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令月,氣淑風和」,中日專家從日本新年號讀出了什麼?

2020-12-25 環球網

當地時間4月1日上午11點40分左右,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公布新年號為「令和」。現在的「平成」年號將於4月30日隨著明仁天皇的退位停止使用,5月1日起,正式使用新年號。

「令和」二字,出自日本最早的詩歌總集《萬葉集》卷五《梅花歌卅二首並序》:「初春令月,氣淑風和」。字面意思可以理解為美好而和平。而這也是日本有出處的年號中首個從日本古籍中選取的年號。

日本的年號制度源自中國,在日本已延續了1400多年。在明治天皇之前,天皇在其統治時期往往會改換多個年號,但自明治天皇確立「一世一元制」後,一代天皇只使用一個年號。年號可說是天皇的另一個「名字」,也成為一個時代的名稱。安倍晉三在公布年號後發表的「首相談話」中也說:「年號已融入在日本人的精神世界中,同時也維繫日本全體國民在精神世界上的整體性。」

那麼,此次日本為何選取「令和」二字作為新年號?「令和」包含著日本對即將到來的新時代怎樣的期待?而此次年號的選擇又為何打破以往的慣例,從日本古籍中選擇?

「美好和平」字面下的寓意

正值櫻花盛開、春景爛漫的時節,日本公布了出自《萬葉集》「初春令月,氣淑風和」的新年號「令和」。安倍在發表「首相談話」後接受記者提問時解釋了為何選擇「令和」作為年號。安倍說,梅花是在經過寒冷冬天在溫暖的春天綻放,希望年輕人像花一樣綻放自己,發揮自己的力量。「日本擁有悠久的而歷史、絢爛的文化、優美的自然,希望能將日本這樣的性格傳承下去,所以選擇了這個年號。」

就字面意義來看,「令」代表美好,「和」有和平、和諧的意思。上海外國語大學日本問題專家武心波教授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稱,所謂「初春令月,氣淑風和」,可以解釋為新春的百花令世間風和日麗。「令和」一詞可以理解為動賓結構,含有大有作為,天下祥和之意。其「令」之所及,從不同層面看,可以解讀為:在新天皇的帶領下,日本進入新時代,將會令日本更美好;美好的日本可以讓亞洲風和日麗。

相比於昭和時代(1926年-1989年)經歷了戰敗、戰後重建、經濟騰飛的跌宕起伏,平成時代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也許是「泡沫經濟破滅」、「少子老齡化」、「寬鬆時代」、「低欲望社會」等等這樣的標籤。以至於有人將平成時代頭十年稱為「失去的十年」,並且「十年」之稱也隨著時間的推移延長為「二十年」、「三十年」。

日本社會學家鈴木洋仁此前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則將平成時代概括為「曖昧」二字(あいまい,在日語中是模糊不清、難以界定的意思),認為平成時代平平淡淡,不溫不火,「很難用什麼詞來界定其年代特徵,從某種意味上,『平成』二字恰好完美詮釋了這個時代。」

安倍在新年號公布後透露選定該年號是意識到了年輕人,「希望和國民們一起,建設對年輕人而言洋溢希望的日本」。新年號「令和」或許正反映了日本希望通過激發年輕人的力量走出平成以來經濟增長緩慢的陰影、有效應對少子老齡化,進而創造更美好未來的願望。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馮瑋則認為「令和」這個新年號一方面表明日本進一步尋求獨立,另一方面體現其將繼續走和平道路。

據統計,「令」字是首次在年號中使用,而「和」字則是日本年號中的「常客」,在過去的247個年號中「和」出現過19次。馮瑋指出,繼續使用「和」字有多重含義,一是指日本是大和民族;第二意指和平,這既是指二戰後日本未再經歷戰爭,也是希望日本民眾能夠和睦相處。

為何選自《萬葉集》?

與以往選擇年號的慣例不同,這次日本的新年號並未從中國古籍中擇取,而是出自日本古籍《萬葉集》。

在此之前,日本能確定出處的年號都出自中國古籍(也有像「白雉」這樣,將某地發現的白雉視為祥瑞並用為年號的例子)。如明治取自《易經》:「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大正取自《易經》:「大亨以正,天之道也。」;昭和取自《尚書》:「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平成分別出自《史記五帝本紀》的「內平外成」和《尚書》的「地平天成」。

在這次新年號的評選階段,就有呼聲認為應該站在日本傳統文化的立場上,從日本古籍中選取。而政府收到的候選年號中也包含基於日本古籍的方案。不過日本古代典籍的研究者也指出:「日本古代典籍中也有許多由『漢文』(古漢語)寫成的作品,究其根源都來自中國古代典籍。越是有格調的語言這樣的傾向越強。」

