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魚燉豆腐,營養超高,沒腥味又可口
鮮魚是現在我認為最有營養價值的一種肉類食物了,相比豬肉和牛肉來說,魚肉有自己的特殊營養價值成分,但是對我來說魚肉也是它們其中最便宜的一個菜了。我吃過海魚和淡水魚,吃了這麼多的魚還是喜歡吃淡水魚。因為在我看來海魚是更適合來煲湯用的,因為海魚在海中鹽分高,吸收的營養物質不一樣,上桌的時候特別鮮美,適合煲湯。而淡水魚而是適合用來炒菜吃,搭配一些適合的配菜,非常的下飯。
而和魚肉搭配最常見的就是豆腐了,在吸收了魚汁的豆腐,異常鮮美。豆腐的營養價值很高,在古代由道士煉丹意外地發現了這樣個美味的食材,再往後的幾百年裡,在各種餐桌上都能看到豆腐。因為魚肉裡面含有非常多的高蛋白質,和豆腐的搭配簡直就是相得益彰。
我想起了一道我小時候吃過的一道菜,就是用黃魚和白豆腐搭配做的,黃魚燉豆腐。前面介紹了這麼多魚肉和豆腐的營養價值,就是為了能夠突出這道菜的好吃和價值。做這道菜不複雜,相對其他硬菜來說很簡單,而且味道非常不錯。想吃並且是第一次做的朋友,可以跟著我來做。
在菜市場上挑了一隻小黃魚。很多的人新手在做魚的時候,根本無從下手,這裡用我最熟悉的方法講解給你們聽。剛買回來的魚也是要仔細清理一遍的,因為魚攤上都是一些魚放在一起,這水都混了。仔細清洗了魚之後,最重要的就是給黃魚去鱗了,我是用刀斜切著來刮魚鱗的,熟練的很快就能弄完;之後就是去鰓,除掉內臟。如果你做不來的朋友,那就去請魚販老闆吧,讓他們給魚做一個簡單的處理"。
接下來就是很重要的步驟了,再除去魚鱗和其他不吃的部位後,要在魚身上劃一個十字花刀。這個"花刀"不神秘,就是在魚身上斜著切開就行。滾花刀是為了讓後面燉魚的時候能更加的入味,而且滾了花刀之後也方便進食。
魚準備好後就放在一旁。現在開始準備製作配料。先來處理豆腐,買豆腐的時候我會選擇用嫩豆腐,而有的地方會用老豆腐,我覺得不好,老豆腐和魚燉味道不純。我把嫩豆腐給切成小塊狀的,大概像是邊長兩釐米的正方體吧。隨後把經常用到的香蔥、生薑、大蒜和幹辣椒分別切成碎末,放置一盤即可。
現在開始起鍋熱油了,烹煮黃魚。用大火把油燒熱後,把已經改了刀的魚滑到鍋裡,用中火慢慢的煎魚。第一次煎魚的小夥伴肯定會被魚下鍋的時候濺起的油給嚇到,有個小方法,把魚慢慢地從鍋邊滑進去,這樣子就比較安全了。煎魚的時候要把兩面都給煎到金黃色為最佳,用鍋鏟慢慢的給魚翻身,不要用力過猛,容易把魚給翻破皮,這樣子就不好看了。
等黃魚煎至兩面金黃後,差不多就開始放入佐料調味了。把鍋底多餘的油給倒出來,不要全部倒掉留一點底油在鍋底。之後便放入一些之前準備好了的生薑片、大蒜和蔥段還有蒜末,在鍋裡把這些佐料給爆香就行了。再倒入生抽調味、放一些食醋才增鮮,家裡有啤酒的可以代替料酒放入,然後就是一些食用鹽和白砂糖了。
再在鍋裡倒入一些清水,最好要倒滿一些,在之後的燉魚的時候時間比較長,裡面的水量要多一些。把鍋的火候調至大火繼續燉煮,在湯汁大火燒開了之後就可以轉成小火,慢慢的燉這樣才比較有味道。
隨後放入一些豆腐來吸收魚汁的味道,之所以最後放豆腐,因為豆腐比較嫩經過長時間燉煮之後早就爛了。大概燉煮了二十分鐘後,就可以收汁出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