是娛樂了我們的生活,在上班之餘不少人回家後的習慣是打開抖音,刷刷又有什麼新鮮事,又有什麼笑話可以逗得自己開懷大笑,但是也是自從抖音出現了之後可以是
  • 譚德塞回應川普無端指責:將疫情政治化無異於火中取慄
    要隔離「政治化疫情」的行為有記者提問,世衛組織如何回應美國總統川普對世衛組織的指責。譚德塞呼籲不要將疫情政治化,要在國家和國際層面保持團結,跨越黨派、意識形態、宗教等的分歧,專注應對疫情。譚德塞說:「面對一個全新的、危險的病毒,我們會做理性評估,總結經驗和不足。
  • 心理學:明明沒有錯誤卻被批評指責,錯誤不在你的身上
    最近深圳女孩被自己的父母無端虐打的視頻引爆了很多人的暴脾氣,我們看到視頻中女孩並沒有做什麼,卻總是被爸爸媽媽還是手足當做出氣筒來隨意虐打。而面對這個無端的虐打,女孩好像習以為常,這引起了公憤,但是我們在指責女孩父母的時候,我們倘若將視線挪移到自己的身上,我們有沒有如同那個女孩一般曾經被自己的親人或者身邊的人無端指責和批評呢,也許我們被對待的方式沒有那樣的皮肉之苦,但是卻也讓我們的心理承受很多暴力和冷落,而讓我們痛徹心扉。
  • 特魯多再次無端指責,我使館憤怒回應:顛倒黑白,加方行徑才是「脅迫...
    12月20日,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接受加媒體年終採訪時,再次就涉加公民案對中方無端指責,誣稱中國搞所謂「脅迫外交」。加國防部長薩詹也對上述案件說三道四,還聲稱中方不遵守國際規則,對中國同亞非拉國家發展關係妄加指責。
  • 曉晨心理——無端煩惱的自我診斷與矯正
    無端煩惱:是指無緣無故苦惱的消極情緒。煩惱人人都會有,但不屬於心理問題,無端煩惱、莫名煩惱、自尋煩惱,則屬於不正常的心態,是心理失衡的表現。但是會損害精神健康。無端煩惱的表現:1:對事情耿耿於懷,無法輕鬆的生活。喜歡小題大做,喜歡挑剔。
  • 總是莫名焦慮緊張,會得抑鬱症嗎?長期焦慮,和什麼有關
    有的人總是莫名地焦慮緊張,尤其是在現代社會,出現焦慮緊張的人群還是比較多的。這甚至已成為了一種「現代病」,特別是那些年輕人,更容易出現焦慮,時時刻刻都會感到緊張。這樣不良的心理,對身心的健康很不利。總是莫名焦慮緊張
  • 美國務院助卿無端指責中國社會制度,華春瑩:中國制度好不好,中國...
    史並對中國社會制度進行無端指責,你對此有何評論?華春瑩答:我注意到有關報導。史達偉的演講充分暴露了美方一些人嚴重的對華意識形態偏見和根深蒂固的霸權思維和雙重標準。他在演講中無端指責中國的社會制度,對中國謀求民族復興耿耿於懷。中國的制度好不好,中國人民最清楚,實踐也已經作出了回答。
  • 孩子無端愛哭 多半缺乏安全感
    孩子無端愛哭 多半缺乏安全感 有些小孩子特別喜歡哭,早上起來看不到媽媽哭;出去玩,人太多哭;親戚朋友想抱他,他也哭。有些人以為,這是太溺愛孩子的結果,其實不然,孩子總是莫名地哭,其實是因為缺乏安全感。那麼孩子缺乏安全感有什麼表現呢?又該如何幫助孩子營造滿滿的安全感呢?
