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南人家每到深秋,都有醃鹹菜、漬酸菜的習俗,幾乎家家戶戶都要醃一大罈子,準備著冬天過冬吃。因為早年物質匱乏,一大家子人冬天基本都要靠酸菜過冬。雖然現在已經不需要靠醃菜、酸菜過冬了,但這種飲食習俗卻流傳了下來。
可以用來做醃菜的食材有很多,特別是雪裡蕻,更是受歡迎的食材。雪裡蕻都是在秋天醃漬。醃漬之後的雪裡蕻和豆腐搭配燉製,是一道家喻戶曉的菜餚,就是:「雪裡蕻燉豆腐」。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食材,但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深受老百姓歡迎,尤其適合在秋冬時節擺上餐桌。
雪裡蕻燉豆腐是家常菜系列中的佳品,其滋味鮮美,柔嫩爽口。豆腐的蛋白質含量豐富,而且豆腐蛋白屬完全蛋白,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胺基酸,而且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營養價值較高,可滿足人體對蛋白質、鈣、鐵的需求,而且有潤膚、美容之功。雪裡蕻含有多種胺基酸和維生素,具有開胃、健脾、助消化等作用。雪裡蕻燉豆腐,白青相間,一軟一硬,入口張馳有度,是一道適合上班族的快手菜!
食材:醃製的雪裡蕻、嫩豆腐、豬油、蔥、薑末、鹽、雞精
做法:
1、先把醃製過的雪裡蕻清洗乾淨,再用水浸泡一會兒(因為是醃製的不泡一下會很鹹的),再瀝乾水分,切成小段備用。
2、豆腐切成1.5釐米見方的塊,放入開水鍋內燙一下(豆腐用開水煮一煮,一是煮過的豆腐不容易碎,二是去除豆腥味),撈出涼水浸涼,控淨水分待用。
3、將炒鍋置於火上,放入豬油(你也可以用五花肉炒至肥油出來一些,因為雪裡蕻比較吸油,放豬油或五花肉比較香。),熱後下入蔥,薑末熗鍋,隨後放雪裡蕻炒出香味,下入豆腐翻炒均勻,加入沒過豆腐的清水(用骨頭湯更好),加入精鹽(根據實際情況看要不要加鹽),在旺火上燒開後,用中火燉5分鐘(其實我覺得多燉一會兒味道更濃鬱),等豆腐入味了,湯汁不多了,加點雞精即可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