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太累了」媽媽因輔導孩子學習跳河,我們家長反思吧

2020-12-14 樂歡爸媽

自從今年大部分父母變成老師後,不少家長都表示自己快被孩子逼瘋了,照顧吃喝辛苦忙碌是小事,能夠讓孩子好好學習,每天安然度過才是頭等大事。

前段時間,樓上鄰居曉曉把家裡的碗摔了個遍。

為什麼呢?

作為兩個孩子媽媽的她,老大正上初一,老二下半年將升小學,先生白天要出去工作,照顧兩個孩子的事情自然就落到了她的身上。

那天下午,哥哥剛上完網課,趁課間的休息時間,立馬從房間跑到客廳來看電視,兩個孩子想看的節目不一樣,於是發生了爭執,鄰居曉曉正在廚房做飯,隔著門叫他們不要吵,兩個人仍然不聽,最後打了起來,老二自然吃虧。

鄰居曉曉看到老大為了看電視,竟然連個課間時間都放不過,想到他平時不太爭氣的成績,再看看一旁哭哭啼啼的老二,頓時氣打不到一處來,想動手打孩子又捨不得,內心的怒火又無處發洩,於是隨手抓起手中的碗扔了出去,老大也不示弱,反擊道:「我在上課的時候是他在看,看了那麼久,自然就該我了。」

孩子的頂嘴,加上連日來的疲倦,她更加生氣了,又扔,老大又說,又扔,又說.......孩子似乎不想低頭,跟著她槓起來了,最後她一氣之下,把廚房一大堆碗都砸了出去,孩子大概真的感受到了媽媽心中的怒火,終於不說了,家裡安寧了下來。

曉曉說:「學習就偷工減料,玩樂就積極踴躍,真的是分分鐘鍾想把他們都趕出去。」

這樣的吵吵鬧鬧還算是小事,一些不理智的媽媽,甚至會選擇更極端的方式。

上海一位媽媽,因為在輔導兒子學習時,孩子頂嘴,加上生活中原本積壓的一些情緒,一氣之下,竟然跳河了,救援人趕到時,她說:「我真的是太累了。」

看到這些媽媽因為孩子的學習,被氣得生無可戀的經歷,真的懷疑孩子是否就是我們找來的冤家。

難道天下的孩子和媽媽都是如此嗎?不一定哦。

桃子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日常生活除了照顧孩子,還幫別人運營了一個帳號,也要寫文,按理來說生活應該會一地雞毛,可她不僅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孩子也各方面也一直穩步前進,剛滿6歲的孩子,每天自覺練習鋼琴半小時、英語半小時,數學,閱讀都不落下。

孩子有時看到媽媽忙得抽不開身,還會幫忙做飯,熱菜,帶妹妹洗漱睡覺。如果每個孩子都如此讓人省心,天下的老母親估計會一片歡騰。

其實,想要讓孩子努力學習,家長安心育兒,有些共性的問題值得我們家長反思。

家長自身的抗挫能力

孩子平時學習成績好,家長大部分不會擔心,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因為在學習中能獲得成就感,學習態度上也會更加自覺一點,無需過多的督促。

而學習成績稍微落後的孩子,現在放假在家,不少家長會恨不得能把自己腦袋借給孩子用,希望孩子努力,把成績提高或者補上去,可偏偏孩子不一定會配合,因為那對他們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抗挫能力弱的孩子,遇到難點,更加容易退縮,自然會在學習上拖延、偷懶,一邊被施壓,一邊找機會躲避,逐漸形成了對立的關係。

此時,如果生活中還有其他一些瑣事加身,種種情緒夾雜在一起,特別是心理脆弱的媽媽,可能在與孩子發生爭執之後,繃不住,覺得生活事事不如意,最後不管不顧情緒爆發,如上述跳河的媽媽。

面對此類心境,家長要學會用成長型思維去引導自己,比如,當與孩子發生衝突時,不要第一時間懷疑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懷疑孩子如此愚笨,而是應該想辦法,這樣的情況,我該從哪裡著手?該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

