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企業最高10年免稅;臺積電官宣3nm工藝;華為排世界品牌第53等

2020-12-20 騰訊網

一、【物聯網頭條】

四部門聯手發公告:晶片企業最高免10年所得稅

昨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改委、工信部發布關於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線寬小於28納米(含)且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第一年至第十年免徵企業所得稅,公告自2020年1月1日起執行。

臺積電宣布2023年投產3nm Plus工藝:蘋果首發

昨天,臺積電宣布將會在2023年推出3nm工藝的增強版,命名為「3nm Plus」,首發客戶是蘋果。如果蘋果繼續一年一代晶片,那麼到2023年使用3nm Plus工藝的,將會是「A17」。

二、【底層技術、通信、網絡安全】

3nm、5nm關鍵技術:復旦教授成功驗證實現GAA電晶體

來自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的消息顯示,該校周鵬團隊針對具有重大需求的3-5納米節點電晶體技術,驗證了雙層溝道厚度分別為0.6 /1.2納米的圍柵多橋溝道電晶體(GAA),實現了高驅動電流和低洩漏電流的融合統一,為高性能低功耗電子器件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技術途徑。

百度崑崙晶片1實現應用部署

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表示,百度崑崙1量產已超過2萬片,並實現了應用部署,預計崑崙2將在明年上半年量產。百度崑崙是百度自研的中國第一款雲端全功能AI晶片,從2011年起,百度開始基於FPGA研發AI加速器,並同期開始使用GPU。

三大電信運營商開始規模化部署5G消息

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均已開始5G消息的規模化部署,5G消息有望成為首批為個人用戶所見的5G應用之一。目前,5G消息總體技術要求、5G消息終端技術要求、5G消息終端測試方法等標準已進入報批階段。

三、【B2B:智能製造】

樹根互聯完成8億人民幣C輪融資

本輪融資由IDG資本領投,騰訊戰略投資,海通投資、科源產業基金、天雅資本、建信金圓及現有股東眾為資本跟投。這是吸引經緯中國、國投創新、和君資本等投資之後,樹根互聯再一次獲得了頂級投資機構的加持。此輪融資之後,樹根互聯成為工業網際網路領域新晉「獨角獸」,同時也是國內第一個「自主可控的工業作業系統獨角獸」。

廣東移動攜手華為在東莞南方工廠完成MEC邊緣網關高可靠驗證

測試驗證了在園區和周邊傳輸中斷後,園區內正在工作的5G終端、新啟動業務的5G終端、新開機的5G終端三種業務可以啟用本地MEC的高可靠功能,確保園區業務在外部網絡故障或斷開時,系統能安全、獨立、穩定運行,保證無線通信及數據傳輸的可靠、穩定,以及業務的連續不中斷並繼續進行工作。

海爾衣聯網與中國銀聯共推物聯網支付

海爾智家、海爾衣聯網、中國銀聯三方將依託卡奧斯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共同構建一種企業與用戶基於無感支付的信任關係,為用戶的支付結算提供全流程、無斷點的服務和保障,從而快速推動物聯網支付在智能家居的普及。

四、【B2C:智能家居、智能硬體】

鴻蒙OS界面被指和EMUI很像 華為:正式版會有全新UI

本周,華為如期上線了鴻蒙OS 2.0手機系統Beta版本,P40、Mate 30系列均可申請參與測試,主要是面向開發者。不過從現場預裝了該OS的P40來看,界面和當前EMUI 11別無二致。對此華為表示,此次開放的演示機只是為了展示基於鴻蒙OS的分布式能力,未來正式版的鴻蒙OS在手機上肯定會有全新的界面設計。

五、【V2X:智能駕駛、車聯網】

一汽與瑞薩建立聯合實驗室 開發電動車與自動駕駛技術

此次雙方建立聯合實驗室,目標是開發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基於瑞薩RH850 MCU、R-Car SoC等數字晶片,以及功率器件、PMIC等模擬晶片,為一汽提供符合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汽車行業標準的集成式產品方案,並深入參與,共同開發一汽紅旗控制器平臺。

