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總督吩咐帳房,只要女婿在外眠花宿柳,花多少銀子一律照給

2020-12-22 左都御史

在晚清政壇上,湖南籍的名人輩出,自曾國藩之後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治國之才,但是有一位前輩式的人物在近百年歷史中一直聲名不顯,他所提攜的人名垂青史,他的親戚威震華夏,可偏偏就是他自己走了背運,不溫不火,此人就是陶澍。

陶澍是嘉慶七年的進士,後成為道光朝的重臣,官至兩江總督、太子太保。陶澍與「湘軍三傑」(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關係密切,陶澍為官期間,在除惡安民、抗災救災、興修水利、整頓財政、治理漕運,倡辦海運,革新鹽政,整治治安,興辦教育,培養人才上作出了較大貢獻。

道光十九年(1839年),陶澍病逝於兩江總督署,享年62歲,朝廷遺尚書例賜諡「文毅」。對於陶澍,歷史曾留下很多的評價:

嘉慶帝:放爾南漕矣,爾尚有良心,肯說幾句正經話;

張之洞、張佩綸等:道光以來人才,當以陶文毅為第一;

孟森:嘉道之時,留心時事之士大夫,以湖南為最盛,政治學說亦倡導於湖南。所謂首倡經世文編之賀長齡亦善化人,而澍以學問為實行,尤為湖南政治家之巨擘。

後來,陶澍成了四大中興名臣之一胡林翼的老丈人。當然,僅僅是當了一個巡撫的老丈人並不稀奇,稀奇的是他居然鼓勵胡林翼流連於風月場徵歌逐色。當時,陶澍在金陵為官,他的女兒、女婿在他家暫住。金陵是江南名城又是六朝金粉之地,這位女婿玩夠了玄武湖、燕子磯,就對秦淮河上的粉香脂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千金買笑樂而不返。

照理說,姑爺眠花宿柳,這在老丈人那裡絕對是違反原則的事情,豈能聽之任之?要是放在一般老丈人身上,早就大發雷霆之怒,甚至會操起老拐。可是陶澍這個老丈人不但沒有訓斥胡林翼,相反卻暗中資助,他交代家中帳房,凡是女婿支錢,務必如數照付。

陶澍認為胡林翼將來是幹大事的人,以後一定沒空遊樂,現在就讓他玩一玩。也許他認為男人一生總有一段荒唐的時間,現在不荒唐將來也得荒唐,與其將來為官時荒唐不如現在荒唐,可以說,陶澍真是看透了人生,可是他的這個決定確實也是冒了很大的風險,萬一胡林翼以後惡習難改又改如何是好呢?

胡林翼在金陵城荒唐了一年,他的老丈人陶澍銀子也沒少花。後來陶澍認為該讓這位女婿收收心了,於是在家中擺了一個盛大的酒宴,滿城的文武都來赴宴,他有意把女婿放在了首席。酒過三巡之後,他大聲對胡林翼說:「賢婿來金陵轉眼已一年,金陵的山水於胭脂韻味,向來領略得差不多了。一個有志男兒,絕不會長久沉溺於聲色之中。你年少有才,希望從明天起,一切從頭開始,在座的各位都來作個證。」果然,胡林翼不負眾望,成就了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說起來,陶澍的確是近代史上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和晚清四大名臣兩個有親戚關係,除了是胡林翼的老丈人外,還是左宗棠的兒女親家,更為難得的是在他臨死前,還向道光帝推薦了林則徐,讓他接替了自己的兩江總督的位置。只可惜這樣一位裡程碑式的人物,如今被人慢慢地淡忘了。