  • 無形壓力 莫名焦慮
    又臨近考試時間,莫名的焦慮。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自己心態不好,還是性格有毛病?為什麼活得這麼累?但是不努力不奮鬥,註定不久的將來被淘汰。最近一直自己在調節和控制這種焦慮和不安。累了,就去跑步。想想開心的事。不知道這種心理是不是正常?可我不能回頭,不能放棄。一旦放棄,前功盡棄,一無所獲。這些年一直在挑戰自己。付出了很多心血,也有收穫。但人的一生如果活得這麼辛苦,有何價值?
  • 央視主播評安徽女孩輕生溺亡:與其無端指責,不妨等調查結果
    與其無端指責,不妨等調查結果。基層警情千變萬化,民警背後更需有強大的支撐系統。救生裝備是否標配,是否有技能培訓。調查結果不是終點,更希望由此做出改變。延伸閱讀中央政法委評望江女孩溺亡事件第一句:沒有成功挽救生命的救援,就是失敗!輿論場上呼嘯而來的,是對民警施救不力的責難:有人質疑不夠專業,女孩近在咫尺,卻沒有抓住時機揪住她。
  • 我有莫名的焦慮症狀,從「三個方面」進行調整,焦慮情緒得到緩解
    我們總想把這股莫名的焦慮感消除掉,但就是消除不掉,容易根深蒂固。在心理學中,焦慮感是一個討論比較多的名詞,在臨床上也是比較多見的。有焦慮感的人身心難受,總是對未知感到一種恐懼,也不清楚自己接下來會做什麼。一種焦慮感總是在自己的身體上遊走,想要趕走,也趕不走。
  • 總是莫名焦慮緊張,和什麼有關?長期焦慮,會得抑鬱症嗎?
    焦慮不安,屬於情緒上一種表現,在如今社會,出現的人群還是比較多的,甚至有人說是「現代病」,尤其是很多年輕人,更容易出現焦慮,時刻感覺到緊張,這樣的心理,對身體也有影響,那麼總是莫名感覺到焦慮、緊張,和什麼有關呢?很多人或許不清楚,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懷孕以後無端擔心莫名焦慮,要警惕是不是患上了產前抑鬱症
    調查顯示,有98%的孕婦在妊娠晚期會產生焦慮心理,而每五位女性中,就會有一位女性在懷孕中後期遭受較為嚴重的精神疾病困擾,其中以白領女性為主。 有些人善於調節自己的情緒,會使焦慮心理減輕,有些人不善於調節,心理焦慮越來越重,情緒波動大,出現睡眠紊亂,記憶力減退,長時間感到悲傷,疲憊等症狀。
  • 周日焦慮:為什麼一到星期天,整個人就莫名的喪?
    你是不是一般的時間還好,一到星期天就會莫名地熬很久的夜?你是不是在星期天的晚上,不僅僅熬夜,還特別的害怕第二天的來臨?如果你也擁有這樣的心理,很有可能,你也患上了「周日焦慮」。「周日焦慮」通常出現在年輕的上班族居多。
  • 為什麼我常常感到莫名的焦慮,什麼方法才能有效的化解?
    在生活中,導致我們變得焦慮的因素無處不在。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甚至有時候一些很小的事情,也會讓我們感到莫名的焦慮。為此給我們的精神帶來許多負擔。所以如果我們經常感到莫名的焦慮,首先就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自己的哪些性格是不是發展到了極點,需要轉變一下了?
  • 你因孩子被無端指責過嗎
    其實很多寶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明明自己已經傾盡全力來照顧孩子,但只要孩子一有事,就會被身邊的人無端指責,尤其是自己的公公婆婆。結果到了家門口正好遇上婆婆,婆婆啥也沒問就把我責罵了一頓,說作為媽媽都不知道扶著點孩子,肯定是看孩子的時候玩手機去了,我帶孩子就沒摔過之類的,反正就是一直指責我,還把孩子搶了過去,我一下子蒙住了,不知道說什麼好,心想明明就不是我帶的孩子啊,怎麼一出事就算到我頭上了?而且孩子磕磕碰碰也正常,學走路不都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