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媽媽們最關注的就是母乳的質和量,為了寶寶能吃飽吃好,媽媽們會想盡辦法來增加奶量和提高母乳質量。其實,想讓母乳充足有營養,只需要遵循三個原則。
1、增加含有優質蛋白質的動物性食物和海產品的攝入量
大家都知道,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而對嬰兒來說,蛋白質是他生長發育的重要基礎,所以要保證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對蛋白質的充足攝入,母乳中蛋白質的含量至關重要。
哺乳期媽媽每天應該比孕前多攝入大約80g的動物性食物來補充蛋白質,比如魚類、禽類、蛋和瘦肉等等,動物性食品中的蛋白質比植物性食品中的蛋白質更優質,是難以被豆漿等食物中的蛋白質替代的;媽媽們還應該每天飲用一定的乳製品來滿足身體對鈣的需求,通常每天喝400-500ml牛奶就可以了。
2、食物種類多樣化,整個哺乳期保持營養均衡
在寶寶的不同月齡,媽媽的乳汁成分是不同的,但即使是在同一哺乳階段,對於不同的媽媽來說,母乳中的營養成分含量也是有差別的,這是由於媽媽們的飲食習慣不同產生的。
比如,如果媽媽總是喝很油膩的湯,那麼乳汁中脂肪的含量就會偏高,蛋白質的比例自然也就下降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飲食習慣,平時略微偏食可能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但是在哺乳期,媽媽們應該注意,增加飲食的種類,保證全面均衡的營養攝入,這樣既有利於媽媽產後的恢復,也能夠給寶寶提供更多的營養。
另外,有些營養在人體內是可以儲存的,比如鈣、蛋白質等,如果媽媽在哺乳期間這些營養攝入量少,身體就會動用儲備來供應寶寶,這樣在短時間內,雖然寶寶的營養是足夠的,但媽媽卻透支了自己的身體,影響自己的健康。
還有些營養物質是人體無法儲存的,比如維生素B和維生素C等,今天吃的再多,不能被人體利用的也只會代謝掉,明天不吃一樣還是會缺乏。
所以整個哺乳期,媽媽們一定要注意,對於維生素和礦物質,要保證每天都攝入,來滿足寶寶對營養的需求,也使自己的身體維持一個良好的狀態。
3、保持心情愉悅,睡眠充足
乳汁分泌量除了要靠寶寶吮吸刺激和媽媽攝入營養,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影響。
大家平時肯定遇見過這樣的例子,寶寶生病媽媽一著急上火,乳汁突然就沒有了,所以媽媽們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儘可能的讓自己有個相對愉悅的心情。
除了心情,睡眠對於媽媽來說也很重要,媽媽需要通過充足的睡眠來消除疲勞,和維持身體的良好代謝狀態,長期睡眠不足產生的煩躁和疲倦,也會反過來影響媽媽的心情,互為影響下,乳汁分泌量自然得不到保證。
作為哺乳期媽媽,要注意飲食、生活各方面的細節,在科學的前提下結合自身的情況加以調整,才能保證母乳的充足和自己身體的健康。