相關焦點

  • 曾國藩的兩江總督與李鴻章的直隸總督哪個權力更大?
    引言清朝有九大總督,直隸總督與兩江總督是最重要的。直隸總督的權位很高,是皇帝親信之人才能擔任,責任重大,又要保衛京畿,所以也就有了疆域之首的說法。所以兩江總督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職位。那這兩個職位誰更重要一些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李鴻章的直隸總督與曾國藩的兩江總督,誰更勝一籌。鹹豐十年,曾國藩擔任兩江總督,除了管轄地方,還兼任了都察院左都御史銜,以及監理兩淮鹽政還要掌管通商事務,一切如常。
  • 兩江總督彈劾正五品小官 皇帝為何不予批准
    1709年8月27日,戶部左侍郎噶禮升遷為兩江總督。噶禮是滿洲正紅旗人,又是清朝開國功臣何和禮的後代,根正苗紅,在朝廷裡是橫著走的角色,桀驁不馴。他就任兩江總督後,看誰都不順眼,接二連三地上疏朝廷,對江蘇巡撫於準、布政使宜思恭、按察使焦映漢進行彈劾,使得他們都被罷免官職。繼任布政使陳鵬年性格耿直,不合噶禮的胃口,又被噶禮彈劾丟了烏紗帽。一時之間,噶禮在江南呼風喚雨,十分威風。
  • 清朝中的兩江總督兩廣總督中的總督相當於現在多大的官職?
    兩江總督是封疆大吏,統管三省一市,和六部尚書一樣,其地位高於今天的省委書記、省長、省軍分區司令和國務院各部委的部長。不敢說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吧,至少也是中央政治局委員,不像前面所說的介乎於今天的省部級和副國級之間。
  • 清朝的兩江總督,究竟是個多大的官?
    了解清朝後期歷史之後,我們知道了兩江總督,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形成兩江總督的主要原因,兩江總督在當時官居一品,就我們所熟知的代表有林則徐、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幾人。「兩江總督管轄的是:江蘇,安徽,江西三省,而不是江蘇,浙江的兩江」——《中國歷代改革者》。所以兩江總督是統管江南(江蘇和安徽)和江西兩處地方。因此被稱為兩江總督。兩江總督總督署處於南京中心。
  • 清朝為何設兩江總督,轄區是江蘇和江西嗎?
    不過清朝最早設的不是兩江總督,而是江南河南總督,轄江蘇、安徽、江西、河南四省,時間是順治四年(1647年)。需要說明的是,當時蘇皖還沒有分家,稱為江南省。河南和江南省關聯不大,於1649年劃出江南河南總督轄區。剩下的江南省和江西省,統稱為江南江西總督,也就是江南省和江西省都設有總督。因兩省的首字都是「江」,故稱兩江總督。
  • 女婿倒插門後日日尋花問柳,老丈人反而說:他要多少錢就給多少!
    在日常生活中,要是哪家姑娘出出嫁後女婿不務正業,還日日風流,那狼丈人估計氣得早就跟他打起來了。可歷史上有這麼一個人,她家女婿是倒插門過來的,倒插門本就不佔上風,但這個女婿還天天去煙花之地 ,把自己女兒晾到一邊獨守空房,不聞不問的,這老丈人倒好,不僅沒有勸說,更沒有責罵,而是告訴帳房的夥計,他要多少銀子就支給他多少,一點也不得怠慢!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兩江總督是哪兩江?轄區內這個省如果存在至今,將是最發達地區
    兩江總督,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正式官銜為總督兩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操江、統轄南河事務。官秩從一品。兩江總督的管轄範圍在今江蘇、安徽、江西三省及上海市,由於清初江蘇(含今上海市)和安徽兩省轄地同屬江南省,因此稱為兩江總督。
  • 曾國藩兩次擔任過兩江總督,權力有多大?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
    在曾國藩的官場生涯中,兩次擔任過兩江總督職務前後共計12年,是擔任兩江總督時間最長的封疆大吏。鹹豐十年(1860年),清廷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已經到了最後關頭,可兩江總督何桂清沒什麼作為,眼見太平軍來勢洶洶索性腳底抹油溜了。清廷無可奈何,對曾國藩委以重任,令其擔任兩江總督。期間,曾國藩成功的鎮壓太平軍,位列「晚清四大名臣」。
  • 「兩江總督」和「江蘇巡撫」待遇有啥區別?跟級別關係很大
    也是這個原因,兩江總督、江蘇巡撫這兩個江南地區的地方官員,可以得到比大多數地方官更豐厚的待遇。因為清朝地方官員的俸祿來源,主要來自於「養廉銀」。而養廉銀主要從地方是火耗、賦稅中得來。江南地區的賦予,間接帶來了兩江總督、江蘇巡撫的高俸祿。兩江總督一年的養廉銀是一萬八千兩,江蘇巡撫是一萬兩千兩。這已經非常高了。
  • 解讀:江蘇巡撫在蘇州,兩江總督在南京,這兩個官職哪個大?
    兩江總督,屬於「軍機處」特派員,江蘇巡撫,屬於「吏部」正式官職。一個負責「政策調整」,一個負責「常規事務」,權力上有分配,工作上有合作,各在其位,各謀其政,有權同時上表,參奏彈劾對方…不是四川(太狹縮)、而應是川陝總督,雖清早期一度存在過四川總督。但整個清朝佔多數是川陝總督。