抱著這樣的信念去看待問題,急躁的人也會變得更加冷靜。

父母要做孩子學習上的觀察者

面對孩子消極的學習態度,父母要做一個細心的觀察者。

觀察孩子是哪裡遇到了困難,哪部分的基礎不夠牢。有一個遊戲叫「跳一跳,夠得著。」在為孩子設計作業的時候,根據孩子當前的能力,提供孩子稍微努力想一想就能完成的作業。

我家大寶是去年下半年開始數學加減法啟蒙的,去年年底那段時間就在練10-20以內的加法,今年是直接做20以內的加減法。

前段時間,我發現一個問題,只要是10以外的加法,他常會出錯,並且一看到數學題,掉頭就走,拖拖拉拉不肯做。

同樣多的題目,之前每天幾分鐘就能完成的,那段時間,一天下來,一道題也沒做。

我很納悶,後來仔細觀察,發現原來孩子之前10-20以內的加法基礎不夠牢,有一部分是靠蒙的。孩子一旦靠蒙去解答案,這種不確定感會讓孩子容易退卻,所以就會拖延,學習態度消極。

於是,我又降低了題目的難度,返回去,讓他重新按正確的方法來練習10-20以內的加法。這些天,他明顯速度就提上去了,每天的作業幾分鐘內就可以完成。

困難孩子學習路上的攔路虎,他們不一定能夠自我察覺,而父母就要充當孩子那個保護他的人,為他開路、護駕。

不做孩子學習上的評判者

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最不喜歡被人嘮叨,有些家長喜歡守著孩子做作業,孩子錯一道題,馬上指出來「你看,這個你又做錯了。」

常常被他人指出自己的錯誤之處並不是一件能讓人愉快接受的事,特別是孩子,所謂「說多錯多」,孩子在被受懷疑的情況下,會更加不相信自己。

聰明的做法可以這樣,看到孩子某些地方出了錯,可以說:「寶貝,這個地方媽媽看著好像有點怪。」然後和孩子一起不動聲色地去改正,這樣既沒有正面說孩子是「做錯了」,也幫助了孩子去修正。

給予孩子更多正面的評價

每一個人都喜歡被人讚美、表揚的滋味,孩子更需要。

曾看到過一個故事,一位媽媽看到孩子在寫作業,作業本上的字跡實在不太好看,媽媽努力找,終於找到幾個字跡好看一點的,於是指著那幾個字對孩子說:「寶貝,我覺得你這個字寫得真不錯,跟書上的差不多了,還有這個,這個.....」

孩子聽了媽媽的話,眼睛裡立馬有了亮光,坐直了身子,寫得更認真了,一邊寫還一邊問:「媽媽,這個呢?這個呢?」孩子後面的作業,不言而喻,自然寫得更好了。

這個經驗我也曾試過在我家小寶身上,那段時間,不管他是做了感統的靜態作業還是數學題,我都會在上面用紅色的筆寫上一句鼓勵他的話。比如:「寶貝今天完成得真好!寶貝真棒!」他雖然不認得字,但聽我那麼一念,臉上的表情也是喜滋滋的,第二天學習完全不需要監督,一看到出好了的題,自己就爬上了學習桌。

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先讓孩子有一個好的學習態度,讓孩子能從中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孩子才能在學習這條路上走得更長遠、更自在。