小鵬在挪威交付首批G3電動汽車 正式進入歐洲市場

據了解,一百輛小鵬G3已於近日抵達挪威,此後小鵬汽車還將在2021年向歐洲其他主要電動車市場推出該款車型。該車型在挪威的起售價為41000美元。

小馬智行獲自動駕駛卡車測試牌照

小馬智行宣布獲得由廣州市頒發的首張自動駕駛卡車測試牌照,獲準開展公開道路測試。據悉,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卡車技術完成了包括交通信號燈識別及響應、避讓、跟車、並道、超車、應急停車、交叉及環形路口通行等多項複雜的場景測試項目。

六、【人工智慧、區塊鏈、雲平臺】

浙江上線全國首個區塊鏈取證App

此次上線的區塊鏈取證App是一套基於安卓系統的移動端應用,該應用將區塊鏈、電子籤名、電子數據鑑定等技術運用於取證全過程,能夠在社交、直播電商等移動端應用的監管執法中發揮重要作用。

七、【B2B/B2G:智慧城市】

華為推出「萬裡眼」智能追溯系統

深圳天感智能有限公司聯合華為共同推出萬裡眼高空拋物智能追溯解決方案,內嵌多種智能算法,可在惡劣環境和複雜背景條件下精準定位到拋物事件,能夠對高空拋物行為實時追溯、自動告警。

高德地圖上線手車互聯新功能

高德地圖近日推出手機端與車機端相互聯動的新功能,手機可以成為車機導航的遙控器。根據介紹,駕車過程中,車內使用手機高德,用戶常規的導航操作均可自動發送到車機版高德,省去在車機上不太方便的操作和輸入過程。

八、【科技財經】

2020年世界品牌500強發布:騰訊中國第二 華為第五

日前,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發布了2020年度(第十七屆)《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榜單顯示,去年的亞軍亞馬遜一舉擊敗谷歌榮登榜首;谷歌退居第二;2020財年淨利潤大增的微軟名列第三。入榜的43個中國品牌中,騰訊第二,華為第五,阿里巴巴第七,中國移動第八,聯想第九。

蔣尚義回歸中芯國際 年薪440萬

據悉,中芯國際為回歸的蔣尚義開出了約合人民幣440萬元的固定年薪以及年度激勵。根據媒體結合臺積電股東會年報分析,蔣尚義在臺積電退休前,應該與現任臺積電董事長、時任共同營運長的劉德音處於同一個級別,結合年資和職位來看,大致在2300萬元人民幣。換言之,蔣尚義在中芯國際拿到的薪酬,只相當於在臺積電時的1/5左右。

(本文來源於物聯網智庫授權)

