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兩江總督,與林則徐齊名,教會了國人「氣節」二字如何書寫

2020-12-20 騰訊網

英國軍隊即將全面佔領鎮海,守軍將士也一個接一個陣亡。看到這種情況的總督大人流下了眼淚,緊接著他把自己的帥印交給了部下並對他們說:「我真是無能,不能像葛大人一樣拼死抗敵。可我不會苟活,請讓我以死謝罪吧!」

貴族出身,仕途順暢

乾隆五十八年,近代愛國將領裕謙以貴族身份降生人世。裕謙是內蒙古察哈爾鑲黃旗人,他的族人以放牧為生,專門為皇帝飼養牛羊生活非常富足。可裕謙並不是一個安然享樂的人,他少年時就立志要考取功名並且發奮圖強、勤學苦讀。裕謙與其他貴族子弟不同,在穿著上他不穿帶花的衣服,堅持著樸素的打扮,在生活中他不貪圖玩樂、不嬉笑打鬧是一個有氣質、有風度的男人。卓爾不群的裕謙讓家裡人非常看重並支持他讀書、考取功名。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嘉慶二十二年,裕謙考中進士並進入翰林院任職。道光皇帝登基後,裕謙得到了重用。

道光六年,他在湖北荊州、武昌先後擔任知府。在湖北做官時,裕謙為官清廉、愛民如子得到了不少好評使得他更被皇帝重用。

打擊鴉片,積極備戰

道光十九年,裕謙出任江蘇巡撫。在此之前,裕謙就深感鴉片對中國的危害。他認為鴉片所帶來的災害要比洪水、乾旱更為嚴重。在到達江蘇後,裕謙就出臺了一系列禁菸政策,他懲治吸菸人群打擊販煙團夥。最終,在裕謙的努力下江蘇省的禁菸運動取得了一定成就。

道光二十年,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發動了鴉片戰爭,中國沿海狼煙四起。在戰亂之際,裕謙出任兩江總督他反對伊布裡等人的投降主義,堅持抵抗英國侵略,他一面修築炮臺訓練軍隊另一面要與朝廷內的投降主義抵抗。同年,英軍入侵定海,得到敵軍動向的裕謙親自率領士兵守衛家園。在裕謙的努力下,英國侵略者的勢頭被打壓了下去,國內投降主義的聲音逐漸消失。

指揮失策,絕不苟活

屢次戰鬥後,各地兵員急需補充,重鎮定海也向總督府請求援助。看到求援消息的裕謙認為英軍剛剛受到打擊一時半會兒不會發動進攻就沒有支援各陣地。但裕謙這次錯了,侵略者很快就進行了反撲。在英軍的猛烈攻勢下,定海失守葛雲飛、王錫朋、鄭國鴻三位愛國將軍與無數戰士皆英勇殉國。

道光二十一年,英國侵略者對鎮海發動總攻。然而我們的總督裕謙不怕犧牲併集結軍隊誓死抵抗,但由於實力懸殊鎮海守軍全面潰敗。最後,在大勢已去之際裕謙投水自盡,以身殉國。

在歷史中,值得我們崇拜的不僅僅是成功之人,能讓我們崇拜的還有那些為達目的竭盡全力的人。裕謙一代愛國名將,他用自己的努力抵禦了西方列強的入侵。他對侵略者積極反擊、堅決抵抗。他對內部投降派,嗤之以鼻、據理力爭。對我們來說,裕謙堅持自己信念的做法是值得我們讚揚的。可裕謙雖然很努力,但他也無法改變中國落後於世界的這個事實。不過裕謙抵禦外來侵略是他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要做的事,因此他也是一位民族英雄。眼看中國近代,是總督裕謙用他的行動教會了國人「氣節」二字如何書寫。

