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法國軍隊的野戰口糧,簡單又營養,不時來點洋菜

2020-12-18 藤家家的家

一、二十世紀初法國野戰口糧的起源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軍隊引入了野戰廚房的概念,分為連和營兩級,為法國士兵提供日常營養和熱量。為了緩解士兵的身心壓力,法軍還為官兵精心設計了許多不同的菜餚,確保每名士兵都能愉快地吃上三頓熱騰騰的飯菜。

法國在制定陸軍官兵的野戰夥食時,也充分考慮到法國糧食的自給率和進口率,以及在法國軍隊服役的殖民地士兵的口味,因此還專門制定了多種來自殖民地口味的食品。然而,法軍的整體野戰口糧卻是"在緊急情況下作為武器使用的法國特產麵包"、油炸香腸、水果、茶、咖啡、酒和菸草。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國軍隊重新制定了口糧,包括標準的14天口糧包,包括幹肉,蔬菜,麵包,茶,小瓶葡萄酒和糖果。當然,這些都是戰時食品,而根據法國軍隊的規定,在和平時期和戰場後方都可以獲得更好的食品,比如在後方醫院和後方司令部可以有燒烤架、燻肉爐,可以現場烤麵包或做熱狗,甚至可以擁有自己的釀酒設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一些到過法國的英國士兵經常形容法國軍隊的食物奇怪卻豐富,顯得非常豐富,激起了人們的探索欲望。據說,法國士兵曾多次用口糧包與英國士兵進行物物交換,這當然被憲兵視為道德敗壞,抓到了也不會受到懲罰。

據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軍隊使用和生產最多的是燕麥椰子餅乾,這是一種壓縮餅乾,由煮熟的燕麥和椰子粉、人造黃油和麵粉以及一些果漿製成。其包裝簡單,食用方便,很受士兵歡迎,據說平均100克的燕麥椰子餅乾就能提供約500卡路裡的熱量。

罐頭可以說是各國軍隊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口糧,它保存時間長,便於加熱食用,甚至可以離開罐頭盒熱水和自己煮一些食物。據說,法國人給士兵們提供了印有"應急食品"字樣的罐頭,意思是沒有命令就不能吃,但法軍在這方面並不嚴格,與英國人和德國人相比,法國士兵可以根據情況決定是否消滅最壞的敵人的胃。

法國軍隊的口糧可分為幹口糧和溼口糧,它們和字面意思一樣,就是很乾的罐頭和含有水分的罐頭,最典型的就是牛肉乾罐頭和燉牛肉罐頭。據說法國牛肉乾還不如能殺人的英美牛肉乾可怕。法國肉乾幹而不硬,有鹹肉幹、辣肉乾、甜肉乾甚至咖喱肉乾等幾種口味。

至於罐裝白蘭地,無論是牛羊肉燉土豆就對了,既保證了足夠的熱量又保證了口感的香嫩。但法國人常常把他們的罐頭戲稱為"猴子肉",並不是說他們用的是猴子肉,也不是說太難吃,只是因為當時為法國人做罐頭的公司叫馬達加斯加,這些法國士兵也帶動了隔壁的英國人和一些來交流學習的美國士兵使用這個名字。

法國軍方配發的最大的罐頭是餅乾罐,淨重200克,與燕麥餅乾不同,它就像著名的"法國武器——法棍"一樣烤得異常堅硬,堪稱牙齒的最大敵人。據說這種餅乾在食用時需要用水泡漲或蘸水吃也可以,生產企業還為餅乾罐準備了三層難以用手撕開的內包裝,當然這是法軍高層為了讓士兵們在關鍵時刻能夠填飽肚子而刻意這樣要求的,畢竟平時都是叫士兵們吃完的。那個危急時刻,拿什麼去拯救生命?