  • 「江蘇巡撫」和「兩江總督」待遇上有什麼區別?跟級別關係很大!
    「江蘇巡撫」和「兩江總督」待遇上有什麼區別?跟級別關係很大!在最近這段時間,有兩部清代時期的電視劇非常的火爆,講述的都是一些清代時期後宮嬪妃和乾隆皇帝之間的故事,每當我們看著電視劇當中的劇情,那可以說的上是非常激動,但是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的是清代時期的「江蘇巡撫」和「兩江總督」在待遇上面有什麼區別?
  • 兩江總督的權力非常大,管理三個省,為何還不如江蘇巡撫?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明清時期的地方官排名應該是這樣的:總督、巡撫、布政使、按察使、道臺等等。例如直隸總督、兩江總督等封疆大吏,肯定比各省的巡撫高一個檔次。但真實的情況並不是這樣,巡撫雖然沒有總督的管轄區大,但不一定怕總督。
  • 皇帝召見武將:你見過兩江總督嗎?武將回答:沒見過
    太湖協副將負責統轄太湖水師,拱衛兩江地區的安全穩定大局,相當重要,所以道光皇帝要親自見一見。其實,這種召見也是例行公事。在召見時,道光皇帝隨意問了莊芳機一句話:「你從江南來的時候可見過蔣攸銛?」莊芳機楞了一下,蔣攸銛是誰?我不認識啊。於是老老實實地回答:「沒見過。」
  • 兩江總督光天化日被殺,慈禧下令嚴查,審案大臣:再查大清就完了
    就例如,在滿清時期的一位位高權重的兩江總督,竟然會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一個刺客所殺,並且刺殺行動的背後真相撲朔迷離,甚至成為晚清的四大奇案之一,這就是後世所熟知的「刺馬」案。那麼,事情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呢,被刺殺的兩江總督又是何人?一、兩江總督,竟在光天化日下被殺刺馬案中被刺殺的這位兩江總督,名為馬新貽,他於1821年時出生於山東菏澤。
  • 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第一屆畢業生瀏陽李鴻樾及伯祖兩江總督李興銳
    這個家族出過一位晚清重臣,官至兩江總督的李興銳,李鴻樾是李興銳的侄孫。光緒十五年任天津海關道,二十三年任福建按察使,二十六年任江西巡撫,二十八年署廣東巡撫,次年署閩浙總督,三十年(1904年)署兩江總督,同年卒於任上。有《李興銳日記》,《清史稿》有《李興銳傳》。
  • 他是名臣陳大受的兒子,官居總督,卻因救弟貪腐被皇帝賜死!
    不過,陳輝祖沒有一般官二代的紈絝習氣,參加工作以後,如同父親一樣,做事認真、勤政廉潔、業績顯著,頗受乾隆皇帝的恩寵,在提拔重用上給他一路綠燈,不到37歲就擔任了省部級官員(廣西巡撫),並進而兼任湖廣總督、暫署兩江總督,乾隆四十六年正式出任閩浙總督兼浙江巡撫,成為響噹噹的九位職務最高的封疆大吏之一。
  • 清朝的省級地方文官制度:總督、巡撫、布政使、按察使、學政
    清朝一共設立了八大總督(1906年多了一個東北總督,由於那個時候清朝快滅亡了,就不提了),分別是∶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兩廣總督、陝甘總督、湖廣總督、雲貴總督、閩浙總督、四川總督
  • 他是兩江總督,與林則徐齊名,教會了國人「氣節」二字如何書寫
    看到這種情況的總督大人流下了眼淚,緊接著他把自己的帥印交給了部下並對他們說:「我真是無能,不能像葛大人一樣拼死抗敵。可我不會苟活,請讓我以死謝罪吧!」 裕謙與其他貴族子弟不同,在穿著上他不穿帶花的衣服,堅持著樸素的打扮,在生活中他不貪圖玩樂、不嬉笑打鬧是一個有氣質、有風度的男人。卓爾不群的裕謙讓家裡人非常看重並支持他讀書、考取功名。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嘉慶二十二年,裕謙考中進士並進入翰林院任職。道光皇帝登基後,裕謙得到了重用。 道光六年,他在湖北荊州、武昌先後擔任知府。
  • 他剛擔任兩江總督不久,便委派一位平平小吏,出掌皖南茶釐局
    清端方萬中立墓志銘(拓本)局部圖片取自《近代稀見碑拓史料叢刊》第一輯,商務印書館,二〇一八年而尤其使人稱奇的則是墓銘的落款:「頭品頂戴陸軍部尚書南洋大臣兩江總督兼管兩淮鹽政端方撰並書丹篆蓋。」端方自海外考察歸來,於光緒三十二年七月任兩江總督。據上文所言,他本擬以萬中立掌管皖南,即擔任皖南茶釐局總辦。而在此之前,據《那桐日記》光緒二十九年六月:「初八日。早,江蘇候補道萬中立來拜。萬號梅巖,湖北襄陽縣舉人。人精明,似有菸癮。因黎玉屏介紹來拜也。」
  • 兩廣總督背後有著哪些玄機?
    大清九大總督裡邊權力最大,位置最重要的是直隸總督,直隸總督一定是皇帝最親信的人才能幹。雲貴總督因為西南邊陲少數民族眾多,是大清維穩的重要支點。閩浙總督福建浙江,兩江總督江蘇江西。這4個省歷來是中國非常富庶的四個省份。基本上是大清的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