新年號公布不久,就有中國網友指出「令和」二字的中國淵源:《文選張衡歸田賦》中的「於是仲春月,時和 氣清」。馮瑋也指出:「《萬葉集》中的詩歌明顯受到中國詩歌影響以後逐漸開始形成自己的風格。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可以看到中日之間文化的淵源。」

上海外國語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員須軍則對澎湃新聞表示,日本跟中國的文化聯繫太深,其實《萬葉集》中「令月」的說法就來自中國,令月指陰曆一月,在《儀禮士冠禮》、《後漢書明帝紀》中都有「令月吉日」的說法。不過,須軍也認為,這次從日本古籍中選取年號可能更著重於體現日本更加自信的文化心理,「尤其是在面臨少子老齡化等眾多困難之際,信心更重要。」

安倍在回答記者關於為何年號選自日本古籍時指出:《萬葉集》「是象徵我國豐富的國民文化和悠長傳統的日本古籍」,還提到了「歷史轉折點」。馮瑋指出,安倍往年的多次發言中就透露出日本正面臨轉折時期,要尋求獨立、迎來新時代的意思。年號從《萬葉集》中擇取,是一個重要的「獨立」意象。

武心波也認為從《萬葉集》選取年號說明了日本的自主意識。這是日本內心深處的渴望,即希望日本在新天皇的帶領下,成為一個真正獨立的世界強國。

相關焦點

  • 日本新年號「令和」取自「初春令月,氣淑風和」 安倍這樣解釋寓意
    中國日報網4月1日電 日媒綜合報導,日本政府1日決定取代「平成」的新年號是「令和」。當今天皇籤署了改元政令,在當天頒布。該政令將伴隨4月30日天皇退位,在皇太子即位成為新天皇的5月1日凌晨0點起施行。這是憲政史上首次在皇位繼承前就公布新年號。
  • 深度解讀日本新年號「令和」:出自日本古籍詩句「初春令月、氣淑風和
    「令和」出自《萬葉集》詩句「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燻珮後之香」。
  • 英語新詞:日本新年號為「令和」 5月1日啟用
    當地時間4月1日上午11時42分,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上正式公布日本新年號為「令和」,自5月1日啟用,成為自「大化」以來,日本歷史上第248個年號。   4月1日上午,在全國民眾的期盼中,日本下一任天皇的年號正式公布,為「令和」。
  • 【關注】日本公布新年號「令和」 社會各界反應熱烈
    人民網4月2日訊(記者 陳建軍)4月1日上午,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舉行記者會,正式公布了新年號--令和。繼「平成」之後,「令和」成為日本第248個年號,該年號將於5月1日新天皇即位時進行更換。 據介紹,新年號出自日本最早的詩歌集《萬葉集》,是根據「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薰珮後之香」這幾句詩選取的。<更多...
  • 安倍回應「首次未用中國典籍」,日本網友都想知道「令和」是啥
    日本廣播協會(NHK)稱,在年號發表的10分鐘之內,檢索「萬葉集」的次數就衝上6萬8千次,在谷歌查詢「令和是什麼意思」的網友,也不斷增加。對於選定年號的過程,安倍表示「包括其他草案是什麼在內,都無可奉告」。產生日本新年號令和的《萬葉集》是什麼?
  • 日本新年號的真正含義,引領日本新時代,期待令日本走向和平
    日本讀者閱讀《讀賣新聞》關於新年號的報導本報駐日本特派記者 劉軍國 本報特約記者 雁 初「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周一宣布該國新年號為「令和」,稱新年號將在今年5月1日新天皇即位當天零時開始使用
  • 日本政府公布新年號"令和" 5月1日起正式啟用
    圖源:NHK海外網4月1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當地時間4月1日上午,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上正式公布新年號為「令和」。新年號將於5月1日零時開始正式使用。新年號「令和」出自日本最早的詩歌總集《萬葉集》,其中有詩句「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薰佩後之香」。日媒報導稱,「令」字是首次作為年號出現,而「和」字已是第20次出現。日本新聞網稱,日本政府專門成立了由學者和財界領袖們參加的「年號選定專家委員會」。
  • 日本新年號」令和「的5個出處 4個來自於中國古籍
    前言日本新年號」令和「在網絡上被刷屏了,據說當初有6個候選年號,除「令和」外,還有「英弘」、「廣至」、「萬和」、「萬保」。3個出自日本典籍,3個出自中國典籍。日本人為了擺脫以前年號都出於漢學經典的慣例,專門挑選了」令和「二字。
  • 日本新年號「令和」出爐 用典疑取自《蘭亭集序》
    令和日本平成三十一年(公元2019年)4月1日,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於北京時間上午10時半舉行的記者會上,宣布即將於今(2019)年5月1日,隨皇太子德仁就任新天皇之際同時啟用的新年號為「令和」,2019年5月1日0時起將改元為「令和元年」。