還有一些特殊的罐子,比如咖啡罐,裡面裝的是壓縮咖啡,速溶咖啡粉本身被壓實後用錫紙包裹,罐子表面還標有"應急食品只能在點餐時食用"的溫馨提示。據說,習慣在餐車裡煮咖啡的法國士兵並不喜歡這種速溶咖啡,但他們也不討厭。更多的時候,他們會把咖啡拿出來放在一個袋子裡,然後用咖啡盒裝一些生活用品,比如火柴、菸絲、糖果和指南針等。不幸的是,1940年以後,由於法國在非洲和越南的殖民地的裝罐能力非常有限,法國軍隊不得不依賴英國和美國提供的口糧包。

法國人不是唯一有罐頭的人。據說士兵們得到了罐裝玉米粥、水果沙拉等。就連越南燉菜罐頭、越南炒飯罐頭、燻豬肝罐頭、雞肉麵罐頭、鴨肉麵罐頭等都充滿了異域風情。

不用說,很多人都吃過雞鴨拉麵。法國外來罐頭食品的主要來源是越南,但實際上越南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鄰國的影響。雖然聲稱歐洲文化從不吃家禽以外的動物內臟,尤其是豬肝。但作為作戰口糧,豬肝提供了非常豐富的熱量和營養,因此法軍將其製成罐頭提供給軍隊也符合實際需要。

但據說法國士兵最受歡迎的異國罐頭食品是來自義大利的"鼠尾草罐頭",這是義大利版的"燉菜",它可以用燕麥、大米、麵粉等主料,然後可以用任何蔬菜,如西紅柿、茄子、西葫蘆、辣椒、洋蔥、土豆、紅薯、芹菜、大蒜。加入香草、橄欖油、鹽和胡椒,燉至醬汁變清。

這道菜不僅可以罐裝,即使在戰壕裡也可以簡單製作,只要準備一個精心清洗消毒過的油桶,然後挖好煙溝散煙,根據戰士們的隨機應變,把找來的任何食材甚至各種罐頭和麵包都扔進去,然後用鏟子或棍子邊用邊燉。燉好後即可食用。

事實上,這道菜在各部隊都很受歡迎,比如德國和蘇聯士兵做的"燉糊",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忠實兩足隊員即興做的"凝固雜糧粥",都屬於這道"燉"飯。以上只是法軍的部分食物,找不到足夠的真實照片,真的非常抱歉,還請讀者多多包涵。好了,我們就先說到這裡吧。

可以看出,法軍高層也儘量為士兵們提供一些容易生產和食用、營養豐富的食物。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國軍隊的軍需處

