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答中考散文閱讀中關於的賞析寫作技巧考查題(一)

2020-12-15 中考閱讀原題解析

寫作手法指寫作中使作品更好的藝術表現手法,包括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等方面。簡要整理重點如下:

一、表達方式常見的有五種:記敘、議論、抒情、描寫、說明。

記敘是通過一般的述說和交代,把人物和實踐的概貌和發展的來龍去脈有一個清晰的了解。

描寫是根據文章表達的需要,對人、事、物、景等進行具有生動、形象的描繪和刻畫。

描寫分為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另外還有細節描寫,它是對人物、環境的細緻描繪。

議論是在記敘和描寫的基礎上所發表的見解,目的是為了直接點明和加入所寫的人、事、物的意義,或者揭示包含在所記事物中的道理。

記敘文中的抒情,是在記敘的基礎上直接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者寄情於人、寄情與事,在敘述、描寫、議論中滲透著作者的感情。抒情手法的運用可以起到渲染氣氛、刻畫性格、表達作者強烈的感情及增強作者的感染力的作用。

記敘中有需要解釋的知識性成分時,常用說明的表達方式,其作用是補充說明讀者所不熟悉的內容。敘述中的交代常常具有說明的性質。

二、中學生常見的修辭手法有12種,初中階段要求掌握的有8種即比喻、誇張、對偶、擬人、排比、設問、反覆、反問。

比喻是用某一種事物來比另一種事物或情境。分為明喻、暗喻和借喻。

誇張是為了更突出、更鮮明地表達某事物,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

對偶是用結構相同字數相等,詞性相同的一對詞組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

擬人是把事物當作人,把它寫成和人一樣有感情,有動作。

排比是把內容緊密關聯,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幾個句子或短語連說出來。

設問是自問自答,先提出問題,然後緊接著把自己的看法說出來。

反覆是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同一個詞語或句子反覆出現。

反問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以加強語氣,反問只問不答。

三、表現手法有: 聯想和想像、象徵、對比、託物言志、借景抒情等。

「聯想」指由於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關的人或事物。「想像」指想出不在眼前的具體形象或情景。文章中的聯想和想像都是由事物引發的,都是作者思考活動的結果。

象徵是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某種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藝術手法。象徵體和本體之間存在著某種相似的特點,可以藉助讀者的想像和聯想把它們聯繫起來。

對比是文章把事物現象和過程中矛盾的雙方放在一定條件下進行對照比較的方法。

託物言志是指通過描寫客觀事物,寄託、傳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

借景抒情是指藉助於描繪景物而抒發感情,感情寓於寫景之中。

寫作手法常考的知識點是:①賞析描寫類型及其作用;②賞析修辭及其作用;③賞析表達方式及其作用;④賞析語言表達及其作用;⑤賞析表現手法及其作用等。

解答思路:①明確答題的範圍;②要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③在解答賞析的作用時要結合文章的具體內容進行作答;④組織語言作答時儘量選文章中的語言;⑤表述文章在文章中的作用時不能籠統的說空話。

這類型的題目主要有以下幾種考察形式:

【形式1】從人物描寫方面進行賞析(描寫類型及作用)

對人物描寫的考查,通常有兩大命題類型,一是賞析人物描寫的妙處,即運用了什麼樣的描寫方法,對刻畫人物形象有什麼作用;二是分析人物描寫在文中的作用。

賞析人物描寫的妙處,有很多角度,如人物的情感、心理、性格、形象等。具體賞析的角度,要根據語段的特點而定,有時候還要從多個角度進行綜合賞析。

分析人物描寫的作用,是中考現代文閱讀中的常見題型。在記敘文和散文中,人物描寫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①刻畫人物形象;②烘託人物心理;③對其他人物起到襯託作用。解答此類題目,要與具體的語言環境結合起來分析。

答題模式參考:這段人物描寫運用了……的(手法),生動描繪(展現)了……,表達了作者……的感情。

【形式2】從景物描寫方面進行賞析

對景物描寫的考查,通常有兩大命題類型,一是賞析景物描寫的妙處;二是分析景物描寫在文中的作用。

賞析景物描寫的妙處,有很多角度,如描寫景物的條理、多種感覺的綜合運用、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語言風格、優美意境、句型句式等。具體賞析的角度,要根據語段的特點而定,有時候還要從多個角度進行綜合賞析。

分析景物描寫的作用,是中考現代文閱讀中的常見題型。在記敘文和散文中,景物描寫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①交代故事發生的自然環境;②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③烘託人物心理;④借景抒情;⑤渲染特定的氣氛;⑥暗示某類事件將要發生。解答此類題目,要與具體的語言環境結合起來分析。

答題模式參考:

