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飯比家裡的香!近日,某小學老師驚訝發現萌娃們飯量大增,久別重逢的小朋友們紛紛表示學校的飯菜比家裡好吃~
這就出現了,有的同學還分享:『家裡總是老三樣』,「天天吃麵條」,面對這樣的飲食習慣,萌娃們遇到營養均衡,搭配合理的「學校的飯」多吃5桶飯,確實不奇怪了。
你家寶貝開學了,胃口怎麼樣?
那這樣的情況在國外是如何呢?我這裡確實有一個這樣的外國娃,家住荷蘭,每天拿奶當水喝,媽媽也是變著法的做,就是飲食安排的不對,比如早飯和午飯都只吃麵包+牛奶,晚餐大魚大肉的,現在孩子9歲了,身高總是低於標準身高4釐米。
這讓媽媽一籌莫展,這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個外國娃現在9歲半了,家住在荷蘭,爸爸是歐洲血統,媽媽是中國人,體重35KG,身高136CM,每年身高增長3-4釐米,距離標準身高漸行漸遠,不是說外國人都高高大大的嘛?怎麼這個孩子身高和體重都不高啊,那我們來看看是喝奶少?還是脾胃差?
以下是這個媽媽的自述:孩子的眼袋很大,像是長了4隻眼睛一樣,指甲上長期有白點,大概持續5、6年了,睡眠質量不好,愛出汗,不愛活動總喊累,食慾不錯,很少生病,大便一天一次,就是不長高!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理解,這個孩子的飲食調查,以及全面的健康檔案分析,如圖。
團隊的資深兒童健康管理師表示:午餐像「後媽」太儉省,晚餐像「親奶奶」太豐盛,我們來分析下每餐的飲食情況,
牛奶超量:牛奶每天2-3杯,一天奶量大概700-900ml,有的時候中午又帶一盒奶,遠遠超過推薦量350克[1]。那多喝好不好呢?你還不知道,留著疑問往下看。
早餐沒有雞蛋:早餐是主食+牛奶+肉類/堅果,食物安排有幹稀搭配,但沒有安排好消化的雞蛋,肉餡比較容易消化,但吸收率比雞蛋低,所以推薦早餐應該吃雞蛋、蛋卷、蛋羹。
午餐能量太低,蛋白質不足:午餐是少量主食+牛奶+少量蔬菜,這與我們推薦的進食規律有所不同,每天午餐的能量要佔到全天的4成,這也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對於中午是消化能力最佳一頓飯,沒有足量的蛋白質和能量,這樣會導致全天的能量和蛋白質不足。
晚餐極為豐富,加重脾胃負擔:晚餐是中國媽媽做的,種類繁多,口味多變,當然能量也高,長期高能量的晚餐,也會傷脾胃的。建議是晚餐的能量應該是不到3成。
加餐:上午是水果,下午小點心類的,如果正餐安排得當的話,加餐可以這麼安排的。
對,上面這個孩子就是媽媽認為喝奶能長大個兒,但實際並沒有的真實案例,這說明了別人養孩子的方法不能照抄。這個很好理解,只要是自己養育過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孩子本身存在非常大個體差異的,也就是別人管用的方法,在自己孩子身上用就不管事,無論是教育方法還是養育方法。對於不理解的你,我們可以逆向思維下,如果現在的養育方法是對的,那麼為什麼這個男孩不長個呢?唯一的答案是現在執行的養育方法不適合這個9歲的外國娃。
根據身高管理的健康檔案顯示:爸爸178CM,媽媽156CM,看到這裡,會有家長說,原來「媽矬,矬一窩」,真相都是如此嗎?真相併非如此,我們團隊接手的很多案例,父親170cm,母親150cm,但孩子180CM,相信大家身邊也有很多「逆天生長」的例子,他們為什麼能長高呢?根據我們身高管理師團隊多年的經驗,身高受遺傳影響70%,受後天的影響30%,這個佔比有一定的道理,如果通過綜合身高管理服務,就能緊緊抓住30%的機會,逆天改命!下面就是這個「逆天改命」的案例詳解
讀過前面兩個疑問,我們可以開始尋找阻止長高的終極BOSS,「對症解決」,如上圖一樣,射中靶心才能治標又治本!