法國軍隊可以從1918年到1928年。

相關焦點

  • 揭秘世界軍隊的野戰口糧
    此舉引發社會對軍隊野戰口糧的關注。伴隨著時代的發展,野戰口糧經歷了一個從粗放到精細的轉變過程,其口味也越發能滿足營養與美味並存的需求。  早年軍用餅乾好比「銼牙器」  野戰口糧指官兵參加訓練、演習及作戰時吃的軍用制式食品。
  • 二戰時期,各國軍隊的夥食都不同,那美軍的野戰口糧是怎樣的呢?
    只是,最誇張的要數法國了,正餐可是有7個菜的,對於小編這種吃貨來說,這無疑是最大的誘惑了。這些野戰口糧,連被俘虜的德國士兵在食用美軍野戰口糧時都對美軍夥食羨慕不已,那美軍野戰口糧到底有什麼名堂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首先是分類,美軍野戰口糧劃分為4類,分別是最受歡迎的新鮮食物,需要烹飪的罐裝食物,開罐即食的罐裝口,和濃縮巧克力。
  • 野戰單兵口糧到底好不好吃?二戰美軍告訴你:我們把羊肉都吃傷了
    二戰宣傳海報野戰單兵口糧到底好不好吃?可能只有長期食用的士兵才最有說服力。畢竟大部分普通民眾平時都不會吃這樣的食物,偶爾吃也只是嘗個鮮而已。因為早在二戰時期美軍士兵就已經深刻體會到了這種痛苦。想像一下,在戰爭中當後勤軍官和其他幾十個下屬負責購買大量食物,試圖養活成千上萬的士兵時,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因為這些食物需要填滿所有士兵的肚子,並要保證提供每天每人消耗4300大卡熱量。而能提供滿足這樣的要求最好的就是肉類,但是特殊時期不可能會有很多的肉種類及時得到供應。
  • 二戰德軍野戰口糧介紹,單兵每天可享受200克肉類,還能吃到香腸?
    打仗的時候,部隊往往是在快速移動的,他們不一定有時間設立戰地廚房,而且就地生火是很危險的,很容易被敵人發現,所以各國開發了野戰口糧,專門用於士兵在野外作戰時食用,這樣士兵無需生火即可吃到食物
  • 再好的野戰口糧也不如一鍋雜菜亂燉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一支軍隊如果要戰力充足,除去能夠有足夠好的訓練和裝備,食物也必須十分充足,否則就很難發揮出戰鬥力來。這一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也是一樣的,比如說日軍就經常因為食物不足,而大量的出現餓死者。而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參戰最晚,也是後勤保障能力最為強大的美軍,其士兵在戰場上都吃些什麼呢?
  • 現在的軍用罐頭和二戰時的軍用罐頭有什麼區別?
    罐頭就是為了解決軍隊在行軍和作戰期間長時間保存食物的需求而發明出來的,今天軍用視頻罐頭依然在各國軍隊的後勤保障中佔有很大份額。那麼現在的軍用罐頭和二戰時期的軍用罐頭有什麼區別?拿破崙就曾說過:軍隊是靠胃來打仗的!我軍基層連隊也有「一個好的炊事班,等於半個指導員」這樣的說法。
  • 二戰日本陸軍都吃點啥?簡單但不失營養,盤點日本陸軍的書面夥食
    人類數千年來的戰爭歷史中,食物一直被視為重要的戰略物資,也一直困惑著人類。俗話說的好,當一支軍隊士氣動搖時,美味的食物可以起到改善官兵心情,增強戰鬥力的作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軍隊也被軍糧困惑,各國都在爭相研發自己的軍事口糧,這其中又怎麼能缺了那個"妄圖徵服世界"的日本?
  • 二戰期間,美軍的口糧竟是土豆味的巧克力!
    因此他們為這場戰爭訂購了一種令人驚訝的口糧:由位於賓夕法尼亞洲的好時公司生產的一種可維持熱量的巧克力,並且故意讓它的味道嘗起來不可口,使它的熱量更高。 美國陸軍在野戰中的口糧是一塊巧克力,在兩餐之間充當點心,它以極其苦澀和難以咀嚼而聞名。
  • 世界各國的單兵野戰口糧大盤點
    美軍士兵在皺著眉頭吃新型MRE單兵野戰口糧,味道如何你問他們吧,呵呵。德國國防軍的一天份野戰口糧,查了下,一份12.99歐元。法軍野戰口糧可以用明火加熱,用一種類似阿司匹林藥片似的固體燃料加熱。法式野戰口糧附件太多,吃起來有點麻煩。
  • 二戰各國的軍用罐頭都有哪些品種
    罐頭食品出現於拿破崙時期,其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保存食物,給軍隊提供營養豐富的夥食。到了二戰時期,隨著技術的進步,食物保鮮方法多了不少,不過罐頭食品因為便於攜帶,因此各國軍隊都開發了不少軍用罐頭,以滿足一線士兵所需。