  • 深度解析:日本第248個年號「令和」與王羲之《蘭亭集序》的關係
    將近一千四百年前,日本九州太宰府的「大宰帥」、著名的和歌詩人(歌人)大伴旅人招待九州官員32人一同賞梅飲宴,以梅為題吟詩賦歌。當時,大伴旅人集合了賓客所詠的32首梅花和歌,並以漢語詩寫了序言——《梅花歌卅二首·並序》(以下簡稱《梅花歌·序》)。其序中的詩詞「初春令月,氣淑風和」被引用為「令和」,成了日本第248個年號。
  • 日本新年號「令和」公布英文譯名 與柚子社黃油主題曲同名
    日本於4月1日公布了新年號「令和」,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還在使用年號的國家,「令和」自公布起就迅速成為熱詞。其官方英譯為「Beautiful Harmony」,然而谷歌第一條結果就是柚子社的一款黃油的主題曲……
  • 西方人怎麼翻譯「令和」?
    「令和」的英文拼音為「Reiwa」。「和」字在日本有「和平」、「和諧」之義,因此英語媒體將之譯為「peace」或「harmony」。
  • 愚人節當天日本新年號「令和」一出,就被玩瘋了
    在日本,每屆天皇上任都會產生一個新年號,而這個年號其實是仿唐制:公元645年,大中兄皇子仿照唐朝制度,設立了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年號「大化」。 「大化」出自中國的《易經》:「大化流衍,生生不息,陰陽相動,萬物資生。」描述世界萬物起源以及變化的畫面。
  • 安倍晉三解釋新年號」令和」寓意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日本皇太子德仁自5月1日起將要使用的日本新年號蘊含了「在人們的美麗心靈相互靠近之中,文化誕生並成長的意思」。安倍強調稱:」通過對和平時期的感謝,我方重申,我們決心與我國的人民一起為充滿希望的新時代開闢道路。」
  • 日本年號:令和,出自《萬葉集》,一部日本最早用漢字編寫的詩集
    當地時間4月1日上午11點40分左右,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公布新天皇年號為「令和」。至此自平成天皇宣布退位後,日本新天皇年號終於揭曉了答案。日本新年號改元引發外界和日本國民的強烈關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僅親自發表講話,闡明新年號含義,還首次通過首相官邸官方帳號,在推特等社交媒體上現場直播。「令和」出自日本古典《萬葉集》,摘自「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薰珮後之香」句子。《萬葉集》是日本最早的詩歌總集,文學地位相當於中國的《詩經》。歷史上日本歷代天皇的年號,都取自中國的古典文獻。
  • 愚人節日本改元,專家:「舶來品的日本文化找個本土詞彙都難」
    感謝大家點擊右上方關注當地時間1日上午11時42分,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上正式公布日本新年號為「令和」,這是日本歷史上第248個年號,也就是說,再過一個月,始於1989年1月的「平成」時代,將正式告別歷史的舞臺
  • 令和、《萬葉集》與中國文化的淵源:日本人用漢字寫的「國書」
    4月1日,在日本東京,一名小朋友展示自己拿到的當日號外報紙,報紙頭版頭條公布日本新年號為「令和」。日本啟用年號,最初自然也是仿效中國,最早是在公元645年,年號為大化,截至「平成」已使用247次,能查明出典的,都源於中國古典書籍。唯有這次的「令和」,安倍特別強調是出於日本「國書」《萬葉集》。那麼,為何這次不再考慮中國古籍了呢?
  • 日本網友感嘆:「果真還是逃不出中國的掌心啊」
    今天,日本終於公布了將於5月1日新任天皇即位後啟用的新「年號」:令和。 根據日本官方消息,這個年號是源自日本最古老、地位相當於中國的《詩經》的古籍《萬葉集》。在《萬葉集》第五卷的「梅花之歌三十二首」中,有一句序文曰:「初春令月、氣淑風和」。 而日本方面便是取了這句中的「令」字與「和」字,作為了日本即將啟用的新年號。
  • 日本新年號「令和」是如何選出來的,什麼意思?
    今天中午,日本政府正式公布了新年號「令和」。 這個新年號將在皇太子即位的5月1日零點開始生效。 最終選定的新年號「令和」取自日本古典名著《萬葉集》第五卷的《梅花歌卅二首並序》中的「初春令月,氣淑風和」一句。
  • 日本德仁天皇5月1日即位,正式開啟「令和」時代
    中新網5月1日消息,2019年5月1日,繼日本明仁天皇日前退位後,德仁皇太子即位,成為第126代天皇,日本正式進入「令和」時代。「令和」年號含義取自「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日媒調查顯示,不少民眾憧憬新時代會更美好,希望日本經濟在長期低迷之後迎來新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