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口糧單挑全世界:PK 寒酸臺軍野戰口糧C式

2020-12-19 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如果轉載請務必註明解放軍單兵口糧單挑全世界第四集:國共大戰 PK寒酸臺軍野戰口糧C式第四集是國共大戰哦!解放軍13單兵即食食品 對 臺軍野戰口糧C式!就歷史上來說,臺軍的野戰口糧一直是比較落後的!

抗戰中,大陸的國軍不存在野戰口糧,最多就是大餅窩頭炒麵炒豆之類。

當日軍吃熱騰騰的牛肉罐頭和大米飯的時候,國軍官兵只能啃幾口冷窩頭。

敗退到臺灣以後,臺軍野戰口糧也沒有大的變化。

在金門炮戰期間,臺軍沒有自己的野戰口糧,基本都是炊事員做好以後送上陣地。炮戰期間,解放軍大炮專門瞄準炊煙開炮,臺軍炊事班根本就不敢開夥,更不敢送。

臺軍後勤部門無奈,從美軍手中緊急購買大量美式罐頭食品和餅乾,以解燃眉之急。金門炮戰以後,臺軍開始生產自己的野戰口糧。技術上是仿造美國,口味則是標準的中國味道。

客觀來說,臺軍野戰口糧水平不高,屬於世界二三流水平。到了今天,臺軍口糧各方面同解放軍很接近,主要分為兩類。一是熱食,二是冷食。

臺軍熱食是類似於解放軍和美軍的自熱口糧,同樣用石灰加熱,臺軍叫做野戰加熱式飯盒。

加熱方式相同,但臺軍自熱口糧裡面的內容和美軍卻有根本性不同。如東坡肉這種完全是亞洲人的口味,美國佬吃了怕是要吐出來。加熱的時候,臺軍士兵僅僅需要自帶的水包和加熱袋,不需要到處找水!

臺軍自熱口糧的口味很多,包括:東坡肉、黑胡椒牛肉、咖哩牛肉、咖哩雞肉、紅燒牛肉、素食(豆腐)等一堆。需要說明的是,米飯是單獨的,以保證飯的口感,不像我們09式13式都混在一起,搞得像粽子一樣。中國人喜歡喝口熱湯,臺軍自熱口糧搭配的湯料為:紫菜湯、雞蓉玉米湯。總體來說,自熱口糧的口味是很不錯的,完全符合中國人的飲食習慣!

自熱好了以後,就是這樣熱騰騰的,大塊大塊的肉。

以上多是臺灣軍迷的圖,下面開始是薩沙的。除了這種自熱飯盒以外,就是常見的冷餐野戰口糧了。

冷餐野戰口糧歷史比較悠久,在臺軍已經使用了幾十年。這是以餅乾為主食的野戰口糧,不能加熱,直接食用。冷餐野戰口糧分為A和C兩種,大同小異!今天我們選擇的是C餐。

大家都看到C式口糧生產者,是欣欣生技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本來是臺軍軍方的國營食品公司,早在1973年就建立了。從2003年開始,臺軍認為軍用食品這種東西無需國營,開始將欣欣公司民營化,到2011年完全成為民營公司。

C式的軍用包裝的徽章會有所不同,主要是裝備的單位不同。聯勤的口糧就是這個駱駝!呵呵,有些搞笑但很貼切啊,後勤工作還真的就是當駱駝嗎!

口糧上有簡單的使用說明。其實根本不需要什麼說明,都是直接可以吃的,只需要往嘴裡丟就是了!

打開就是這樣的,包裝很簡陋,也是薩沙看過各國軍糧中最簡陋的包裝。兩個字可以形容:寒磣!

這個C級口糧,包括:餅乾、豬肉乾、咖啡粉、麥片粉、草莓果醬、薑糖共6種。

餅乾不是解放軍那種壓縮餅乾,就是普通的餅乾。

看來臺軍為了這個餅乾的口味,很花費了一些心思。餅乾裡面加了包括椰子油、麥芽糖在內的很多東西,吃起來還是很不錯的,甚至可以當做零食。總體來說,比解放軍的壓縮餅乾好吃。普通餅乾嗎,怎麼也比壓縮餅乾要強一些!

餅乾再好吃,光幹嚼不行,必須搭配草莓果醬。

這個果醬口感一般!吃起來稠稠的,黏糊糊的,有點像果凍,還不如超市瓶裝草莓醬!估計這麼搞,還是為了長期保存吧!