相關焦點

  • 媽媽:「我真的太累了……」輔導作業發生衝突,上海媽媽深夜跳河
    看似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實際上道出了很多媽媽輔導孩子作業時的辛酸經歷!近期,受新冠病毒影響,孩子們都在家裡上網課,這更讓平時因輔導作業,關係緊張的親子關係雪上加霜。01、深夜跳河媽媽得救時,不停地說:「我真的是太累了……」近日,上海的劉女士晚上在家裡給兒子輔導作業時,因為和兒子意見不合,兩人發生衝突,於是,多日來積攢的情緒讓她不堪忍受,劉女士實在生氣,越想越覺得整天這樣活著沒意思,雖然當時已經很晚,劉女士也顧不了那麼多,在深夜時分,一氣之下選擇了跳河!
  • 上海一媽媽輔導孩子作業氣到跳河:「不要救我,我真的太累了」
    讓人驚訝的是,在這種生死關頭,這位媽媽被救時還不停地說:消防小哥一邊救一邊安慰:「阿姨,大人都很累的!」 幸好劉女士獲救後,身體狀況一切正常,沒有大礙。要我說:這位媽媽真的是太衝動!太不理智了!當然,我們都知道爸媽輔導作業是痛苦的,那你是否想過在你抓狂的同時,孩子們是怎麼想的呢?他們真的一點也不懂父母的艱辛嗎?我曾看到過一個關於孩子們的採訪視頻。
  • 太衝動!魔都一媽媽因兒子功課氣到跳河,「真的太累了……」
    最近受疫情影響孩子們在家的時間變多了家長們也是壓力山大要盯著孩子學習真是太難了!近日就有幾位家長因一時衝動差點鬧出大事!而在楊浦區有一位孩子媽媽因為輔導功課和兒子起了衝突她一氣之下憤然跑出門去跳河了被救時嘴裡還不停地說:「我真的太累了……」「(兒子)他就希望我去死……」消防小哥一邊救她上來一邊也在找話安慰她:「阿姨,大人都很累的!」
  • 不要救我我太累了,上海一媽媽輔導兒子學習氣到跳河
    可她嘴裡卻說,「不要救我,我太累了,他就想讓我去死啊」。該女子口中的他,正是自己的親生兒子,這位媽媽因為輔導兒子寫作業起了衝突,孩子不聽話,一氣之下,她懷著絕望的心情,跳入刺骨的河水中,想要一了百了,結束自己的痛苦。消防員貼心地勸說這位媽媽,「阿姨,成年人都很累的」,路人也說「你不要這樣子,你傻不傻啊,你有小孩子的,小孩子跟你有點不開心,你可以說的呀!」
  • 「不要救我,我真的太累了!」上海媽媽輔導兒子寫作業竟氣到跳河
    最近,因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小學生們開始在家開始上網課,而家長們的輔導壓力也是隨之上升。近日,上海市民劉女士在家輔導兒子作業時,因為學習和兒子起了衝突,劉女士一氣之下,竟然選擇跳河。在接到群眾報警後,附近的消防員們立刻出警營救,萬幸的是劉女士跳河後,由於穿的衣服比較厚,暫時還未沉下去。
  • 媽媽輔導孩子作業,氣瘋至跳河自殺:因為孩子的作業
    被消防員解救的時候,她在冰冷的水中掙扎,絕望大喊:「不要救我,我太累了!起因,竟然是因為輔導孩子學習。原來,這位劉女士在家輔導兒子作業時,和孩子起了衝突,一氣之下跳河輕生。在湖北襄陽,36歲王女士因陪孩子寫作業氣得誘發心梗,險些喪命。當晚,王女士為自己上小學3年級的兒子講數學題,在反覆講解的過程中突然感覺心臟不適。王女士稱近一年來為孩子的學習生了不少氣。
  • 跳河媽媽惹爭議,輔導作業的家長,如何控制自己情緒?
    昨天看新聞,看到一條新聞我好震驚。是關於一個媽媽半夜三更去跳河的新聞,直到得救了還在和孩子置氣。那到底是為什麼這個媽媽被自家孩子氣的去跳河?原來是因為輔導作業引起的,這個媽媽也不太理智了,就算再生氣,也不至於去尋死。
  • 又一位媽媽輔導作業「精神分裂」了,孩子說:「我也很絕望啊.」
    有的家長輔導作業之前,先拿出了急速救心丸;有的媽媽更是因為輔導作業,被氣到跳河,在警察解救她的時候,絕望地說:「別救我,我太累了。」看著家長和孩子「兩敗俱傷」的場面,我也不由得開始擔心起來。已經開學快兩個星期了,如何避免因為輔導作業,再次出現這種「出力不討好」「傷人又傷己」的行為。針對這個問題,木棉大學&木棉說&騰訊視頻為全國父母準備了一場直播盛宴,跟家長聊聊如何解決開學季家長跟孩子有關輔導作業的問題。
  • 又一位媽媽輔導作業「精神分裂」了,孩子說:「我也很絕望吖」
    有的家長輔導作業之前,先拿出了急速救心丸;有的媽媽更是因為輔導作業,被氣到跳河,在警察解救她的時候,絕望地說:「別救我,我太累了。」看著家長和孩子「兩敗俱傷」的場面,我也不由得開始擔心起來。已經開學快兩個星期了,如何避免因為輔導作業,再次出現這種「出力不討好」「傷人又傷己」的行為。針對這個問題,木棉大學&木棉說&騰訊視頻為全國父母準備了一場直播盛宴,跟家長聊聊如何解決開學季家長跟孩子有關輔導作業的問題。
  • 又一位媽媽輔導作業「精神分裂」了,孩子說:「我也很絕望啊」