相關焦點

  • 臺積電官宣3nm+製程工藝,蘋果首發,和三星死磕!
    臺積電宣布,將會在2023年推出3nm工藝的增強版,命名為「3nm Plus」首發客戶是蘋果。如果蘋果繼續一年一代晶片,那麼到2023年使用3nm Plus工藝的將會是「蘋果A17」按照臺積電的說法,3nm工藝相比於5nm可帶來最多70%的電晶體密度增加。或者最多15%的性能提升,或者最多30%的功耗降低。此外臺積電最近在2nm工藝上取得了重大內部突破,預計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進行風險性試產。2024年投入量產,同事繼續挺進1nm工藝。
  • 華為餘承東果然沒說錯!臺積電正式官宣,美國也沒料到這結果
    臺積電正式官宣作為全球領先的晶圓代工廠,臺積電在半導體市場享有非常高的地位,無論是技術水平還是客戶實力,臺積電都可以說是晶片界的巨頭。因此,每當臺積電宣布重要決定的時候,整個行業都會聞風而動,它的影響力比任何一家晶片公司都要高。今年對於臺積電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它的發展狀態也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影響。
  • 「臺積電正式官宣:全面取消華為晶片訂單」,這是真的嗎?
    剛剛看到一個熱點新聞,「」臺積電官宣全面取消華為晶片訂單」。我仔細地讀了那片報導,感覺有很多含糊不清的地方。於是,我就想方設法地證實這個消息的可靠性。我在網上又找到了另外一篇文章,大意是說:根據臺灣媒體最新報導,臺積電已經將原本屬於華為海思的所有第四季度的晶片產能全部釋放,並且已經逐步開放給了其他客戶。這裡也有疑點,文章只含糊地提到是臺灣媒體,具體是誰家,不知道。這就更讓人起疑了。於是決定繼續深挖。
  • 臺積電2020年量產5nm工藝 2nm工藝也已在路上
    隨著高通驍龍865晶片的發布,臺積電再次迎來一個大客戶訂單。而在當下常規的7nm工藝繼續領先外,臺積電正在積極布局5nm、3nm和2nm工藝。臺積電CFO何麗梅曾透露,受5G智慧型手機需求的推動,臺積電5nm製造工藝預計於2020年上半年實現量產,屆時,蘋果A14晶片有望率先採用。來自供應鏈消息透露,臺積電初期的5nm產能,將會被蘋果、華為包圓,蘋果更是會吃下約70%的第一期5nm產能。
  • 臺積電還是晶片一哥!3nm工廠正式啟動,蘋果訂單已笑納
    儘管失去華為讓臺積電的產能無法達到滿載,但是蘋果的5nm訂單依然能讓臺積電5nm的產能接近90%,這足以讓臺積電賺得缽滿盤滿了。此外,除了5nm的營收逐漸提升之外,臺積電在3nm製程上也開始了新的徵程。在昨天,也就是24日,臺積電正式開啟了3nm南科工廠的開工儀式。
  • 8000餘名工程師攻堅2nm工藝,臺積電意欲突破晶片製程極限
    隨著美國動用舉國之力制裁華為,脅迫各大晶片代工企業紛紛斷供華為,使得半導體晶片的研製問題重新浮出水面。工藝製程水平的高低決定了晶片的性能,目前,世界上最先進且已實現量產的製程工藝當屬臺積電的5nm工藝,但臺積電明顯不滿足止步於5nm工藝,據悉,臺積電已啟動8000餘名工程師全力布局2nm工藝的研製,以維持其在晶片代工領域的霸主地位。那麼2nm是否會是晶片製程工藝的物理極限嗎?
  • 臺積電7nm晶片量產10億顆 痛失華為營收仍創新高
    目前臺積電已經實現5nm工藝量產,並且幫助蘋果把性能強悍的A14晶片投入市場。但其實對於臺積電而言,目前更為主流的7nm產品仍是更走量更核心的產品,據臺灣地區媒體報導,臺積電7nm工藝生產晶片超10億顆,成為5G產品的重要支撐力量。
  • 臺積電在3nm製程工藝研發遇到瓶頸,3nm量產要「遲到」!
    但根據Digitimes的最新報導,臺積電在3nm製程工藝的研發上遇到了關鍵技術的瓶頸,研發也不得不推遲。推遲的3nm早在去年4月,受到疫情的影響,EUV光刻機等關鍵設備在物流上受到延誤,這也導致臺積電在設備安裝上遲遲無法按期完成,原計劃在6月份風險試產的3nm FinFET工藝,延期到10月份。
  • 臺積電在南科建3nm廠,美稱臺積電為最重要企業,臺媒:要小心
    臺積電在南科建3nm廠,美稱臺積電為最重要企業,臺媒:要小心 但晶片的代工不是這樣,所以張忠謀對於將Foundry漢語翻譯成代工頗有微詞,代工這個詞確實不能準確反映晶片生產的科技能力。 晶片生產沒有品牌,不是行業內的人,一般不知道,如果不是美國打壓華為,華為的晶片不能再得到臺積電的代工,而我國沒有企業能夠替代,華為的晶片將被斷供,恐怕很多人至今也不會知道在半導體行業還有一個臺積電這樣的牛企。
  • 臺積電官宣研發3nm;麒麟985沒看點,華為研發獨立5G晶片