這麼紅,是因為加入了食用色素。配上了草莓醬,餅乾吃起來就好多了。

搭配餅乾的是豬肉乾。這個豬肉乾幾乎讓薩沙跪了!它的分量極小,小到不可思議的地步。包裝還沒有香菸大,裡面裝了不到五分之一空間。牛肉粒一共也就十幾粒!真心服了,臺軍太小氣了!

吃起來也很一般,也就是到處都能買到的普通肉乾味道。

吃的東西就以上這點點了!14塊餅乾加一點草莓果醬和一袋豬肉乾!太摳門了吧!試問,就這麼點東西,能吃得飽嗎?薩沙覺得如果是上班族的女孩應該可以吃飽,當兵的大漢肯定不行。下面是2種飲料,包括咖啡和營養麥片。

這個麥片只有14克,完全是飲料,解渴用的,根本不能作為老外那種麥片粥來填飽肚子。

麥片倒是相當好喝,甜甜的!

咖啡也是飲料,就是用來提神的。對於士兵來說,提神很重要。臺軍的口味相對比較西化,咖啡和可可粉是制式配備。解放軍也有咖啡,但裝備的不多。

咖啡喝起來一般,遠不如星巴克的!

最後是兩顆薑糖,這也是臺軍野戰口糧唯一的亮點了!

根據中醫理論,薑糖可以驅寒、解毒、促進消化、防止暈車暈船,對軍人非常好。這兩顆糖就是標標準準中國的東西,別的國家是沒有的!

野戰冷餐口糧分為A和C式兩種,內容大同小異!A式不過將草莓醬換成橘子果醬,咖啡換成可可粉,豬肉乾換成牛肉乾而已。

區區14片餅乾和幾粒豬肉乾,一個壯漢如何能夠吃飽呢?顯然要搭配罐頭。臺軍的罐頭歷史悠久,分量足,口味好。

很多阿兵哥退伍以後,也像買軍用罐頭回家吃。當年臺軍罐頭管理嚴格,防止士兵偷吃。一些部隊的罐頭空盒子都要收集上交,以領取新的罐頭。類似於抗戰期間,用空彈殼換子彈!

我們再來看看解放軍的13即食口糧:壓縮餅乾、火腿加上榨菜!當然,必要時候也可以加罐頭!

2號餐除了壓縮餅乾以外,還有火腿和爽口榨菜!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13號壓縮乾糧,熱量極高。

也許是知道單吃餅乾太難下咽,還搭配了火腿!這個火腿就是午餐肉,只是肉比較多,吃起來味道不錯,有嚼頭。

光有肉,沒有醬菜也是吃不下去的,還有好吃的爽口榨菜!

相比起來,共軍和國軍的冷餐即食口糧差不多。

臺軍的餅乾口味好,解放軍的火腿口味好,雙方打了個平手!

兩者區別在於熱量!薩沙始終對臺軍冷餐口糧的熱量有所懷疑。臺軍一份口糧的熱量不過549大卡,而解放軍的一份則有1000多大卡。作為軍人,即便不打仗,平時正常訓練和駐紮一天也要至少3000大卡熱量,戰鬥時則需要4000大卡以上。吃解放軍的口糧,即便一天三頓不加罐頭,也可以基本可以滿足戰時需要。臺軍則不同!這種寒酸的口糧,一天三頓還不到2000大卡,只到戰時熱量需要的一半。如果不加罐頭和別的食品,恐怕臺軍士兵很快就要餓的骨瘦如柴了!總體來說,共軍和國軍的口糧,竟然打了一個平手。

嚴格說起來,共軍還略勝一籌呢!餐桌上,共軍又打敗國軍了!