參考文獻:《近代風雲》

相關焦點

  • 清朝的兩江總督,究竟是個多大的官?
    了解清朝後期歷史之後,我們知道了兩江總督,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形成兩江總督的主要原因,兩江總督在當時官居一品,就我們所熟知的代表有林則徐、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幾人。清朝任命於兩江總督的總計多達八十人,清朝前期多是滿人擔任兩江總督,太平天國運動之後擔任兩江總督的漢人也逐漸增多。就像上文說過我們熟知的幾人分別在道光、鹹豐、同治在任期間擔任過兩江總督。林則徐,我們所熟知的他莫過於道光十七年被任命為欽差大臣期間的「虎門銷煙」。但是在道光十二年時候林則徐曾兩次任命於兩江總督,他在修水利,處理錢漕,救震救災方面有巨大貢獻。
  • 兩江總督是哪兩江?轄區內這個省如果存在至今,將是最發達地區
    兩江總督,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正式官銜為總督兩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操江、統轄南河事務。官秩從一品。兩江總督的管轄範圍在今江蘇、安徽、江西三省及上海市,由於清初江蘇(含今上海市)和安徽兩省轄地同屬江南省,因此稱為兩江總督。
  • 他和林則徐、左宗棠、曾國藩都有著不解之緣!
    原標題:黃冕傳奇 文丨黃柏強 黃建成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林則徐、左宗棠、曾國藩,哪一個都是響噹噹的人物。而湖南長沙縣人黃冕,則因先後與上述三人有不解之緣,書寫出他獨特的人生傳奇。 黃冕,字服周,號南坡,1795年生,湖南長沙縣白沙鄉梁家塅人。《清史稿. 黃冕傳》載「冕仕宦初為陶澍、林則徐所知,晚在籍為駱秉章所倚任。
  • 林則徐、琦善為何都會折戟於此?兩廣總督背後有著哪些玄機?
    大清九大總督裡邊權力最大,位置最重要的是直隸總督,直隸總督一定是皇帝最親信的人才能幹。雲貴總督因為西南邊陲少數民族眾多,是大清維穩的重要支點。閩浙總督福建浙江,兩江總督江蘇江西。這4個省歷來是中國非常富庶的四個省份。基本上是大清的錢袋子。
  • 曾國藩兩次擔任過兩江總督,權力有多大?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
    在曾國藩的官場生涯中,兩次擔任過兩江總督職務前後共計12年,是擔任兩江總督時間最長的封疆大吏。鹹豐十年(1860年),清廷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已經到了最後關頭,可兩江總督何桂清沒什麼作為,眼見太平軍來勢洶洶索性腳底抹油溜了。清廷無可奈何,對曾國藩委以重任,令其擔任兩江總督。期間,曾國藩成功的鎮壓太平軍,位列「晚清四大名臣」。
  • 禁毒先驅——林則徐
    轟轟烈烈的「虎門銷煙」事件,讓林則徐名垂青史,在學習中國近現代史時,都會提及林則徐這個人物。他堅決抵制鴉片,後來更是在虎門銷毀收繳而來的數量眾多的鴉片,不僅顯示了中華民族的不屈氣節,也展示了對抗外國侵略的決心。  林則徐為清朝官員,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竢村老人、竢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為福建侯官人。
  • 曾國藩的兩江總督與李鴻章的直隸總督哪個權力更大?
    所以兩江總督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職位。那這兩個職位誰更重要一些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李鴻章的直隸總督與曾國藩的兩江總督,誰更勝一籌。鹹豐十年,曾國藩擔任兩江總督,除了管轄地方,還兼任了都察院左都御史銜,以及監理兩淮鹽政還要掌管通商事務,一切如常。
  • 林則徐與他的交遊圈真跡11.20亮相浙江西湖美術館
    他是官曆14省、統兵40萬的軍事家,他是虎門銷煙、憂國憂民的政治家,他更是詩書畫全能的文藝達人!這就是林則徐!胡林翼 致劉寶楠行書信札 23cm x 12.2cm x 3隨安山房藏胡林翼(1812-1861),字貺生,號潤芝,晚清中興名臣之一,湘軍重要首領。出身官宦世家,其父胡達源,曾任職翰林院,嶽父陶澍,則位居兩江總督,頗為顯赫。
  • 兩江總督吩咐帳房,只要女婿在外眠花宿柳,花多少銀子一律照給
    在晚清政壇上,湖南籍的名人輩出,自曾國藩之後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治國之才,但是有一位前輩式的人物在近百年歷史中一直聲名不顯,他所提攜的人名垂青史,他的親戚威震華夏,可偏偏就是他自己走了背運,不溫不火,此人就是陶澍。陶澍是嘉慶七年的進士,後成為道光朝的重臣,官至兩江總督、太子太保。
  • 清朝八大總督都有哪些,轄區是哪裡?
