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17日 08:3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劉娜
字號內容摘要:北歐及英美等國實施了旨在幫助勞動者平衡工作與家庭、鼓勵女性就業和推動男性參與兒童照料的雙薪型家庭政策,成功實現了高就業率前提下總和生育率的穩步提升。同年,法國、瑞典等國也在女性高就業率前提下分別取得1.98、1.89的總和生育率。OECD國家以鼓勵生育、協調父母孩童照料為目標的雙薪型家庭政策,主要做法如下。以父母育兒假為例,法國在職婦女可享受津貼為原收入100%的16周產假,還可領取「自由選擇工作時間補充津貼」。這些充分、靈活的假期安排,給予了在職父母尤其是在職母親以時間彈性,緩解了父母在兒童照料上的時間壓力。譬如,美國施行了全國性家庭照料者支持項目,為在職父母提供各類育兒協助渠道、諮詢服務及喘息照料服務。
關鍵詞:
作者簡介:
19世紀末至20世紀下半葉,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普遍遭遇低生育率與人口老齡化雙重挑戰。北歐及英美等國實施了旨在幫助勞動者平衡工作與家庭、鼓勵女性就業和推動男性參與兒童照料的雙薪型家庭政策,成功實現了高就業率前提下總和生育率的穩步提升。2013年,冰島女性(15—64歲)就業率在84.3%高位的同時實現了1.93的總和生育率。同年,法國、瑞典等國也在女性高就業率前提下分別取得1.98、1.89的總和生育率。OECD國家以鼓勵生育、協調父母孩童照料為目標的雙薪型家庭政策,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設置充分、靈活的假期安排,保障父母育兒時間。雙薪型家庭政策針對在職父母設置了諸如法定帶薪孕產假、丈夫陪產假、父母育兒假、臨時育兒假和親職假等系列假期。休假時長和具體日期可依據實際情況自由選擇,大部分假期還伴有財政津貼。以父母育兒假為例,法國在職婦女可享受津貼為原收入100%的16周產假,還可領取「自由選擇工作時間補充津貼」。挪威則為促進父親參與孩童照料頒布了父親配額育兒假,規定在44周全薪或54周80%工薪的可選育兒假中,留出6周僅允許父親使用。而瑞典育兒假則計算靈活,父母可選擇以一天、半天、1/4天甚至1/8天的形式休假。這些充分、靈活的假期安排,給予了在職父母尤其是在職母親以時間彈性,緩解了父母在兒童照料上的時間壓力。
二是提供豐厚的財政補助和周到的稅收優惠,給予在職父母經濟支持。除上述多種形式的帶薪假外,雙薪型家庭政策還廣泛提供生育、託幼家庭補助,同時在所得稅徵繳上充分考慮育兒成本實施稅費減免。在挪威,不符合領取育兒假津貼條件的婦女,生育後仍可獲得一筆產婦補助金,且該筆補助金不用交稅。若家有上幼兒園的1歲孩童,在職父母還可獲得幼兒父母現金補貼以繳納孩子入託費用。在法國,每年接近GDP4%的金額被發放到家庭津貼、幼兒津貼、特殊家庭津貼等各類家庭補助中,惠及除15%最富裕家庭以外的法國家庭。另外,一些國家在所得稅徵收中注重減輕有孩家庭的經濟負擔,比如美國實行了兒童稅收抵免計劃。法國家庭收支商數制度明確提出,家庭稅賦標準應取決於繳稅能力而非收入水平;家庭開支負擔,尤其是與生養孩子有關的支出,應予以特別考慮而從稅基中扣除。豐厚的財政補助和周到的稅收優惠給予在職父母強有力的經濟支持,彌補了家庭生養子女的成本,減輕了雙薪家庭的經濟壓力。
三是積極發展育兒照料諮詢與服務,並提供輔助性託育福利。OECD各國經驗表明,在促進女性就業和職業發展上,提供兒童照料服務比育兒假更有效。雙薪型家庭政策普遍主張推動育兒照料諮詢與服務的發展,在父母就業前提下給予輔助性託育福利。譬如,美國施行了全國性家庭照料者支持項目,為在職父母提供各類育兒協助渠道、諮詢服務及喘息照料服務。法國則除了提供公立託兒所、臨時託兒所等兒童保育服務外,積極發展諸如可提供到家照料幫助的「母親的助手」和在保姆家集中託管的「育嬰保姆」(最多同時照顧4位幼兒)。政府給予選擇「母親的助手」的家庭以兒童保育津貼,還為「母親的助手」報銷社保繳費。在瑞典,民營託育機構接受與公營託育機構同樣比例的政府補助,也同樣以參與式民主方式運營。多種形式的輔助性託育福利滿足了在職父母對兒童保育的機動需求,支持了雙薪家庭中夫妻雙方的就業和職業發展。
四是完善勞動力市場制度,使之與家庭政策相互促進。實現生育率和就業率雙高是雙薪型家庭政策的根本目的,而深入勞動力市場、尋求市場生產與家庭生產的互促互進是實現此目標的重要途徑。法國在這方面表現較為突出。法國政府積極幫助企業家認識到協助員工實現工作和家庭的平衡,也能帶來企業效益,鼓勵僱主創造對家有幼兒的僱員友好的工作場所,建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實行彈性工作制並做好女職工孕期、哺乳期的工作保護。同時,法國政府還在稅收上向為員工創辦幼兒園的企業傾斜,該類企業可獲得25%到50%的稅收減免。政府對勞動力市場的引導和激勵,形成了市場與家庭的良性互動,為在職父母兼顧工作與家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生育政策調整、住戶規模效應與中國家庭收入不平等研究」(16BJL041)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湘潭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