    臺積電3nm工藝已有客戶參與研發,強調是真3nm晶片臺積電CEO最近在投資者與分析師會議上表明,臺積電N3 3nm工藝技術研發很順利,已經獲得了一批客戶參與進來,和臺積電一起為三納米技術進行定義,強調3納米將在未來進一步深化臺積電的領導地位,
  • 美國晶片先進位程建廠願望或落空,臺積電2納米量產為何定在新竹
    這意味著臺積電的先進位程已經在從5nm推進到了3nm時代了,按照這個速度推斷,到了2024年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工廠量產時候,已經不是最先進的工藝了,可能臺積電在臺灣新竹的本部已經在量產N3工藝的3nm製程,更或者2nm也有可能,美國想要臺積電最先進工藝製程工廠的願望可能就此落空。
  • 餘承東沒騙人,華為正式官宣了,兩款新機正式到來
    由於美國多次修改規則,導致臺積電、聯發科、索尼等晶片企業也不能自由出貨了。要知道,華為能夠自主研發各種各樣的晶片,像手機晶片麒麟系列、PC晶片鯤鵬系列、5G晶片巴龍系列等,但這些晶片訂單幾乎都是交給臺積電代工生產。
  • 臺積電再放狠話!不怕失去華為訂單:先進晶片工藝獲大批客戶青睞
    ,所以一直都在為華為代工生產海思晶片的臺積電、中芯國際等等,向華為供應晶片產品的聯發科、高通等等,都將無法繼續為華為供應晶片產品,尤其是作為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廠商—臺積電,不僅僅掌握著全球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工藝,同時還掌握著全球超過50%以上的晶片代工市場份額,但如今臺積電也無法繼續向華為提供晶片代工技術;對此有不少機構預測,臺積電營收也將會受到不小的衝擊,畢竟華為作為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
  • 臺積電在先進工藝上與華為達成合作
    之前曾有消息稱,蘋果砍掉了不少5nm A14晶片訂單,對於這樣的說法,臺積電方面給與否認。 之前的報導顯示,蘋果砍掉了不少5nm A14晶片訂單,主要是iPhone 12系列的需求降低,對此臺積電方面表示,蘋果並沒有減少相應的訂單。
  • 三星電子與臺積電的十年戰事:晶片代工巨頭的火藥味越來越重
    但事實證明,當時臺積電的7nm製程工藝無論是在能效、功耗還是運算速率上,均優於三星電子。不僅是蘋果,就連華為海思、高通、英特爾和聯發科等都紛紛投入臺積電懷抱,三星電子搶單計劃流產。在7nm上吃了虧的三星電子,在2018年4月正式完成7nm製程的研發,隨後便在10月宣布了7nm EUV工藝的量產計劃。
  • 臺積電如何僅用33年,市值2000億美元,成為晶片製造巨頭?
    就拿手機行業來說,誰擁有更好的晶片,誰也將擁有更多的市場份額。我國華為是世界一流的晶片設計公司,但是好的晶片也需要好的製造工藝,那麼講到晶片製造就不得不講講世界晶片製造巨頭——臺積電。臺積電成立於1987年,作為晶片代工的先驅者,是全球首家晶片製造代工廠,相當於開路人的這麼個角色。
  • 臺積電7nm工藝_7nm工藝意味著什麼
    更確切地說,這四家半導體大廠將採用臺積電7nm?FinFET工藝,製造一款CCIX(緩存一致性互聯加速器)測試晶片,2018年第一季度完成流片。   該晶片一方面用來試驗臺積電的新工藝,另一方面則可以驗證多核心ARM?CPU通過一致性互連通道與片外FPGA加速器協作的能力。
  • 臺積電 7nm 工藝生產晶片超 10 億顆,成為 5G 產品的重要支撐力量
    打開APP 臺積電 7nm 工藝生產晶片超 10 億顆,成為 5G 產品的重要支撐力量 南山 發表於 2020-12-10 13:57:37
  • 國際晶片企業大排名,華為海思遺憾未進前十,榜首不是臺積電
    自從華為因為晶片原因,被美方制裁後,半導體晶片行業就在國內火熱了起來,而近期大家聽到的最多的名字除了華為海思外,就是我國臺灣的臺積電企業了,而這次ICINSIGHTS也是公布了最新的世界半導體企業排名報告,國際晶片企業大排名,華為海思遺憾未進前十,榜首不是臺積電。
  • 突破3nm,量產5nm!晶片巨頭傳來新消息,一個月進帳1248億!
    目前在全球範圍內能設計和研發出晶片的廠家有很多,但是能生產晶片的廠家卻屈指可數,只有臺積電和三星等少數幾個晶片巨頭廠家,其中臺積電作為晶片代工領域的第一大巨頭企業,其實力無疑是最為雄厚的;經過臺積電的不斷發展,如今臺積電不僅實現了5nm晶片的量產,而且還突破了3nm晶片工藝技術,據悉,臺積電在3nm晶片領域已經有了重大進展,不僅工藝取得了突破,而且臺積電還在積極的建造一座叫作南科晶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