    有的媽媽更是因為輔導作業,被氣到跳河,在警察解救她的時候,絕望地說:「別救我,我太累了。」真的是因為孩子太笨了嗎?很多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的時候,總是恨不得替他上手。所以,你可要好好學習英語,不要像爸爸一樣,錯失了那麼好的機會。」也許家長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激勵孩子,但是結果可能孩子會產生一種錯覺:我爸爸都學不好英語,那我能學好嗎?
  • 中年媽媽輔導作業氣到跳河:也許你需要這款解放父母的「神器」
    雖然有部分學校開學,但是大部分學生目前還是居家學習的狀態,父母們和孩子「相愛相殺」一個多月,家長們已經快被逼瘋了,監督網課、輔導作業,還有要在家辦公的,真心累!你問孩子虐我有多深?這麼說吧,陪娃寫作業只有兩條路:要麼被氣死,要麼被氣瘋。
  • 母親輔導作業與兒子發生衝突跳河,哭訴我太累啦,網友評論炸鍋了
    歡迎您的點擊,這裡是阿祿老師,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您的點讚、留言與轉發,才是對我最大的鼓勵!故事原因:上海市民劉女士為兒子在家中做功課時,由於學習而與兒子發生衝突,她很生氣,居然選擇了跳河。劉女士獲救後,一直說:我真的太累了 ...路人還急忙安慰:「你有孩子,有什麼不高興的……」「大人都很累啊」幸好,劉女安全救出,身體狀況沒有什麼大礙。
  • 媽媽輔導孩子寫作業,氣出「動脈痙攣」,孩子:我也不想吖
    家長的世紀災難又要開始了,就是輔導孩子寫作業。這件事情已經成了媽媽和孩子親子關係惡化的第一大殺手。因為每次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都會被氣得不行,孩子也會委屈的不行。」,孩子:我也不想吖有這樣一個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無論媽媽怎麼教,都是寫不對。
  • 竟然有人超愛在家輔導孩子?香港家長這幾招「贏在防疫時」!
    圖:網絡圖片 還有家長因為輔導作業跟兒子起衝突,一怒之下跳河輕生,還跟趕來救人的消防員說:「不要救我,我真的太累了,他就希望我去死啊。」
  • 寶媽情緒崩潰要跳河,只因輔導了孩子寫作業,網友:不開學還得跳
    孩子出生後,就被父母們給予了厚望,而讓孩子成龍成才最便捷的途徑就是靠學業,因此從孩子上學後,學習成績自然就成為了家長們最看重的東西。只要孩子上了小學,那麼每天都要寫作業,每天晚上陪孩子寫作業,成了家長們的首要任務。在網上也有很多關於看孩子寫作業的段子,總是能讓大家詼諧一笑,但是也有讓人深思的內容。
  • 從上海媽媽跳河案的背後,看當代人如何正確對待苦累
    上海媽媽劉女士跳河一事,引起了廣大家長的關注。原因竟是她在家輔導孩子上網課時,孩子與她的要求相差太遠。她讓孩子認真嚴肅,孩子非要自由散漫;她期待孩子勤奮努力,孩子偏要馬虎偷懶。絕望之際,劉女士跳河輕生。
  • 跳河前他發了最後一條簡訊:下輩子別做我媽了,太累了
    又是一個悲劇的發生,又是一段有關教育的悲劇發生,魏天樺在跳河之前,曾給媽媽發了最後一條簡訊:我真的想好好學,考個好大學,希望這個願望,下輩子可以實現吧,我愛你,下輩子,別做我媽了,太累了。魏天樺的媽媽隨即回復了簡訊:媽媽因你考到外高而榮幸,我希望你這次也爭取轟動周邊的幾個學生,
  • 「在家輔導孩子,上海媽媽氣到跳河」:要尋死的母親,不值得同情
    01 「別家養孩子要錢,我養孩子要命」「別家養孩子要錢,我養孩子要命」,這句話是上海市楊浦區市民劉女士心情的寫照。因為疫情影響,孩子無法正常到校上課。劉女士在家輔導兒子作業時,跟兒子起了衝突,一氣之下竟然跳河輕生。
  • 陪讀越陪越累,孩子越吼越笨?對不起,媽媽真的太累了!
    前段時間,杭州一個小學的老師給孩子們留了一份特殊的作業:調查自己的父母們每天都在幹什麼? 這份作業將父母的一天分為五大類:工作、接送孩子、輔導作業、家務和娛樂。 調查活動結束後,不少孩子都哭作一團,終於真實地感受到:父母真是太不容易了。
  • 「媽媽,上學太累了」寶媽教科書式回應很贊,值得家長們借鑑學習
    小路上了初中之後,覺得學習壓力驟然增加,作業也多了很多,回到家便朝著媽媽抱怨:"媽媽,上學太累了。" 只是,家長們經歷過那個窮苦的年代,孩子並沒有,所以孩子很難懂。再加上家長這樣的數落,只會讓孩子生厭,親子關係差了,學習勁兒也差了。 第二種回應:"訴苦式"對比 孩子:"媽媽,上學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