1. 這段景物描寫運用了……的(手法),生動描繪(展現)了……,表達了作者……的感情。

2. 這段景物描寫點明了……(渲染了……的氣氛;烘託了人物……的心理;表達了人物……的感情;暗示了……,為下文……這一情節埋下伏筆。)

【未完待續】篇幅原因,以下部分明天發送。

【形式3】從其他表達方式(議論、抒情)方面進行賞析

【形式4】從修辭手法方面進行賞析(作用)

【形式5】從表現手法(對比、聯想等)方面進行賞析(或作用)

【形式6】從語言表達的角度進行賞析

【形式7】賞析的綜合性題目(語言、修辭、結構、情感)

【形式8】人稱的作用(妙處)

聲明: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犯權利,請告知,立即撤換。

相關焦點

  • 如何解答中考散文閱讀中關於的賞析寫作技巧考查題(二)
    在描寫和敘述中穿插議論和抒情,能夠引導讀者的思維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由淺入深,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或現象,發現規律性的認識或深刻的人生哲理,從而受到啟迪。解答此類題目,首先確定指定語句用到了什麼表達方式,然後結合語句具體內容,分析其作用。
  • 如何解答中考散文閱讀關於整體感知、把握文章主題的考查題(一)
    中考散文類對「整體感知文章,把握文章主題」的命題要求,主要是考查:①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題或作者的思想感情;②給文章取個標題或對題目的理解;③概括文中作者從哪些方面去描述事物或評價形象。解答時要注意的是:這類題目十分注重整體理解和整體感知,即使是一個單獨的考查點,也應從整體理解的角度出發,加以揣摩。解答中要能利用原文詞語,儘可能使用;沒有原文詞語可利用,要注意語言文字表達的準確性和層次性,要做到言簡意賅又不漏掉答題點。
  • 中考語文散文閱讀理解,需要這幾個答題技巧
    中考語文散文閱讀理解,需要這幾個答題技巧一、分析散文的結構散文的一般思路是:緣起——描述(對象)——聯想——感悟。不同的散文有不同的行文思路。寫人敘事的散文多按時間、空間順序進行;抒情類散文多以某一物,某種情為線索行文,議論文性散文多以邏輯認識為序。
  • 命題研究專欄|基於文本特質的散文閱讀命題策略淺析
    但是這些題目考查的知識點和能力點指向較為單一,例如第15題,主要考查學生的概括能力,學生只要從文本中摘取相關信息進行概括即可。當然,作為文學作品閱讀的第一題,這一題的設置是比較合理的。再如第16題分析段落作用,考查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題型非常常規。
  • 【中考備考】語文:古詩文閱讀凸顯重要性 提升學生思維是關鍵
    3 名著閱讀(5分) 名著閱讀的考查形式變化也比較大,從之前通過插畫考查情節、人物,到現在2019年考查100字小作文對名著進行賞析,難度實際上增加了,其核心原因與文言文相似,也是受高考語文的影響,雖然高考語文考查名著的方式在近兩年較以前也有一些改變,但是微寫作還是包含了名著的題目,這也是更關注孩子們對名著閱讀的學習方向
  • 高考語文散文閱讀複習指導
    備戰下一年度的高考,考生必須注重散文閱讀的訓練。二、備考建議與要求(一)樹立一種意識對散文的閱讀,要樹立文本意識。散文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抓住這一點,從總體上先梳理文本的思路,再概括大意,然後逐步深入賞析文章的藝術魅力,這樣就能夠很好地完成閱讀任務。(二)具備兩種能力一是審美鑑賞能力。
  • 技巧盤點!攻略語文散文閱讀的兩大常考題型
    經典題型一:字詞句賞析字詞句(段)鑑賞一般包含含義和作用兩個方面,而作用或表達效果往往從用詞、修辭、表達方式、句式、表現手法、結構手法、整體風格,以及內容、情感、形象、主旨等角度作答。同時,作答時務必要堅持「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的原則。
  • 高考古代詩歌閱讀題之「名句鑑賞題」的命題特點及解答技巧
    高考詩歌鑑賞題從設題的指向性上來看,大致可分三類:第一類是以一聯或一句詩中錘鍊得最精彩的某一個字或兩個字為考查對象設題,第二類是以詩中錘鍊得最精彩的某一聯或某一句詩為考查對象設題,第三類是針對整首詩的特色而設題。
  • 「賞析」題要怎麼做?——解題思路有技巧
    今天,我們說一說考試中常出現的另一種題型——「賞析」題。所謂「賞析」,顧名思義,是鑑賞與分析的意思。在《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有明確提到:第三學段(小學5-6年級)學生要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也因此,「賞析」類題型近幾年頻頻在小學高年級試卷中出現。
  • 2020年中考語文閱讀答題技巧
    3、評價、賞析一句話:應從兩個方面入手,先評寫作特色、語言特色,如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語言或生動或優美或講求對稱或準確嚴密……再評思想內涵,即闡明這一句表達了什麼觀點,給你什麼感受、啟迪、教育……     4、分析一句話的含義也可從分析關鍵詞入手,著重體會關鍵詞在特定語境中的含義。