相關焦點

  • 臺灣新型口糧交付部隊官兵測試 基層官兵最滿意餅乾
    【文/觀察者網王世純】臺軍士兵單兵口糧歷來以「悲慘」聞名於世,不過臺軍「陸軍司令部」似乎還想搶救一下。臺軍近期研發新型野戰即食口糧和單兵速熱口糧,下放給臺軍官兵進行測試,不過據臺軍基層士兵反饋,雖然新式口糧有菜有肉,不過最滿意的還是餅乾。
  • 揭秘世界軍隊的野戰口糧
    此舉引發社會對軍隊野戰口糧的關注。伴隨著時代的發展,野戰口糧經歷了一個從粗放到精細的轉變過程,其口味也越發能滿足營養與美味並存的需求。  早年軍用餅乾好比「銼牙器」  野戰口糧指官兵參加訓練、演習及作戰時吃的軍用制式食品。
  • 解放軍口糧單挑全世界第23集:海洋自熱食品PK印度風味炒麵
    這次的印度餐,其實也不是真正的印度餐,而是新加坡口糧的印度菜。為什麼不用真正的印度野戰口糧?薩沙負責任的說,有沒有這玩意都難說。聽薩沙說一說吧。薩沙本人還沒去過印度,不過身邊海量的親戚朋友都去過。俺表哥就在印度常駐過,被印度震驚過不止一次。所以這篇摘錄幾條一個前同事對印度的文章。哥麼,不要介意啊。
  • 解放軍戰備口糧形成五大風味 滿足不同兵種需要
    臺軍藉助美國技術做戰備口糧據臺灣TVBS電視臺2月19日報導,臺「國防部」計劃參照美國技術,研發自熱式戰備口糧。這種戰備口糧包含主食、副餐、甜點、飲料,還有雞肉、牛肉等24種口味供選擇,還附帶一小罐調味醬。
  • 臺媒稱:臺軍擬仿照美軍研發自熱式戰備口糧(圖)
    資料圖:打開包裝後的美軍單兵野戰食品     據臺灣TVBS電視臺報導,臺當局「國防部」計劃要在近期之內,仿照美軍的戰備存糧,把硬梆梆的戰備口糧變成可以自己加熱的熱食。        這類口糧要加熱相當簡單,只需把主食放進附帶的加熱器中,倒點水,讓裡面的石灰產生化學變化,冷冰冰的真空食物就會在短短幾分鐘變成可口的熱食。        報導稱,臺軍研發的方向,是參考美軍的戰備口糧,這種即食口糧,料理包含主食、復餐、甜點、飲料,還有雞肉、牛肉等24種口味,可供選擇,甚至還附上一小灌調味醬。
  • 世界各國的單兵野戰口糧大盤點
    美軍士兵在皺著眉頭吃新型MRE單兵野戰口糧,味道如何你問他們吧,呵呵。德國國防軍的一天份野戰口糧,查了下,一份12.99歐元。法軍野戰口糧可以用明火加熱,用一種類似阿司匹林藥片似的固體燃料加熱。法式野戰口糧附件太多,吃起來有點麻煩。
  • 四十年來解放軍列裝過哪些單兵口糧,你都知道嗎?
    一般來說,儘管單兵口糧無論在口感還是味道上都遠遜於用廚房中烹調出的新鮮食品,但單兵口糧所體現出的是一支軍隊乃至一國在飲食領域的科研實力,更是在突發戰爭和野戰環境下維持部隊戰力的重要手段。以上世紀90年代初的海灣戰爭為例,身為聯軍力量中一部分的沙特軍隊就因為無法在短期內建好野戰廚房,也未裝備制式單兵應急口糧,故不得不花大價錢從美軍那裡購買了幾百萬份MRE單兵口糧來應急。
  • 單兵口糧不好吃?解放軍有妙計,隨時吃上熱乎飯
    17式單兵口糧有人會說,單兵口糧就是不錯的選擇。中國在此方面確實在不斷改進,比如最新的17式自熱口糧,就有六中不同的菜單,主食是揚州炒飯,副食為黃桃罐頭、醬肉、蘇打餅乾、沙琪瑪,還有速溶飲料解渴。當然,從口感上講,單兵口糧肯定無法與熱食相比。常年在外作戰的美軍對此深有體會,大部分官兵都對即熱食物談之色變,甚至稱其為「豬食」。
  • 方便麵那麼香,為什麼解放軍不用來做軍用口糧?好吃卻沒營養
    有網友說:我堂堂解放軍,還差這一口方便麵嗎?近年來,解放軍夥食保障大幅提高,無論品種搭配還是在色香味上都令人讚不絕口,真的不差這口方便麵!特別是除了工作加班餐外,抗災救災、執行非戰爭軍事行動時吃的最多、最方便的食品也是方便麵,累了餓了,吃起來那是一個香。但是香歸香,在眾多解放軍單兵作戰乾糧中唯獨沒有方便麵的目錄,也就是說它始終上不了戰場,一直是備用餐食。
  • 和美軍的野戰口糧差距有多大?
    李三萬 摘要:抗美援朝戰爭,志願軍有一句著名的口號「一把炒麵一把雪」,炒麵就是志願軍標配的野戰口糧,到底是什麼東西?和美軍的野戰口糧差距有多大?
  • 再好的野戰口糧也不如一鍋雜菜亂燉
    C級口糧:可以立刻食用的罐裝野戰口糧。D級口糧:濃縮巧克力,俗稱"洛根棒"。A級的珍貴不言而喻,對於長期在戰場上廝殺的美軍士兵而言,想要坐下來安安穩穩吃頓飯是很難的,更別提要吃到新鮮的食材製作的食物了。
