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的點擊,這裡是阿祿老師,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您的點讚、留言與轉發,才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故事原因:
上海市民劉女士為兒子在家中做功課時,
由於學習而與兒子發生衝突,
她很生氣,
居然選擇了跳河。
劉女士獲救後,
一直說:我真的太累了 ...
路人還急忙安慰:「你有孩子,有什麼不高興的……」「大人都很累啊」
幸好,劉女安全救出,身體狀況沒有什麼大礙。
網友評論褒貶不一:
1.不要太逼迫孩子,自己的願望不要強加於孩子。
2.有網友說家長太累,老師也很累的。
3.孩子要學習也要生活,要面對現實。
4.父母應該堅強一些,給孩子做好榜樣。
5.對於孩子的教育要寬嚴適中,給孩子太多的壓力也是得不償失。
6.家庭氛圍很重要,不要給孩子樹立不好的榜樣。
7.不要責怪老師,家長和老師都應該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8.父親在家中也要做好孩子的溝通,不要任何時候都讓女人獨自承擔。
9.小孩子在家和在校是兩個形象,家中孩子也想放鬆一下,不要那麼拘束。
看完以上的這些評論,作為家長和老師應該都只有一個判斷,在教育孩子方面沒有完全絕對的正確與錯誤,只要孩子變好了,這個主題不變,那就是正確的,筆者認為,和孩子要多溝通,了解他們的心理和思想,多觀察孩子的情緒,不要一位的埋怨和譴責,家人的生活和矛盾也不要發洩到孩子身上。
對於這位女士的遭遇,
有幾方面需要探討
①是否缺少了對孩子的關懷和理解?
②是否對孩子有過多的批評和自責?
③不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心理?
④是否家庭氣氛的不和諧?
⑤是否父母同時溝通的太少?
可以嘗試的5種做法
①從內心更加重視和理解孩子,多注意觀察孩子平日的情緒變化。
②遇事冷靜,耐心聽孩子說,面對孩子的不服從和不服從時,不要的反應是大喊大叫。
③避免不必要的衝突,順應孩子,讓孩子逐漸改變。
④尊重孩子的選擇,並與孩子成為朋友。
⑤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放棄父母的強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