  • 2018中考語文複習系列專題六:古詩詞賞析知識點及技巧(一)
    《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中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古詩詞賞析是中考語文中必考的一種題型,縱觀歷年中考試題不難發現,這類題目一般文字淺易,學生對考點也比較熟悉,但答題結果卻年年失分嚴重。其主要原因就是對詩詞的有關知識點沒有很好地掌握。
  • 語文閱讀理解,如何做語句的賞析
    在初中語文閱讀理解中,賞析句子是躲不過的一個知識點,也是經常出現在各省市的中考卷子中的常客,學會這一類題,在考試當中可以拿到3-5分。字詞句段賞析是散文語言賞析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散文閱讀考察的重點。這種賞析題一般包含含義和作用兩個方面,而作用或表達效果往往從用詞、修辭、表達方式、句式、表現手法、結構手法、整體風格,以及內容、情感、形象、主旨等角度作答。做這類題,我們要堅持一個原則就是「字不離詞、詞不離段、段不離篇」的原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語境原則。我們只要知道從哪一方面去賞析句子,做這類題就簡單了,我們就能迅速用一些技巧和方法做出正確的、完整的答案。
  • 2018中考語文知識點:如何解答文中句子含義題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語文知識點:如何解答文中句子含義題》,僅供參考!
  • 中考名著閱讀考查範圍從6本激增至18本!
    2019年杭州中考名著閱讀考查範圍,增加到18本,而去年的考查範圍只有6本。中考複習前,杭州市某初中語文老師針對名著閱讀,在全年級學生中做了一次抽樣調查。結果顯示,120人中,80多位考生對18本名著會產生焦慮,70多位考生對考卷上的與「人物」相關的各種題型束手無策。針對學生們的困惑,愛寫作的獅子邀請杭城四位初中語文名師支招,對名著閱讀給出複習建議。
  • 高考散文閱讀奪分要領
    散文閱讀自查表 面對高考,現代文閱讀一直是公認的最難把握的部分。而高中語文教學中現代文教學也似乎處於被忽略的境地。《考試大綱》對文學類文本閱讀的要求是:閱讀和鑑賞中外文學作品。了解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
  • 濟南中考語文歷年古詩賞析真題及答案解析
    濟南中考語文歷年古詩賞析真題及答案解析濟南中考語文歷年古詩賞析題答案解析2018——2014(2018中考)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12~13題。(4分)13.賞析「行住兩沾衣」中「沾」字的妙處。(4分)12.示例:朝霜 漢草 悽涼(悲涼、悽清)(第一、二空各佔1分,第三空佔2分。意思對即可)【解析】本題考查理解詩歌內容。解答本題要讀懂全詩並能夠理解詩歌的意象和意境。
  • 鳳梨聊高考|2020北京高考,散文閱讀怎麼拿高分?
    「理解」這個詞語在題幹中出現的概率很高,不管是在語境中理解詞語、句子含義,還是理解文章大意和主旨,都是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其次,近三年試題都注重考查學生思維能力和品質。其具體表現在「整體思維」「聯繫思維」「對比思維」等,如2017年23題:文章敘寫了瑪利亞烏熱爾圖和走出山林的人們,請分別概括他們各自:根河之戀的表現。
  • 高中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方法(散文,小說,議論文)
    鑑賞表達特色題主要針對「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現手法」「品味精彩語言」而設的一種題型,它是文學類文本閱讀的主要題型。這一類考題有如下特點:1、命題角度有兩種,一是大處著眼,小處設題,即從某一句某一段的表達特色切入;二是大處著眼,大處設題,即考查全篇的藝術特色。2、考查的表達技巧重在常見常用的方法技巧上。
  • 中考:中考語文古詩詞鑑賞題型及答題技巧
    一、品味鍊字類 [題目形式] (1)詩歌中的「某」字或詞有什麼表達效果? (2)「某」個字或詞用得好,好在哪裡? (3)「某」字能否改為「某」字? (4)你最欣賞哪個字或詞?請賞析。 [應對策略] 這類題主要考查我們對精煉詞語的感悟能力。
  • 中考語文資源:江西省中考現代文閱讀命題研討與備考指要
    3.現代文閱讀考查解讀 (一)、文學作品的閱讀 文學作品的(散文、小說)閱讀,材料選取大約在1200字左右,從五個方面來考查(2009年有一篇散文是:餘秋雨《閒讀梧桐 》,2010年兩篇可以算是散文:周濤的記敘散文《黃蜂築巢》和張煒的議論性散文《朗讀》): (1)詞句理解,理解文中重要詞語及句子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