1/營養角度:
a.能量密度安排不合理:
男孩最低能量每天是1600kcal,早餐24%,上午和下午加餐6%,午餐40%,晚餐30%,現在安排最大的問題是晚餐能量達到全天40%,甚至50%,而午餐卻只有20%,最高25%,這樣的餐次安排,對於兒童來說,會造成晚上消化系統的巨大負擔,尤其是對於本身脾胃虛弱的兒童來說。相信細心的家長,應該已經發現這個孩子的脾胃虛弱症狀。請你記住,對於有生長發育需要的人群,無論是0-3歲,幼兒園還是小學生,消化吸收好比吃得多更重要。而脾胃功能就代表了消化吸收的能力,所以當晚餐能量密度過高時,勢必引起消化吸收差的問題,從而影響了脾胃功能,成為「長不高」的原因之一。
對於9歲的兒童來說,每天300克即可,而且不要在正餐時飲用以免影響正餐的能量密度。牛奶在1歲以後從嬰兒期的主食變為輔食了,而2-5歲縮減至350-500克,5歲以後的兒童每天300克。
上圖這些常見食材的營養素我們進行一個比較,紅色格是這種食材相對高的營養素,綠色格是相對低的營養素,你會發現每種食物都有相對高和低的營養素,所以要搭配著吃才能保證營養充足。比如,如果每天一半的飯量來自於牛奶,對於9歲的孩子來說,鐵、鋅、賴氨酸這些「長高」營養素嚴重不足,如同建大樓,而地基的材料都不夠,大樓如何能建起來?。
b.蛋白質的來源:
9歲男孩的蛋白質的每天推薦攝入量是45克[2],一天700毫升牛奶的話,蛋白質是21克,還差24克,需要通過肉類和主食來補充。國外的飲食,一般主食很少,主要是肉類,而這個家庭大多晚餐吃,這樣的話晚餐要吃100克肉類才能達到,可想而知,晚餐吃2兩肉,如果19:00-20:00進食晚餐的話,肯定會消化不良,引起脾胃虛弱,這就造成「長不高」原因之二。
所以說,對於9歲的兒童而言,蛋白質讓奶類作為一天的「主力軍」是不合適的,推薦魚、禽、蛋、畜(紅白肉和雞蛋)這一大類120克,大豆類25克,主食類300克,牛奶300克,從以下的圖表清晰看出,蛋白質最主要來源是各種紅白肉和雞蛋類,其次搭配牛奶,其中主食、大豆這樣的植物性蛋白也不應缺少哦。
2/中醫脾胃角度
a.脾胃虛寒的孩子,不適合多喝牛奶
從媽媽的描述中,孩子至少有5、6年脾胃虛寒的症狀了,比如大大的眼袋、不愛動等,張巧林老師從整體的情況判定這個孩子為脾胃虛寒。那麼從中醫角度來說,牛奶牛奶味甘平,微寒,,對於脾胃虛寒的孩子,喝過多的牛奶、奶酪這樣的食品,只能讓脾胃「雪上加霜」,從而降低脾胃消化吸收能力,這也造成「長不高」原因之三。
b.睡眠
因為晚餐吃的過多,讓本就「受傷」的脾胃被「傷上加傷」,嚴重影響孩子的睡眠時長和質量,孩子出現夜間盜汗、睡覺不老實、夜醒頻繁、趴著睡、多夢驚叫等症狀,這樣的睡眠質量不能保證深度睡眠的時長,繼而影響只有晚上才分泌的生長激素,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勢必無法追趕性長高,從而造成「長不高」原因之四。
c.運動
因為脾胃虛寒,氣虛,孩子特別容易累,做什麼都沒力氣,大人也會有這樣的感覺,有一段時間就會感覺總是沒勁,犯困又總是睡不踏實,孩子也同樣,當脾胃虛寒時,很多運動都沒有力氣做,也就不會產生興趣。
那麼增高必須要運動呢?是因為運動能夠通過對膝蓋、肘、脊柱、頸椎等骨樞紐關頭的安慰來激起腦垂體的功用和骨骼的疾速發展,從而促進人體增高,堅持一周5天的增高運動,就能帶來效果,反之亦然,這就是運動不足造成「長不高」原因之五。
經過1個月調整,不僅有身高管理師的幹預,也有媽媽對執行方案的堅持,孩子的睡眠質量明顯提高了,不再睡不踏實和趴著睡了。2個月後媽媽興奮地來分享好消息,「現在兒子運動越來越好,2個月身高也長了3釐米,這樣的結果,是5年來做夢不敢想像的」。
這位家長收穫了好的結果,對於我們來說也是異常安慰,做兒童身高管理的初衷就是幫助更多的家長少踩坑,畢竟成長的機會只有一次,而且青春期後再想幹預就晚了,我們建議9歲前做好身高管理,如果你有身高的困擾,最佳時機,如果不是9歲前,就是現在了。
[1]數據來源於《中國學齡兒童膳食指南》2016版,14頁.
[2]數據來源於中國食物成分表標準版第6版,331頁.
[3]
[4]四種常見蛋中的胺基酸成分對比分析,陳巧玲\鄭藝梅\王兵麗\張澤宏(閩南師範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福建漳州 363000)
[5]《牛奶中胺基酸的營養價值和含量》新疆乳業出版社,作者陸東林,張丹鳳
[6]《牛品種、性別對高檔牛肉粗蛋白和胺基酸含量的影響》雲南農業大學學報,作者王喆。
編輯:王丹,中國營養學會員,幼兒園營養師。
審核:,十幾年經驗的兒童健康管理師,出身中醫世家的私人保健醫,只聊育兒乾貨,將中醫、西醫、營養,功能醫學融合起來的資深母嬰保健師,出版過13本書的營養師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