    看過《雍正王朝》的朋友都對陝甘總督年羹堯比較熟悉,年羹堯本是四阿哥的人,他能當上總督,得益於九子奪嫡的幾個阿哥之間的勾心鬥角。先是八阿哥為了挖老四牆角,年羹堯被舉薦為四川提督,而後又是被和老八一夥的老十四舉薦成為陝甘總督(實際上應該是川陝總督),其實也是為了挖老四的牆角,總督這種手握兵權的封疆大吏是奪嫡阿哥們重點拉攏的對象。
  • 林則徐的小楷,雍容大氣,柔中帶剛,這麼好的字,後世很難寫出了
    說到林則徐,其虎門銷煙的壯舉最令人影響深刻,自此成為了國人心中的民族英雄。林則徐可以說是少年得志,13歲被選為佾生,19歲中舉,入仕途,官至湖廣總督。有一說法是,張師誠在翻閱各地呈交給他的賀啟時,發現林則徐的賀啟寫得最好,書法功底深厚,字跡清秀,柔中帶剛,讓人眼前一亮。今天我們就來論述一下林則徐的書法,自古官員都能寫得一手好書法,林則徐更不例外。原因有二:
  • 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第一屆畢業生瀏陽李鴻樾及伯祖兩江總督李興銳
    上午看到清華大學舉行本科畢業典禮的直播,不由地想起前些年那張被稱作「最豪華導師陣容的清華大學畢業證」,證書的主人是我們瀏陽東鄉三口的李鴻樾,他的家族是瀏陽瀏東六碓李氏,始遷祖李文通,明代自平江遷瀏東六碓。後人聚居於三口、六碓。這個家族出過一位晚清重臣,官至兩江總督的李興銳,李鴻樾是李興銳的侄孫。
  • 清朝中的兩江總督兩廣總督中的總督相當於現在多大的官職?
    兩江總督是封疆大吏,統管三省一市,和六部尚書一樣,其地位高於今天的省委書記、省長、省軍分區司令和國務院各部委的部長。不敢說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吧,至少也是中央政治局委員,不像前面所說的介乎於今天的省部級和副國級之間。
  • 清朝為何設兩江總督,轄區是江蘇和江西嗎?
    不過清朝最早設的不是兩江總督,而是江南河南總督,轄江蘇、安徽、江西、河南四省,時間是順治四年(1647年)。需要說明的是,當時蘇皖還沒有分家,稱為江南省。河南和江南省關聯不大,於1649年劃出江南河南總督轄區。剩下的江南省和江西省,統稱為江南江西總督,也就是江南省和江西省都設有總督。因兩省的首字都是「江」,故稱兩江總督。
  • 林則徐五次回鄉和在福州的遺蹟考(上)
    是秋,林二領鄉薦。去年五月,乘涼我家,猶談及此事。今薌兒登科,此君若存,當為我慰也。』」民國郭白陽《竹間續話》卷四:「公(郭階三)少從林暘谷公遊,與文忠公為總角交。嘗同讀書於文筆書院。嘉慶甲子(九年,1804)三月,同晝見綠衣往來殿前。是年,文忠公即領鄉薦,或以為兩家科名之兆。」〔按〕郭階三(1778—1856年),字介平,侯官人,郭柏蔭、郭柏蒼之父。嘉慶二十一年(1816)舉人,同安教諭。
  • 「江蘇巡撫」和「兩江總督」待遇上有什麼區別?跟級別關係很大!
    「江蘇巡撫」和「兩江總督」待遇上有什麼區別?跟級別關係很大!大家都知道乾隆曾六次下江南,不僅是體察當地的民情,更是喜歡江南的風景,而江南也是一個富裕的地方,當然很多當官的人才也是出自江南,所以江南的兩江總督和江蘇巡撫在工資待遇方面還是非常的豐厚的,因為清代時期的地方官員的工資都是來自於「養廉銀」,而「養廉銀」主要就是靠當地的賦稅和火耗得來的,而剛才小編也有提到,江南是一個非常富裕的地方,所以兩江總督和江蘇巡撫的工資也是非常的高
  • 清朝大臣,其中圖2深受皇帝信任卻被餓死,圖6是林則徐的女婿
    清朝大臣,其中圖2子承父業,深受皇帝信任卻被餓死,圖6是林則徐的女婿。 索尼,姓赫舍裡,滿洲正黃旗人。清朝開國功臣之一、一等公爵,孝莊文皇后指定輔助康熙皇帝的四位輔政大臣之首。康熙六年,索尼去世,諡號文忠,其三子索額圖繼承其職位和爵位。
  • 兩江總督彈劾正五品小官 皇帝為何不予批准
    1709年8月27日,戶部左侍郎噶禮升遷為兩江總督。噶禮是滿洲正紅旗人,又是清朝開國功臣何和禮的後代,根正苗紅,在朝廷裡是橫著走的角色,桀驁不馴。他就任兩江總督後,看誰都不順眼,接二連三地上疏朝廷,對江蘇巡撫於準、布政使宜思恭、按察使焦映漢進行彈劾,使得他們都被罷免官職。繼任布政使陳鵬年性格耿直,不合噶禮的胃口,又被噶禮彈劾丟了烏紗帽。一時之間,噶禮在江南呼風喚雨,十分威風。
  • 他剛擔任兩江總督不久,便委派一位平平小吏,出掌皖南茶釐局
    清端方萬中立墓志銘(拓本)局部圖片取自《近代稀見碑拓史料叢刊》第一輯,商務印書館,二〇一八年而尤其使人稱奇的則是墓銘的落款:「頭品頂戴陸軍部尚書南洋大臣兩江總督兼管兩淮鹽政端方撰並書丹篆蓋。」端方自海外考察歸來,於光緒三十二年七月任兩江總督。據上文所言,他本擬以萬中立掌管皖南,即擔任皖南茶釐局總辦。而在此之前,據《那桐日記》光緒二十九年六月:「初八日。早,江蘇候補道萬中立來拜。萬號梅巖,湖北襄陽縣舉人。人精明,似有菸癮。因黎玉屏介紹來拜也。」
  • 「兩江總督」和「江蘇巡撫」待遇有啥區別?跟級別關係很大
    也是這個原因,兩江總督、江蘇巡撫這兩個江南地區的地方官員,可以得到比大多數地方官更豐厚的待遇。因為清朝地方官員的俸祿來源,主要來自於「養廉銀」。而養廉銀主要從地方是火耗、賦稅中得來。江南地區的賦予,間接帶來了兩江總督、江蘇巡撫的高俸祿。兩江總督一年的養廉銀是一萬八千兩,江蘇巡撫是一萬兩千兩。這已經非常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