  • 二戰德軍士兵單兵口糧
    食品供應不足時,德國士兵不得不依靠戰鬥口糧來存活,這種口糧更以「鐵配給」而聞名。只要有可能,德國士兵都會與當地居民交換物品。在極端情況下,甚至是強行徵收以至掠奪,這些做法都得到了長官的允許。通常來講,德國人也力圖在佔領區內建立良好的商業關係,這樣做會更容易在當地獲得一些補給。
  • 二戰時各國軍隊都有些啥罐頭?英法種類齊全,中國令人心酸
    據了解,在過去的戰爭中,罐頭一直都是各國必不可少的軍糧,這種在1804年被一對法國夫婦研製成功且能夠長時間保存的熟食,在一戰和二戰中對各國軍隊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那麼,各國的罐頭都有哪些食物呢?作為老牌的帝國,英國在二戰前實力極為強大,所以二戰中英國士兵的夥食也很好,他們的軍用罐頭也和一戰時沒有多大的區別,大多是鹹牛肉罐頭,這種罐頭因為含有很多的鹽,在不容易變質的同時,還能給士兵及時補充身體所需的鹽分,令士兵在短時間內恢復體力。
  • 解放軍口糧單挑全世界:PK 寒酸臺軍野戰口糧C式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如果轉載請務必註明解放軍單兵口糧單挑全世界第四集:國共大戰 PK寒酸臺軍野戰口糧C式第四集是國共大戰哦!解放軍13單兵即食食品 對 臺軍野戰口糧C式!就歷史上來說,臺軍的野戰口糧一直是比較落後的!抗戰中,大陸的國軍不存在野戰口糧,最多就是大餅窩頭炒麵炒豆之類。當日軍吃熱騰騰的牛肉罐頭和大米飯的時候,國軍官兵只能啃幾口冷窩頭。
  • 二戰期間,蘇聯野戰廚師怎樣做出戰時美食,有哪些品種?
    二戰時,蘇聯前線的炊事班廚師,表現出不可思議的創造力,給軍人們提供高熱量和多樣化的飲食。下面是他們所使用的巧妙的烹飪技巧。蘇聯軍人們的膳食是用野外廚房準備的,就像烘焙麵包的野外面包店一樣,這些廚房最早出現在19世紀末。
  • 軍報梳理人民軍隊單兵口糧發展史:從壓縮餅乾到自熱食品
    本文圖均為 微信公眾號:軍報記者 圖拿破崙曾經說過,士兵是靠著肚子來行軍打仗的。本來,吃對於軍隊而言就有極其重要的特殊意義,如果食不果腹,勢必會影響整支部隊的戰鬥力。換言之,軍用食品不僅是部隊戰鬥力的基本保障,也是未來戰爭的生命線。
  • 世界各國軍用口糧大PK,看看哪家的味道最好?
    相關的生產企業大量生產,庫存數量極為驚人,以至於前些年很多部隊還在演習時還吃著多年前生產的壓縮餅乾。這種墨綠色鐵盒包裝的壓縮餅乾,密封非常嚴實,沒有專門的起蓋工具,要想打開還是很麻煩的。壓縮餅乾已黃豆等雜糧為基本原料,包含了人體在大運動量時所必須補充的營養和熱量,味道吃起來也是很不錯,起碼不像是社會上那些人流傳的那麼難吃。
  • 不愧是超級大國,二戰時期士兵的口糧也很上檔次
    在戰爭中,要想贏得戰爭,三個要素必不可少的,一個是人員,一個是武器裝備,一個就是給士兵的補給,士兵只有吃得足夠飽了,才有力氣打仗,不然在古代的戰爭中,就沒有放火燒敵軍的口糧這個說法了,所以口糧對一個軍隊來說是多麼重要,那麼在現代的戰爭中,軍隊的補給都有些什麼呢?
  • 美帝軍用口糧也曾難吃無比:午餐肉備遭嫌棄,卻成中蘇餐桌美味
    軍用口糧是軍人在作戰、訓練或其他特殊情況下無法獲得正常飲食時食用的軍用制式食品,具有重量輕、易攜帶、耐儲存、營養均衡、品種多樣、即開即食、便於大量生產運輸的特點。軍用口糧是現代軍隊保持戰鬥力的重要保障,也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工業技術水平。軍用口糧產生於近代,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和食品加工儲運技術的進步而發展。
  • 揭秘14國軍隊戰備夥食,解放軍簡約而不簡單
    軍隊是一個國家的堅強柱石,一直給人勇猛和嚴肅的形象,但大家會不會好奇,兵哥哥在軍營裡的戰備糧究竟長什麼樣子呢?事實上,軍隊裡的兵哥哥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體力去訓練,所以軍隊都會提供營養均衡的夥食,讓他們攝取足夠的能量,特別是在野外打仗,軍人的戰備糧是非常重要的。
  • 和美軍的野戰口糧差距有多大?
    李三萬 摘要:抗美援朝戰爭,志願軍有一句著名的口號「一把炒麵一把雪」,炒麵就是志願軍標配的野戰口糧,到底是什麼東西?和美軍的野戰口糧差距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