  • 二戰時期,各國軍隊的夥食都不同,那美軍的野戰口糧是怎樣的呢?
    歐美野戰口糧同樣的,德國將士們喜愛吐司香腸,還有豬油作伴,這些的享用可以免去他們一天的疲乏,並愜意地度過用餐時間。軍人用餐只是,讓人們讚不絕口的,還是要數美國的夥食了,因為美軍的夥食不僅豐富,而且因為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科技背景,整出了不少花式野戰口糧。
  • 我軍單兵口糧單挑世界第27集:09單兵食品PK捷克24小時口糧
    捷克共和國陸軍24小時軍糧 和 解放軍陸軍09自熱口糧11號餐。客觀來說,解放軍陸軍09口糧的內容遠比13式豐富。13式也不知道搞什麼,除了飯的口味較好,其他還倒退了。薩沙如果選擇13式就根本無法相比,只得選了09式。
  • 二戰時法國軍隊的野戰口糧,簡單又營養,不時來點洋菜
    一、二十世紀初法國野戰口糧的起源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軍隊引入了野戰廚房的概念,分為連和營兩級,為法國士兵提供日常營養和熱量。為了緩解士兵的身心壓力,法軍還為官兵精心設計了許多不同的菜餚,確保每名士兵都能愉快地吃上三頓熱騰騰的飯菜。
  • 世界各國軍用口糧大PK,看看哪家的味道最好?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在抗美援朝的戰火中誕生的炒麵,在那個年代就成了我軍最早的單兵野戰口糧,壓縮餅乾在那時只是傳說,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單兵裝備、包括吃的問題被提上了重要的日程,壓縮餅乾這才應運而生。可以說壓縮餅乾是我軍繼炒麵後裝備的第一種制式單兵乾糧,在糧食缺少、物質匱乏的年代壓縮餅乾可以說立下了汗馬功勞。
  • 軍報梳理人民軍隊單兵口糧發展史:從壓縮餅乾到自熱食品
    痛定思痛的人民解放軍加快了單兵口糧的研製進程。早在1953年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與營養研究所就曾研究過速煮米和速煮麵,1958年總後勤部和上海食品工業研究所共同研製出壓縮甜鹹餅乾、雜糧餅乾、壓縮蠶豆糕、玉米糕等四種乾糧。在此後相當長的時間裡,所謂的我軍野戰食品的主要供應就是以701、702為代表的壓縮乾糧。
  • 中美俄單兵口糧誰家更好吃?24種菜式,吃得多了真能胖
    如今年2月,美馬裡蘭州內蒂克士兵裝備研發中心發言人戴維·阿塞塔就表示,美軍完成了一款保質期長達3年的披薩的研發,並計劃在2019年初向士兵進行推廣,同時,隨著這款披薩口糧推廣,美軍還會在2019年更新現在的口糧,也就是所謂的MRE。
  • 二戰德軍野戰口糧介紹,單兵每天可享受200克肉類,還能吃到香腸?
    打仗的時候,部隊往往是在快速移動的,他們不一定有時間設立戰地廚房,而且就地生火是很危險的,很容易被敵人發現,所以各國開發了野戰口糧,專門用於士兵在野外作戰時食用,這樣士兵無需生火即可吃到食物
  • 解放軍抗缺氧食品PK俄國航天食品:我軍單挑全世界第32集
    解放軍抗缺氧食品PK俄國航天食品:我軍單挑全世界第32集蘇聯是航天大國,是僅次於美國的航天強國。也許大家不知道,俄國早在100多年前,就開始研究航天技術。今天pk的主角,是俄羅斯碧柳列夫實驗室的航天口糧。早在七十年代,該實驗室就負責為蘇聯太空人製作口糧。
  • 戰場快餐--解放軍野戰食品發展各階段歷程(組圖)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用食品分為野戰食品、遠航食品、救生食品和通用食品四大類。  第1階段(1949-1976)  1949年以前,中國人民解放軍沒有制式野戰食品。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因限於當時的生產和實際情況,部隊中作戰時供應主要食物是便於攜帶的炒麵、炒米這樣一類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